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吾生于大明1600-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兵全体离营向东,来到东山南坡山脚下,准备从南坡登山。

    这时马林与后金军对峙一上午后,见后金的援兵已到,在帅旗下聚集起来的兵加起来也不过二旗再加四五千人,他认为后金的兵总数也就这些了,加上后金兵离营移军向东,队不成列,此时这些经过三大征的明军,对于后金畏惧并不像后面的明军,胆气还是非常足的,于是马林决定主动出击决战,他命令营内士兵出营与营外的骑兵和火枪队汇合,大军主动向位于明营东边的后金军队发起攻击。

    努尔哈赤在山上向西看,见大明营内军兵与营外壕外的军兵汇合,努尔哈赤大笑道:“看来明军是要来主动攻击我们了,这是好事,传令下去不用登山了,各骑下马步战,迎接来犯之敌,撑住看我们就赢定了。“

    一时间后金军与明军厮杀起来,后金兵人数虽然少,但都是努尔哈赤的精锐,作战意志和武器盔甲都是上好的,一时间马林竟然陷入了缠斗,不久之后,追杀龚念遂部逃兵的六旗兵战斗结束,急急忙忙赶来了,看到两军正战,这六旗兵先到的不等后面军队到来,也来不急整顿队伍,直接攻击明军马林的大营。马林军营中士兵放枪接战。后金兵射箭冲击,在东面和南面两路夹攻之下,大明军队抵挡不住进攻势头,大败而逃,后金军兵乘势追杀,击破潘宗颜部,潘宗颜战死,北路明军大部被歼。明军副将麻岩等皆被杀,总兵马林仅率数人逃走。

    击溃北路军后,努尔哈赤手中的士兵其实也有些疲惫了,不过两场大战带来的士气提升实在是太大,各旗纷纷求战,看到士气高昂,自己手中主力损失也极小,努尔哈赤在次将毛头对准了东路军,此时明朝刘綎所率的东路军因山路崎岖,行动困难,未能按期进至赫图阿拉。因不知西路、北路已经失利,仍按原定计划向北开进。努尔哈赤击败马林军后,得到情报认为简直就是天赐良机,立即移兵,迎击刘军。

    不到二日,努尔哈赤快马赶到东路,看着还在冒进的东陆军,努尔哈赤明白他们一定没人得知其他两路的消息,为以最小的代价全歼刘军,努尔哈赤采取诱其速进,设伏聚歼的打法,事先以主力在阿布达里岗(赫图阿拉南)布置埋伏,另以少数士兵冒充明军,穿着明军衣甲,打着明军旗号,持着杜松令箭,诈称杜松军已迫近赫图阿拉,要刘綎速进。

    刘綎信以为真,立即下令轻装急进。

    明军东路刘铤军从宽奠出发时,后金周围的驻军都选择的有计划的败逃。刘铤率军一路上攻占山寨势如破竹,一路向前进军,戒心也降低到了极点。刘綎先头部队进至阿布达里岗时,遭到伏击,兵败身死。努尔哈赤乘胜击败其后续部队。

    坐镇沈阳掌握着一支机动兵力的杨镐,出于种种原因对三路明军没有作任何策应。不消数日刘铤、马林两军战败后,只觉的天昏地暗,这时他在蠢也知道,奇迹是不可能发生了,慌忙传令李如柏军回师。李如柏军行动迟缓,仅至虎拦岗,基本在原地踏步(努尔哈赤把女儿嫁给了他)。

    当接到撤退命令时被后金哨探发现,后金哨探在山上鸣螺发出冲击信号,大声呼噪。李如柏军以为是后金主力发起进攻,惊恐溃逃,自相践踏,死伤1000余人。朝鲜军队元帅姜弘立率领剩余的五千兵下山来投降,此时后金中的人才甚多知道两线作战是大忌,于是后金设宴款待他们之后,将他们释放回国,并且修书给朝鲜国主光海君,希望两国修好。

    后金获得萨尔浒大捷后,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衙门里搭起凉棚,召集八旗贝勒、大臣分坐八处,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和投降的朝鲜都元帅姜弘立、副元帅金景瑞六人坐在凳子上,举行大宴会。缴获的甲胄、兵仗、衣物、枪炮、粮食等,像小山似的堆积八处,按八旗、论军功进行分配。庆功之后,努尔哈赤立即召集最高军事会议,商讨下一步的作战方略。

    而在此时沈阳城内,吴平听着满城的风风雨雨,看着各处的人心惶惶,心中越发开心了起来,此时前番杨镐的打脸行为已经彻底的失去了人心,此时城中已有开原铁岭各处逃难的来的百姓,在他们渲染下,后金军变得突然不可战胜一般,后金的残暴也在月机关的推波助澜之下,彻底臭不可闻,这下布局辽东这么多年的移民计划比预想中更为简单了些。

229章 三方() 
一  “应该先打叶赫,彻底统一女真,消除后患。”

    “不,我看是先大沈阳最好,清河抚顺已经被我们攻破,沈阳正面的屏障已经没有了。咱们率领大军直入沈阳,这沈阳乃是南蛮子辽东中枢,经营百年,城中物质丰厚,到时一打下,咱们好几年都不用愁了。”

    “我赞成,打了抚顺和清河咱们就可以安全的渡过灾年,攻下这沈阳好几年都不愁吃喝了。”、

    “沈阳毕竟乃是明国辽东中枢,经营数百年城高墙厚,怕不是这么好打的,我看咱们不如先取辽阳。”

    “怕什么,沈阳在厚也怕内应啊!到时咱们用老办法就可以了!”

    。。。。。。。。。。。。。。。。。。。。。。。。。。

    众人在会上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熙熙攘攘好不热闹,有要先打叶赫;有要先攻沈阳;有要先占辽阳;一时之间谁也说服不了谁,正主努尔哈赤听着大伙吵闹一眼不发。

    许久开口道:“李额驸我看你一直在沉思,想来心中已经有了答案,你来说说。”在萨尔浒大战前,李永芳上次提出依靠明军内部矛盾和诸将性格分路破之想法,被努尔哈赤提炼成“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的战术,后来大获成功。若是没有李永芳这个熟悉明军内部的人,这一仗怕是有些波折。

    李永芳在上次大出风头之后,已经不想在引人瞩目了。他毕竟身在这么的旗主贝勒中,周围又都是异族,明哲保身是最好的办法,但现在努尔哈赤指名,他不得不顶着无数道含义不同的目光,硬着头皮上了。

    好在他深知明军的部署,心中早就有因对的法子,而且与前面三种都不一样,也没得罪谁的说法,于是他就提出了第四种意见:“大汗,卑职认为萨尔浒一战,明军精锐尽失,接下来几年内只能守城,绝无野战的想法,依属下来看咱们应该先打开原、铁岭。”

    “你怎么知道明军的精锐尽失,明国有兵百万,四处调一调还是有的,我看咱们还是应该先打沈阳,在破辽阳。让明国在辽东吴立足之地。”

    李永芳看着是阿敏向他发难,笑道:“二贝勒,我在明军中带过多年,对于明军内部的情况还是多少知晓些底细的。这次来的明军都是三大征的老部队,将领也都是老将,九边的精锐不提,就从川兵和浙兵来说,这可是明军精锐的精锐,尤其是这浙兵是戚大帅一手带出来的,显然明朝对于这场战役也是用了心的。举国大半精兵毁于一朝,怎么打!怎么援?”

    努尔哈赤看了阿敏一眼,本准备再次发难的阿敏萎了下来,努尔哈赤柔声道:“你继续说。”

    李永芳继续说道:“属下认为攻下开原和铁岭有四点好处,第一,开原和铁岭在沈阳的北边,其西北是叶赫,西面是蒙古,乃要害之地。咱们取了开原和铁岭,沈阳和辽阳北部再无屏障,同时阻断明朝与蒙古、叶赫的联系。使明朝周边势力分割成三块,首尾不能顾,咱们下一步就可以简单许多。”

    李永芳瞧瞧看了努尔哈赤一眼,见他眼神中透着满意,信心大增继续说道。

    “第二,这开原铁岭虽然不起眼,但到底是钉在咱们眼中的钉子,取了他们可以让我们取沈阳和辽阳更为安心,若是大汗要取叶赫部。咱们之间就横着开原和铁岭,扈伦四部的哈达、辉发、乌拉已被大汗你收复,只剩下了叶赫。大汗您的心愿就是统一女真各部,要灭叶赫必须经过开原和铁岭,开原和铁岭是吞并叶赫的一个障碍。打下开原和铁岭,这叶赫部就是大汗您圈养的羔羊,什么时候杀都可以。”

    “第三,在与这蒙古,大汗您一向主张满蒙一家。咱们只要取了开原、铁岭在灭了叶赫部,就打通了同蒙古诸部的通道,可进行直接书信往来,这些年蒙古被明国驱逐太过,明国又不开互市,蒙古诸部缺衣少粮,一些小部落都落魄到明国当兵维持生计,咱们大金与蒙古衣冠同体,想来更蒙古的诸部亲近咱们。到时大汗你加强对蒙古各部的联络与征抚。送些金银珠宝笼络上层,必然会有大批蒙古人投靠您。”

    “这最后一点则是对咱们大金的百姓。此时各地仍然发生灾荒,咱们境内有很多人流落讨饭。沈阳到底是大城,攻打怕是不易,若是久攻不下,耗费粮草物资,后方在一乱,实在是得不偿失,咱们先打下开原和铁岭,依靠二地的粮食和衣物缓解旱情安抚民心。卑职认为萨尔浒之战,明军必然由攻转守,数年时间内不会找咱们麻烦,这时咱们首先要巩固战果,安抚百姓,在顾其它。”

    “明朝那边不会在这段时间内调集各地大军,巩固沈阳吧。”努尔哈赤有些担忧的,此时他内心中已经认同了李永芳计划。

    李永芳颇有信心的说道:“大汗你放心,明国的官员我太熟悉了。现在他们只怕还在互相推诿责任,互相攻击,那些言官也不会放过这个好机会的。”

    努尔哈赤正在讨论下一步计划的时候,刘玉波的一方面已经在开始行动了。

    抚顺、清河等地失守,已经震动辽东。萨尔浒一役,明军十万精锐的大溃败,民众的信心也由动摇转变为崩盘,清阳、庆云、镇西、中固、铁岭、懿路等城堡中的居民开始弃城而逃,虽然还有一些残余的百姓,但是只要明军战绩还是那般糊涂的话,变成一座座空城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在其它的地方,比如永奠、新奠、长奠、大奠、叆阳、孤山、一堵墙、晒马店、散羊峪等等几十个堡也开始先空城转变。

    而在这些溃逃的路上终会看到有些古道热肠的人,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打着帮助百姓安全撤到安全区为幌子,大肆的拉拢百姓。

    这不就在一伙准备逃回关内百姓就遇到这么一伙人,从前线村落逃回来的百姓看着,这群面色黝黑,腰中插着兵刃,骑在高头大马之上的数十人,内心都有些害怕,深怕这些人是杀人越货的劫匪。

    这时村民中素有威望的老人,出来问道:“不知各位好汉,在这做啥,为何拦住我们去路。若是各位好汉要银子话,我们可以凑个几十两给诸位,希望诸位放过我们。”

    “老人家你误会我们了,我们是吴家商行的人,在这里是受了我们家老爷所托,特地等诸位,护送诸位乘船安全逃离出去的。”

    “你们可有凭证?”吴家商行这个几年内在辽东异军突起的商行,的确给人的映像非常深刻,上层人对于他的映像是出手大方,不计较利益,在与其他势力起冲突时,愿意做出巨大让步,甚至不惜做着最辛苦的行当,甚至为了几文钱小贩一般,遍访每个村落。而普通的百姓对于他们则比较有好感,因为他们货物都非常的便宜,而且信誉极好,唯一有不满就是那些以往的小贩们,他们可是恨死他们了,你说说这么有钱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