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武将修改器-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肯定打不下来。

    而时间一旦拖长,就要变成国力的比拼了,这是他不愿看到的。

    和曹操一样,他接下来的重心,也准备放在内政上,好让国力充实。

    长沙郡,凉军和吴军的对峙还未结束。

    这段时间,马超曾尝试过偷偷渡河,不过却失败了,为此还折算了几百兵力。再加上马应让他稍安勿躁,不要轻举妄动,故而到现在都没有发生大战。

    马应之所以让他稍安勿躁,是因为只凭这七万人马,还是太冒险了一点,胜负最多五五开。毕竟敌方也有五万人马,而且是防守方,很难啃下。

    好在,江夏郡那边的战事终于结束。如此,虎骑军便可直接从江夏郡南下,出现在湘水东岸,直接绕过这条河流。

    失去了这个险要,敌方的胜率将大大降低!

    孙坚也清楚这一点,因此在听闻黄祖被击败之后,他立马开始召集文臣武将,商讨此事。最后得出一个结论,继续留在长沙的话,极有可能会将自己这五万大军葬送!

    毕竟,虎骑军一旦出现在湘水东岸,便可接应西岸的七万大军过来。届时,五万江东兵将在平地上与超过十万的凉军展开会战,胜算非常小。

    饶是如此,孙坚还是有些不死心。五万对十万就一定会输吗?其实不一定,毕竟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例也有不少,他相信自己的能力,也相信麾下将士的能力。

    最主要的是,一旦将这十万大军击溃,便能对马应造成重创,削减他的实力,甚至一举拿下整个荆州!

    诱惑太大了,孙坚很想搏一把。

    可惜,这个念头终究还是被他否决了,因为又发生了一件对他非常不利的事情——袁术正在召集人马,似乎想要渡江南下,攻打丹阳郡……

    袁术的实力虽然大不如前,但拉出三万人马还是没什么问题的。如今江东正是内部空虚的时候,绝对挡不住他的进攻。故而,必需回援!

    这一下,孙坚没有再犹豫,直接选择撤军。

    因为隔了一条湘水的缘故,凉军却是没能追上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们溜走。不过,总得来说此战依旧是胜了,至少完成了最初的目标,将长沙郡占领。

    如此,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长沙郡和武陵郡皆已平定,整个荆州也就只剩下零陵和桂阳两郡没有被马应掌控在手了。

    不过,这两郡都没有强大的势力盘踞,大军一到,轻松便能占据。之所以将它们留在最后,只是因为它们地处荆州东南,位置比较偏而已。

    兴平六年(199年)六月,马应成功占领荆州全境,治下领土也从八州扩充到了九州,而且增加的还是非常有分量的一个州。

    要知道,荆州不仅面积广博,而且人口众多,哪怕因为天灾和战乱损失了不少人口,依旧有四百万!

    人口既是国力,凉公国的实力再次增长了一截。

第254章 铸币() 
马应对荆州同样做出了一些调整,将七郡重新划分成了十郡。

    原南阳郡、南郡和江夏郡之地划为四郡,分别是南阳郡、襄阳郡、南郡和江夏郡;

    原长沙郡、零陵郡和桂阳郡之地也划为四郡,分别是长沙郡、衡阳郡、零陵郡和桂阳郡;

    原武陵郡之地划分为两郡,北依旧为武陵郡,南为沅陵郡。

    为了保证荆州的安全,除了挑选降卒编成的郡兵之外,三万朱雀军也会长期驻扎在这里,由严颜、甘宁、张任和吴懿等将领各统一些人马,分驻在南阳、江夏、长沙和桂阳四郡。

    除此之外,其他野战军也各有安排,四万龙骧军继续驻扎在并州,以防备袁绍;两万陷阵军也继续驻扎在中州,以防备曹操。

    三万无当军则返回了益州,以威慑缅甸之地的掸国和骠国。而两万高原军,也回到了唐州。

    虎骑军和玄武军却没有固定的防区,马应在哪,他们就在哪。

    荆州之战结束之后,袁术和孙坚之间的战斗很快也结束了。袁术突破不了长江这条防线,只能罢兵。一时间,整个大汉出现了短暂的安宁,再无战事。

    之所以会如此,一是因为打了这么多年,各大诸侯都快把家底打空了,需要休养生息几年。二则是因为割据一方的诸侯已经没剩下多少,开战的机率大为降低。

    撇开交州不谈,活跃的诸侯还剩下五家,河北袁绍、河南曹操、淮南袁术、江东孙坚以及马应自己。

    袁绍、曹操和孙坚的同盟关系依旧维系着,以对抗马应。而袁术,却比较惨,既没有马应那样的实力,又没有和其他人同盟,俨然成了一个“小受”,既要面对曹操的威胁,又要面对孙坚的威胁。

    面对这些威胁,刚开始的时候袁术还有着极强的危机感,差点被逼成了一个励精图治的明主。然而没过多久,这股劲就泄了,因为他发现曹操和孙坚都老实了,似乎没有了攻打自己的欲望,只一直在发展内政。

    这让他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再次恢复了世家纨绔的本性,安与享乐,行事张狂,对刘协那个皇帝也越来越不敬。因为其他诸侯都没空理会他的缘故,更加助涨了他的气焰,甚至都露出了想让刘协禅位的风声……

    马应听闻这个消息后,只感觉有些好笑,并没有真正放在心上。因为今时今日,刘协也好,袁绍立的那个伪帝刘和也好,其实都已经没有了什么存在感。

    “主公,蜀州南通益州、西通唐州的驰道皆已修好,唐州通往葱岭三郡和湟州的驰道也快要竣工。如此,主公在益州、唐州、湟州和商州的统治将变得更加稳固,乃是大喜之事。”荀攸笑着说道。

    马应接过奏报看了一下,平静道:“也只是修通了主干道而已,若是能将那些支道也修好,我才能够真正放心。如此,大军便可在这些州郡驰骋,粮草运输的压力也将大大降低。”

    荀攸苦笑道:“若是想要将那些支道也全部修好,怕是还需三五年的时间。”

    “不着急,我等得起。对了,铸造新币的事情筹备的怎么样了?”

    荀攸不仅是军机省的参谋军务,同时还是马应亲自任命的少府卿。少府乃是马应的钱袋子,铸币的事情自然也划归其管辖。

    “已经在筹备了,不过主公说的防伪技术,工匠还在探讨,只拿出了一个初步方案。不过,攸以为,只要新钱制作得足够精良,且份量不减,想要得到民众的认同非常容易。可若是想要用新钱替换掉五铢钱,怕是有不小的难度,至少要等平定天下以后才能开始实施。”

    马应笑了笑,“我没打算一蹴而就,先用新钱抢占流通市场就行。这些年在凉州祖厉一带、河东郡中条山一带以及云南郡一带,都发现了诸多铜矿,我只是想要将它们转化为国力。”

    “主公放心,我会将此事作为少府的第一要务,必会让主公满意。”

    “公达做事,我素来放心。”

    荀攸退出去后,马应又将礼部少卿薛夏唤了过来。

    薛夏乃是寒门出身的儒学宗师,很早就在马应治下出仕。只是一直都没有太大的功劳,故而没有直接任命他为礼部卿,而是暂命为礼部少卿。

    虽然是礼部少卿,但因为礼部卿空缺的缘故,他行使的其实一直是礼部卿的权力。

    “宣声,国子监和各地的州学当下如何了?”马应非常重视教育,故而对这些事情一向很上心,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将薛夏传唤过来询问一下。

    薛夏行了一礼,回答道:“国子监已经开设了儒学院、律法院和工学院。奉主公之命,医学院也在筹建之中。虽然医学院还未建好,但医学院长张机(张仲景)已经开始授课。只是,愿意听他讲课的国子监生并不多,只有二三十人……”

    张仲景是马应好不容易忽悠过来的,想要他为大汉培养一些中医人才。可是,开局似乎有些不利啊。

    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国子监的学生都是百里挑一的英才,大部分都是奔着当官去的,有二三十个人愿意跟随张仲景学医,其实已经很难得了。

    当然,他不会让这样的事情继续下去。在医学院建好以后,他将针对性地招收一批医学院的学生,并让他们系统性地学习和发展医学。

    除了国子监之外,下级学府也很重要。国子监往下便是州学。州学共有九座,不仅新占领的荆州设立了州学,唐州、湟州这样的地方也都设立了州学。只是,因为生源不足的原因,唐州州学和湟州州学的规模,都要比其他地方的州学小得多,甚至比不上一些郡学。

    郡学是一郡最高之学府,再往下则是县学、乡学和村学。

    村学又称蒙学,乃是马应最重视的一级学院,甚至要求适龄孩童都需要进去学习一段时间。马应也不要求孩童在村学学会太多的东西,只要能够学会说汉语并认识一些常用字就行。

第255章 乌孙犯境() 
想要进入村学,没有任何条件,只要是适龄孩童,都可进入学习,甚至官府还会给予一定的补助。

    而乡学,理论上也没有进入的门槛,只要父母愿意,并且能够负担起孩子的学费,便可进入其中继续学习。

    不过,想要从乡学升入县学,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需要通过官府的统一考试才行。此为县试,通过之后不仅能够进入县学深造,而且还能获得童生的身份,享有一定特权。

    童生每个月都可以从官府领到足够生活的津贴,如果是蛮夷的话,还可以直接入汉籍。

    童生想要升入郡学,则需要通过郡试,考中以后就可以进入郡学学习,并获得秀才身份。而秀才,已经可以进入仕途,担任刀笔小吏。

    秀才想要更进一步获得举人的身份,则需要通过州试,考入州学。而举人,理论上已经可以被各地官府直接任命为低级官员了。

    州学再往上就是国子监,考中国子监便是进士,乃是候补官员的主力军……

    总之,凉公国的人才选拔考试已经逐渐向科举靠拢,也更加系统化和正规化。

    薛夏离开后,马应又召见了尹奉。尹奉已经从并州调回了凉公府,担任户部卿一职。和荀攸一样,位列九卿。

    “次曾,荆州的在籍人口统计出来了吗?”马应询问道。

    尹奉点了点头,“荆州当下共有七十六万余户,四百二十万口。大部分郡县都已经实行均田制,今年秋收之后,九成以上的民户都能拥有富足的储粮。而主公治下总人口,则突破了一千七百万。”

    马应叹了口气,“九州之地却只有一千七百万人口。这十几二十年的动乱,也不知让我大汉削减了多少人口,实在令人感慨。”

    尹奉郑重道:“故而,主公更应该励精图治,早日平定天下,还百姓一个朗朗乾坤。若是让战乱继续下去,削减的人口还会更多!”

    ……

    很快,兴平六年就过去了,进入了兴平七年(200年)。而马应,也已经二十九岁了,即将三十。

    在占领荆州全境之后,凉公国所辖九州一直在稳步发展着。虽然只有大半年的时间,但国库依旧充实了起来。其中粮草倒是不算多,毕竟只经历了一次秋收。真正充实国库的,乃是钱帛财货!

    凉公国不管是商业还是手工业,都已经非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