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40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712。第712章 水师练兵() 
李自成这一被迫南下,朱常汸这里可就不好过了。 本来就被郑芝龙这个地头蛇拒之于福建门外,现在又被李自成压迫,朝廷上下一片慌乱。

    有人建议马上派人去和郑芝龙再谈,给以高官厚禄,先让郑芝龙派船来接他们才好。至于去不去福州,那个以后再说,显然福建马上就会成为前线,不再安全,还是去广东比较保险。

    有的则是建议去联络左梦庚,反正当初清君侧的左良玉已经死了,被清君侧的朱由崧也死了。现在左梦庚也不好过,正好可以用左梦庚的队伍来增强朝廷的武力,用于震慑郑芝龙这样的藩镇。

    还有的,却是建议与李自成和谈的。毕竟现在李自成也是被李岩追的狼狈不堪,此时两方联手抵御大梁的南侵正是好机会。不过这样的建议也只能私下里同朱常汸说说,江南可是清流的大本营,谁要是与敢与流贼和谈,那些瞪着眼睛找表现机会的言官们可不会放过这个名垂青史的好机会。

    朱常汸此时可不管有什么办法,立刻就让大臣们开始实施,唯独不敢与李自成接触。他倒不是怕什么如刀的史笔,而是实在不敢相信李自成这个杀人魔王。平民百姓或者文官武将什么的,与李自成合作,甚至投降李自成都没有问题,可就是身为皇族的他不敢与李自成接触。所以大明与大顺的和谈之路,至少现在还不可能施行。

    此时,大梁的水师统领张翰,正率领着舰队在长江上行驶。他们刚刚招降了张献忠的鄱阳水师,现在正在溯江而上,去继续收拾张献忠的洞庭水师。其实他对张献忠的水师失望的很,根本就没有一点锻炼部队的价值,他们的战船一进入鄱阳湖,那些渔船组成的水师就都投降了。

    这次远航,唯一的作用,就是检验了他们改进的轮浆还算成功。之前的轮浆,桨叶是平的,改进后的则是变成了有一个小弧度的桨叶。不但加大了轮浆划水的力道,还减小了桨叶不工作时对船的阻力。

    而且对轮浆的动力系统也有了很好的检验。原来他们是直接用八个水手来推转盘,来带动下面的齿轮并最终带动轮浆旋转工作。可是试验后发现,这样对水手的体力消耗很大,而且转盘的速度也不快,八个水手只能工作半个时辰就没劲儿了。

    后来,他们又改成了用小船上的曲轴旋浆的办法,不同的是,把桨叶换成了齿轮,用齿轮来驱动转盘。这样在四个方位建四个平台,同样是八个人工作,却可以一个时辰才轮换,而且转盘的速度可以更快。

    为了减小不使用轮浆时桨叶对船速的影响,他们还给轮浆的横轴上做了制动装置,其实是在轴上刻出几个凹台,放下木杆就能顶住横轴,从而让轮浆停止。这个时候,水手们通过绞盘把转轴上的齿轮拉高,与横轴的齿轮脱离接触,之后再抬起木杆。此时轮浆在水中仅仅负担横轴的摩擦,所以阻力要小的多。等下次使用轮浆的时候,再把两个齿轮结合起来,就又能正常使用了。

    至于火炮,依然是一个难题。通过船匠们的解释知道,战船是用水密仓的隔板来作为船体的支撑体,所以支撑物少,战船所能承受的力量就小。因此他们只能在首层甲板上垫上木板,炮架上摆放的是三寸的佛郎机炮,制动的绳索都固定在水密仓隔板的附近,来减少火炮发射时对船体的伤害。

    尽管如此,他们也只能在首层甲板两侧各安装三门火炮。而第二层甲板被两个轮浆转盘占据,完全没有火炮的空间。所以为了增强火力,在战船的两侧还各安装了四个抛石机,舰首和舰尾也各安装了一个。抛石机是固定在甲板上的,而且采用了磨盘的底座,来让抛石机可以向各个方向发射。当然,火罐是个危险的东西,要妥当的存放才行。

    他们在长江上行驶,沿途的各种船只都早早靠边,给他们让出航道。虽然他们的舰队只有两条中号福船,八条海沧船,还有拖着数十条两头船,可是面对长江上行驶的平地沙船,还是十分有优势的。根本不用火炮的轰击,就是靠撞都能开出一条航线来。长江上的船只不避让,那是自己找不自在。

    此时放在桌子上的沙漏漏完了,张翰吩咐:“通知动力组,换人。保持航速,今夜咱们就能到武昌休息了。”

    副手通过竹筒向第二层甲板发布了命令。替换的水手被军官组织起来,来到转盘边的平台边等着。他们不是同时换人,那样就会造成转盘停转,所以他们是一组换完之后,第二组再换,这样的话就始终有三组人在保持动力。这中方式虽然此时没有多少作用,可是在追击或是逃跑时,却是极其重要的。

    换上去的水手听着单调的鼓声,按照鼓点调整好发力时机。很快,八个人就能调整好节奏,运用他们的臂膀,腰腹,还有腿部的力量,就像在船上划桨一样,一下一下的在曲轴手柄上发力,让船只继续能逆流逆风而上。

    与此同时,在大同巡视防务的李岩收到了海商们的报案,说是海上有海盗劫掠,请求大梁朝廷为他们做主。不是因为海商们向政府交了税,而是他们没有其他更好地办法了,北方的海商完全没有南方海商的实力和悍勇,所以他们只能希望朝廷给他们解决问题了。

    不过此时李岩关注的是对江南张献忠和李自成的战事,没有精力来管海商们的诉求。而且,他的舰队实力也还很弱,放出去对付海盗,还不知道能不能达到目的呢。可是话又说回来了,要是海盗的实力不算强,也可以让他的水师出去练练手,总比再鄱阳湖一炮未发更有练兵的价值。

    李岩对孙四福吩咐:“你派人去调查一下这股海贼的底细,活动时间和区域,尽量详实一些。如果合适的话,让水师出海去锻练一下。”

    孙四福答应下来,不过提醒:“陛下,那些海商也不是什么好人。咱们与清国禁断贸易,那些海商却是偷运粮食到朝鲜,间接与清国贸易。这还是咱们查的严,要不火药他们都敢拿去交易。”

    李岩随意的说道:“加紧严查就是,关键是法令能够有效的执行,在严厉的惩罚面前,商人们自己会学会循规蹈矩。这就要看你们的监督了,要时刻盯着官吏们,让他们不敢懈怠,更不能胡作非为。”

    “陛下放心,”孙四福抱拳保证着:“情报司一定做好陛下的耳目,不让任何人敢欺瞒陛下。”

    李岩点头,随即提醒:“你们也要自律才好,耳目出了问题,即便是再痛苦,也要换一副新的。”

    孙四福知道,这是对他们的忠告,可能他们也在另一个系统的监督之下。他立刻半跪于地,抱拳道:“属下谨记陛下教诲,一定秉持公心,不敢有丝毫欺罔。”

713。第713章 招安的机巧() 
此时的浙江海商兼海寇骆泫淼,正沉浸在成功的喜悦还有过年的喜庆当中。 今年他可是赚着了,不但跑朝鲜的贸易赚了不少银子,而且还抢了十条北方商船,更是赚了个盆满钵满。而且他还将其中较好的五条船留下,让自己名下有了十二条大海船。

    在过年之前,他才把抓到的北方商人和商船放掉,而且还给了商人们四成的贸易货款。他并不是真的要专职做海寇,他知道,海寇这个行当是做不长久的,就连郑芝龙都主动被朝廷招安,更何况是他呢。

    他的目的是要做北方航线的垄断者,凡是想要做北方的海贸,都得给他叫保护费。他把这些山东海商放回去,就是让这些人给他做传声筒的。他告诉这些海商,以后想要做朝鲜和北方的海贸,以两百料海船为限,两百料以上的,每年交一千五两,两百料以下,每年交八百两。只要把钱交上,领到他发给的海旗,全年都能平安的开展海贸。否则的话,有一艘他就抢一艘。

    至于北方的朝廷,他倒是不怎么在乎。且不说北方水师的规模还很小,就算李岩真的统一全国了,他不是还有招安一条路可走嘛。他对郑芝龙的实力很清楚,也许李岩在北方能所向无敌,但是到了南方沿海,只要郑芝龙不招安,李岩就不可能轻松的平定南方。

    而他刚从海商朋友那里得知,郑芝龙正在待价而沽,以李岩过往对待降将的处置,郑芝龙是不太可能转投李岩的。这样的话,战事有可能在南方沿海继续绵延下去,对于他这样在北方海域讨生活的人来说,简直是天大的福音。没准儿郑芝龙和李岩陷入苦战,他还能在日本航线上也分到一杯羹呢。

    骆淼泫想到这些,嘴角就不自觉的又向上翘了翘。他为了能犒劳手下的弟兄,也为了能笼络海外四岛的岛民,所以他在年前就带着大量的酒肉布匹等物出海,来东极岛上与弟兄们一同过节。

    当然,他的家人还是留在宁波城中。他虽然是海商,可是比起那些经营几代的大家族,不过是个后起之秀,还上不得台面。即使他离开宁波的时候,大梁的部队已经离宁波不远了,可是他依然没有把家人带出来。

    这是他留的后手,就算赚再多的钱财,也要有地方花去不是?他不像郑芝龙能在日本定居,他的根基还是在宁波。将来不论能发展到什么程度,接受朝廷招安,风风光光的回乡,才是最终的方向。所以留家人在大陆,就成为与朝廷沟通的桥梁。

    至于家人的安危,他倒是不担心。他不过是劫掠了商船而已,连人都没有杀,算不上是穷凶极恶。就是将来与朝廷水师交战,只要他把朝廷打败了,他相信,朝廷也不敢贸然处置他的家人。之后谈判招安,还得靠他的家人从中联络呢。

    骆泫淼端起酒杯,对着水寨中的兄弟们道:“诸位兄弟,今天是初一,是新年的开始。去年,我们在海上做了几单买卖,收获不小。但是,今年,我们的买卖会更大!岛上的百花楼,不但有朝鲜姑娘,江北的,江南的,将来还要有塞上的,草原的,日本的,南洋的,甚至还会有西洋的红毛娘们儿!”

    在大厅中的数百汉子瞬间被点燃了热情,叫嚣欢呼着。岛上的百花楼是除了赌场之外他们唯一的消遣地方,尤其是现在,大梁的兵锋已经直抵宁波,以后他们就算是想去大陆,都要提着十二分的小心了。不过这些人在海上搏杀,在岛上居住,卖命挣了钱财,还是想要在繁华地方消遣娱乐,还是想让自己的家人过的舒心惬意,所以慢慢的也开始有担忧的声音。

    骆淼泫压压手,让下面安静下来。之后继续道:“不过大伙儿放心,咱们不会做一辈子海匪的!南边的郑芝龙,现在是大明的国公爷,就算是将来大梁得了天下,只要郑芝龙愿意,一样是大梁的肱骨重臣。所以,只要咱们和新朝的水师打上一场,以后就能招安做官军了。那个时候,你们想去大陆玩乐,不论是宁波还是杭州,都是横着膀子走,没人敢拦着。”

    水手们又开始欢呼起来,他们都知道做官军的好处,能在大陆的州府享受,可比窝在远离大陆的小岛上舒坦的多。

    不过也有冷静的人,大声的问:“骆老大,既然要招安了,那怎么还要和官军打一场呢?虽说官军的水师好像实力不怎么样,可是万一激怒了大梁朝廷,那不是断了招安的路子嘛。”

    “谢兄弟这话就问的不智了。”骆泫淼笑呵呵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