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风云起-第2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流贼的队伍刚开始撤退。南面的护城河内,黄得胜带着部队缓缓的开始向西边前进,他奉命去那里增援一下。毕竟李岩想要的是一个完整的开封城,要是被流贼打的残破不堪了,也是令人遗憾的事情。

    此时也有数千流贼在护城河外城平行前进。他们不敢靠的太近,离护城河都有三百来步呢。可是城墙上的守军不知怎么搞的,突然开炮发射弹丸,流贼一个都没有打到,倒是把黄得胜的士兵给打死了四个,伤了二十多个。

    城头上的守军似乎也知道闯祸了,只是打了一轮火炮,就不敢再发射了。

    黄得胜的部下对着城头一阵叫骂,但是没有明确的命令之前,各级军官还是努力的安抚住了部队。黄得胜让部队停下来,派人去向李岩请示。他不认为陈永福的部下是误击,他们的人可不能白白死伤。

第四百三十二章 撤军使坏() 
李岩在得到黄得胜的报告之后,顾及到流贼还在近前,不宜与陈永福发生冲突,于是让黄得胜继续去西边增援。

    黄得胜此时已经准好冲进城里去教训城头上的守军了,不过在接到李岩的指令之后,还是遵从了命令。不过他得先安抚好士兵们才行,即便用军纪强压下来,士兵们的情绪还是要化解掉的,否则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大帅就这么算了?”有军官不满的问着。

    黄得胜命令道:“回去和士兵们说清楚,这个事情大帅会给咱们一个交代的。其他的不用再问!要是谁延误了战机,你们可要想清楚要收到的惩罚!”

    被召集起来的军官们只好抱拳,大声的答道:“卑职遵命!”

    等军官们都回到他们的队伍,去安抚士兵,传达指令的之后。黄得胜抬头,狠狠的盯着城头上的守军。虽然他看不清上面的人,可是他知道,这些人必须要付出代价。

    城头上的陈德躲在一个垛堞后面,小心的向下面看着。当他看到李岩的部队停下来,并且派人去了李岩的大营的时候,他有些后悔了。他不过是想出出气而已,要是和李岩打起来的话,开封肯定是保不住了。他可是把射瞎李自成眼睛的功劳揽在了名下,要是落到李自成手里,还不得被活刮了呀?

    他一直犹豫要不要去跟他父亲说一下,这个时候李岩的部队又开始继续向西去了,让他大大的松了一口气。

    “少将军,他们又走开了,要不要再来一次?”他的亲兵笑嘻嘻的问道。

    陈德骂道:“滚一边儿去!”之后对其他亲兵吩咐道:“去通知部队,要好好守城。再出现操作不当,误伤友军的事情,我定斩不饶!”

    此时李过就在护城河外看着,只要李岩和城里的守军起了冲突,他就会在合适的时间发起进攻。只要把李岩的部队打垮了,整个河南就再也没有他们的敌手了。

    不过结果让他失望,李岩的部队在短暂的停留之后,就又去西边增援了。没一会儿,李岩的增援部队就开始发射炮弹了,把还在撤退中的他们的部队打的死伤惨重。好在李岩的部队似乎并不是太积极,没有再继续前进,所以他们的部队还是从其他地方撤出来了不少。

    李过看没什么机会,只好带着部队离开,去和刘宗敏等人汇合,一同向南撤退。而李际遇则是向西,回郑州去了。只要李自成还没有打过来,他就不打算投效过去,毕竟谁也不喜欢在自己头上有一个太上皇。

    这次陈永福不敢再派兵去追了,只是在城头上默默的看着流贼退走。而李岩也没有去追击的打算,他要是派兵去追的话,说不定陈永福就要从背后给他捅刀子了。不过是派了些斥候去探查消息,他还有其他事情要做呢。

    朱仙镇,李自成的大帐。

    此时李自成已经在朱仙镇停留了十多天,那些俘虏的官军也都改造的差不多了。不愿意给他们效力的军官杀掉,而那些士兵们则是被分派到各营,让其他人来监督这些官军。

    “开封还是不好打呀。”李自成听了刘宗敏等人的汇报,无奈的说道。

    李过叹息道:“关键还是李岩不好对付。要是能打败李岩,河南就不会再有能阻挡咱们的人了。”

    高一功开口道:“咱们的粮食不多了,不能再这么干耗着了。”

    “听说归德府挺富庶的,李岩让那里的百姓种了不少粮食。”袁宗第提醒着。

    田见秀摇头道:“那也要能打下来才行。李岩那里,没有三个月的苦战怕是拿不下来。到时候咱们还能剩下多少人都不好说,难道这么大好的局面,要便宜别人吗?”

    李自成皱眉道:“就这么走,实在是不甘心呀。”

    牛金星摇着折扇,笑着说道:“闯王,这个好办。”

    “军师有何建议?”刘宗敏立刻问道。他也是很想把李岩打败的,不但是报他腿上那一箭之仇,还是要把李岩这个绊脚石搬开。要是李岩不除,对他们来说始终都是一个大麻烦。至于合作,他们这些人谁也没有当真。

    牛金星笑着说道:“只要写上几张告示,贴在各地的城门上,就能让朝廷来收拾他,咱们正好去经营湖广。等咱们把湖广占下之后,就算李岩那个时候还没有被朝廷解决掉,想来也是疲惫不堪了。他想要再阻挡咱们百万义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可行吗?”李自成不确信的问道。

    牛金星得意的说道:“当今皇帝刚愎,又是天下大乱之际,自然是最见不得不忠不义的人。只要让皇帝知道李岩和咱们是有联系的,那自然是要把李岩消灭掉的。”

    “左良玉贻误战机,不听号令,抢掠成性,不也是依然做着平贼大将军?”宋献策不屑的说道:“朝廷要是有令行禁止的纲纪,天下也不至于变成这般摸样。牛兄想当然了。”

    牛金星冷笑着说道:“宋兄此言差矣。左良玉有三十万大军,麾下遍及河南湖广陕西,朝廷自然投鼠忌器。君不闻贺人龙已经被孙传庭枭首了吗?李岩麾下不过三五万人马,而且只驻守归德一地,就算他战力稍强,比起贺人龙的影响还是多有不如。再说了,李岩不过是新晋的副将而已,朝堂上的诸位阁臣恐怕未必知道他的厉害,自然不会有什么顾忌。”

    李自成思考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吩咐道:“那就这么定了!通知各部准备,后天咱们就启程。至于城墙上的帖的,还请军师给操刀。”

    牛金星拱手道:“闯王放心,鄙人已经有腹稿。不但咱们所过的州县要张贴,就是其他州县也可以派人去张贴一下。要广而告之才好,让李岩百口莫辩。”

    “嗯,这个没问题。反正其他的官军也是胆小如鼠,贴张告示不在话下。”李自成点头同意着。

    此时张鼐进来,小声的在李自成耳边汇报道:“查清楚了,曹操派的信使,是往南直隶方向去的。不是给黄虎的,就是给革左五营的。”

    李自成点头,没有任何吩咐。之后又如无其事的和众人说起南下的各项事宜,众人心中虽然好奇,但也不好问询。

第四百三十三章 矛盾() 
北京,乾清宫。

    崇祯愤怒的盯着弯腰躬身站在那里的陈新甲。昨天晚上他就没有睡好,因为有人说上书弹劾陈新甲与清国和谈的事情。今日他好不容易押过了早朝,就立刻把陈新甲召来了。

    “你看看这是怎么回事?!”崇祯把一个奏章交给小太监,压着火气说道。

    陈新甲也是好奇,今天他行礼过后,就被皇帝一直愤怒的盯着,也不知道是什么事。要说出什么事了,那也应该是献贼和革左五营扬言要去打南京吧。

    他拿着奏章一看,是给事中方士亮的上书。他打开一看,眼睛都瞪得铜铃般大,这上面是弹劾他私下同敌国议和的,而且上面说的条款细则丝毫不差。

    “朕一再和你说,让你千万机密,”崇祯见陈新甲看的差不多了,训斥道:“可是现在可好,都有人比朕知道的还要详细了!”

    陈新甲立刻解释道:“陛下,这条款是臣昨日刚刚收到的,打算今天就禀报陛下。臣实在不知这方士亮是如何得知的。”

    “这么说,这上面说的是实情了?”崇祯不满的问道。

    陈新甲点头道:“禀陛下,确实是实情。以双树堡中间土领为大明国界,以塔山为清国国界,连山之中间地带则为两国互市之所,此即是现下双方的实际控制区域。大明每年给清国金万两,银百万,而清国给大明人参千斤,貂皮千张。这些也都是价比千金之物,清国并没有占什么便宜。”

    “清国没有占便宜?!”崇祯一拍御案,大声的问道:“我辽东之地已经被他们占了,现在连辽西也要给他们一大片吗?!没有了锦州,没有松、杏、塔山,辽左防线还有多少功效?!清兵一动,就到山海关了!”

    陈新甲马上劝道:“陛下,您不能这么想呀。朝廷十几万精兵,已经损失大半,再没有余力去主动进攻了呀。现下主动在清廷一方,要是他们没有诚意,大可以漫天要价,等到休整结束之后再来大举进攻,咱们也是毫无办法呀。”

    “即便现在同意了这个方案,清廷还不是想来就来?”崇祯语气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是依然不同意陈新甲的观点。而且这个假设似乎也很难成立,既然方士亮知道了,那么其他的清流言官也一样会知道。

    他仿佛已经看见一封封的奏章被递上来,一个个大臣在他的面前的跪下,慷慨陈辞。什么割地祈合愧对二祖,城下之盟重演故宋亡国之祸,天下正朔岂可向夷狄纳贡这些陈词。朝臣们必定是一片主战的声音,他们不用去管粮饷无着,不用去管士气低迷,不用去管内外交困无兵可调,他们只要史书上的一笔赞叹,只要后人的一声喝彩。

    崇祯缓缓的闭上了眼睛,他无力阻挡朝臣们的反对,这个事情他没有占据道德的上风。他可以将内阁首辅一个接一个的换,他可以把尚书督臣下狱,斩首,甚至是凌迟,但是天下人最多也是有些微词,因为他做的有理。议和这样的大事,他不敢独断,他也同样希望自己在史书中的形象能够受人敬仰,而不是遭人唾骂。

    陈新甲没有看到崇祯的失望,他继续说道:“清国皇帝所图不小,即便是主动来打,也要承担背盟的责任,这对清廷来说也是艰难的选择。否则如何取信朝鲜,蒙古诸部以及为数不少的汉臣?而我大明则可以趁此时机,调集边兵,迅速将中原流贼剿灭。流寇既除,百姓安定,粮饷自然充裕。比拼国力,清国远不是我大明的对手。”

    提到朝鲜,提到了汉臣,崇祯又想起了洪承畴,还有了无消息的朝鲜方面。他问道:“朝鲜还没有消息吗?营救在辽阳做人质的朝鲜世子,计划何时施行?”

    陈新甲一愣,随即无奈的回道:“陛下,此事怕是无从施行了。据传,朝鲜与我有联络的林庆业将军等人已经被抄家灭族,朝鲜现在已经彻底断了与大明的联系。”

    “可惜了,要是能把朝鲜世子救回去,朝鲜就能和大明对清国两面夹击了。可惜啊。”崇祯惋惜异常。自从袁崇焕坐视朝鲜被后金迫降之后,大明就在辽东没有任何优势了。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机会,还功亏一篑了。

    陈新甲低声的奏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