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此时的骆淼泫,却是失落的低头无言。本来他以为面见了皇帝,不但能被赦免罪责,而且还会有个不低的官职。可是现在他才知道,他的劳役之刑不过是换了一个地方执行而已,他还是一个罪犯。

    李岩微笑一下,算是受了张翰的赞颂。不过他很清醒,还没有对这赞颂失去免疫力。他对骆淼泫问道:“骆淼泫,你还什么其他要求吗?”

    骆淼泫眼睛一转,道:“陛下,咱们本地的船匠,从来没有见过西洋战舰,即便是有小人的描述,也不过是盲人摸象而已。小人觉得,还是去濠境奥,小吕宋等地,找些西夷船匠过来,才能更好更快的建成西洋战舰。”

    李岩点头,认同道:“嗯,有道理。让走南洋的海商们多留意,找几个有真本事的西洋船匠回来。”

    孙四福马上答应:“臣记下了。”

    骆淼泫再次失望了。他本来想自己去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出海走走,总比窝在海州要好一些。当然,他没有逃跑的打算,只是单纯的不想被变相关押而已。不过结果再次没有让他遂愿,大梁现在已经占领浙江南直,跑南洋的商人不只他一个。

    下午,李岩正在后殿书房看各地来的奏章,李仲却是急匆匆的来觐见。

    李岩放下奏章,让李仲进来,问道:“前方的战报?”

    李仲摇头,回道:“不是,是台州,宁波,松江,太仓等地的急报。两天前,海寇先后袭击了临海,象山,海盐还有太仓。浙江的临海和象山防备严密,只是一些渔民被杀,而上岸的海寇被大部分歼灭。但是海盐和太仓守备松懈,盐户被杀戮者六十余户,渔民和百姓死伤两百余口,且上岸作恶的海寇基本全身而退。”

    李岩皱起了眉头。之前他已经下令,让沿海各地提高戒备,防止被郑芝龙的水师袭击,可是现在却还是让上岸袭击的水寇来去自由,实在是让他生气。

    他马上对孙四福吩咐:“下旨,将海盐和太仓的守备革职缉拿,发送兵部受审。临海,象山的守备官晋一级,通令嘉奖。再次通知沿海各地,加强戒备,防备敌人从海上攻击。若是还有玩忽职守者,罪加一等。若是胆敢隐瞒不报,罪加三等,绝不宽赦!”

    “臣马上去办。”孙四福立刻答应着。

    李岩又吩咐:“通知水师,战舰的改造要加快速度,务必在半月之内完成。让张翰马上回登莱,让他与水师将领商议出一个办法来,水师要有力遏制郑芝龙对我沿海的袭扰。”

    “遵旨。”

    李仲叹道:“沿海不像内地,能有村寨保护,也不能全怪兵将松懈。”

    “不用为他们开脱。”李岩制止道:“只要他们真的加强戒备了,海上一望数十里,有的是时间应对。还是他们麻痹大意,以为战事只会在福建周遭进行,才让郑芝龙有了可乘之机。若是他们都能打起精神,把上岸的海寇全部消灭,郑芝龙也不敢再袭扰我沿海之地了。说他们疏忽大意都是轻的了,说不得要抓出几个来做榜样,让骄傲自满的兵将们能戒骄戒躁,重新打起精神来!”

    李仲此时才意识到,沿海的百姓渔民伤亡不是重点,放跑了郑芝龙的手下才是罪责。

第732章 大西残余() 
李岩又问:“死伤的渔民百姓中,有没有军属?”

    “那倒没有。”李仲马上回答:“水师舰船不多,没有新招收水手。”

    李岩点头,缓缓道:“这就好。要是和军兵们结下血仇,将来还真不好再用郑芝龙的水手了。”

    李仲不解的问:“你不是一直不愿意重用盗匪吗,怎么现在又想用郑芝龙手下的海寇呢?”

    “海上和陆地不一样啊。”李岩无奈的说道:“陆师,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一两年就能把一个农民训练成战士。可是水师就不同了,操作战舰纵横与大洋之上,全凭的是经验和胆量,不是一两年能练出来的。小渔船的渔民,上了战舰也得从头练起。只要郑芝龙的手下能严守命令,能留用还是要尽量留用的。”

    李仲担忧的说道:“可是郑芝龙没有投诚的打算,要解决他的陆上实力容易,可是郑芝龙在台湾也能立足。再加上他手里的船队,怕是咱们的沿海地带,麻烦才刚刚开始。”

    “那就慢慢耗!”李岩一拍桌子,坚定的说:“我就不信了,没有陆上的财源,他还能坚持多久!通知黄得胜和左梦庚,让他们加快对李自成的清剿。对了,可以让他先招降田见秀。田见秀与咱们接触不少,在李自成的队伍中地位不低,把他招降了,能更快的瓦解李自成所部的抵抗。”

    “嗯,希望能够有用。”李仲点头道:“他们在山区乱窜,咱们的兵力不够,左梦庚那里又不算尽力,总是围他们不住。”

    “对了,”之后他又提道:“左梦庚派人来接洽,希望咱们给他提供一些火器,好提高他所部的战斗力,早日将李自成歼灭。而且,他还想任命几个县令,好就地筹措粮饷。”

    李岩没有丝毫商量的说道:“告诉他,把朱常汸和前明官员早些交出来,等部队整训编练后,火器自然就有了。至于粮饷,可以在江西建立供给站,就近供应。但是要点验部队,建立名册,粮食足发,饷银只发一半。他要是不满意,可以和李自成合股,我把他们一并剿灭。”

    “那得让周鹤在江西做好准备了,”李仲提议:“左梦庚也不是乖孩子,有备无患才好。”

    李岩对此完全同意,他自然不会放任任何人再次为害大梁的安定。不过他也清楚,左梦庚这两年东奔西跑,早就成了丧家之犬,而且这些人原来都是官军,真让他们做流寇,他们还真不能胜任。所以只要保持一定的压力,左梦庚是不会铤而走险的。

    他现在担心的是四川方面,那里兵力单薄,张献忠的十来万部下又到了重庆地区,一旦让他们站稳脚跟了,成都马上就会成为危险之地。

    于是他说道:“四川方面要加强一些兵力才行。从北方抽调一千老兵和队长、伍长过去,让赵大同在四川就地编练新军。政府官吏也要加快抽调,尽快把四川的权力掌握起来。但是田土再行分配的时候,对于涉及到那些土司的,先保持原状,等咱们有余力了再行处理。”

    李仲点头,道:“嗯,这个确实需要考虑。而且鄂西沿江地方也要加强戒备,防止张献忠余匪沿江东下,为祸荆襄。”

    李岩完全同意,让李仲就按这个意思给相关单位发文。他现在也是无可奈何,不但长城沿线牵制着大量部队,现在又必须加强沿海防御,有多少兵力也总是感觉捉襟见肘,不敷使用。

    而刚在重庆各县落脚的孙可望等人,也终于开始有时间讨论队伍的领导权问题了。他们都是造反的老人了,自然知道蛇无头不行的道理。可是他们毕竟只是同辈兄弟,即便是排行有先后,可是也不能以此来作为谁做头领的依据。面对首领的诱惑,难免有人会行不义之举,所以孙可望,刘文秀和李定国三人都外松内紧,各自戒备着,以防被别人下了黑手。

    重庆周围几个县的前明官军毫无战力,县城被轻松攻下。而原来在重庆周遭的几股造反势力,也欢天喜地的来投奔老前辈,重庆周围很快就被他们控制。

    孙可望几次请刘文秀和李定国到重庆城中议事都没有成功,最终通过信使往返,才终于定下来,在三人控制区交界的一处江滩举行会面。

    三人将各自的卫队都留在远处,独自在江滩会面。他们都在心中感叹,原来他们是亲密的兄弟,可是张献忠突然战死,却是让他们相互间全然没有了信任。

    刘文秀率先拱手道:“两位哥哥,小弟给两位哥哥见礼了。”

    孙可望和李定国也顺势相互拱手,打过招呼,他们兄弟之间的尴尬消失了不少。孙可望首先开口:“能奇的事情,确定了吗?”

    刘文秀情绪低落的点头,回道:“应该是战死了。逃回来的人都没有亲眼看见,不过从湖广来的商贩却说,他们见到了大梁朝廷的告示。”

    李定国面无表情的问:“那现在,咱们应该如何行事呢?”

    “报仇的事缓缓再说。”孙可望开门见山的说道:“咱们不能合成一股绳,就算想给义父报仇也办不到。现在还是先定下来,谁来做头把交椅吧。”

    刘文秀不等李定国开口,首先说道:“二位哥哥商量就好,小弟绝对支持。”

    对于刘文秀的承诺,孙可望和李定国都没有什么怀疑,于是两人相互看着,不知道该如何说服对方。至于火并,他们都不是莽撞人,知道那样做的话,他们会死的更快。

    等了一会儿,刘文秀见两人不知如何开口,于是提议:“要不,两位哥哥说说接下来的计划,哪位哥哥说的有道理,就哪位哥哥掌总,二位哥哥看怎么样?”

    李定国点头同意,首先说道:“我觉得,咱们仓促间来重庆走错了。虽然这里是山势险峻,可是却处于李岩的包围当中。所以接下来,我们应该尽快离开这里,入云贵,联南明,这才能进退自如。”

    孙可望却是摇头:“入云贵没有问题,可是联南明就不智了。各地南明的官府、官军,你们又不是没有见过,哪里还有半点精气神。大小官员,不是争权夺利,就是坐等新朝接收。与他们联合抵抗大梁,对咱们不会有半点益处。倒不如去联络云贵的土司更为实在,土兵比汉兵更善战,而且这天下大乱的时机,那些土司但凡有一点儿野心,说服他们就容易的多。”

    李定国看向刘文秀,意思很明显,就是让刘文秀来做这个裁判。

    于是刘文秀拱手道:“既然两位哥哥抬爱,那小弟就说实话了。还是可望哥哥说的有道理,南明的那些官吏兵将,确实是烂泥一滩,还是土司靠谱些。”

    孙可望听了哈哈大笑。而李定国倒也守信,向孙可望抱拳道:“既然哥哥说的有理,那就请哥哥执掌大局。”

    孙可望收了笑容,严肃的说:“好。既然二位兄弟抬爱,那我就不客气了。从现在开始,咱们收集粮饷兵员,半月之后向云贵出发,哥哥我打头阵。同时二位兄弟把你们手上能言善辩的人推荐几个出来,咱们定好方略之后,让这些人去打前站。二位兄弟觉得是否可行?”

    “全凭哥哥吩咐。”李定国和刘文秀抱拳说着。

第733章 趋势向好() 
郑芝龙收到的消息要比李岩晚一些时候,虽然他也知道有几路手下被几乎全歼,可是毕竟还是有几路是在烧杀之后全身而退的。对此他觉得比较满意,随着时间的推移,回港的船只越多,他能派出的人手也会越多。而且他还能从日本招募一些武士来帮忙,其在陆上的战力要比他的手下大了不少。只要持续保持对沿海的袭扰,相信李岩会感到压力的。

    于是他很快做出决定,再过一些时候,就派出使节,去同大梁谈判。他相信,随着沿海被不断袭扰的消息到达李岩的案头,李岩会慎重考虑他掌控闽粤的诉求的。而且他此时也做出了妥协,若是广东全省不可得,那他会退而求其次,只要求将广州这个商埠置于控制之下。他的目的除了提高权势地位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将海贸这一厚利营生完全掌握在手中。

    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