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武事-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堡,是武家的武家堡,武家人就算是死,也不能逃的。三百年基业,就算是毁了,也不能让鬼子占去一分一毫。”

    武烈说完,抱拳向众乡亲行礼,转过身来,面向堡外,挥了挥手,让这些村民速速离去。

    武家所有族人,这时也分发完家财,带着武器上到围墙之上。站到了武烈的身边。

    雪越下雪大。村民们也都眼含热泪,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走一里思一思啊

    高堂老母啊

    走二里念一念啊

    好心的街坊啊

    走三里擦一擦

    脸上的泪呀

    走四里骂一声

    没天良的鬼子啊

    走五里叫一叫

    喂过的骡马呀

    走六里瞧一瞧

    放过的牛羊啊

    走七里望一望

    平过的场院

    一路走,一路哭,一路走一路思。乱世人命不如狗,生逢乱世,又有几人可以不思,不念呢。

    残破的牛车,拉着全部的家当,六十岁的老娘坐在车上,抱着二岁大的孩子。庄稼汉不是没有血性,但看一看风烛残年的老娘,想一想刚刚出生的孩娃,看一眼担心受怕的婆娘。大多数庄稼汉,只能是躲一躲脚,拉起大车,扶着老婆,离开了生活了半辈子的武家堡。

    武义就混在这些人当中。身边只有老管家武福,身上只有一口宝刀,一本族谱,还有娘亲偷偷塞到自己怀里的几十块大洋和给未来儿媳妇准备的玉镯。

    走一里一回头。看一眼武家堡的围墙,看着爹爹伟岸的身影,笔直地站立于围墙之上。

    走二里再回头。看一眼武家的大门,仿佛看到娘临行时不舍的眼神。

    走三里再回头,看一眼武家堡的农田,仿佛又看到了众兄弟春耕时挥洒的汗水。

    走四里再回头,武家堡已经消失在风雪之中。武义向回走了几步,被武福拉了回来。武义不住地回头,希望能看到有武家的人追上来。跟自己一起走完这段,艰难的小路。

    路越走越远。人越走越悲。村中的老人们唉声叹气,婆娘们泪眼迷茫。汉子们垂头丧气。小孩子们也被吓地不敢发出声音。

    雪还在下,那一年。中华大地,悲声四起。那一年数十万人背井离乡。那一年武义重新开始了自己的人生。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四章:血战武家堡() 
第四章:血战武家堡

    “武大当家的,太君说了,只要你投降黄军,保证你荣华富贵。一生享用不尽。武大当家的,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就凭你们这几百号人,百十条破枪,黄军只要动动手指头,定杀你个片甲不留。到时候血流成河啊!武大当家,识实务者为俊杰啊!”翻译官头顶着个钢盔。手里拿着一个大喇叭,对着武家堡的围墙大声地喊了差不多有半个小时了。

    武家堡的围墙上。武家族人,就当没看到这人一样。只是手握着自己的武器,一言不发地听这个汉奸如小丑一般上窜下跳。

    “汉奸,走狗,卖国贼,吃你姑奶奶一枪。”武秀清是听不下去这个汉奸无耻地叫声了,一气之下,向外面开了一枪,可惜太远了。根本没有打着。

    翻译听到枪声,吓地直接趴倒在了雪地之上。不敢站起来,手脚并用地爬回了日军的阵地。一直爬到了山本武仁的脚下。

    “太军,这帮刁民太不识实务了。还敢开枪打我。这就是不给您面子啊!太军,下令攻城吧。”受了惊吓的汉奸怀恨在心,挑唆着山本武强攻武家堡。

    “呦西,这武烈倒也是条汉子。你地不如他,我地亲自地和他说。”山本武轻蔑地看了一眼现在还站不起来的翻译,抬脚向前走去。

    来到了离围墙二百多米的位置,接过了卫兵送上来的喇叭。对着围墙上的武家族人喊道:“武大当家。我地,大日本皇军,山本武大佐,你地为人,我万分地敬佩,但你们支那有句话叫,识实务者为俊杰。你难道要这武家上下,三百多口老小,为你们武家陪葬吗?我们是为了大东亚共存共荣而来。我们是善意地。请武大当家打开堡门,我们保证秋毫不犯。”

    “哼,”武烈指着山本武骂道:“狼子野心,我武烈虽为一介武夫,但也知道什么叫,忠孝节义。三百年前,儿等犯我天朝。我武家满门被屠,又何曾怕过。三百年后,你们又来。我天朝儿郎又有何惧,这武家堡,是我武家列祖列宗经营了三百余年的武家堡,这武家的土地,可以养人,可以活狗,鬼不可以。山本武,别说没有用的了。今日一战,流尽我武家最后一滴血,也定要让你们这些小鬼子知道,我堂堂中华,一寸山河一寸血,一米江山一缕魂。”

    山本武盯着武烈,看了好久,整了整身上的军服。毕恭毕敬地向武烈鞠躬行礼

    “武大当家的为人,山本武十分地钦佩。看来今日一战再所难免。就让我们痛痛快快地一战。你战死后,我会给你一个武人的尊严。你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一个真正的武者。不能领教武家战刀的精妙,为山本武毕生之憾。武大当家,各为其主,今日不能于武大当家在武道之上一较高下了。武大当家咱们战场上见真章吧。”

    武烈没有再说话,知道这大战马上就要开始了。转头看向自己的这些族人,点了点头。

    山本武回到阵地之上。向部队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日军的战术很简单。就是用炮轰,炮兵打完了步兵冲,整整半小时的炮击,武家堡已然残破不堪。武家子弟更是多有伤亡。这时日军的步兵才开始冲锋。

    武明书摇了摇被阵的嗡嗡作响的头,看了一眼前方,三百多鬼子已经开始向武家堡冲来。就随手推了一下一直在身边的武明智。

    “明智,起来了,鬼子上来了,准备战斗吧。”

    推了两下没有反应,再一看。武明智已经没了生气。死在了刚刚的炮火之中。

    “我,操,你姥姥。小鬼子,”武明勇对着鬼子的军阵大骂了一声,端起枪就开始射击。

    “爹爹,您没事吧?”武秀清拖着受伤的胳膊,爬到了武烈的身边。

    “没事,孩子,你胳膊怎么了。”武烈也受了伤,但看着武秀清耷拉下来的手臂心疼地问道。

    “没事爹,我没事,女儿扶您起来。鬼子杀上来了,女儿和您一起并肩杀敌。”

    看着坚强的女儿,武烈点了点头。拿起了一把中正步枪,开始向冲上来的鬼子射击。

    没有重型武器,只有百十把破枪。而且枪法还都不如鬼子。这样的战斗没有什么悬念。很快鬼子就冲了上来。仅有的子弹也打的差不多了。

    “小鬼子,让你们见识一下你爷爷的刀法。”打光了子弹的武明勇,抽出了大刀,第一个越过土墙向鬼子冲去。

    武明书,武明文也跟着冲了出去。武明福只有七岁大小。这时也什么都顾不得了,挥舞着一把短刀也冲了上去。武家战刀,大开大合,正气凛然。几个照面,三兄弟竟然砍翻了六名鬼子。

    枪玩不过小鬼子,刀却比鬼子玩的好。武家上下凡会功夫的,都抽出大刀冲了过去。和鬼子打起了白刃战。武秀清也单手提刀,冲了出去。

    武烈没有。他叫来了一个三十几岁的男子,吩咐道:“你回堡中,不要出来,记住你的任务,最后时刻,一定要引爆炸药,把武家堡炸碎了,也不能留给倭寇,知道吗?”

    那男子重重地点了点头,下了围墙,向武家的祠堂走去。

    “老爷。我们也来了。今天就让我们陪着老爷,走完这最后的一程吧。”武烈的几个老婆也走到了围墙之上,所有人都拿着武器,这些女人没有练过什么功夫,又不能落于鬼子手里,所以她们每人身上都绑着一颗手榴弹。只要一拉弦,就可以和鬼子功归于尽。

    “咚,咚,咚咚咚,”几声急切地鼓声。从围墙后面传来。

    武家最老的族老们抬出了一面大鼓,几位族老每人身上挂着一枚手榴弹,用力地敲打的战鼓,为血战中的武家儿郎。擂鼓助威。

    “哈哈哈,痛快,老二,我又代你杀了一个,今天我杀了多少鬼子,有一半算是你的,你在天上看着。我这就来陪你了。”已经浑身是血的老四。又砍倒了一个鬼子,但他已然力竭。连抽刀的力气都没有了。大笑过后,拉响了向上的手榴弹。向最近的几个鬼子扑去。

    血战了几个小时了,武家人大多没了力气。但鬼子的胆也被打掉了,山本武传令退兵。战事告于段落。

    武家人重新回到了围墙之上。老六武明文,哭着抱起了最小的武明福,年仅七岁的武明福,现在已经没有了呼吸。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五章:逃难的人群() 
第五章:逃难的人群

    “三少爷,别看了,咱们还是快点走吧。别忘了,你可是在祖宗牌位前发过誓的啊!”

    老管家武福,再一次摇了摇头,拉起了三步一回头的武义,就要去追上前面逃难的村民。

    武义,转过身来,茫然地向福伯点了点头,想起了自己发过的誓言,深吸了一口气,揉了揉自己的脸,透过漫天的大雪,看到前面扶老携幼地的难民,一跺脚,追了上去。

    雪还在下,很大。人都在走,很难。一步一行泪,一里一声悲。有家人照顾的还好。总算是可以跟得上逃难的人群,路边那些没有人照顾地老人,走了大半天,已然走不动了,好多都在路边木然地坐着。看着不停经过自己眼前的人群。

    武义看到了其中有几个老人还是武家堡的,就上前去,把自己的干粮分给了他们。

    “三少爷,还是你留着吧,武家高义,满门就只有你一人活了下来。你一定要保重啊,我们老了,就不给大家添麻烦了。走的时候武家分了粮食,我们还有吃的,但人老了,不中用了。走了这三十几里地就走不动了。你不要管我们,快走吧。武家必须有人活着,到时候我小老儿也算是对得起武家这些年的照顾之情。”

    这些老人没有接武义的干粮,他们都知道武家堡的事,都知道这个男人背负着什么样的责任。武家堡,建堡三百余年,照顾了这方水土三百年。族训森严,三百年来修桥铺路,乐善好施。博得了一个良善人家的好名声。名声这东西平时看不出来什么,在这样的乱世。这些淳朴的农民,就认这个名,承这份情。

    武义郑重地向几们村中老人行礼。还想要说些什么。几位老人同时挥了挥手,不让武义再说下去,让他快走。

    武义不停地在逃难的队伍里寻找着。他答应过七弟,要照顾丫丫。所以武义现在一定要先找到丫丫。

    丫丫是一个可怜地孩子。三岁的时候父母又亡,跟着爷爷一起生活。五岁的时候被武家收留,成了武明福的丫鬟,或者说是童养媳。

    这一老一小,在这样的天气,可是要遭了大罪的,武义必须马上找到他们,不然真是愧对现在还不知道死活的七弟了。

    “爷爷,爷爷,你醒醒啊,你不要丢下丫丫一个人啊。呜呜”

    听到丫丫的哭声,武义加快了脚步,在不远处看到了丫丫。一身小花棉袄正是前不久武家赏给她的。两根小辫子上面挂满了雪花。天很冷,冻得鼻涕都流了出来,两个小脸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