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9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殿下,他们根本不是人,而是披着人皮的畜牲,留着只会为害百姓!”戚美凤劝解道,“如果殿下不在,末将一样会将他们斩尽杀绝!”

    朱由检狠狠地吐了一口胸中的闷气,缓辔向前走了几步,如释重负地道:“脑袋掉了,可就再也长不上了!我没杀错他们!”

    戚美凤默默地跟在朱由检的马后,敬佩地望着他的背影。

    她在心中暗想,如今的皇室成员,早没有了大明开国之初时的生气,个个沉溺在安乐窝中醉生梦死。只有这位信王殿下是个例外,他虽然浑身毛病,但又敢作敢为,关键时刻能体现出无以伦比的勇气。而对那些普通的百姓,甚至是作恶多端的匪徒,他都是那么的在意,绝不像很多高官显贵,只要能满足自己的私欲,哪管他人的死活。

    他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如此另类?戚美凤凝望着他,竟然有些痴了。

    “美凤,你说那个什么黑风山,离遵化如此之近,怎么遵化的官军不知道将他们剿灭?难道他们都是聋子或者瞎子么?”朱由检猛然回头嚷道。

    戚美凤正在想心事,冷不防被他吓了一跳,赶紧收摄心神道:“末将也觉得奇怪。此地离遵化不过十余里,昨夜我军与匪众厮杀如此激烈,还发射了佛郎机炮,怎么遵化的守军竟无动于衷,也不来支援?”

    “咱们抓紧赶路,等到了遵化,我非好好骂那里的守将一顿不可!啊哟…”朱由检突然在马上痛苦地呻吟起来。

    “殿下!您怎么了?”戚美凤慌道。

    “那什么…也没什么事,昨夜不是只顾着打仗么,忘了那个…排毒了,可能是有点发作!没关系,我挺得住!”

    戚美凤满头黑线,一朵红云飞上脸颊,心中暗嗔:这个人真是的,怎么一会儿都没有正经!

    不到一个时辰,转过最后一道山梁,地势突然开阔起来,在群山环抱之中,出现了一处方圆二十余里的谷地。

    在那片谷地的正中,一座巍峨的城池雄踞于此,扼守着南来北往的要冲。

    “遵化到了!”朱由检兴奋地叫道。

    “且慢!”戚美凤眼尖,指着城墙外围大片的圆形帐篷道,“那不是蒙古包么?怎么蒙古人竟来到了这里?”

    朱由检顺着她指的方向一看,果然见遵化城周围,扎下了成百上千顶大小不一的蒙古包,其中间或有骑着骏马的蒙古骑手,从帐篷之间一闪而过。

    戚美凤心中一惊:难道是蒙古人打过来了?她厉声高呼:“全军戒备!”

    戚家军的士卒赶紧摆开车阵,拉好架势,严阵以待。

    可是朱由检和戚美凤又观察了半天,只觉得遵化城周围的气氛十分诡异。

    那四面的城门大大地敞开着,吊桥也放了下来,不时有推着大车,满载着货物的百姓来来往往。

    而城头之上,明军的官兵懒洋洋地斜倚在垛口上,连兵器都没拿。一些蒙古人竟纵马来到城下,隔着城墙与城上的官兵攀谈,看起来气氛十分融洽。

    朱由检和戚美凤正在疑惑间,突然见遵化的南城门处冲出一队明军骑兵,远远地冲着这边而来。

    行至百余步处,那为首的将领高声喊道:“前方可是信王殿下的车仗?”

    朱由检扯着嗓子喊道:“我就是信王朱由检!你是何人?”

    那将领听了,纵马疾驰过来,在十步之外滚鞍下马,大礼参拜道:“末将遵化参将张铭,迎驾来迟,望乞殿下恕罪!”

    朱由检见来人獐头鼠目,形容猥琐,想不到他竟是堂堂三品参将,遵化城的边军主将。他上前将张铭扶起,疑惑地问道:“张将军,遵化城外怎么有这么多蒙古包?是蒙古人么?”

    张铭谄媚地笑道:“殿下,那是朵颜部的蒙古人。他们是来互市的。”

    经过他的一番介绍,朱由检才知道:原来明代以长城为界,与蒙古诸部落分隔开来。但蒙古人只会放牧不会种地,除了牛羊马匹,再无别物出产。而且只要稍有天灾,水草不够丰盛,便会闹饥荒。

    而游牧民族对这种情况倒也习以为常,每遇到这种年景,他们只有一个字的应对方针:抢。

    数百年来,蒙古诸部落屡屡犯境,大肆抢掠。明军虽严防死守,却总也防不胜防,败多胜少,甚至酿成了“土木堡之变”那样的巨祸。

    直到隆庆年间,借着俺答之孙把汉那吉降明的机会,在当朝首辅张居正的谋划下,朝廷与鞑靼大汗俺答终于达成封贡协议。大明除每年送给蒙古人大批钱粮外,还开放十一座边境城市,允蒙古人入关互市。

    这遵化正是十一座城市之一。大批蒙古人,尤其是与遵化紧邻的朵颜部部众,一年中多达数月在遵化城外扎下帐篷,与城内的百姓,以及从全国各地赶来的行商进行互市,出售马匹、皮毛等草原特产,换回日常生活所必须的盐巴、铁器和茶叶。那些大小不一的帐篷,也就是一个个的交易摊位。

    朱由检这才恍然大悟。戚美凤也放下心来,让戚家军解除戒备,开进遵化城中。

    回城的路上,朱由检将在途中遭到大股土匪袭击的经过对张铭讲了一遍,沉着脸问道:“张将军,遵化城外有这么多土匪,你为何不派剿灭?”

    张铭忙道:“这些年天灾频仍,附近百姓民不聊生。倒是有些泥腿子打起了歪主意,偷偷地隐匿在山中,不时抢掠。但这些人狡猾得很,出则为寇,归则为民,且往往分散行动,无迹可寻。末将派兵进山剿了几次,连他们的影子都摸不到。还是殿下天纵神威,将这些贼匪一网打尽,末将…”

    “行行行,打住!”朱由检不耐烦地打断他道,“说了半天,你是一仗也没和土匪打过!”

    “末将惭愧!”张铭涎着脸道,“殿下一路辛苦,还请先入城休息!”

    朱由检刚要策马进城,却见那数百顶蒙古包中,有一处突然骚动起来!

第一百二十章 蒙古集市() 
刚离开充斥着硝烟和血腥的战场,此时见到遵化城外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朱由检真有恍如隔世之感。

    他望着那熙熙攘攘的蒙古包集市,心中暗想:若这个世界没有纷争,没有无休无止的杀戮,不管是什么国家,什么民族,什么宗教信仰的人,都能像眼前的人们一样,心平气和地交流,公平地交易,互通有无,各取所需,那该有多好!

    想到这里,朱由检兴致勃勃地道:“美凤、玉怜,让将士们带着辎重先入城休息,咱们去逛逛集市如何?”

    戚美凤和包玉怜听了,立时双眼放光,连声说好。

    朱由检苦笑一声,看来这爱购物乃是女人的天性,古今中外皆是如此!

    戚家军的五百士卒,押运着辎重进城,暂且不提。朱由检等人找了间路边的小屋进去,也终于脱下了厚重的盔甲,顿觉一阵轻松。

    为了不引人注目,包玉怜还特意为他换上了一套常人所穿的衣服。朱由检穿上一看,自己果然又恢复了前世的**丝气质,仍到人堆里,肯定立马就找不着了。

    等他出来之后,戚美凤又进去更换衣服。当她再次出现在朱由检的面前时,朱由检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

    只见她那满头瀑布般的长发,随意地披散在双肩和颀背上;一双似喜非喜的俏目波光流转,顾盼生情;两片薄薄的嘴唇之上,涂抹了一些淡色的口红,显得更加娇艳;而一身貂皮缝制的长袍,更是掩饰不住她那婀娜的身姿!

    朱由检同志张大了嘴巴,目瞪口呆地望着恢复了女装的戚美凤,半天说不出话。只听“吧嗒”一声,他的哈喇子在空中划了一道完美的银线,坠落到地面之上。

    戚美凤一脸娇羞地道:“殿下不会取笑末将的样子吧?”

    朱由检如梦初醒地道:“不会,不会!还是这样的打扮好!真希望你以后再也不用穿上盔甲!”

    而一旁的包玉怜却愀然不乐。戚美凤见了笑道:“玉怜妹妹,现在不是在军中,不必担心身份暴露。你也恢复了女儿的装束吧!”

    包玉怜期盼地望着朱由检。朱由检不忍拂她的兴,也笑着点了点头。包玉怜大喜过望地进屋更换了衣服,再出来时,果然也貌若桃花,还特意在脸上施了些胭脂水粉,与戚美凤争奇斗艳,各有千秋。

    朱由检心中大乐,当即携着二美,大摇大摆地走进了蒙古人的集市。一路之上,路人纷纷向朱由检投来艳羡的目光,不知道为何两朵娇艳欲滴的鲜花,竟插在了他这坨牛粪之上。

    朱由检等人走进集市才发现,原来在这里摆摊的不光是蒙古人,也有许多汉人。所贩卖的商品也是琳琅满目,既有粮米盐茶等日常所需之物,也有精美的瓷器、别致的手工艺品,还有佛像、书籍等宗教、文化用品,可以说是无所不包。

    而贩卖货物的商人也是南腔北调,既有距离较近的河北、山西、山东人,也有说着吴音软语的江苏、浙江人,甚至还有来自福建和两广地区的行商,说着没人能听懂的语言,只是用手比比划划,示意货物卖多少银子。

    蒙古人对这些产自中原之物爱不释手,往往是大手一挥,直接将整个摊位的货物全部买下。而且他们也极其善于讨价还价,用生硬的汉语,一点一点地往下杀价,直到摊主一个铜板都不肯再降,才心满意足地卷起大包小包,满载而归。

    而蒙古人所卖的东西,种类就简单得多了。除了牛、羊、马、骆驼这些活牲畜以外,也就是些毛皮、鼻烟壶之类的特产。还有些摊位,专卖草原上的雄鹰,那些扁毛畜生扑棱着健壮有力的翅膀,瞪着溜圆的双眼,对朱由检怒目而视,吓得这货只能远远地绕行。

    当然戚美凤、包玉怜这样的女孩子,最喜欢的当然还是各式各样的衣服,以及形形色色的化妆品。这里除了有汉族的传统服饰,还有颇具蒙古族特色的服装。

    朱由检童心大起,挑了两套最艳丽的服装,让戚美凤和包玉怜当场穿上。

    只见戚美凤头戴翻檐尖顶帽,帽顶插着几支美丽的羽毛;身上穿深红色对襟长袍,腰身处系着金色的腰带,袍身从腰以下高高开叉,领口和袖口处用细密的针线,绣满了各色小花。经过如此的装扮,戚美凤顿时化身为一个蒙古族的少女,在正午骄阳的照耀下,显得格外得英姿飒爽。

    而包玉怜的装束又有不同。她头戴平顶圆帽,帽子边缘缀着许多长长的丝带,垂至她丰满的胸前;身上穿宝蓝色长袍,上身还套了一件纯白色的貂皮坎肩,显得既雍容华贵,又无比的妩媚动人。

    朱由检自己也挑了一身蒙古人的装束穿了。只见他头戴尖顶圆帽,帽檐上缀满红缨;身穿紫色长袍,上面绣了许多白色的圆形装饰图案。他又在腰间跨了一把装饰用的短刀,身后还背上了短弓和箭壶,活脱脱一副蒙古族放牧少年的模样。

    三人彼此对视,均是哈哈大笑。这三套衣服花了朱由检近百两银子,让卖衣服的蒙古汉子忍不住地眉开眼笑,觉得终于狠狠宰了一个冤大头。

    朱由检却不以为意,觉得只要能博得二位美人开心一笑,就是再多花一倍的钱也值!

    三人穿着新装渐次前行,喝过了大碗的奶茶,听过了悠扬的马头琴,欣赏过了优雅的顶碗舞,仍觉得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