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有了这次教训的刘玉波,直接更改了公务员考试的标准,将80分以上强制入围这条标准去掉,改为每次按照招收人数,依名次向下招收。

    不过刘玉波不知道的是以后三年他会发现这条标准去掉的意义不大,因为这三百名考生,经历的事情远远不是后面几届考生可以比的,由于刘玉波和英国人的合作,刘玉波轻而易举的购买大量西方的书籍,由于数量太大这一批考生可以说都参与了翻译,知识掌握方面个个都是翘楚,而且这一批考生大都是刘玉波取消了中级教育免费政策后,仅存下来平民精英,也是古往今来唯一一次平民考生入围占据了百分之九十以上一场公务员考试,不夸张的说这一批考生是刘玉波普及教育得到的最大回馈之一。

    刘玉波和三人闲聊了几句,寻找了一个理由敷衍了过去,将二人礼送回去后,急忙转移了阵地,他可不想看见自己父亲刘大虎不满的样子,也不想听他的唠叨。

143章 陆军的凋零() 
虽然已经到了年关,但是这并不代表,全台人都可以安心过一个好年,尤其是对于远征济州岛舰队来说,这年更是难熬的紧。

    北方的天气可比南方要冷上太多了,肆虐的寒风不断的冲击着军舰上的海军士兵,虽然众人都配备的厚厚的棉衣以及各种御寒的物品,但是狡猾的冷风依旧无孔不入,从棉衣的照顾不到的角落桥悄悄的钻到衣服里面,让甲板上值守的海军士兵,时不时的颤抖身体。

    交班的时间到了,在冷风中值了半天班的路丰羽三人,在交接班士兵们羡慕的眼神下,向韩飞的指挥室走去。

    在韩飞指挥室内,温暖的让人难以置信,室内的名贵香炉不断散发着热量,已经坐在一旁品着酒“海军三杰”之一,见识最为广博的袁安,仔细的端倪了一会香炉疑惑的问道:“韩飞上校,这尊香炉是琉球皇宫里的吧。”

    韩飞停下他的吞云吐雾,喝了一口东珠啤酒润了润干燥的喉咙,得意的说道:“袁安你的见识不错啊,这就是在琉球停泊时,琉球王让人送来的香炉。”琉球王现在对台湾诸将可谓是恭敬的很,韩飞只不过在见面时提了一句我见要去北方,琉球王就迫不及待的表示了自己的古道热肠,毕竟从级别上来说,韩飞比现在留守在琉球的海军官员都要高。

    “对了,你是怎么知道的?”韩飞问道,琉球的香炉风格独具特色,和台湾遍布的中式香炉有很大的差别,而且袁安还知道这是琉球皇宫里的香炉,这不得不让韩飞感到好奇。

    袁安笑道:“我家中也有这样一个香炉,是都督恩赐的。”袁安家的香炉是赵长栓从琉球皇宫里搞来的,作为战利品送给了刘玉波,而刘玉波为了表彰袁进打败进犯澎湖的荷兰人,就将这尊香炉送给了袁进。

    “原来如此。”韩飞也大致想通了其中的情节,也就不多问了。

    过了半响,三人有些醉意了,和韩飞聊得也越发畅快,而韩飞作为一个舰队的指挥官知道适可而止,早就停下了喝酒,听着三人的吹起来。

    三人越聊越开心,将自己这段时间总结的经验得失说了出来,到了后来甚至连韩飞某些不足都说了出来,韩飞到是没有多少怪罪,因为他也觉的三人说的非常的有道理。韩飞越发觉得眼前三个人真是前途无量,既年轻又有才华,还吃的了苦,最重要是还赶上上了好时候,现在海军扩张的趋势越发不可阻挡,本土化也越来越厉害,真不知道这三个小家伙可以走到哪一步。

    正当韩飞陷入感慨的时候,在运输着陆军士兵的运输船上,陆军的士兵们正聚在一起喝酒吹牛,这次一共有随船而来的一共有一千名陆军,带队是再次高升李忠,这一年来李忠的升级速度在陆军中简直快的惊人,每一次陆军扩充,他必然会升一级,现在他已经是济州团团长了,虽然还差个一千人只算的上半个满编团,但是刘玉波已经批准了他的意见,允许他在济州岛组建一个满编团朝鲜仆从军。

    陆军中有许多人都对李忠的升官速度惊讶不已,要知道陆军不像海军,海军扩张的速度太快了,像李忠这样一年升一级的人大有人在,陆军扩张的速度可是慢的要死,所有的职位基本上都种上了萝卜,要晋升一步难度非常大,所以大家都以为是都督念在旧情在帮助他,就连李忠也这么认为,然而事实却真的不是这样。

    李忠这几年的表现真的非常的突出,正所谓知耻而后勇,这几年李忠真是拼了老命在努力,主动请缨调往澎湖,高雄土著剿灭战,琉球战役。。。。,到现在主动请缨远征济州岛,一系列陆军战事中李忠都表现出想当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战绩也非常不错,在死气沉沉的陆军同僚中表现的极为耀眼,才可以一路高升的。

    现在的陆军真的是非常的糟糕,这种糟糕并不是说陆军的士兵不行,赵长栓这人练兵真的是非常的强,现在陆军的士兵真的可以说是强兵,糟糕的是陆军系统中的各级军官,赵长栓非常的严格甚至有些死板,这就导致了陆军中各级军官差不多都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

    刘玉波也发现了这个问题,面对这个问题他也毫无办法,他其实清楚的知道陆军问题的根源在那里,问题的根源就是刘玉波的制定优先发展海军政策,刘玉波手上的资源是有限的,大量资源倾斜到海军身上,只能获得一小部分资源的陆军自然止步不前。

    就以海陆军二校的毕业人数来说,由于军校施行自主招生,导致大批优秀人才都往海军学校去了,海军学校第一届毕业生高达87人,陆军第一届毕业生仅有25人,仅仅从后备人才来说,海军就已经比陆军强了三倍不止。而且得到大量资源倾斜的海军,其扩张速度可以让军校毕业生这批新鲜的血液轻易的流动起来,为海军战术思维和军队素质带来大幅度的提升,而陆军则明显缺乏这种条件,无法大幅扩张的陆军,每一个新的职位都是非常宝贵的,陆军军校毕业生每一步晋升的难度比起海军军校毕业生来简直就是一个天一个地。

    而最让陆军心寒的是,陆军人数还比不上海军的人数,此时陆军5000名现役士兵,而海军已经有9000名现役士兵,随着明年新的海军军舰服役,若是卢玉波在不扩充陆军,那么陆海比将达到1:2。

    不过面对这样的陆军刘玉波也还是挺满意的,毕竟刘玉波的搞得就是排队枪毙这一套,有着能结硬寨打呆仗的士兵和军官,纵然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但是对于东亚各国来说也是一只强所未有的强军了。至于以后陆军扩军一事,那也只能看辽东战事的会发展到什么地步了。

144章 济州岛() 
济州岛古名耽罗。它北距韩国南部海岸90多公里,东与日本九洲隔海相望。因为是军事要地,故曾被朝鲜、元朝、日本占领过,最后归属朝鲜。938年以前为独立王国,1273年到1392年属元朝版图,元朝政府在济州岛设置耽罗军民总管府,作为牧马地和政治流放地,1356年恭愍王回复时高丽朝廷才重新掌握统治权,但直到中国元朝灭亡几十年后岛上的元朝官员才向高丽投降。而此时的朝鲜李朝也将其作为政治流放地和养马场所。所以岛上的人口最多不会超过一二万人,多为政治流放犯和牧马奴。

    12月23日凌晨四点,饱受寒风催促的远征舰队最高指挥官韩飞上校的得到手下的报告,已经到达济州岛附近海域,在北方海域漂泊已久已经无比的渴望陆地的韩飞上校下令全军进入战备状态,准备好进入济州城,他已经迫不及待的想在不会颠簸的床上好好的睡上温暖的一觉了。

    由于上次“倭寇入侵事件”闹得乌龙使现在济州岛上下戒备极其松懈,待韩飞率领舰队逼近济州港不到五公里时,才被值守的士兵发现,港口内集结的战船根本来不及散开。面对如此上好的靶子,韩飞自然是不会客气的,一声令下早已蓄势待发炮手纷纷开炮,霹雳般的炮火声响彻济州港,四轮炮击下来,韩飞擦了擦千里目的镜片的雾气,望着港内要么在下沉,要么在靠岸逃跑的朝鲜水师,下达了登陆命令。

    李忠率领的辽东团,两个营1000多号人,整齐的向济州城进发,李忠心中已经为了这次战役内心中推演了无数次,然而发生事却远超他意料之外,本以为会遇到顽强抵抗的李忠,只遇到一只二三百人朝鲜军队的英勇攻击,轻松的一轮齐射将他们击溃后,而后竟然一路畅通无阻的攻入到了济州城边上,用大炮轰出一个缺口后,城内守军纷纷失去的斗争,只在缺口处抵抗了一阵子就溃败下来,轻而易举的占领全城,这次战役中唯一让李忠觉得亮眼就是城主李明泽,见大局糜烂以不可挽回,新官上任的他毫不犹豫的上吊自杀,颇有几分忠义之气。

    陆军占领了济州城后,韩飞上校带着一干海军士兵也紧接着李忠的步伐而来。

    此时李忠已经命令手下将城主府内血迹打扫干净,换上了陆军的士兵值守,李忠仗着先来的优势,计划将城主府作为他的作战室。

    作战室内,李忠和韩飞正愉快的聊起接下来的战略,由于李忠曾经也是海军的一部分,所以在海陆军矛盾越来越激烈的当下,韩飞和李忠还是蛮聊的来的,并没有产生多少不快。

    “李上校,这济州的橘子还不错嘛,看来这里除了养马以后也可以多种种橘子。”

    “这等蛮荒之地也只有马和橘子能入眼了,你还别说能在这冬天吃上橘子,咱们还得感谢一下李城主,要不是这新来的李城主爱橘如命,这大冬天我们那还能吃到这等美味。”

    聊了一会,负责全城收集马匹的手下过来回报,已经将全城的所以的马匹收集完毕,一共收集到了五百多匹马。一个小小的济州城竟然收集到了五百匹马,差不多已经有台湾全部马匹的一半,这不得不让李忠和韩飞二人感叹这济州岛不亏是历史悠久的养马地,底蕴深厚啊。

    二人还在感慨时,门外士兵押着一个奴隶模样的人走了过来,这人一到二人面前就跪下大哭起来,用让二人有些不明所以的朝鲜腔江淮话哭诉起来。

    李忠和韩飞二人听了是一头雾水,二人只会闽语和刘玉波在台湾推行的以后世拼音为标准的官话,江淮话作为这时代的官话也是会一点的,但是这家伙满口的朝鲜腔江淮语实在是让人头疼的紧。

    好在那人还算有眼力价,见到这两位大人物一副弥漫的样子,急忙停止了哭泣,用比较正常的江淮话说道:“鄙人朴智敏见过二位大人,二位大人不知在明朝身居何职,请告诉下官,也好让下官好称呼一些。”

    “我们是山东来的海盗,你是何人?”李忠反问道,李忠和韩飞是打着海盗的旗号过来占据济州岛的,自然不会说自己来自何处。

    朴智敏自然是不信的,那里来的海盗穿着统一的军服,那些训练有素士兵都比朝鲜正规军强了好吧。不过朴智敏也不点破,顺着坡将自己的身世说了出来。原来他宣祖长子临海君的嫡系,在万历三十六年时,宣祖大王病逝,事实上的世子光海君嗣位。其年十月明朝册封李珲为朝鲜国王。李珲即位后,随即发挥了帝王家的看家本领,扫除对自己帝王宝座有危险的存在,毫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