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7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陈永福不断的点头。之后问道:“叶老爷的信呢?”

    捕快赶忙从怀里拿出了信件,双手递了出去。

    陈永福从亲兵手里接过厚厚的信,拆开看了起来,越看越心惊。这可不单单是“叶老爷”的信,而是几乎所有归德的士绅大户给他的信,有侯家的、叶家的、沈家的、汤家等等。这些人家目的就是要他尽快出兵,剿灭流贼。

    话虽然说的客气,可是这些家族背后的能量却是惊人,叶廷桂已经是户部右侍郎了,侯恂虽然还在狱中,但是毕竟还没有发落,没准儿哪天就又出来了,那可是户部尚书的职衔。侯方域虽然乡试落地,但是在南京却是留下了偌大的名头,没准儿下次就是三甲进士了。

    要是这次不能快速将流贼逐走,减少这些家族的损失的话,那他可就要受到来自朝廷的处罚了。是待罪图功呢?还是革职下狱呢?

    陈德见陈永福一直皱着眉头看信,可是眼神却是没有落到信纸上,于是问道:“父帅,是什么事呀?”

    陈永福摆摆手,对捕快吩咐道:“你先下去吧。”

    “小人遵命。”捕快躬身答应,很顺从的跟着军士下去了。他知道他自己的地位,可是不敢胡乱说话,他只求在回去之后把那剩下的五十两银子拿到手就行了。

    等捕快出去了,陈永福才无奈的说道:“咱们得走了,要尽快把流贼赶出归德府去。”

    陈德皱眉道:“那个李岩呢?就不收拾了?”

    陈永福把手里的信扬了扬,说道:“这还能拖吗?咱们今天刚到,归德府的信也就到了,他们都盯着咱们呢。这些人家,可是比高名衡要厉害的多。”

    陈德抱怨道:“这些家伙,眼里就只有他们的家业。”

    “放心,等咱们回来再收拾他。”陈永福说道:“现在流贼抢了不少东西,正是兵无战心的时候。只要咱们杀过去,他们肯定得跑。只要把他们赶出归德府,赶出河南境,咱们的差事就算交代过去了。”

第一百七十三章 警报解除() 
陈永福很快就知道李岩拒绝来他的兵营,但是他也不打算纠缠这件事了。他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先把归德府的流贼赶走,其他的以后再说。

    他让人给苏京传话,让苏京准备好大军两日的粮草,他后天就启辰去归德。他也没有多要,连用兵变威胁都多要不出一点儿粮食,还能指望杞县给他提供多少粮食呢?

    苏京倒是很想答应下来,先把这个让他心惊胆战的陈永福送走。但是粮食都在李岩的手里呢,县库里都能跑马了,他也只好派人去给李岩传话。

    李岩一听陈永福后天就走,也是同意给他两天的粮食。不过他要确定陈永福是真的要走,而不是在消遣他。

    “粮食现在就去准备,但是先不给他,我去见见苏县令和高巡按。”李岩吩咐道。

    李仲点头道:“两天的粮食也不多,只要他们真的要走,给他们也可以。”

    李岩点头,说道:“你们继续监视,不要放松警惕。我现在就去见苏县令。”

    “放心吧,他们翻不了天。”李牟毫不在意的保证着。

    李岩很快就带着亲兵去了县衙,他请苏京派人去把高名衡请了过来。

    高名衡来到后堂之后就问道:“苏县令,请高某来,是有什么事吗?!”显然,高名衡现在的心情还是不太好。

    苏京赶紧拱手道:“高巡按,在下是向巡按报喜的。陈副将来人通报,他后天一早就出发,去归德府。”

    高名衡此时终于有了一点儿兴致,问道:“后日就走?”

    李岩赶紧插话道:“不过也不确定,陈副将派人来是这么说的,可是说不准还会有其他变故。”

    高名衡一皱眉,不满的说道:“还能有什么变故?!归德府的士民都对王师翘首以盼,朝廷诸公正等着收复失地,剿灭流贼的捷报,还能有什么变故?!本按这就亲自去问一问。”

    高名衡也是建功心切,在开封他就看到了不少地方上的举报,有胆大包天的乡宦劫持县令的,有蓄养死士的,有带着家丁佃户互相攻杀的。他就是冲着这些事情来的,而且这次还能赶上官军剿灭流贼,那他也能分润一些功劳。虽然巡按御史权力挺大,但是却只有七品,还是能再升一升的好。

    李岩和苏京两人都没有阻拦,看着高名衡急匆匆的出去了。

    苏京问道:“要是陈副将收了粮食还不走呢?”他可是害怕了,流贼来的时候还能有城墙挡着呢。可是这陈副将就在城里,县衙单薄的围墙可是没有给他带来任何安全感。

    “有归德方面的催促,还有高巡按的监督,陈副将应该是会很快离开的。至于是不是后天,那就不得而知了。”李岩安抚道:“不过请县尊放心,卑职已经做了周密安排,就算是陈副将手下的兵丁想要作乱,卑职也能迅速平定。”

    “这就好,这就好。”苏京不断的点着头。他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陈永福赶紧离开,好让杞县恢复安定。这样提心吊胆的日子,他是一天都不想过了,尤其是在太平无事了近半年的时间之后,他就越发想要一直太平下去。

    到了傍晚,那些躲出兵营的游击,参将,在知道士兵们没有变乱之后,也结束了在城里的游荡,回到了兵营。在兵变未发生之前,他们自然不敢去陈永福那里,否则的话被推出来平息士兵的怒气都是有可能的。现在兵变没有发生,那就再好不过了,他们既不用向士兵交代,也不用向陈永福请罪。

    他们回到了兵营之后,就当中午的抢粮事情没有发生过,大家相安无事。这也让带头抢军粮的小军官们放心下来,他们知道这件事不会再被追究了。而士兵们则是最开心,吃了一顿好的,还好好的睡了一觉,真是惬意啊。至于说被处罚,他们根本没有想过,天塌下来个头高的顶着,而且不是还有法不责众这一条嘛,他们一点儿都不担心会被处罚。

    有了高名衡的监督,还有归德士绅大族的催促,陈永福是在第二天就让部队准备。而李岩也如约将准备好的粮食给陈永福送去,各色粮食共两百担。至于牧草,他这里没有种植,只能给些豆料了事。

    本来李岩还想派些人一起去睢州,把那里的铁矿控制下来呢。可是和陈永福闹了这次不愉快之后,他也不敢让他的部队和陈永福同行了。要是他派兵的话,不被顶在第一线做挡箭牌,就是直接被陈永福吃掉。所以他打算等陈永福撤军回开封之后再说,反正那个铁矿就在那里,也没人去开采,放着就是了。

    第三天一早,陈永福就带着他的部队离开了杞县,向睢州开去。这次就没有进入杞县时的气势和心气了,士兵们一个个都垂头丧气的,因为他们越发接近战场了。而且伙食也变得令人难以下咽了,他们一次就把白面吃的差不多了,所以昨天的饭食基本都是杂粮,让吃过了纯细粮的他们感觉吃的是狗食。

    夏邑县,南郊。

    “韦兄弟,你还好吧?”袁老山来看一条龙,也是来商量之后的行止的。

    一条龙上次和李岩对阵,被李岩的炮兵打倒了战马,被战马压伤了腿,骨头断了。本来也没什么,慢慢养就是了。可是面对那么多抢来的貌美如花的女子,他实在是忍不住。于是在连续几晚之后,他就伤了元气,变的病怏怏的了。而且伤了的腿也肿胀起来,只能躺在床上了。

    一条龙虚弱的说道:“没啥大不了的,已经让掠来的郎中开药了,再吃几副药就好了。”

    袁老山看着病怏怏的一条龙,还有肿的比两个大腿都粗的伤腿,有些不好的感觉。不过他还是点头道:“这就好。哨探说,官军已经进了归德地界,咱们又要打仗了。”

    “那就打吧,咱们这么多兄弟,还怕官军不成?”一条龙虚弱的说道。

    袁老山说道:“这次咱们可是闹大了,不但河南的兵剿咱们,连淮北兵也要来剿咱们呢。”

    一条龙咧嘴一笑,虚弱的说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咱们算是没白活。一切就由袁大当家来安排吧,打不过就跑,官军也不会太卖命的。”

    袁老山点头道:“好的,韦兄弟好好休息,我先走了。”

    他此时倒是有些高兴呢,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把一条龙的人给吞下来,那他就是能比肩西营八大王张献忠和曹操罗汝才的英雄好汉了。

第一百七十四章 清军炮队() 
辽东,锦州。

    小麦马上就要成熟,城里的军民们都是准备着出去收麦。这可是他们的口粮,朝廷要他们坚守待援,没有粮食可是不行。

    祖大寿加强了各处墩台的防御,每个墩台都增加了兵力,为的就是能在这个关键时期挡住清兵的袭扰,可以收获这些粮食。

    “各部都要对墩台、炮台严加防范,能不能收割城外的粮食,就看着两天了。”祖大寿在大堂上大声的说道。

    “属下遵命!”下面站着的两排将领都是抱拳躬身,大声的答应着。

    “报”一个军校拖着长长的声音,从外面飞跑进来。单膝跪地,抱拳道:“报都督,清兵兵分三路,从东、北、南三面正向我军包围而来。”

    “三面围攻?”

    “啊?这是要大打了?”

    ……

    将领们相互惊讶的说着。他们虽然知道清兵可能会进攻,但是却没有想到清兵会三路围攻。要不是南面距离松山城、杏山城近,而且松山城和杏山城驻扎着吴三桂、马科、刘肇基、曹变蛟这些明军的边镇精锐,清兵也是不会放弃南边的。

    他们这些人可是和清兵打了二十多年了,知道清兵一旦开始攻击,那战斗可是很艰难的。而且城外的墩台、炮台只有那么大,派的兵多了也放不下,所以各个将领都是很紧张。

    祖大寿大声的命令道:“都各自回营,随时准备增援!”

    将领们答应一声,就忧心忡忡的向外走去。

    “多尔衮疯了吗?”祖大弼等将领们都走了,才疑惑的说道:“他也就五万人吧?三面来攻,他就不怕咱们各个击破?要是他损失几千人,洪太不要了他的命也差不多。”

    祖大寿也是低头思索,不知道多尔衮是怎么个意思。他想了一会儿也没有头绪,于是吩咐道:“你去外城东门外准备,等一会儿焦灼的时候听我将令,带着蒙古骑兵杀出去!”

    “好嘞,就等这一天了,哈哈哈。”祖大弼兴奋的答应着。他就是个不安分的人,这些日子在城里待着没仗打,着实把他憋坏了。

    城外,北郊。

    多尔衮穿着带有龙纹的棉甲,内里还有锁子甲。虽然热的冒汗,但这是战场,防护是十分必要的。

    他坐在凉棚下,问道:“乌真超哈营准备好了没有?”

    石廷柱汇报道:“天佑助威大将军炮六十六位,大号十八位,中号三十位,小号十八位,均以准备妥当。”

    多尔衮看了石廷柱一眼,说道:“你们有没有把握?可不要把前面的步卒给伤了。”

    这次多尔衮排出了新的阵型,大炮在后轰击墩台和炮台,而步兵在前面,等炮台被打垮之后就能上去轻松的占领了。之前的炮台攻坚战打的太费事,而且伤亡不所以他做出了改变。不过他还是不放心炮兵的能力,八斤到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