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9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564章 皇位之争() 


    王大臣会议刚一开始,还没等代善和济尔哈朗开口,脾气最急的英亲王阿济格便急不可耐地道:“我听老十四讲过,汉人有句俗话,叫‘国不可一日无君’。今天既然开了王大臣会议,就得把这事定下来,省得夜长梦多。你们说对不对?”

    他这话还没说完,多尔衮便皱起了眉头。“国不可一日无君”确是他刚刚教给阿济格的,目的就是趁豪格,速定皇位,豪格有再大的本事,也不可能推翻王大臣会议的结果。可他没想到阿济格张嘴便把他带了出来,使得他这点伎俩变成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因此多尔衮狠狠瞪了哥哥一眼,阿济格却还纳闷道:“你瞪我干嘛?刚才不是。。。”

    多尔衮怕阿济格又失言,赶紧打断他道:“十二哥,二位王兄还没说话,你怎么先说呢?还是先听听二位王兄的意见吧。”

    众人便把目光齐齐投向代善。毫无疑问,代善身为曾经的四大贝勒之首,在诸王中辈分最高、年龄最长,本身是正红旗旗主,两个儿子岳托、萨哈廉也封了亲王,岳托还是镶红旗旗主,在八旗中势力很大。如果代善来抢这个皇帝之位,不但有资格,而且拥有的者。

    不过代善却打了个呵欠,面带倦容地道:“我已经老了,不但再不能上阵厮杀,脑子也越来越钝。这次出征山海关,刚回沈阳,我就跟大行皇帝说,打算辞了吏部的差事,在府中颐养天年。岳托、萨哈廉他们都能独当一面了,我这个老家伙还占着这个位子做什么?大行皇帝也体谅我的难处,同意我不再兼管吏部,只是要我再缓两天。没想到就。。。唉!至于谁来继承皇帝大位,现在我脑子乱得很,根本理不出头绪,还是你们说吧。”

    众人听了心想这个代善不愧是老奸巨猾,他知道皇位争夺必将十分惨烈,干脆上来就言明自己不争。这样不管谁争皇帝,都必须获得代善的,他的地位反而能更加巩固。当然,也有可能代善是欲擒故纵,故意做个姿态,好看看其他人的反应。

    接下来轮到济尔哈朗发言。他本来就是依附于皇太极的,皇太极一死,便没了主心骨,迟疑着道:“豪格还不知道信儿,是不是等豪格回来,我们再一起商议?”

    在诸王中年龄最小的多铎当即顶回去道:“王兄,您忘了现在是秘不发丧么?当然没法通知肃亲王了。

    ”

    济尔哈朗本来是倾向于豪格的,见众人谁也不提豪格,也只得悻悻住口。他和代善不发表意见,代善的两个儿子岳托、萨哈廉就更不好发表意见;至于镶白旗旗主杜度,本来他这个旗主之位就是白捡的,实力又在诸王之中最弱,就更没有发言权了。

    这时多尔衮终于假惺惺地发言了:“要我说,还是礼亲王继承皇位更合适。”

    代善马上拒绝道:“我刚才说过了,我已经老了。再说我为大行皇帝之兄,只有兄终弟及,岂有弟终兄及之理?你们再推举别人吧。”

    阿济格当即高声接道:“既然礼亲王不肯继承皇位,我推举多尔衮!”

    多铎立即附和,众人心说看吧,这哥仨果然早就卯足了劲要抢皇位了。他们三兄弟虽然一个都不是旗主,但因为母妃阿巴亥被迫为努尔哈赤殉葬一事,在八旗中很受同情。尤其是正白和镶白二旗,本来当年努尔哈赤已经要封多尔衮为正白旗旗主,多铎为镶白旗旗主,结果硬生生让皇太极等人给篡改了。

    但兄弟三人可是满清贵族中出类拔萃的人物,逐渐长大以后,必然要抢回属于自己的东西。尤其是多尔衮智谋出众,皇太极对他虽然猜忌,但也不得不重用。多尔衮便借机与各旗下的甲喇额真、牛录额真广泛结交,增进感情,其中有不少人都暗中表示愿以多尔衮马首是瞻。尤以正白、镶白二旗为甚,济尔哈朗和杜度虽为名义上的旗主,大多数人却早认了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旧主子”了。

    有正白镶白二旗、以及两位能征惯战的兄弟撑腰,多尔衮自是对皇位志在必得,虽然口中推辞,却是不错眼珠地盯着代善,等他表态。如果代善点头,那八旗中就有四旗多尔衮,正蓝旗已经完蛋,即使剩下的两黄旗和镶蓝旗都豪格,多尔衮也可占上风。

    但代善也知道,无论自己哪一方,都会彻底得罪另外一方。万一他的人没当上皇帝,那以后自己可就有好果子吃了。因此无论多尔衮如何暗示,阿济格、多铎二人如何催促,他就是不表态。

    这不表态,本身就是一种态度。岳托、萨哈廉见父亲不多尔衮,自也明白其中利害,更是一言不发。

    局面就这么僵持着,为缓和气氛,济尔哈朗故意说自己要解手,从大政殿里走了出来。刚出来便见索尼、鳌拜、遏必隆等两黄旗大臣立在殿下焦急。济尔哈朗心想如果趁豪格贸然做出决定,豪格必然大怒,说不定又要火并,大清可再禁不起这样的折腾了。便把三人叫过来,对他们耳语几句,然而转身回殿。

    三人听罢大惊,简单商量了两句,便让遏必隆连夜出城给豪格送信,索尼与鳌拜则一起闯进大政殿。

    阿济格一见他俩进来便怒道:“这里是王大臣会议,你们两个奴才进来干什么?还不滚出去!”

    鳌拜本来就是火爆脾气阿济格这一骂,登时火冒三丈,不但不退,反而对阿济格怒目而视。这下阿济格更火了,下意识地就去摸腰下佩剑。多尔衮忙一把,目视阿济格,那意思是说你别忘了这是在哪,这可是在宫里,两黄旗的地盘!杀了鳌拜,先不说彻底得罪了两黄旗,连能不能走出这大政殿都不一定!

    孙地远远独结术陌冷月早仇

    这时索尼不卑不亢地说话了:“各位主子议事,原无奴才等说话的份。不过既然是王大臣会议,议的又是推举新君的大事,大行皇帝有那么多儿子,他们都有资格参会商议!”

    本书来自//

    看过《崇祯:重征天下》的书友还喜欢

1565章 皇位之争 二() 
索尼进大政殿力主让皇太极的儿子参加王大臣会议,其实众人心里都跟明镜似的:两黄旗大臣是皇太极的死党,当然向着皇太极的儿子。请大家品#书……网!更新最快的而皇太极的儿子中,唯一成年的就是长子豪格,说白了索尼的意思就是,如果不让豪格参会,两黄旗就不认可王大臣会议做出的决定,只不过避嫌,没把豪格的名字点出来而已。

    但多尔衮三兄弟之所以要急匆匆召开王大臣会议,为的就是把豪格排除在外,岂肯轻易让步。多尔衮眼珠一转便道:“肃亲王奉诏捉拿爱巴礼,已经走得远了。若要等他回来,说不定得七八天,甚至十几天,岂不误事?我吧,马上派人出城去把肃亲王追回来,但是这边的会议也不用停,先议着。你也说了,大行皇帝还有好几个儿子他们来参会不就行了?”

    索尼当然想为豪格据理力争,但他毕竟是个奴才,既然多尔衮已经放话请豪格回来,他也就不好再多说什么,只得打个千道:“嗻!奴才这就去请其他几位阿哥过来!”

    不找还好,这一找其他阿哥,索尼和鳌拜登时傻眼。他们刚才光顾着去永福宫“护驾”了,关雎衍庆二宫的大火则让其他人去扑。这会儿火倒是扑灭了,但宫内的人全都烧成了焦炭。其中有四具身量尚小的尸体,虽然已经无法辨认模样,但从身高和残存的衣服判断,正是皇太极的四个幼子:叶布舒硕塞高塞常舒。

    眼见“小主子”如此惨状,索尼和鳌拜登时嚎啕大哭起来。要知道皇太极在满清贵族中子嗣并不算多,除了长子豪格外,二三子均已早夭,叶布舒等四人分别是四阿哥五阿哥六阿哥和七阿哥。八阿哥亦早夭;九阿哥,也就是庄妃之子,刚刚与皇太极一起死在永福宫;剩下的就是十阿哥十一阿哥,这两个婴儿就更小了,十一阿哥连满月都没到。

    但事已至此,哭也没有用,给豪格争取时间,同时也保住两黄旗的既得利益,索尼和鳌拜只得去拜见如今已是“太后”的哲哲,把寄养在清宁宫中的十阿哥十一阿哥两个婴儿“请”出来,由乳母抱着去参加王大臣会议。

    两个婴儿本来正在睡觉,突然被抱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周围全是陌生面目狰狞的男人,立时吓得哇哇大哭。乳母又想哄,当着这么多王爷的面,又不敢出声去哄。这下可好,本来气氛极为严肃紧张的王大臣会议,瞬间成了托儿所,代善岳托等人不禁心中暗笑,多尔衮三兄弟则是对索尼鳌拜怒目而视。

    但索尼鳌拜毕竟没有资格参会,阿济格和多铎立刻把他们撵了出去,闭门开会。两个婴儿能发表什么意见?因此会议上的格局没有改变,仍是多尔衮三兄弟迫代善济尔哈朗表态。

    经过刚才“找阿哥”那一番折腾,这时候早天光大亮,众人已经一夜未睡,均是疲惫不堪。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又有谁有心思睡觉?说不定一觉醒来,已是天翻地覆,连身家性命都不一定能保住了!

    众人又僵持了一个多时辰,其间两个婴儿连拉带尿,哭闹不停,却仍是没有结果。不过代善毕竟年龄大了,在这种剑拔弩张的局面下,已经有点顶不住多尔衮三兄弟的凌厉攻势,含糊地表示“都是太祖皇帝的子孙,谁继位我都认”。这无疑已经比前面的立场有所松动,多尔衮等人大喜,又迫着岳托萨哈廉杜度等人表态。

    正在纠缠之际,突然殿门被猛地推开,一人满头大汗地冲进来,把一件圆咕隆咚的东西掷于地上,捶胸顿足嚎啕大哭道:“皇阿玛,你怎么就这样一声不响地去了啊!你这一去,千斤重担都落在儿臣身上儿臣怎么担得起哦!阿玛在天之灵别散,儿臣已经手刃害阿玛的奸人同党,这就给阿玛献于灵前!”

    艘科地不独艘察接阳情方

    孙不地仇酷孙球陌月孙情月

    众人一吃一惊,来人竟是肃亲王镶蓝旗旗主豪格!他不是奉诏出城了么,怎么回来得这么快?多尔衮的脸色登时阴沉下来,他意识到自己耍的阴谋失败了,到底还是要与自己最大的敌人来个正面对决!

    再扔在地上的东西,竟是一颗鲜血淋漓的人头!

    “肃亲王,这是谁的首级?”代善忙问道,“莫非你已经把汉人刺客抓住了?”

    “什么汉人刺客?”这回轮到豪格一头雾水,“刺杀皇阿玛的不是莽古尔泰的余党么?这颗脑袋是我的侧福晋哈达纳喇氏,刚才我把她杀了。谁让她是逆党莽古济的女儿!”

    大政殿内登时一片哗然,众人既对豪格的莽撞无知感到哭笑不得,又对他的心狠手辣感到齿冷。说他莽撞无知,是因为他连是谁刺杀了皇太极都没搞清楚,就匆匆忙忙地杀人;说他心狠手辣,则是因为他撇清与莽古尔泰一党的关系,竟然连相濡以沫的妻子都杀,而且连眼皮都不眨一下!

    原来这哈达纳喇氏乃是莽古济与前夫吴尔古代所生的大女儿,更好地控制当时还算是哈达部首领的吴尔古代,努尔哈赤亲自把她指婚给了豪格。本来莽古济是豪格的亲姑姑,这样一来,她又成了豪格的丈母娘。当然,这种近亲婚姻在族人较少的女真人中也很常见,就更别提还是政治婚姻了。

    孙仇地仇独艘术由闹毫术结

    孙不科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