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第3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人靠着军服的生意,这日子过的也煞是快活。只可惜刘兄你志向不在与此,今日过后你就要去治安署了。要我说这捕快有什么好,左右不过是一个小吏。”颜思齐惋惜的叹道。

    刘武知道颜思齐还想在挽留一下,不过他去意已绝,还好前天他去治安署领牌子时,得到了不少的消息,因而笑道:“颜兄此言差矣,我在治安署时孙大人可是明确的告诉过我们,在这北港官吏不分家,入了职便有官身。只要你做的好,自然而然会给升上去,比之内地不知道好上了多少。”

    明清时代在衙门里做事的人,有官,有僚,有吏。官就是正职,即长官;僚就是副职、佐贰,即僚属;吏就是办事员,即胥吏。官和僚都由中央统一任命,因此也叫“朝廷命官”。吏则“不入流”,由长官自己“辟召”,身份其实是民。也就是说,官僚都是“国家干部”,吏却只好算作“以工代干”。他们是官府中的“服役人员”,其身份与衙役(更夫、捕快、狱卒之类)并无区别,只不过更夫、捕快、狱卒或服劳役,或服兵役,胥吏则提供知识***而已。因此胥吏地位极低(常被呼为“狗吏”),待遇也极低(往往领不到薪水)。此外,还有一条规定,就是胥吏不能当御史(监察官),也不能考进士。官和吏,就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了。

    不过胥吏的地位虽然低,政治影响却大,因为国家事务,尤其是地方行政,实际上是靠胥吏来处理的。进士、翰林出身的“官”们,“学问”虽好,能力却很可疑。他们往往不屑于(其实也未必能)处理繁琐的具体事务。“吏”却是这方面的专门人才。试想一个王朝的地方行政,实际上是由一大批永无出头之日的胥吏来操纵的,那这底下的光景大约可想而知,这些永无出头之日的小吏怎么可能不会为自己谋利。刘玉波自然明白这种制度的可怕的弊端,在北港这个由他说了算新立之地,而且没有任何儒家保守势力阻碍他的地方,他当然要取缔这种不合理的制度了。

    颜思齐见劝不了刘武,遗憾道:“但愿刘大人能说到做到,不然刘兄你五年的大好时光就要浪费了。”刘玉波定下的规矩,一旦入职必须干满五年。

    二人又喝了一会,见天色以晚,刘武又不想耽误明天入职,便向颜思齐告辞回房睡觉去了。

    第二日,刘武一早醒了过来,换上治安署领来的衣服,一套和军服差不多的衣服,唯一和军服比较明显的区分就是军服有星星肩章用来区分等级,而治安署的服装上没有。治安署用来区分的等级标识只有腰牌,上面会刻有你的职位和姓名。

    刘武沿着北港唯一的青砖大道北港街向刘府走去,因为治安署就设在刘府里面。刘玉波在北港的规划中是打算以他的府邸为中心向四周发展,所以北港镇被他划分为了四个区域,移民按照计划一步一步的往四周填。

    走了一会,刘武视线里就出现了青砖大宅,刘武就知道差不多就要到了。因为北港现阶段只有刘府和他附近的土地上的房子都是由青砖构成的大宅,由刘玉波和他的手下赵钱孙这些级别的人居住,算是刘玉波为拉拢手下而特别给予的一种福利。在现阶段的北港除非你出高价或者由刘玉波特批,不然你是盖不了砖瓦房的,因为北港的砖厂所有的产出,基本都被刘玉波用在了基础建设上面,差不多要到第二砖厂建成投产,才会有多余的产量用于民事。

    刘武来到刘府发现门口摆了张桌子,孙守福和两个十四五岁的少年坐在那里。刘武是第一个来的在卫兵的引导下把腰牌和任命书交给孙守福,孙守福对刘武这人映像很不错。虽然他的面孔有些恐怖,但是在考核的时候他的成绩非常好。孙守福还好奇的问了一下,才知道他以前做过捕快,后来因为查一件杀人案惹到了不该惹的人,那时他年轻气盛不肯妥协,于是那人便勾结官员,故意把他引入到一伙王洋大盗那里,他和他同僚一共五人只有他一人负伤逃出,他脸上的伤疤就是这么来的,后来那人见他不死又串通官员诬陷他通贼,不得已这下他才逃了出来来到台湾。

    孙守福对刘武感觉非常好,见刘武过来,打了声招呼。刘武将腰牌拿出来,孙守福核对了一番,然后交给那两个年轻人记录在案,然后递给刘武一张由简体字书写的契约,详细解释了上面的条款,由刘武确认后让他画押,画好押后让卫兵带领他去治安署。

    至此刘武就成为了北港治安署的第一名捕快。

第66章 高山族() 
“守福,这么快就有定夺了?这才过了一个月多一点啊,我可是给了你三个月的时间。”刘玉波拿起孙守福递上来的折子问道。

    “大人,经过我一个月的考察,我发现刘武的确是个人才。在他管辖的镇北区,原是北港最差的一个区域,二十个捕快没有一个想去的,结果他自告奋勇去了。在一个月不到就破了不少的偷鸡摸狗的案子,镇北区的酗酒赌博的坏风气也大有改善,而且百姓们对他的风评也非常好。刘武此人有担当、有能力、有勇气,属下认为治安署的署长位置非他莫属。”

    见到孙守福这么大力夸奖刘武,刘玉波思考了一下,道:“那行就这么办,不过还是压到三个月后在提拔他,现在先把他调到最好的镇东区来,在观察一段时间看看。”

    “好的,大人。”

    “你还有什么事吗?”刘玉波见孙守福呆在原地,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问道。

    孙守福狠下心来说道:“大人,那些学生我觉的您用的有些操之过急了。他们年龄太小实在是不足以服众。”

    刘玉波笑道:“那边抱怨了?”

    孙守福小心翼翼的答道:“两边都有。”

    刘玉波缓缓开口道:“没事继续用着,时间长了就会好的。年轻人多点压力也是好的,这样才可以成长的快点。”

    孙守福担忧道:“我就怕他们承受不住啊,毕竟他们还都只有十五岁。”

    “守福,那你说我用谁去。”

    孙守福沉默了,他也是知道现在北港几乎无人可用,到现在北港都没有从内地招来一个读书人,而底下的百姓刘玉波只要求任用身家清白,没有任何宗族势力的人,北港三千五百人中也不过只挑出了六人而已,远远达不到刘玉波的要求。

    “守福啊,你知道我现在想在北港普及简体字教育,你说这种东西现在出了台湾还有那里用的着。这千百年来那个人读书不是为了谋求官身光宗耀祖,要是那些百姓发现我办的学堂教的简体字几乎一无是处,他们的孩子还是要四处谋生甚至要回到地里,和他们一样在土里幸苦的流尽汗才可以活下去。那他们还会让孩子来吗?”

    孙守福苦涩的说道:“不会。”

    刘玉波站了起来,语气坚决的说道:“所以我才要给他们一个希望,我要让百姓们知道只要他们的孩子读了书学了简体字,便有官当,便可以光宗耀祖,这样他们才会将心甘情愿的孩子送过来。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简体字不知道比起繁体字好学了多少,我想你也是深有体会的,所以只要我还活着我的计划便绝不更改。你明白了吗?”

    “属下,明白。属下一定全力以赴的。”

    “还有如果那六个孩子有人撑不下去的话,就让他走吧,以后等北港商业发展起来了,他们也是可以找到一份好工作的。”

    “是。”

    处理完这事后,下午刘玉波到了在修建完工的第二砖厂视察,正视察着突然有一个士兵跑过来找刘玉波,见了刘玉波大喊道:“大人,大事不好了,您父亲被岛上的土人给围住了。”

    刘玉波大惊问道:“怎么回事!”

    那士兵答道:“今日大人您父亲下午去打猎的时候,打中了一只鹿,没想到这只鹿身上中了两箭。另外一只是岛上土人的,现在两边在那里争了起来。”

    “我父亲没事吧?”

    “人是没事,不过被他们抓住了。现在两方都在对持着,赵都尉已经带上兵过去了。是他让我过来通知你的。”

    “赵都尉带了多少士兵过去?”

    刘玉波松了一口气两边都没事就好,又问道:“两百的老兵都带过去了,一百的新兵留守营内。”

    刘玉波招来身边的卫兵,说道:“你去我找孙大人,让他去官库把那三个封好的箱子拿过来。”刘玉波早就准备好了和岛上高山族人打招呼的礼物,只不过一直苦于找不到翻译而无法执行,现在既然发生了这种突发情况,这些东西就用的上了。

    刘玉波让士兵带他前往目的地,到了发现对面也聚集了三四百以幅布遮臀,腰皮围腰的高山族人,双方人员在互相对峙,自己的父亲刘大虎则非常不妙的被抓住了。

    刘玉波赶来走到前面,示意赵长栓让士兵把枪放下,上前喊道:“各位刘某初到贵地,一直恪守本分并无伤害各位的打算,不知各位可否派个人和我谈谈。”

    对面的高山族人见到刘玉波的人放下了武器,知道刘玉波并没有恶意也松懈了下来。不过他们显然没有人会汉语,没有人听得懂刘玉波的话。不过这些人显然还是比较淳朴的,不想和刘玉波起冲突闹出人命,他们中领头的几人互相交流了一下,竟然把刘大虎几人放了过来。

    刘玉波看到这个状况也愣了一下,他也想不到这高山族人这么淳朴。在放了刘大虎后,这些高山族人就准备走了。

    刘玉波看到这些高山族人要走哪舍得啊,他可是好不容易才遇到可以和高山族交流的机会,连忙大喊道:“等等,不要走啊!”见那些高山族人不理他,不得已下命令赵长栓朝天开了一枪。

    而那些高山族人见到刘玉波在那里大喊大叫又朝天开了一枪,还以为刘玉波反悔了,不想放他们走。他们领头的是一个青年,义愤填膺的走了出来,叽里咕噜的对着刘玉波骂了一通。而赵长栓见到对面群情激奋,又命令士兵举起了枪。

    刘玉波又连忙叫赵长栓把枪放下,双方的人又对峙起来。还好此时孙守福带着人过来了,刘玉波叫人把三个箱子抬到高山族人面前,命人打开了他们。三个箱子里面分别是银子,丝绸和瓷器,对面的高山族人看见这些华丽的事物,有些人忍不住摸了起来,表情也越来越欢喜。

    那领头的人走上来,指了指箱子又指了指自己,大意是问这些东西是给他们的吗?刘玉波不断的点头,表示是给他们的。

    那首领回去对族人说了什么,那些族人都欢呼起来,然后把把身上的一些物件和多余的毛皮扔在箱子面前,然后兴高采烈的搬着三个大箱子回去了。

    刘玉波见到留在地上的皮毛命人收了起来,暗想这些高山族人当真淳朴,同时希望这三箱东西能引起高山族人的重视,让自己可以和他们交流贸易,然后在慢慢归化他们。

    回到家中,刘大虎自然免不了被刘母说一顿,还给他下了禁猎令让他不要在去外面了。

第67章 提前开始的“剿匪”计划() 
早晨,赵长栓带着一百号士兵来到赤心号(早前袁进的一千料大船,袁李二人投诚后改为赤心号,表示袁李二人一片赤心。)上吃早饭,吃完早饭后就开始在甲板上开始操练。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