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7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到伤心处,朱由检一拳重重地捣在桌案上,泪水夺眶而出。缑明显和李守义吓得连连叩头道:“臣等死罪!求圣上重重惩处!”

    过了半晌,朱由检才恢复了平静,擦干眼角的泪水道:“爱之深责之切,朕是对你们寄予厚望才会生气啊!这样吧,犯罪的三名士兵明日公开斩首,所在班、排、连长一律免职,重责二十军棍;营、团长,还有你们两个,官品降半级,罚俸半年!再有犯禁扰民的事件发生,你们两个也不用干了!”

    第二天正午,第一师在洛阳闹市公开执法,将三名罪犯一并斩首,并重责负有领导责任的军官,李守义还当众做了检讨。经此事件,军中士兵自是人人悚惧,再不敢违犯军纪;洛阳百姓则对这支曾经军纪极差、把欺负百姓视为家常便饭的军队开始刮目相看。

    让朱由检窝火的事还并不止这一件。首先是大明军的组建并不顺利,由于一直遵循自愿和严格的标准,第一师缺额严重,兵力暂时只有不到两千人,连一个团都不够。这期间也有些外地卫所的官军陆续赶来投诚,然而他们的原驻地还处于叛军的控制中,无法进行军户制的改革,也就无法按照统一的方法改编。至于从民户中募兵,考虑到河南局势动荡对百姓的影响很大,需要休养生息,也未大规模进行。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朱由检必须首先要保证洛阳这个的战略节点不能再次落入叛军之手。第一师短期内很难形成战斗力,那么原计划尽快西进的李定国部,也不得不暂时驻守洛阳。不过,守城部队现在是靳统武指挥,李定国和马千雪已经率领数百精兵先行赶往潼关,与孙传庭会合了。

    李定国与孙传庭反馈回来的陕西战局,是朱由检忧心的第二件事。负责进攻陕西的“闯王”高迎祥曾经被俘过一次,经过一年多的休养生息,现在他不但兵强马壮,而且变得更加狡诈。过去流贼用兵,往往如同蝗虫过境,来得快去得也快,而且多是分散出击,务求在最短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收益。可是这样一来,就给了官军各个击破的机会,陕西巡抚孙传庭就经常集结重兵突击剿贼,取得了不错的战果。

    但这一回却不然,高迎祥吸取了往日的教训,把手下最精锐的数万骑兵全部集结在商州一带,只派战斗力较差的流贼四处袭扰。而商州离西安和潼关已经很近,这两处战略要地孙传庭是无论如何不能丢掉的。

    眼下孙传庭手下有解勇、左光先和贺人龙三员大将,官军近三万人,但守卫西安和潼关就至少需要两万兵力,能机动的兵力不足一万。拿这一万人去和高迎祥的数万骑兵正面厮杀,即使不是必败,也绝对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孙传庭只好坚守西安、潼关两地,朝廷的支援。

    如此一来,汉中地区就彻底落入流贼手中。据探子回报,流贼在汉中地区大肆抢掠,原本这一带较为富庶,如今却被蹂躏得十室九空。偏巧赶上今冬又是格外寒冷,冻毙、饿毙的灾民不计其数,即使官军收复此地,恐怕没个十几二十年,也难以恢复元气。

    这还不算,流贼“得陇望蜀”,还有由陕入川之意。须知经历了西南叛乱后,四川防务极度空虚,惟一一支还算有战斗力的部队就是秦良玉麾下的白杆兵,现在还未在四川,而是仍在贵州未回。一旦流贼入川,西南必定再次大乱,剿灭的难度会成倍增加。

    西面的战局如此,东面同样不乐观。昨日接到南直隶巡抚急报,李自成、张献忠等流贼攻破凤阳后并未东进南京,而是一路北上直扑彭城,如今几十万大军围住彭城猛攻,城池危在旦夕。

    彭城就是前世的徐州,向为苏北重镇。尤其是黄河、京杭大运河在此交汇,是漕运的枢纽,亦是江南粮米货物向北方转运的最大中转站。一旦彭城失陷,不但物资损失惨重,南北交通亦会彻底断绝,后果不堪设想。

    然而朱由检现在已经无兵可派,只能指望彭城守军能多坚持十天半月,好让卢象升在击溃洪承畴后赶去增援。然而彭城到底能坚持多久,朱由检心里完全没底,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

    东西两线比较起来,东线更让朱由检忐忑不安。这是因为西线的李定国已经献上了一条妙计,只要高迎祥上当,陕西战局就会大有改观。而东线却没有得力的将领和军队指挥,各地卫所官军如同一盘散沙,难以对流贼构成威胁。

    朱由检不由得想起曹文诏叔侄的关宁铁骑,也不知道他们路上顺不顺利,能不能平安抵达南京?

    。。。

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突袭归德府() 
幸运的是,就在朱由检为曹文诏叔侄担心的时候,关宁铁骑刚好开进了南京城。

    自从生擒祖宽,关宁铁骑重新合二为一,曹文诏和曹变蛟谨遵朱由检的吩咐,远远地向东绕过开封,沿着黄河北岸疾行。由于舍弃了重甲和重兵器,换了相对轻便的皮甲和马刀,行军速度大为加快。这一带又都是平原,利于骑兵行军,仅一昼夜就前进了二百多里,抵达河南东部的归德府,也就是前世的商丘。

    从途中遇到的逃难百姓口中得知,归德府也和河南的其他府县一样,卫所官军成了叛军,兵力倒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两千多人。而且这两千多人还不全在归德府城中,而是分驻于附近的宁陵、夏邑、虞城等县,归德府的兵力仅有不到千人。

    本来按照朱由检的计划,关宁铁骑在途中要尽量避免战斗,以赶到南京控制局面为第一要务。但是军需只够三天的量,必须在途中补给,而沿途多为叛军所控制,想靠地方官府军粮恐怕不可能。曹变蛟就提出,不如趁叛军毫无防备,先把归德府端了再说。

    曹文诏和他的侄儿一样,也是性如烈火、说干就干的脾气。他拧着又粗又黑的浓眉沉思片刻,一拍大腿道:“好,干他妈拉个巴子的!我们是要奉旨去南京,但是这一路上也不能当缩头乌龟啊!喂,你们几个,都给我过来!”

    他大手一挥,把原属祖宽统辖的几名百户叫了过来。这几人是曹文诏的老部下,本来就有些怕他,现在刚刚归队,心里正自惴惴不安,赶忙一齐上前单膝点地行军礼道:“末将在!总兵大人有何吩咐?”

    “我不是祖宽,更不是洪承畴,少虚头巴脑地跟我玩这一套,咱们之间说话,过去怎样,现在还怎样!再说我现在是副总兵,不是总兵!”

    曹文诏语气不善地训斥了两句,几名百户更加惶恐,赶紧大声道:“副总兵大人,有啥命令尽管吩咐!”

    “这还差不多。”曹文诏微微点头道,“按理说呢,你们跟着祖宽恐怕也没少干缺德事。圣上之所以没治你们的罪,一是看在大小姐的面上,二是现在战事紧急,正在用人之际,指望着你们戴罪立功。现在就有一个将功折罪的机会:拿下归德府。你们愿不愿意去?”

    “末将愿意!”几名百户赶紧轰然应答。

    “很好。”曹文诏面无表情地道,“你们就率领手下的五百骑兵直接冲上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城池,我在后面接应。机会给你们了,这是我们真真正正第一次在关内平叛作战,勿要堕了关宁铁骑的名头!”

    “遵令!”几名百户立即领命而去,不多时便引着麾下五百骑兵,沿着归德府北面的官道向南缓辔前进,曹文诏等人则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进。

    要说这几名百户虽然名气不大,可也是身经百战之辈,战斗经验十分丰富。他们之所以不着急向城池发起冲锋,是因为归德府附近一马平川,城头上的叛军在数里之外就可以看到他们。如果一味策马狂奔,叛军必然会警觉地紧闭城门,再攻城就费劲了。而慢慢地过去,由于这一带都是叛军的势力范围,守军见他们大摇大摆地沿着官道来,又没有什么特殊的旗,就会放松警惕,以为他们是洪承畴的部下。

    果不其然,归德府城头的叛军远远地就望见了这支数百人的骑兵。他们根本想不到会有北军穿插到此,而且还是正大光明地开过来,还真以为是郑州前线的洪承畴部前来催粮了,因此完全没做防备,也没有关闭城门,只是通知了守城的主将,准备迎接这支部队入城。

    当行进到距离城墙不足百步、双方已经快能看清对面士兵的相貌时,叛军主将扯着脖子高声喊道:“对面来者,可是洪太师大人麾下?”

    那几名百户本来还窝着一肚子火,心道自己不但是堂堂正正的官军,而且还是当今万岁非常青睐的关宁铁骑,战斗力在大明官军中首屈一指,在辽东和剿贼战场上屡立功勋,本来早该加官进爵、获得丰厚赏赐。就因为跟了这个倒霉的祖宽,祖宽又跟了这个阴险狡诈的洪承畴,不但前面的功劳一笔勾销,还差点被连累成了叛军,可以说脑袋差点不保,如何能不恨洪承畴?

    可对面的叛军哪壶不开提哪壶,偏又喊什么“洪太师”。一名百户血灌瞳仁,当即张弓搭箭,炸雷般怒吼一声道:“去你妈拉个巴子的洪太师!”

    话音未落,利箭已经离弦。关宁铁骑人人出身与辽东李家,自幼习武,与一般的军卒可不一样,可以说人人都是武林高手。虽然他们最擅长的作战方式是重甲冲锋,但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其他方面就不行。恰恰相反,凭借着刻苦训练出的惊人臂力,他们的骑射水平绝不逊色于八旗骑兵,如果单纯比较力量,甚至还稍胜一筹。

    而对面的叛军主将压根就没想到对面的人离着这么远,二话不说就放箭,更没想到这支箭来得这么快、这么猛。他一声喊完,嘴巴还没来得及闭上,这支箭就已经到了。只听“噗”的一声,这一箭恰好从他的口中钉进,从后脑贯穿而出。由于力道太大,竟把此人从马上射飞了出去。而周围的叛军都没看到这支箭射过来,只看到主将向后飞堕于马下,完全不明所以,纷纷凑上去看,不免一阵打乱。

    趁着这个机会,几名百户高举马刀暴喝一声:“冲!”

    “杀呀!”

    五百关宁铁骑全都憋着一股邪火,此时终于可以尽情发泄,立即打马如飞,如同一股黑色狂风般向归德府城墙压了过来。按理说五百骑并不算多,可是他们身上那股凛冽的杀气已经直冲云霄,竟如千军万马一般,守城的叛军全都吓傻了!

    。。。

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阎尔梅() 
不到百步的距离,对训练有素、身经百战的关宁铁骑而言,就如同迈步跨过水沟一样简单。还没等叛军反应过来,五百骑兵已经冲至城下。

    城外的叛军本来是迎接“友军”入城的,根本没打算战斗,很多人连兵器都没带。见对面骑兵突然发动冲锋,先是极度震惊,紧接着就是极度恐慌,争先恐后地往护城河的吊桥上跑。本来守城军想拽起吊桥,可是下面已经乱成了一锅粥,根本没法拽,甚至连城门都来不及关。

    而此时关宁铁骑已经杀至,先对城头发动了一次弓箭齐射,紧接着就狠狠撞入叛军阵中。叛军绝大多数是步军,如何能抵挡得住挥舞着马刀的骑兵?顷刻间就被杀出了一条血胡同,为首的百户一马当先冲入城门,后面的骑兵如同黑色洪流般涌入。

    这些叛军原本都是当地卫所的官军,平时养尊处优,多少年都没打过仗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