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36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有多少麻烦了。你看看河南,咱们控制的最早,各地大族留了不少,现在照样有好几家首鼠两端,两头卖好的。我已经让孙四福去处理了,也不过是选上一两家,罚没部分家产而已,其他的只好当没看见。”

    “那,”李仲犹豫着说道:“许定国等人的处理,是不是等牛成虎等人率部回来之后再公布。”

    许定国等人已经押回来四天时间了,案情没有什么难度,把事实和他们一摆,也就都承认了。也许那些军官不认为李岩会把他们怎么样,所以承认的也很光棍儿。不过结果却是让他们肝胆俱裂,直接给他们判的是死刑,而且还要押到淮安去执行。

    至于许定国,也因为御下不严,被剥夺了总兵官的职务,直接挂个不知所谓的都督府参议官衔,算是领一份养老的俸禄,被剥夺了兵权。

    李岩铿锵有力的说道:“不必!就现在通报全军。虽然要给那些可能投诚过来的将领们一些尊重,可是也不能太过了。否则他们就觉得自己太有分量,反而会让他们自抬身价,待价而沽,更不利于咱们的招抚。”

    等李仲走了一会儿,水师统领张翰终于被带了进来。

    将来要向江南进军,沿海一带一定是会用到水师的。而且他也特地了解了南方的水师,现在是郑芝龙一家独大,号称有十万水军。将来要是不能将这支水军制服,沿海可就要有大麻烦了,可能重现当年倭寇横行的惨状。

    “卑职叩见大元帅。”张翰进来后马上行礼。

    李岩让他起身,直接问道:“张翰,这次把你叫过来,是想问一下,咱们的水师能不能打败郑芝龙。是将来,不是现在。”

    张翰犹豫了一会儿,才不情愿的说道:“大元帅,不是职下说丧气话,实在是郑芝龙的船队太过强大。他们有大小船只数千,水手数万,连西洋炮舰都不是对手,更不用说咱们这支小船队了。过去半年,咱们的船坞只造出了五艘连环船,三艘两头船,总共也不过二十五条小船而已。”

    “大炮上船,试的怎么样了?”李岩面色冷峻的问着。他也听说过西洋炮舰,不只是在船头和船尾布置大炮,而是在船体的侧弦也安装有火炮。而且还是好几层,一次发射,火力输出十分可观。

    张翰哭笑不得,抱拳道:“大元帅,这种办法老早以前就试过了,别说两百料的船,就是四百料大船,侧弦装上大炮,那也是一开炮准散架呀。就是郑芝龙的船队,当年打败荷兰海寇,也是用的火攻的办法。他们的大船也在西夷的大炮下损失惨重,所以只能用小船冲过去纵火。”

    李岩十分失望。他们的战船确实是不够结实,是整个船体的构造有问题,加强局部强度也没有多大改善。而且船上颠簸,没有足够多的火炮同时输出火力,在海战中的作用也就是听个响而已。

    “咱们多造小船,也用火攻怎么样?”李岩又提出一个想法。

    张翰还是摇头:“禀大元帅,这纵火是常规战法,哪家都会防备。出海作战之前,会在船上涂抹一层厚厚的污泥,就是用来防火的。而且郑芝龙的船队中小船环绕,咱们的纵火船未必能靠的上去。”

    李岩本来还想在船上装上几架抛石机呢,现在看来,也不过是聊胜于无而已。隔行如隔山啊,李岩此时也有些无计可施了。

    张翰见李岩许久不说话,于是小心的说着:“大元帅,卑职以为,可以用炸弹。但是要咱们的船足够快,让敌人拦不住方可。”

    “你的意思是”李岩疑惑的问。

    张翰只说了两个字:“车船。”

    李岩在书中也看到过车船,用的轮式的桨叶,在大湖上行驶,快如奔马。可那个头都不装在小船上是不是能用,还要验证一下才行。

    反正现在也是无计可施,试一试也无所谓。于是他立刻同意:“嗯,这个想法值得一试。你回去之后就和船坞的师傅们商议试制,不过要注意船只的运输。不能让这些小船一路划到海战地点吧?那还哪里有体力去冲击敌人的船队?”

    “卑职明白,职下定当同前辈同僚群策群力,想出妥善的解决办法。”张翰抱拳领命。

    这也是李岩系统中的一贯做法,一人计短,众人计长,没准儿哪个人还真能想出好办法来呢。看来水师也终于开始上路了,这一点让李岩颇感欣慰。

第658章 人心思变() 
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长江沿线的战局出现了新的变化。

    由于左梦庚的部队分散用兵,而且士气低落,所以没有能够继续延续之前的好势头,被高杰的部队阻挡于太平府。而李自成在陈永福的逼迫下,对九江猛攻,企图与李岩的部队脱离接触。

    虽然高杰的部队是从北方败逃过来的,可是其战斗力还是很强的。他的部队是以当初在陕西造反的部下为班底的,当时可是也能同明军来援剿的精锐一战的,战力自然要比南方的明军要高出一筹。

    此时左梦庚等人十分无奈,前路不通,身后又有李自成的追击,他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未来的前途。所以在主力放弃九江,转移至安庆之后,就开始联络江北的李岩,接洽投降事宜。在他们看来,当今天下,李岩是最有希望问鼎的,其他势力不过是陪太子没戏了。

    左梦庚派出了金声恒去江北接洽,毕竟在李岩发迹之前,他们也算是同李岩有过一小段交情,虽然这交情并不怎么好,可是毕竟也算是有个眼熟。至于条件,那就只有一条,保持兵权,足粮足饷。

    与此同时,高杰也没有什么进取的意思,只是将左梦庚挡住而已,并没有要将左家军彻底击败的想法。而且在江西督师的史可法,也严令黄得功不得抽调部队北上,理由是不能因小失大,让献贼趁势东进,威胁东南。其实当时张献忠根本没有向东方增加压力,还是与明军对峙,他的目标已经转移到了四川。

    黄得功也没有太多的兴趣去攻击左良玉,毕竟左良玉可是有二十万大军呢,不是好招惹的。而且养寇自重的道理谁都知道,贼寇的威胁越大,他们这些军将就越发被朝廷倚重,不但钱粮不缺,就是地方上的事务,他们也都能顺手管一管。况且,高杰去年还同他因为抢地盘儿火拼过,他差点儿就被高杰要了命。此时就算有朝廷谕令,他也不会与高杰合作。

    刘良佐就更不用说,他在抚州一线布防,离长江远着呢,自然不会去没事找事。而且最近他早已经降清的兄弟刘良臣来信,极言李岩的厉害与清廷各旗的矛盾,让他对北方的李岩更是中意几分,已经派人去河南打探消息了。李岩现在已经有部队在湖广了,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顺流东下,南京都保不住了。他也好提前做好准备,不至于到时候没了主张。

    江西,乐平,督师行辕。

    史可法奉命来江西督师,可算是十分尽心。他的驻节地乐平,实在是已经非常靠近前线了,张献忠的水师就在鄱阳湖中督造战船,训练作战呢。要是万一前线不利,他这个督师阁部可就要成为张献忠的阶下囚了。

    侯方域趁着晚饭后的时间来见史可法,因为他是来再次请史阁部出兵攻打左良玉的。随着阮大铖的复出掌权,他这个当初驱逐阮大铖的复社才子自然也不能在南京城中安居,只好只身来投奔史可法。史可法倒也客气,让他做了一个可有可无的随军幕僚。

    侯方域进入史可法的书房时,史可法正在看各地的塘报。史可法督师在外,给朝廷的奏章早已不用他来处理了,史可法也只能每天看看各地塘报,来了解南明治下的情形。

    “学生拜见督师。”侯方域向史可法拱手行礼。

    史可法放下塘报,随意的说道:“朝宗,不必多礼,坐吧。”

    侯方域谢了坐,之后才小心翼翼的说道:“督师,学生深夜来访,还是为左良玉而来。”

    “朝宗,”史可法打断了侯方域的话,说道:“左良玉此次兴师清君侧,确实不是我东林主张。虽然朝廷内外,门户之见颇深,可当此国家危难之时,当不会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行此不忠不义之举。”

    侯方域点头,又是说道:“那督师为何不让靖南侯黄得功发兵助战?据前线探报,左部兵马因为左良玉的猝死,士气低落,只知四处抢掠,全无东进决心。现在其锋锐已钝,若是靖南侯与兴平伯高杰合力,定能将左氏之乱迅速平定。朝廷再加以招抚,又可得精兵十万,既可抗击闯贼东进,又能北据李岩渡江,实乃一举数得啊。”

    史可法摇头叹息:“去年黄得功和高杰相互攻杀,两人闹的几乎要火拼的地步,是我再三劝说,才让黄得功暂时忍让。此时让黄得功去与高杰携手,比登天还难,忠义之说教,比不得黄白之物管用。”

    不等侯方域说话,史可法继续说道:“还有江西防线,万万不能有失。东南税赋不过四百五十万,就算加征,也不过又增加五十万而已。可四镇需饷两百四十万,京营一百二十万,还有安抚、芜抚、文武操江、郑鸿逵、郑彩、黄斌卿、黄蜚、仆从善等八镇需饷二百四十万。这还只是军费,除此之外还有百官俸禄,国用之曾。若是江西防线有失,闽浙被兵,朝廷岁入又会大减。到时连给各镇的粮饷都发不下去,还有谁来护佑东南半壁?”

    “那,何不效法李岩,给兵将们发放田土。”侯方域提议:“兵士们有了自己的田土,粮饷就能省下一大部分。而且兵士们会为了保护他们自己的田产,而奋勇杀敌,战力倍增,不是单单给月俸可比拟的。”

    史可法摆摆手,告诫:“这种话,以后不必再提。江南人多地寡,各处田地都各有其主,如何能一言而夺人田产?”

    “可江南投献之风甚烈,士绅大户田产动辄万顷而少缴或不缴税赋。即便加征,可也都加到了小民百姓头上。再加上胥吏盘剥,江南百姓已经怨声载道,民不聊生。长此以往,江南人心尽失啊。”侯方域低声苦劝。

    史可法低头叹息:“唉,只能教百姓们暂且苦一阵了。等平定贼寇,朝廷自然会体恤下民,停征免赋,休养生息。如今战事正紧,不能心生恻隐。”

    侯方域知道无法说服史可法,只好默默的告退出来。他回到了自己的住处,坐在了书桌前发呆。他知道,现在不做改变,李岩一旦渡江南下,东南地方恐怕会闻风而降,大明朝最后的栖身之地也会很快消失。

    不过他似乎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着急彷徨,此时他的书桌上放的居然是大明律和万历会计录。在李岩的治下,诗词,策论,八股已经不能成为官场的敲门砖了,而这些刑律、算数、工程等为士人所轻贱的旁门小道,却是能让人找到进身之阶。

第659章 准备细致() 
李岩在河南也听着孙四福的汇报。他对现在的战况也比较满意,李自成已经夺下了九江,而陈永福也在后面步步紧逼,让李自成不能停下来休整。而张献忠则是一直对武昌等地没有实质性动作,只是远远的守卫咸宁一带,似乎没有丝毫进取之心。

    李岩对张献忠也暂时没有攻打的计划,只要守好武昌等沿江地方即可,他的新增兵力,都用在了南直隶江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接受上了。

    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