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左良玉看了看被从老营中驱赶出来的流贼家眷,笑道:“算了,献贼早跑了,追不上了。”

    “父帅,抓到献贼可是有封侯之赏啊。”左梦庚提醒道。

    左良玉轻蔑的说道:“一个侯爷有什么好的?”

    此时贺人龙也来到了这里,看着左良玉已经派兵控制住了张献忠的老营,于是抱拳说道:“左大帅,可抓到了献贼?”

    “跑了,没追上。”左良玉客气的说道:“要不贺帅去追吧,他向南边去了。”

    贺人龙也不傻,推脱道:“儿郎们这一路攻上来,已经是筋疲力尽了,等休息一夜,明日再追吧。”

    左良玉笑道:“这不算是军令,我既为主帅,怎么能不顾手下儿郎的状况呢?贺帅尽管去休息。”

    贺人龙看了看放在地上的张献忠的全套令箭令旗,还有大刀金棍,说道:“左大帅,咱们兄弟也是拼了性命的,望左大帅匀些东西给咱们,也好让兄弟们在陛下面前漏漏脸。”

    左良玉笑道:“这满山的首级贺帅先割,献贼的财物也请贺帅先挑。敞开了拿,只要贺帅满意就好。本帅报功的折子上,定然是不会少了贺帅的功劳。”

    贺人龙听出来了,话虽然说的是让他敞开拿,可要是左良玉不满意的话,这是事情可就不好说了。他本来实力就不及左良玉,而且经过大战,现在和左良玉反目也是不智之举。于是他拱手道:“左大帅客气了,我只拿些许财货,给手下儿郎们打赏用。至于首级,就全凭左大帅做主了。”

    左良玉笑道:“好。既然贺帅信得过我,那我就不客气了。贺帅尽管让手下去休息,清扫战场的事情我来做。等都清点出来了,咱们再分不迟。”

    “那就谢过左大帅了。”贺人龙虽然心有不甘,但是还是接受了,向左良玉一拱手,带着亲兵离开了。

    他给了左良玉面子,左良玉自然也不会不照顾他的脸面。只要这次报功上去,把平贼将军的印信拿到手,那才是真正的实惠呢。至于张献忠的封侯之赏,像他们这样的军头,有谁会在乎呢?

第一百一十章 儿戏般的君臣() 
几天之后,捷报传到了杨嗣昌的手上。本来是一件高兴的事,但是杨嗣昌却是有些为难。

    左良玉不听节制,擅自带兵去了四川。他很生气,于是就和新任兵部尚信往来,商量了一通,要把左良玉的平贼将军印收回来,转而让贺人龙来做这个平贼将军。

    经过这么些时日的运作,这个事情已经报到崇祯皇帝那里了,而且皇帝已经同意了,可是这个时候偏偏出来一个“玛瑙山大捷”,这不是让他难堪嘛。而且还有崇祯皇帝呢,这边他刚同意要撤了左良玉的平贼将军,人家左良玉立刻就来一个大捷,这怎么看也不是一个英明的皇帝应该做的事情呀。

    杨嗣昌苦恼着,觉得这个捷报就是打他的脸啊!

    “阁部,”幕僚说道:“这个事情可是不能糊涂呀。陕督郑崇俭也是在军中的,您这里不报或是迟报的话,怕是陛下要起疑心了。”

    杨嗣昌正在想这个呢,是不是迟些给北京报捷,让皇帝把撤换左良玉的诏书下了之后再上报。可是幕僚的这一句话,就把他的想法给扼杀了。

    陈新甲是新上任的兵部尚书,还没有扣下一个总督的折子不报的胆子和控制力。之前的兵部尚书傅宗龙,因为不能给他拨发足额的军需粮饷,而且还意图缩小剿贼的范围。这都和崇祯皇帝的一举消灭流贼的战略相冲突,于是在杨嗣昌的参劾之下,已经被下狱了。

    杨嗣昌想了想,无奈的说道:“罢了,还是我多担待一些吧,为君分忧,是做臣下的本分。”

    于是杨嗣昌亲自写奏章报功。并且给陈新甲也写信,让他代为向崇祯皇帝解说,还是继续让左良玉做平贼将军算了。理由嘛,好说,什么临阵换将,兵家所忌还有左良玉声望更显,实力更强,换上贺人龙之后可能会适得其反。总之就是,他杨嗣昌错了,请陛下收回成命,不要收回左良玉的平贼将军印。

    杨嗣昌之所以这么做,是源于他对崇祯皇帝的了解。崇祯皇帝可是很在意天家尊严的,而且也很在意臣下对他的评价。即便是和皇太极和谈的事情,这是皇帝本人千肯万肯的,可是只要有朝臣发对,皇帝就不敢公开说,甚至私下里达成的共识也会立即推翻。所以他必须亲自承担这个错误,或者说是他必须自己来担负历史的责任,而崇祯皇帝必须是清清白白,高大英明的千古明君。

    杨嗣昌很快就把捷报和给陈新甲的信都写好了,他让幕僚帮着看看,没有发现问题之后,就立刻派人飞马报捷。

    这次大捷,共斩首三千五百于级,俘虏了张献忠的谋士潘独鳌,还有张献忠的妻妾敖氏、高氏等七人。流贼头领“十反王”杨友贤投降。

    等崇祯皇帝收到杨嗣昌的捷报时,已经是二月下旬了。

    此时崇祯正在佛堂里,而不是在乾清宫处理政务。

    自从他的儿子慈焕被“九莲菩萨”诅咒夭折之后,他就开始虔诚的信奉起了“九莲菩萨”,也就是他太奶奶李太后。他觉得她太奶奶还是挺灵验的,说他对勋戚不好,会断子绝孙。他现在又重新封了李国瑞的儿子为武清侯,也把收来的银子都退回去了。这大半年了,他的三个儿子都好好的,没病没灾的,他觉得这就是“九莲菩萨”撤销诅咒了。

    之前就有传言,说崇祯皇帝受西洋人汤若望的影响,要罢黜佛道,改信天主教。理由也很充分,因为九边总是缺饷,而大臣们唯一的建议也就是请皇上发內帑了。可是皇帝的內帑早就已经在天启和崇祯初年的时候拨发户部了,现在也没有几个钱了。崇祯无奈,只好把宫中供奉的金佛像拿去融了来做军饷。

    所以朱慈焕的死,不但是京中的勋戚之家的手笔,也有佛道宗教的力量。宫中的太监宫女,整日都被圈禁在固定的地方,有繁重的劳役,内心是极度的孤寂和悲苦的。所以任何宗教,只要能进入宫中,就会有很多人信封。就连西洋人汤若望,也在宫中发展了好多宫女做天主教的信徒。

    王承恩在隆德殿外等着,直到崇祯从佛堂里出来了,他才把杨嗣昌的捷报给崇祯看。

    “哈哈哈,”崇祯看完捷报,高兴大笑道:“好,好,好。终于是有所成效了,此次能击败献贼,斩首三千余,想来他的精兵也不多了。只要能够继续追剿,他的精兵一去,剩下的流民就好安置了。真是神佛保佑,祖宗庇佑啊。”

    王承恩躬身道:“奴婢恭贺陛下。”之后才说道:“兵部尚书陈新甲请见。”

    崇祯笑道:“好,去文华殿。”

    王承恩招招手,抬着御撵的小太监小跑过来,崇祯坐上去,直奔文华殿。之后王承恩又让小太监去传旨,让陈新甲到文华殿见架。

    到了文华殿,陈新甲首先把“玛瑙山大捷”详细汇报一遍,毕竟他是兵部尚书,这是他的本职工作。之后才将杨嗣昌的信拿了出来,道:“陛下,杨阁部请求臣同陛下说,请陛下收回成命,暂时不要撤去左良玉的平贼将军之职,请陛下圣裁。”

    崇祯现在心情正好,而且这次大捷也是左良玉取得的。所以爽快的说道:“可以,左良玉今次剿贼有功,没有辜负朕的期望,要赏!”

    “陛下英明。”陈新甲躬身说道:“臣之前目光短且,险些将朝廷重将置于无用之地,请陛下降罪。”

    “陈卿不必自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好没有酿成恶果,朕就不追究了。”崇祯微笑着说道:“现在陈卿需要做的是,尽快定出有功将士的升赏章程,不能寒了有功将士的心。还有,要给杨先生行文,敦促他一鼓作气,乘胜进军,一举将张贼献忠或擒或斩,彻底将流贼作乱的问题解决。”

    “臣宗旨。”陈新甲躬身领旨。

    崇祯又嘱咐道:“还有,粮饷一定要保证运到,此次剿贼,绝不能功亏一篑!”

    “臣下明白,请陛下放心。”

第一百一十一章 事泄?() 
李岩对炼铁知道的不多,给周铁匠唯一的建议,就是再加一个空气预热炉,把畜力做动力的风箱鼓进去的空气先加热,然后再进入到炉膛中。。r。網首发要是还有什么建议的话,那就是别让这个畜力浪费掉,在竖轴的位置装上一个磨盘,能磨个面,也算是提高一下利用率了。至于曲轴,偏心轮什么的,人家自己就知道弄。

    新建起来的这个炼铁炉很大,能一次炼铁一万斤。李岩现在要做的就是,给周铁匠提供铁矿石,木炭,石灰石这些原料。

    周铁匠弄出了一个铸铅丸的铁模具,直径稍大一些,而且后期还要打磨,让铅丸变得滚圆光滑,直径合适。李岩觉得这样做太麻烦,于是一直在思考新的办法,看能不能更加高效的制造铅丸。

    不过他还没有想出办法,开封的李春玉就给他送来信,要他去一趟开封。这次也是和上次一样,没有说是什么事,但是要他尽快去一趟。

    李岩这次倒是见到了来送信的人,可是来人也不知道是什么事。不过可以肯定的是,不是他家里人出事情了,这就是最好的消息了。

    李岩把这里的事情安排一下,让李仲负责城里的事情,而李牟继续负责城外的田地和训练新兵。

    “四哥,我也跟你去开封吧。”李牟突然说道。

    李岩疑惑的问道:“你去做什么?这里还要你掌总呢。”

    “现在也没什么事,流民已经过去了,咱们的田地也够用,钱二,史进才他们就能做的。”李牟还是找着理由:“再说了,我也好些年没见过堂叔了,我也去拜望一下。”

    李岩觉得也没有理由阻止李牟去开封,于是点头道:“好吧,你把事情交代清楚,要是出了问题,回来你的军棍也是跑不掉。”

    李牟高兴的说道:“没问题,你就放心吧。”

    李岩他们正在准备呢,衙门的里衙役却是找来了。

    “李把总,”来的衙役客气的说道:“县尊在衙门等着您呢,请您速去。”

    李岩问道:“赵班头,不知县尊找我,是什么事呢?”他说话的时候一递眼色,张义就给了赵班头一两碎银子。

    赵班头把银子推了回去,笑着躬身说道:“李把总,您要是方便的话,不如给小人一点儿粮食。”

    李岩点头道:“好说,好说,等一会儿赵班头走的时候,我给赵班头准备一斗麦子。”

    “谢谢李把总了。”赵班头一躬到底,之后才开口道:“是开封来人了,好像是巡按衙门的,说是找李把总问问话。”

    “巡按?”李岩有些奇怪,巡按怎么会让人来找他呢?巡按御史是代天子巡视,虽然只是个七品小官,但是权力却是极大。上到藩王,下到吏员,文官武将,没有他管不到的。大事上奏,小事立决,那真是威风八面呀。

    赵班头拱手道:“小人也只知道这么多了,至于具体的事体,小人实在不知了。”

    李岩点点头,拱手道:“李某承赵班头的情了,我去换身衣服,请赵班头稍待。”

    “李把总请便。”赵班头拱手答应着。

    现在李岩的名头在杞县周围可是响的很,能给流民们分地种,名下还有几千亩的田地,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