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7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纷纷称善,朱由检又问起那个抓获的白莲教护法。卢象升忙道:“此人冥顽不化,任凭臣如何审讯,就是不肯透露同党及在各地活动的情况。臣怕他受刑不过死去,只得暂且押入广平府牢房中。”

    “没关系,朕让锦衣卫去收拾他。”朱由检冷酷地一笑道,“他不是嘴硬么?朕保证不出三天,他就连小时候偷邻居家一个鸡蛋这种事都得招出来!”

    众人听了一阵哄笑,卢象升却没笑,对朱由检顿首道:“陛下命臣总理五省四府军务,可节制地方官员,臣总觉得不胜惶恐。今年年初,臣还只是五品知府,如今却已升至二品大员,升迁过速,恐惹物议。乞陛下还是另择德高望重的重臣领此要职,臣只在帐下听用。”

    “卢大人觉得升迁太快了?”朱由检总算没把“兄长”二字脱口而出,微笑着道,“确实,不到一年时间从正五品升到正二品,是有点快。但卢大人是以军功升迁,升得快些也不为过。更的是,你若不当这个总理军务,朝廷的平叛大计就会受到影响。”

    卢象升疑惑地问道:“臣驽钝陛下明示!”

    朱由检解释道:“叛军中大部分是流贼,流贼的最大特点就是流动快,今天在河南,明天就有可能跑到山东、江苏。而各地卫所官军互不统属,各自为战,顶多能保住城池不失,却无法歼灭流贼。朕为藩王时,当时的泾阳县令杨嗣昌曾提出‘四正六隅,网张十面’,但是最关键的则是要有一支主力部队紧跟流贼,流贼跑到哪里,这支部队就追到哪里。

    “朕觉得杨嗣昌这个建议非常好。以卢大人为总理五省四府军务,也正是为此。我们在正面打垮洪承畴后,流贼必然四处乱窜,这时就要看卢大人追剿战果如何了。如果你仅是三边总督,无法节制地方官员和卫所官军,难免会处处掣肘。像广平知府刘养粹初时不肯助饷,这种事以后还会有很多。现在你是‘总理’,那就不一样了,不受节制者可请上方剑先斩后奏,这样方能全国一盘棋,把流贼彻底剿灭。”

    卢象升听罢深感皇恩浩荡,同时也知道自己身上责任重大,含泪行礼道:“臣敢不肝脑涂地以报陛下!臣现在就去磁州借粮!”

    朱由检知道自己这位义兄是典型的性情中人,雷厉风行,也只好目送他大踏步离去。不过卢象升身旁的一名非常年轻的中军引起了他的注意,便叫住他问道:“你今年多大?朕怎么觉得你只有十一二岁呢?”

    那中军没想到皇帝会对自己说话,自是非常紧张,赶紧跪倒叩头道:“回陛下,草民今年十一岁。”

    曹变蛟忙对朱由检介绍,此人就是领着他端掉黄粱梦镇的少年吕元声。因为自己答应了他投军,便把他介绍给卢象升。卢象升也欣赏吕元声少年勇气,便破例收在身边做个中军。因为他是童生,识文断字自然话下,卢象升便让他负责记录粮饷收支等事宜。

    朱由检听了心中一动,心想在这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年代,读书人投笔从戎可绝对是新鲜事,自己正该大大鼓励。

    于是他微微一笑道:“既然在尚书大人帐下听用,所谓‘宰相门前七品官’,你自称‘草民’就不合适了。这样吧,朕升你为正七品百户,从现在起,你就是一员将官了。”

    吕元声半天才反应过来,一边哽咽着,一边用还略显稚嫩的声音大声道:“末将…遵旨!!”

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黄粱一梦() 
朱由检听曹变蛟介绍完吕元声之前的表现,嘉许地道:“俗话说自古英雄出少年,这话一点没错。←頂點小說,朕手下两员大将李定国和李来亨,年龄都没到二十岁,就是朕今年也刚刚十七岁嘛!你年龄更小,借用一位伟人的话: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

    众人觉得朱由检的说法十分新颖和形象,不过还是诧异地问道:“圣上,这话是哪位伟人说过?**点钟又是什么时辰?”

    朱由检这才意识到自己又说溜了嘴,赶紧咳嗽两声岔开话题道:“那什么,**点钟是西洋人的计时方法,相当于咱们说的辰时。对了吕元声,你是黄粱梦镇人?‘黄粱梦’的故事,是不是就发生在那里?”

    吕元声忙恭谨地答道:“正是。当年大才子汤显祖游历到镇上,夜宿于吕公祠内,才思泉涌,以唐人的《枕中记》为蓝本,改编为昆曲《邯郸记》,又名《黄粱梦》,从此风靡全国,与他的另外三部大作《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

    因为并不急于行军,朱由检便对众人笑道:“想不想听戏?让吕百户给我们唱一段《黄粱梦》如何?”

    这个时代因为娱乐方式并不丰富,戏剧便是其中的一种。尤其是对文化水平不高的百姓和军户而言,戏剧人人都能听懂,因而为百姓所喜闻乐见。经过元明两代三百多年的发展,在民间流行的剧种多如牛毛,其中发源自苏州昆山的昆曲,以其曲词优雅、行腔婉转、表演细腻而深受观众喜爱,遂成为风靡全国的最大剧种。

    这些将领们都爱看戏,尤其是李来亨、曹变蛟、孟拱这几位都是年轻人,最喜热闹,当然拍手叫好。

    吕元声拗不过众人的盛情,只得腼腆地笑道:“圣上、各位将军,末将唱是不会的,只能讲讲剧情,里面的一些唱词倒也记得。”

    众人倒不挑剔,纷纷说讲戏也行。吕元声便道:“这《黄粱梦》讲的是唐朝年间,八仙之中的纯阳子吕洞宾下凡欲度脱有缘之人,走到邯郸附近的一个小村子,也就是现在的黄粱梦镇,宿于一间小客栈中。

    “他在客栈内遇到一名姓卢的儒生,这时店小二正为客人煮黄粱米饭,二人闲谈之际,卢生慨叹自己怀才不遇,年届而立却一事无成。吕洞宾问他有何志向,卢生说:大丈夫当建功树名,出将入相,列鼎而食,选声而听,宗族茂盛,方可言得意。

    “吕洞宾觉得卢生可度,便送他一方磁枕。卢生困倦上来,枕着磁枕入睡,却梦见自己先是偶遇佳人,入赘为婿,然后科举高中,入朝为官。其后历经官场沉浮,又屡遭奸臣陷害,险些被皇帝误斩,却也做得几件大事,还率军大败吐蕃,在天山勒石记功。最后官拜丞相,加封赵国公,赏赐食邑五千户,良田万顷,二十四名。

    “卢生又做宰相二十多年,儿孙满堂,荣显至极,直到八十来岁因纵欲过度终于归天。妻子的哭声将他惊醒,却原来只是一场梦而已。梦中历经人生数十载,实际却只是短短一瞬,连那锅黄粱米饭还没煮熟呢。卢生因此顿悟,便跟着吕洞宾修仙去了。”

    众人听罢,皆为这离奇的剧情而啧啧称奇,朱由检却颇有感悟,陷入沉默之中。回想自己误打误撞穿越到这个时空,历经坎坷终于登基为帝这段经历,真是恍如梦中。有时候朱由检甚至会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只是躺在大学宿舍的上铺上,做了一个荒诞的梦,而这个梦随时会醒来?

    可是周围的一切都在明白无误地告诉他,这不可能是梦,而是完全真实的存在。因为在梦里,不可能感受到一个如此真实、如此宏大、如此细致的世界,而在这个世界里,他已经做了多少匪夷所思的大事、影响了多少芸芸众生,又历经了多少刻骨铭心的悲欢离合!如果这真是梦,他也已经属于这个梦,永远也不可能醒来!

    因此朱由检回过神来淡淡一笑道:“戏是好戏,但结尾未免颓唐了些。梦里能做到的事,醒来以后未必不能同样做到。只是卢生所做的一切都是建功立业、享受荣华富贵,换句话说,他忙碌一场全是自己,一死当然是一切成空。

    “但是我们每个人生于世上,不能只为自己,而是要为家人、为民族、为社稷奉献力量。这样你即使老了、死了,你的功绩仍然会被后人铭记、传颂,你的事业仍然会被后代传承下去。这样一来,你就不会像一场梦一样幻化成空,而是永存于世。有个词怎么说来着,‘永垂不朽’,就是这个意思。”

    众人皆顿首受教,朱由检赶紧笑道:“哈哈,不过是一场戏而已,权当一乐,不必认真,我们也该赶路了。”

    于是路途上又恢复了欢声笑语,朱由检尤其喜欢吕元声,故意问他:“如果此次平叛你是总指挥,你打算怎么打?”

    类似问题朱由检也经常问其他武将,目的是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战略眼光。吕元声想了想便答道:“末将以为叛军尤是小可,流贼实在可虑。若是末将指挥,就要把全国官军,包括九边之兵全部调来,把流贼一举扑灭。”

    众人听了都笑起来,朱由检也笑道:“虽然有些不切实际,但你的眼光还是很独到。不错,如果国家是一个人,流贼就像癌细胞一样,不及时把他们彻底消灭,他们就会把更多的健康细胞变成癌细胞,到最后五脏六腑全成了癌细胞,人就死了。但人死了癌细胞也无法生存,对一个国家来说,那就不光是改朝换代了,而是亡国亡种。”

    吕元声也不敢问皇帝什么是“癌细胞”,只听朱由检接着无奈地道:“朕何尝不想举全国之力,把流贼一举扑灭。无奈国家太大,边患更甚于流贼。建虏和蒙古人无时无刻不对关内虎视眈眈,朕实在不敢抽调更多的边军啊!”

    说到此处,朱由检的思绪已经当下,而是瞬间穿越燕山、长城,飞到了寒风呼的塞北雪原。

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雪原求生() 
就在朱由检策马越过漳河的同时,迁安白羊峪关以北三百余里的茫茫雪原上,一队身着厚厚棉衣的骑兵,正抗风冒雪艰难跋涉着。在这种恶劣天气下,即使是草原上的原住民蒙古人,也都停止了一切户外活动,缩在蒙古包内取暖过冬。而这队骑兵却不然,他们已经像没头苍蝇般在这片雪原上转悠了好几天,士卒皆是怨声载道。

    好不容易风雪小了些,为首的将官终于发出扎营的指令。众军士如蒙大赦,赶紧纷纷下马,就在雪地上扎下营帐。与蒙古人一样,他们在地面上铺上一层厚厚的毛毡,这样勉强可以躺下恢复体力。但是在此之前,他们还不得不腾出大半个帐篷的地方,把战马也牵进来暖和暖和,因为谁都知道,这这茫茫雪原上,如果没了战马,那就只能等死了。

    这些骑兵都出自京师三大营,但在京师保卫战中只是做为后备部队,一天仗也没打过。与秦兵相比,他们的军纪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而且全是酒鬼、赌鬼,此时得着个喘息的机会,无不从怀中摸出喝得快要见底的酒壶,贪婪地喝上两口,然后垂头丧气地咒骂起来。骂老天爷,骂自己运气不好,当然,骂得最多的还是他们的主将。

    而他们这位年近五旬、两鬓斑白的主将,却是兴致勃勃,仿佛完全感不到冷,不停地在各军帐之间来回检视,看有没有因为冻饿而丧失行动能力的士卒。看完一遍之后,他满意地点点头,大吼一声道:“全军集合!”

    众军士气还没喘匀就紧急集合,自然更是骂骂咧咧。那将官看在眼里,哈哈大笑道:“你们一定恨透了本将,想把本将碎尸万段,对不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