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不看看你的命格,有没有这个命数。”一人讥讽着。

    黄得胜说道:“尽瞎想了,人家在兴安安康、利平呢,离咱们这里远着呢,中间还有那么多的官军围剿,能轮得到咱们?”

    李岩一使眼色,李牟会意,挥挥手,道:“好了,告示也看完了,也休息的差不多了,都去训练去!不要偷懒!”

    士兵们在黄得胜的带领下,又开始了训练。这些基本都是新加入的那些佃户们,他们的家人也都分到了新的田地,他们这些青壮,只要安心的在李岩的麾下用命杀敌就可以了。两三个老兵带着十来个新兵,呵斥着,指导着,又开始了严格的训练。

    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用的是蓝色的粗布,是因为这种布料结实,耐用,而且便宜。虽然有掉色的毛病,但是便宜才是重要的。明军尚火,所以军服都是红色的,但是李岩的粮饷都自筹,所以他只能用最经济的办法。

    他们的兵器都是周铁匠他们给打造的长枪、腰刀,其他就是盾牌和弩了。没有其他明军那样种类繁多的火器,也没有骑兵部队,他们就是一支纯步兵部队。所以防御尚可,但是进攻却是不足,这也是李岩需要改善的诸多问题之一。

第九十九章 看上了同一块地() 
李岩和李牟进了议事厅,李岩问道:“战马的事情,弄的怎么样了?”

    “想要战马,那就得去找山西人买。”李牟说道:“他们跟蒙古人和清国都有贸易,边军的战马也是从他们那里弄的。”

    李岩皱眉问道:“咱们的那几匹马也不行?”主要是山西离的远不说,而且他也没那么多的钱呀,粮食都不够吃,哪有钱买战马。

    李岩摇摇头,说道:“还得练,也不知道能不能练出来。有几匹都是老马了,练出来用不了两年。”

    李岩无奈的说道:“那也先练着吧,不能与敌人对冲,能追着敌人砍杀也行。”

    “你不会是觉着有了那几门炮就能万事大吉了吧?”李牟提醒道:“别太信大炮的作用,等马朝东他们回来,弄出火药来了,你就知道了。那些炮,不伤了自己人就是好的了。以前三边传过,朝廷派人来检验火炮,居然没人敢去施放的。最后还是一个参将有种,上去打了两炮,那炮翻着跟头就飞起来了。”

    李岩点头,道:“我知道,会小心的。那个火铳和三眼铳你们看过了没有,还能不能用?”

    “三眼铳应该还行,火铳就不知道了。等有了火药,试一试才知道。这种火铳,在三边就没人用的。”李牟说道。

    李岩也是无语了,这些边兵们对于火器,除了三眼铳之外,那是什么都看不上眼。火炮在他们眼里就是还算能用的东西,城头防御还行,野战的话,他们也是不看好。不过火器也的确不尽如人意,刮风下雨就不能用了,而且做的质量奇差,也不检查,直接就发给士兵们了。士兵们也没有经过更细致的训练,操作不当导致的炸膛也是让他们对火器没有一点儿好感。

    火器和战马的事情暂时都是不靠谱的,周铁匠虽然已经测量好了弗朗基炮的各种数据,但是他却是不知道青铜炮的金属配比。要是完全用铁的话,生铁太脆,熟铁太软,而且他的炼铁炉也没有那么大的容量,一次也炼不出千斤的量来。

    李岩只好开始另一个话题,问道:“另一个建寨子的地点选好了吗?”

    李牟问道:“咱们直接去城东那几个庄子不是更好吗?地,房子都是现成的,地里还种着麦子呢,流贼们基本没有对田地进行破坏。”

    “杨守备和那个黄主事还都有家人在城里呢,要是咱们去拿了,后面的麻烦事就多了。”李岩解释道:“不过,可以派人去看看,等粮熟的时候,咱们倒是可以收一些粮食上来。地咱们不要他的,粮食却是可以拿过来。”

    “四哥,你真坏。”李牟嘿嘿的笑着说道。

    李岩听着这个话怎么都有些奇怪。于是又继续问道:“地方到底找到了没有?咱们下午去看看。”

    “赵虎岗,那里不错,他们的寨子够大,周围的田地也多。那里剩下的农户还有十来家,我问过他们了,他们都愿意加入咱们队伍,按咱们的规矩来办。”李牟说着。

    李岩想了一下,赵虎岗的地理情形就想起来了。赵虎岗在小河的对面,和周王府的田庄就一水之隔,周围的田地不下三千亩。村民在山岗上建的寨子很大,不过没有被土匪袭击,倒是被税赋给压垮了。只要把寨子整饬一下,赵虎岗确实是一个不错的地方。

    李岩点头,说道:“那地方不错,靠近小河,地也多,寨子的位置也不错。赵虎岗我以前去过,就不用去看了,让张义他们登记造册,把地都圈起来,好安排其他的人。”

    “好,今天下午就让他们去办。那么多的地,可是不能便宜了其他人。”李牟立刻说道。

    李岩也没有注意这个其他人说的是谁,就继续说道:“你这里要加紧训练,不能懈怠。现在咱们的地方大了,要的军兵也多了。否则守卫不了这些田地,就是种出庄稼来也可能便宜了流贼。”

    “这倒是个问题,”李牟也是认同的说道:“咱们是不是建几个墩台?好报信传消息。”

    李岩立刻否决道:“算了,只是浪费钱财。在远处派出几个游哨就行,在寨子里准备好柴火,搭个台子,白天放烟,晚上举火,应该就能解决问题了。”

    等他们商量完了,也近中午了。两兄弟走出了议事厅,准备和士兵们一起去吃饭。但是一出门就看见了等在门外的秋娘。

    “公子,”秋娘见李岩出来了,赶紧说道:“还没吃饭吧?我给您准备了午饭,手擀面,油菜鸡蛋哨子。”

    李牟笑道:“四哥,你吃手擀面吧,我去和兄弟们一起吃杂粮馒头去。”

    李岩赶紧对秋娘说道:“不用,不用,你回去吃吧,我去和弟兄们吃就行。”

    “可是,公子,我都把面给您带来了。我已经吃过了,您就吃点儿吧。”秋娘说着,就从身旁盖着棉布的篮子里端出了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来。她怕面条凉了,还在篮子里垫了毯子。

    “四哥,我先走了。”李牟笑着说一句,就一个人离开了。

    而李岩,此时却被秋娘端着面条挡在前面,拦住了去路。他无奈,只好说:“那好吧,走,咱们去屋里吃。”

    “好,公子请。”秋娘高兴的说道。

    李岩打算接过碗,自己端着,说:“我自己来。”

    “不用,有奴家伺候就是,公子请。”秋娘却是坚持着。

    李岩无奈,只好先走进了议事厅。

    远处的一个屋角后,史进才手里拿着一个银簪,看着秋娘和李岩进了议事厅,而且之后秋娘还亲自把议事厅的门给关上了。

    他无奈的将手里的簪子又放回了怀里,已经快三个月了,他还是没有机会把这个簪子送给秋娘。

    赵虎岗,一处荒地上。

    “这里好啊!”一个中年胖子微笑着说道:“有地又有临水,好好拾掇一下,就是上好的水浇地啊。”

    “顾总管说的是,”一个跟班说道:“这里的人没有几家了,总管盼了这么些时候,终于可以把这些地都吃进来了。”

    顾总管摆摆手,说道:“这话可不对。咱们都是王爷的家人,地吃进来也是王府的产业,怎么能说是我吃进来呢?”

    跟班立刻打了自己一个嘴巴子,说道:“小人说错话了,顾总管最是忠心,哪里会忘记是给王爷做事。小人该打,该打。”

    “哈哈哈,这话还中听。”顾总管大笑着说道。

第一百章 王府气势() 
顾总管他们回到了一户农家中,自然是不会吃这家的饭的,人家有人从周王府的庄子上送来的吃食。

    鸡肉,鸭肉,糖包,炒菜,米饭这些寻常人家过年都看不到食物,都是跟班下人们吃的。顾总管本人吃的是鸭舌,羊头肉,鸡冠这些东西,主食倒是简单,南京的小汤包。这是从南京专门请来的厨师做的,地道的南京味儿。

    第一代周王在南京长大,所以封到开封之后也调来了不少南京的厨子,周王府的饮食虽然受开封的影响,但还是没有遗忘了金陵菜。所以他们这些下人,也是以吃南京吃食为身份的象征。

    别看顾总管只是周王府外派的一个总管,但是名下的铺面、田产、作坊一点儿都不比大富之家的少。只要给王府少报一些收成和利润,他们就能从中捞取不少好处。尤其是藩王不能出城,那他们这些外派的管事,就活的更加滋润了。

    “来,来,来,”顾总管吃了几筷子之后就不吃了,于是招呼道:“黄二头,坐,坐下来一起吃。”

    黄二头点头哈腰的道谢:“谢总管,谢总管。”之后也不客气,一屁股坐下,就用手抓着开吃。就算是被小汤包里的油汤烫的直吸冷气,也是瞬间就吃掉了半桌子的菜肴。

    这黄二头是一个破落户,今天能让顾总管来他家,是因为黄二头答应出首,将赵虎岗周围的这三千两百多亩田地说成是荒田,投献给周王府。报酬就是能在周王府的庄子讨生活。这黄二头还挺聪明,没有要粮食和金银,而是要的一份工作,也就是一张长期的饭票。

    黄二头停了下来,谦卑的说道:“总管,这些东西,能不能让小人的老母亲也尝尝?”

    顾总管一愣,之后微笑着点头,道:“嗯,不错,是个孝子!送给老夫人吃吧。来人,再给老夫人送一屉小汤包。”

    “不敢当总管称老夫人,谢总管赏。”黄二头一阵打躬作揖,之后才端着这些菜和吃食去给另一个屋子的老娘送去。

    等黄二头回来之后,顾总管笑眯眯的问道:“投献的事情,你什么时候能做呢?”

    黄二头回道:“快了。小人听说,对岸的一个什么李公子,已经和这十来家说好了,让他们都给李公子种田。只要他们一走,小人就去投献。”

    “李公子是什么人?”顾总管点头问道。顾总管可不单单是杞县这里的总管,还管着考城兰考,通许,尉氏这一大片的王府产业,所以对于杞县的事情不是很熟悉。这次之所以他亲自来主持,是因为黄河边上的滩地动辄上万亩的投献早就绝迹了,这几千亩的投献,已经是近些年最大的功绩了,所以他要来把功劳抓在手里。

    黄二头回道:“好像是乡兵的一个头目,小人也不太清楚。”

    杞县庄子的管事回道:“是乡兵把总,也是个能人,短短时间,已经圈了不少田地了。咱们北边儿的一大片,就是被他占了。不过那里离河道远,小人就没有理会。”

    “何必这么麻烦?”跟班插话道:“你只管出首投献便是,至于那些刁民,谁还敢占王府的便宜不成?!”

    顾总管摆摆手,道:“不用急,王爷不想坏了名声,苏京也不是好相与的。只几天的时间而已,等一等便是。要是他们真不知深浅的话,再动手不迟。”

    “小人莽撞了。”跟班小声的道歉着。

    顾总管笑着说道:“那就三天之后吧,完了这件事,我还要督促着各地的年礼进献王府呢。”

    “小人遵命。”黄二头躬身答应着。

    吃过了午饭,事情也谈妥了,于是顾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