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谋定三国前-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后迅速推进,切断敌军后撤之路。而后若是锣声一响,徐盛出击。鼓声击震,两军尽出。听令行事,不得有误。

    为了保护全军的行动安全,他更传下了杀令。命令伍旭与徐盛:“勿必不可使敌军,有一人一卒逃脱。凡不弃械跪地投降者,尽杀之!”

    传令兵领命急去,华飞带着两百骑,与奔跑的民众们保持着一定的距离。紧盯着三队人马的追逐情况,缓缓后撤。

    随着命令的传递,在顿饭功夫后。伍旭和徐盛已引军急出,与上千追兵交错而过。剩下的千人队,也在洪胜木远的率领下,和华飞的两百骑会和。

    而此时,敌军也已经追近了,掩护亲人逃跑的青壮后生。华飞眼见得情况危急,随即命太史慈率两百骑兵,迅速绕道上前,从侧面击溃追兵。

    太史慈得令,引军迅速离去。华飞又命洪胜木远引千人队,马上打起旌旗。命众军尽皆摇旗呐喊着,排成方队前进。

    洪胜木远扬声高叫:“全军听令,摇旗呐喊布前进!”随着他们的一声令下。刹时,正南方向千人齐吼百旗乱摇!

    直惊得追逐双方,尽向华飞处望来。蓦然又听得西北方向,干燥的秋风中传来了,一阵急聚的‘哒哒’的马蹄声响。

    众人急转头望去,但见两百余骑布成了锥形之阵。带着如龙腾起的烟尘,自高处急速冲来。

    当先一将青甲白袍,在骏马急奔中,拈弓搭箭的放声怒吼:“东莱太史慈在此,想活命者,弃械跪地!”

    吼声方落,两军已经奔近两百五十步。众人但见得太史慈力臂松处,旋即‘梆!’的一道惊弦炸响。

    追兵的‘袁’字大旗,随即在‘咻!’的急速破风声中,应声随风飘落。袁军大吃一惊,军中一将挥刀大叫:“长矛拒敌,全军布…呃…”

    其言犹毕,但闻得弓弦再响。劲风过处利光急闪,袁军骇然发现,那将竟已被一箭封喉!正扔了大刀,在浓郁的血腥气中,双手死掐着自己的喉咙,‘呃呃’连声的低叫着。

    转眼间,太史慈已引军奔近袁军百步,随即挂弓扬枪厉吼:“降者不杀!”

    身后两百骑齐声呼喝,在震天怒吼中,急速向着慌乱的袁军冲去。

    袁军见他神箭无敌,加上领头者已死,不由心胆尽丧的发一声喊。有的弃械跪地,有的掉头就跑。

    但听得正南方向,‘咚咚’的激昂战鼓声起处。伍旭与徐盛引大军自两侧急出,拦住了敌军去路。

    士气已失的袁军,见得无路可退。又见敌军势大,只得在众军的高吼声中,乱纷纷的弃械投降。

    华飞调动有方,一场千人歼灭之战。才刚刚开始便迅速的在,上百贫苦百姓们的惊诧目光中,以袁军的全军覆没而结束。

    华飞见得顺利的救了人,又不费一兵一卒的全擒了上千敌军,心中也是大感得意!随即命令众军收缴武器,看押降卒。

    准备立刻引军,迅速的离开这个案发地点。给袁术大人玩上一手,来无影去无踪。却不知,在其所救的百姓中。竟然还有着一个,绝世的大才在内!

五八章偶救百姓逢高才() 
却说华飞正命令大军,迅速收拾战场即刻就要启程时。忽听得太史慈高声叫道:“主公!百姓头领求见。”

    他闻声回头看去,正见得一身青甲素袍的太史慈,执枪挂弓的引着一人来到。华飞见得,那人身长近八尺体貌魁伟。虽在落难时,犹隐隐然的还有着,一股豪爽之态。

    与身带侠气的太史慈并肩而行,在气势上却似乎一点也逊色于太史慈。华飞见了不由得,心中暗暗称奇!

    待得那人走近后,华飞见他须分三绺,鼻直而口方。脸带微笑,目含善意。令人一观之下,有如沐春风之感!

    更奇的是此人眉毛极浓,可印堂之间却分得极为开阔。华飞正打量间,那人来到身前,冲着华飞拱手一礼。高声道:“临淮村夫,谢过大人援手之恩!”

    华飞听得他自称村夫,却不报姓名。只称大人而不称恩公,心知他定有下文。

    乃微微一笑,抬手还了一礼。和声道:“尊驾无需多礼,这里已成是非之地。大军不可久停,马上就要开拔。若尊驾有话时,便请直言。”

    那人听了也不客气,直起腰来,微笑的看着华飞说道:“我等众人,偶遇区区上千袁军追赶,些许小事,我本不放在心上。”

    说着他似乎是突然觉得,这样说话有些无礼,又像是在吹牛。

    又对华飞解释道:“大人!我的心中本已有计,可退此千人之军的。因此才口出狂言,还望大人莫怪!”

    华飞摆了摆手,示意他无需在意。却笑问道:“不敢请教,尊驾的退敌妙计的是?”

    那魁伟之士昂然笑道:“观大人用兵有法,亦是多智之人!当知这淮南袁公,乃是赏罚不明之辈。”

    他略顿了一下,又以手指着降卒道:“其麾下军纪混乱,有功则无赏,若无功倒也不罚。既如此,我想可先以武力示之以威,令他们知道苦追我等实没什么好处。”

    说着他略停着,见得华飞点头。才又开声道:“而后,我再以言辞分析利弊。则此千人袁军,又哪有不自退去的道理?”

    华飞听他言语清朗,且分析得头头是道,只是却有一事不明。乃开口问道:“敢问尊驾,您要如何,示敌以威呢?”

    那人微笑着,冲华飞摆手道:“些许小计,原是难入得大人法眼的。”

    说着他沉吟着,转头向太史慈道:“既然大人想知道,我的小计策。那我想向壮士借弓一用,当面为大人演示一番,不知壮士可否割爱?”

    太史慈看了华飞一眼,见华飞点头示意,遂取下弓箭递给了他。自己却执枪,站到了华飞身旁守护。

    那魁伟之士取了弓箭在手,又求在百余步外,立一面入地盾牌。华飞好奇他的做法,全都应允。

    待得一切完备后,但见得那魁伟之人,搭箭上弦。随即跨了个步法,‘嗨’的吐气开声。双臂分处竟将太史慈的三石强弓,给撑了开来。

    随即却又‘砰!’的合上,那人‘哈哈’大笑着,摇头道:“是我太大意了,不想这位壮士的宝弓,竟然是三石强弓!我虽能勉强拉开,无奈臂力不足却是射不中的。”

    说着便把手中的弓箭,双手又奉还给太史慈。谢过了太史慈后,又昂然对华飞道:“不才敢向大人,再借一把普通硬弓一试,不知可否?”

    华飞见他光明磊落,一点也不掩饰,自己的力气比不上太史慈的事。且毫不气馁,为人当真豪爽之极!

    不由大起欣赏之意,遂挥手命人送上硬弓利箭。此次那人吐气开声处,一把将强弓引成满月之势。

    随即一放,但闻得‘梆…咻…砰…’的连续三响过处,森冷的利箭竟把百步之外的盾牌,生生的扎了个对穿。

    旁观的众人,无不为之喝彩!华飞也鼓掌连声赞道:“壮士好箭法!”豪爽之士捧弓微笑着,团团作揖,连连谦谢不已。

    华飞见得时间,已过去了一小会儿。遂开声道:“我等必须马上离开这里,壮士可先随我大军前行,咱们可一路边走边谈如何?”

    那人亦知此地,非是可以久留的所在。遂引着上百人,随着华飞大军迅速的,又前行了数十里路。

    当夜色降临时,华飞引大军又寻了一处僻静所在。徐盛与伍旭等将,引人扎营布哨,命众军埋锅造饭。

    太史慈则是紧紧伴着华飞,在微凉的秋风中,与那豪爽之士叙话。

    华飞请那人坐了,这才笑着说道:“刚才,我见尊驾不愿通名报姓。因人多眼杂也不曾多问,眼下大军已安定了下来,加上左右已无闲杂之人。不知尊驾,可否告知尊姓大名?”

    那人看了他半晌,这才起身拱手为礼道:“不才临淮鲁肃,参见大人!”

    华飞听了,心头剧震!连忙站起身来,伸手问道:“莫非,是子敬先生当面?”

    魁伟的鲁肃闻言,瞪大了一双有神的大眼,惊讶的看了华飞一会。才奇声问道:“大人,是如何知道肃的字的?”

    华飞一听,心知自己说漏了嘴了。却也确定了眼前这魁伟豪爽之人,确实是那东吴的第二任大都督,鲁肃鲁子敬无疑!

    当下他咧嘴‘哈哈’笑着,掩饰道:“子敬以豪爽闻名四方,对华飞来说,早已是如雷贯耳呀!”说着便伸手,来扶着他双臂,将他按到座位上。

    鲁肃也谦谢着,笑赞道:“大人以区区的一万精兵,在彭城力敌曹公三十五万之众,力保徐州的安宁。您的大名对肃来说,才真的是如雷贯耳呀!”

    华飞连道不敢,当下与鲁肃展开交谈。才知道他原为避难,才举家迁居东城。后来被袁术任命为东城长。

    因见袁术成不得大事,遂率家人并好友百余人逃离东城。准备要前往居巢投靠好友周瑜。不料为袁术所发觉,这才引来追兵。也因此,才与华飞相遇。

    而鲁肃坦承,在听得太史慈的名字时。他就已经猜到了,华飞的身份。至于,为什么刚才没有马上通名报姓?

    鲁肃亦坦荡承认,是存了要考校一下华飞,有没有容人之量的打算。

    华飞听得他是,因为袁术成不得大事,才引家人出逃的。心中对他又有了些许认识,知道他是个有心要干一番,大事业的人。

    华飞还记得,貌似当年孙权曾经亲自率领百官,迎接过鲁肃。而后好像问鲁肃,这样子能显示得出,对他的敬重吗?

    鲁肃却回答“不能!”孙权问他为何?华飞依稀还记得,鲁肃当时的回答是:“愿吾主成就霸业,令肃名垂青史…”

    由此事也可看出,其人有干大事的决心。更可贵的是,鲁肃曾经先诸葛亮一步,对孙权献过先取荆州,再定巴蜀的策略。

    从这事上,又可以看出鲁肃,其实是有着极大的智慧的人。华飞又想起,据说真正单刀赴会的人,好像就是眼前的鲁肃,而不是传说中的关二爷!

    则他不但有智慧,更有勇气。从以上几点看来,鲁肃此人极有战略眼光。且能文能武,为人豪爽大方!更是极善口才,很有外交的能力。

    华飞自思,如此一个既豪爽仗义,又足智多谋的人!又怎么可能会是,演义中所说的那般,是个谨小慎微,常遭诸葛先生戏弄的老好人呢?

    华飞知道罗大大写的是演义,是。本就应该含有,虚构的成分在内。有些事,却是当不得真的。

    他常自思,眼下自己虽然用尽巧计,谋得了汝南太守之位。然而因麋竺与陈登两大知己,皆不能前来汝南。

    故此自己的手中,内政方面的人才,端的是奇缺无比!此次汝南,内政发展乃是一大重点。这一环的人才若是缺少,那是万万不行的。

    因此他心念电转着,便边与鲁肃闲聊。边在心中急速的谋划着,要怎么样才能顺利的招揽到,眼前这个大才的主意。

五九章论明主计议黄巾() 
华飞虽然极想招揽鲁肃,但是他却没有轻举妄动。他知道招揽一个高级的人才,绝对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如果不详细的谋划,只怕会弄巧成拙!

    他更知道想钓鱼,就得知道鱼想吃什么的道理。若不然非变成那,只以自己的观点出发,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