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见张国维低头躬身不说话,于是摆手道:“张卿家回去吧。督促兵将,全力剿贼。”

    “臣遵旨。”

    河南,许州。

    一个老人家在李岩的面前站着,愤怒的说着:“郑州城外那五百三十八亩地是我家的!你怎么能私自分给那些流民呢?!”

    李岩此时正在看着五百俘虏,还有百姓们重修许州城墙。这老人是郑州的大户,姓黄,五月的时候就逃到了黄河北岸。陈永福据守郑州的时候他没回来,现在听说官军已经收复了许州和洛阳,安全了不少,这才带着家人回来。可是到家一看,不但房屋被毁了,就连城外的田地都被给别人给种了,于是立刻拿着地契,来找分了他田地的李岩理论。

    他也不是不想告状,可是郑州的官员全都殉难了,衙门都被烧成了白地,他就是想告也没地方告去。所以只好直接来找李岩了。

    “在其他地方给你一百三十亩就是了。”李岩随意的说着。

    老人激动的说着:“我这是五百多亩的地契,怎么只给一百三十亩呢?!就算是你换,我也不答应!我就要我家的那五百三十八亩地!”

    李岩淡淡的说道:“你这地契,只有一百三十亩的红契。白契我是不认的。现在那里已经种下了种子,不能还给你了。给你在稍外面划出一百三十亩来,然后再补偿给你三十亩。”

    “你,你这是抢夺民财!”老人指着李岩骂着。见李岩没有丝毫通融的余地,竟然想要用手杖来打李岩。但是被李岩的亲兵给制服了。

    “把老人家送出去。”李岩还是淡淡的吩咐着。像这样的事情还真不多,那些大户人家都不愿意举家逃遁,所以城破之后基本就被屠杀一空了,田地什么的自然也就成了无主之地。不过既然拿着地契找来了,他也要给一个公允的处理。

    “我要去开封告你!我要去京城告御状!”老人被架着离开的时候还是高声的喊着,中气十足,看来身体着实不错。

    而牛文炳,则是在远处,冷笑的看着这一切。要不了几天,这件事就会出现在皇帝的案头,成为李岩的又一罪状。

第四百七十九章 明朗() 
李仲来到了许州,是和辎重队一起来的。除了粮食,还带来了二十门虎蹲炮,还有从开封带来的两寸以下的二十多门火炮。

    夜晚,两人秉烛夜谈。

    “二哥,”李岩说道:“这次叫你过来,是想让你在前方指挥,我去各地看看。现在看来,李自成还是愿意遵守约定的,你就带着部队压着时间去接收他们撤出的地方。”

    “嗯,我明白。”李仲点头说道。

    李岩提醒道:“不过也不能完全相信李自成,你的手里要留下做够的兵力和火力,至少要能坚守到我来救援。”

    李仲点头,之后问道:“那个监军呢?他是留着,还是跟你回去?”

    “不知道,”李岩满不在乎的说道:“随他好了。你也不用太在意他,除了机密事情不能让他知道外,其他的不用管他。”

    之后他又说道:“陈永福那里,还是要往外顶他。他和李闯是死仇,能给咱们做个屏障。要是他不愿意动的话,可以和他开战。”

    “想好了?咱们现在兵力可分散的厉害。”李仲提醒道。

    李岩笑着说道:“没关系,等朝廷集结好部队过来,咱们早就准备好了。”

    “行,只要你准备好了就可以。”李仲也是笑着说道:“我打算先把这些地方的县城弄好,把百姓们在县城周围安置。至于零星的盗匪,等以后再解决。”

    “你安排就行,只要能保证百姓们的安全就可以。”李岩赞同道:“也注意看一下各地的矿厂,我会让矿师过来勘察,能用的就要用起来。各种物资消耗的越来越多了,不多找些矿产是不行了。”

    李仲答应下来。突然想起来一件事,说道:“有南边来的商人到了杞县,他们想要继续在朱仙镇开商铺,就是担心安全问题。”

    “好,回去和他们谈谈。”

    第二天一早,李岩通知了一下牛文炳,就带着亲兵回开封了。此时的牛文炳一点儿准备都没有,只能暂时先留在许州。

    不过他很快就意识到,李岩可能是去办什么机密事情了。他可是领了皇命来监视李岩的,自然不敢怠慢,于是午后立刻要求李仲派人护送他去开封。

    “抱歉,”李仲干脆直白的拒绝道:“兵力有限,不能给监军派一兵一卒。况且监军自己有三百护军,只管自己去开封就是了。”

    “沿途那么多盗匪,你是想让本监军落入贼寇之手?!”牛文炳瞪着眼睛质问着。

    李仲冷冷的说道:“李将军也不过带着五十护兵而已,三百京营,末将不信他们不能护送监军安全的回到开封。”

    “好,好,某家记下了!”牛文炳狠狠的说着。

    之后他又给陈永福送信,想让陈永福派一两千部队来护送他。可是陈永福却也是说前面就是数万流贼,不敢分兵。

    主要是陈永福不想让他的部下去开封。上次流贼来攻开封,他的三千部队也跟着侯恂撤到了开封,可是最后又回来的还不到一千呢,其他人都去给李岩效忠去了。他的士兵有许多家眷就在开封周围,他们都冲着那十亩地去了。土地的诱惑,可是比养不活家人的粮饷大的多。

    书信往来三四天,最后牛文炳没有办法,只好又客客气气的找李仲想办法。不管有多少愤恨,他也都暂时忍了,以后回到京城,自然能想办法找补回来。

    李仲建议牛文炳跟着运粮的辎重队回去,不过辎重队下次来,要在半个月之后了。

    李岩刚回了开封,苏京就来兵营找他了。

    “苏府尊,怎么来开封了?”李岩让苏京进来,微笑着问道。

    苏京一躬到底,说道:“李将军,苏某有事相求。”

    “苏府尊,起身说话。”李岩站起来,扶住了还在躬身施礼的苏京。

    苏京直起身,哀求道:“李将军,你一定要帮帮忙呀。”

    李岩好奇的问道:“苏先生先说说是什么事吧,能帮的,李某自然不会推辞。”

    “朝廷下了旨意,点名要归德府把今年夏秋两税都交齐,否则就要将苏某逮问呀。”苏京哭丧着脸,说道:“看在咱们共事一场的份上,李将军一定要帮帮忙呀。”

    去年归德府只交了夏税,还只是六成,就让苏京得到了朝廷的嘉奖。可是之后就再也没有交过了。这次朝廷让归德府交清一年的赋税,看来是那个监军的密报起了作用。

    李岩遗憾的说道:“苏先生,不是我帮您,实在是我这里也没有空余呀。我前方还在用兵,新复之地还要安置百姓,提供口粮和种子,实在是有心无力啊。”

    “李将军,你可不能见死不救啊。”苏京哀求道:“苏某可是对得起李将军啊。要没有苏某当初的提拔和举荐,李将军能有现在的威势?苏某也实在是没有办法了,才来求李将军的,李将军可不能不念旧情呀。”

    李岩出主意道:“要不,先生找个理由,搪塞过去。明年可能就会好一些了,到时候再给朝廷补上嘛。”

    “哪还有什么理由?其他地方都被流贼蹂躏,唯独归德府两年多来承平无事。既没有蝗旱灾害也没有兵祸,朝廷这才要求必须上缴两税。”苏京失望的摇头说着。

    李岩突然一笑,说道:“既然如此,那苏先生就把官辞了算了。在我这里做一个幕僚,我给先生开知府十倍的薪俸。”

    苏京惊愕的看着李岩,他没想到李岩如此绝情。给李岩当幕僚有什么好的?照现在这个趋势,说不好就要被抄家灭族了。

    李岩看出了苏京的惊讶,补充道:“先生可以把家眷也接过来,我保证,不会有任何问题。”

    苏京站起来,向李岩拱手,说道:“李将军的好意,苏某心领了。苏某也累了,是该归隐泉林了。”

    李岩也是站起来,劝道:“先生三思啊。山东地方,能比我这里还安全?不要舍不得家中的那点儿家当,只要带着地契房契出来,将来李某一定让它们完璧归赵。”

    苏京又是一愣,他没有想到李岩会这么有信心。他知道李岩的部队很强,可是既要对抗朝廷,又要对付流贼,他不认为李岩会有多大机会。

    最重要的是,他觉得李岩重用吏员,而轻视科考出身的官员,这点和天下的官绅相抵触。自古造反举事,没有读书人的帮助,哪一次能成事?

    “谢李将军美意了。如有必要,苏某自会来寻李将军庇护。苏某告辞了。”说完之后,苏京向李岩一拱手,脚步轻快的离开了。

    “苏先生保重。”

第四百八十章 降臣() 
盛京,皇宫,青宁宫。

    皇太极刚刚让阿巴泰等人退出去。他已经决定让阿巴泰统领大军,去征讨明国。因为他已经知道陈新甲被杀了,既然和谈的主要负责人已经死了,那么按照明国之前的惯例,和谈也就此无效了。

    既然和谈不成,那就派兵打过去,这才是对明国最好的回应。虽然他只不过是想用和谈当来换取一些休养生息的时间,可是明国既然不愿意和谈,那就给他们送去战争。而且对于他的大清国来说,去明国抢掠,也算是一种休养生息。既能削弱明国的实力,又能得到粮食、布匹和金银、牲口,好处也不少。

    不过既然是作战,他就不能草率对待。让阿巴泰从长城隘口进入明国,而宁远那里的明军也需要牵制,所以他派多铎和阿达礼带兵去锦州,展开对宁远的袭扰。

    “洪先生。”皇太极叫了一声。

    在暖阁里的洪承畴,弓着身子小心的出来。他此时秃着脑袋,只在后脑勺有一撮儿铜钱大小的头发,被下人编成细小的辫子垂在脑后。

    这种会议,他是没有资格参与的。不过皇太极让他在暖阁里听着,这也让他受宠若惊。这暖阁可是皇帝的寝宫内室,能让他一个外人进去,那是莫大的信任啊。

    “臣叩见陛下。”洪承畴跪下来,给皇太极磕头行礼。

    “先生请起。”皇太极让洪承畴起来,问道:“先生看朕的安排,有什么纰漏吗?”

    洪承畴赶紧躬身回道:“皇上英明神武,思虑周详,没有说什么纰漏。尤其是对关内贼寇的态度,着实高明。现下关内各地灾害频发,饥民处处。但是明国四处用兵,又不得不征收粮饷,还没有钱粮来赈济,饥民盗匪,一人举事,千万景从。陛下对贼寇联络相善的做法,非有大智慧者不能做啊。”

    “哈哈哈。”皇太极大笑着说道:“洪先生,朕不是那种只听得溜须拍马的昏君,你不必如此。”

    洪承畴拱手道:“不是臣阿谀奉承陛下,实在是陛下英明,臣不得不感佩啊。”

    皇太极点头,笑着问道:“洪先生,你告知了朕朝鲜与明国的密谋,让朕一举铲除了朝鲜的亲明一派,让朝鲜从此真心追随我大清,实在是居功至伟啊。不过朕只是让先生在国史馆行走,没有授予实职,先生是不是觉得委屈?”

    洪承畴躬身,诚恳的说道:“臣绝无此意。臣是新降之人,虽有微功,可资望浅薄。骤然提升高位,非是臣下之福。这是陛下对微臣的爱护,臣哪里会有半点儿委屈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