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7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山顶上已经展开混战,惊慌失措的土匪有的连裤子都没顾得上穿,便蹿出房来想要夺路逃走。可是唯一的一条山路已被封锁,能逃到哪里去?这些人只好来个困兽犹斗,不过他们那点三脚猫的功夫,哪能与武林六大世家之一的李氏子弟相提并论,没多大功夫便多被砍翻在地。

    只有一人疯狂地左冲右突,身手着实不弱。不过他被十几名关宁军团团围住,想逃出去是不可能了。曹变蛟问清这就是那个白莲教护法以后,兴致勃勃地道:“都闪开我来!”

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移师广平府() 
曹变蛟亲自抡刀与那人厮杀,一动手就高下立判。¢£,他本来就是李氏子弟中的好手,武功路数也承袭李氏极刚极猛的风格,招招抢攻,刀刀致命,犹如疾风暴雨一般。

    反观那人,武功却走的是阴柔路线。本来这两种风格并无高下之分,斗的时间长了,阴柔风格可能还会沾些便宜。但今天情况不同,那人已经成了光杆司令,又先被七八名关宁军缠斗了一阵,无论是斗志还是体力,都已经严重削弱,哪还禁得起曹变蛟这一通猛攻,没几招便已手忙脚乱,左支右绌。

    曹变蛟觑准机会虚晃一刀,那人忙挥剑招架,却被曹变蛟一转身闪至右侧,竖起刀背狠狠地敲在右臂上。虽然没有锋刃,这下也够受的,那人当即惨叫一声长剑脱手,身形一个趔趄,又被曹变蛟一个扫堂腿勾翻于地,马上被几个关宁军死死地按在地上,用绳子捆了。

    这场短促的突击战就此宣告结束,曹变蛟清点人数,己方果真连一个受伤的都没有,而土匪方面则被俘十余人,杀死二十余人,还有七八个冒险从山崖上攀爬下山,结果被下面的几百村民堵了个正着,一顿暴揍之后也全都捆了起来。

    曹变蛟赶紧让姓范的土匪首领辨认,果然刚才抓住的那个好手就是白莲教的护法。但是这家伙可比姓范的顽固多了,他自知不免,任凭战士们拳打脚踢,揍得他口鼻全是献血,就是一声不吭。

    曹变蛟心想这人是的线索,可别打死了,急忙喝止众人,教押回去交卢总督发落。众人又把土匪的巢穴一番,发现并无多少存粮和银子,不禁大失所望,曹变蛟厉声问姓范的:“你们从黄粱梦镇抢的粮食藏到哪里去了?”

    “将…将军大人,小的也不知道啊!”姓范的颤声道,“小的只是按照这个人的吩咐,把抢到的粮食运到山下,肯定是他又找人运到别处去了。”

    曹变蛟听了暗暗吃惊,心想看来这个白莲教护法绝对不是一个人行动,他身后肯定还有一个庞大的组织,否则不可能这么快就把如此多的粮食运走。

    于是他立即率队下山,先护送村民回黄粱梦镇,然后马不停蹄往大名府赶。很多男青年在义愤的驱使下,都强烈要求入伍去打白莲教,皆被曹变蛟婉言拒绝。但答应吕元声的话不能说了不算,这位十一岁的少年如愿以偿跟着关宁铁骑走了。

    孰料刚走到广平府南,曹变蛟就迎面碰上了曹文诏和杨陆凯。一问才知道,二人这一天也剿了几股土匪,但是人数要少得多,统共才三十人左右,也都是从马服山派出来的。杨陆凯还说接到卢总督急报,说大军要奉旨移师广平府三人先到广平府城外扎营。

    曹变蛟想起昨天在广平府城下的遭遇,愤愤不平地对二人说了。那两位也都是军旅中人,性格直爽,一听就来了气。三人一合计,干脆把营盘就扎在广平府南城门外,看刘养粹如何反应。

    五百关宁铁骑立即如洪流般向广平府冲去,吓得守城士卒立即紧闭四门。知府刘养粹闻报大惊,急匆匆登上城头,一看又是昨天那将官,强作镇定质问道:“尔等这是何意?你们既是卢象升所部官军,就该奉旨南行,为何在我广平府逡巡不前?难道你们还想进城抢掠百姓么?”

    曹文诏毕竟比曹变蛟老练得多,对刘养粹抱拳行礼,略带嘲讽地道:“刘大人勿要误会,我等正是奉旨来广平府城外扎营的。不单是我们,很快总督大人的标营也要过来。你就是城门大开,我等没有总督大人将令,也不敢跨过城门一步。话又说回来,若是总督大人有令,就凭刘大人你,还想挡住我们关宁铁骑进城么?”

    关宁军登时哄堂大笑,气得刘养粹脸色苍白,刚想回嘴,曹文诏却已不理他了,立即吩咐众军扎营。关宁军还真就紧贴着广平府城墙安营扎寨,刘养粹听说卢象升也要来,情知不妙,急忙绞尽脑汁写折子,想来个恶人先告状,暂且不提。

    仅过了一个多时辰,天雄军的大队人马果然浩浩荡荡开到。曹文诏等人忙上前迎接,边走边把之前的经过向卢象升介绍。

    卢象升听罢颔首道:“昨夜本官亦接到京师飞鸽传书,说福王与洪承畴已反,圣上已于前日御驾亲征。看来二人叛乱已是千真万确,这白莲教必是先行向广平府等地渗透,策应叛军主力。又命本官先移师东平府,为后续大军筹措粮饷。这个刘养粹是本官的老‘朋友’了,看来还真得会会他。”

    众人一路说着来到城下,中军立即向城上高喊道:“三边总督卢大人奉旨到此,立即开城!”

    刘养粹的奏折才写了一半,根本没想到卢象升来得这么快。他赶紧出去向城下一看,只见数千天雄军军容整肃,为首的官员端坐在一匹极其神骏的战马上,对他拱手朗声笑道:“刘大人,别来无恙!学生这厢有礼了。”

    别看刘养粹对曹文诏等武将很神气,可面对卢象升这个三边总督、正二品文官,他可不敢托大,忙满脸堆笑道:“这不是建斗兄么!欣闻兄勤王有功,荣升高位,弟还未及致贺,没想到建斗兄大驾光临!只是弟听说建斗兄是奉旨去襄阳的,为何来这小小的广平府呢?”

    卢象升正色道:“刘大人可能还不知道,洪承畴已经勾结洛阳福王发动叛乱了!学生刚接到京师飞鸽传书,要我率军先入广平府,详情入城后再谈。”

    刘养粹听了脑袋嗡地一声,知道如此大事,卢象升不可能骗自己,如果再不开城,那自己就成了抗旨不遵了。只得一迭声吩咐守军开城门,亲自将卢象升迎进城来。卢象升却并未让大军入城,只是驻军城外,自己只和曹文诏等几员将领入城。刘养粹见曹变蛟对自己满脸揶揄之色,虽然恼火,却哪还敢发作?

    众人来到府衙分宾主落座,卢象升开门见山地道:“刘大人,刚刚接到兵部传书,要学生就地筹措粮饷。不瞒大人说,学生麾下这几千人也马上就要断顿了。还望刘大人鼎力!”

    刘养粹一听就把脸拉了下来,皮笑肉不笑道:“建斗兄,不是弟不帮忙,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筹粮遇阻() 
卢象升刚一说到助饷问题,广平府知府刘养粹就连连摇头,说去岁当地大旱,夏粮几乎绝收;本来秋粮长势还可以,但收割的时候正赶上建虏入寇,各地卫所官军赶往保定、河间二府勤王,广平府已经出了不少粮草,如今实在没有了。∽↗,

    卢象升摸不清实际情况如何,当然也不好反驳,只得诚恳地道:“广平府百姓困难是肯定的,其实全国各府各县,赶上这种年景,有几个不困难的?但如今平叛乃是第一要务,将士们没有军粮,如何能作战?万一叛军打过来,百姓的损失只会更大。学生也不是要刘大人狠刮地皮,普通百姓可以不问,只找当地的名门望族、缙绅富商,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应该还是可以筹措到一些粮饷的。”

    刘养粹却转移话题道:“朝廷派建斗兄率领几千将士出京,竟然不发给足够粮饷么?户部、兵部这起官员是干什么吃的?”

    卢象升只得耐着性子解释道:“并非朝廷不给粮饷,实在是京师附近被建虏肆虐过于严重,粮食奇缺,根本挤不出多少来。不瞒刘大人,自从京师被围,宫中就缩减饮食,连太后都改为一日两餐了。”

    刘养粹却根本不信,摇头笑道:“建斗兄心眼忒实!若听弟之言,兄什么也不用做,只需向朝廷告急,说军中已经断炊,朝廷肯定有办法。弟深谙此道,有的时候你不给朝廷哭穷,朝廷还真以为你富得流油呢!”

    总之不管卢象升怎么说,刘养粹就是一味推脱,不肯帮忙解决粮饷问题。后来卢象升也生气了,向京师的方向一拱手道:“刘大人,学生现在可是奉旨筹措粮饷,不光是为眼下这几千军马,也是后续大军。如果筹粮不力,耽误平叛作战,圣上怪罪下来,学生如何能吃罪得起?”

    卢象升这话分量已经很重了,明着是说自己,实则是说刘养粹。刘养粹却是有恃无恐,把脖子一梗道:“既然总督大人这么说,您不妨到粮库中去看看,可有多少粮食!至于大人说去找大户筹粮,下官可没这个本事。因为这些大户都是缙绅,按规定是免于纳粮的。而且人家朝中有人,咱们都是在官场沉浮多年的,得罪人太多是个什么后果,总督大人比下官更清楚吧!”

    二人越说越僵,最后卢象升终于把脸沉下来道:“既然刘大人不肯帮忙,学生只好亲自前往这些富户家中筹粮!”

    “那就只能有劳总督大人了!”刘养粹也翻脸道,“下官有言在先,可并非下官抗旨不助饷,而是实在超出下官能力之外!”

    曹文诏等人一直在旁边听着,见刘养粹如此顽固,不禁勃然大怒。曹变蛟当即出言讥讽道:“不知道是谁一见我们来,还以为是来了土匪,又叫‘好汉爷爷’,又要送粮食送银子?我就纳了闷了,土匪来了怎么就能凑出粮饷,官军来了反倒没有?”

    刘养粹登时气得脸色煞白,卢象升却沉声道:“多说无益,时间紧迫,刘大人,告辞了!”

    说罢他就领着几人出了府衙,曹变蛟刚一出来就破口大骂道:“他妈拉个巴子的,一个破知府神气什么?圣上也不如他架子大!”

    卢象升忙喝止道:“不得胡言!不管怎么说他也是朝廷命官,司牧一方,绕过他行事实在不方便。二位曹将军且先回营,杨陆凯跟着本官,看看能否筹措到些粮食。”

    其实过去卢象升任大名府知府,大名和东平府紧邻,城里谁是大户他清楚得很。他在城中最大的酒楼醉仙楼置酒两桌,亲笔书写请帖,派杨陆凯给十几位缙绅富商送去。

    这些人倒是不敢不卖卢象升的面子,到晚间纷纷赶到,少不得要恭维卢象升一番,又祝他高升二品大员。

    酒过三巡,卢象升也不隐瞒,便把现在的形势和奉旨筹粮的事情对众人讲了。末了诚恳地道:“在座各位都是东平府有头有脸的人物,若能做个表率,慷慨解囊襄助军粮,必会声名更隆,学生也会向朝廷上折子,他日朝廷必有嘉赏。”

    可是这些人都是“人精”,一听说要自己出钱粮,要么就装傻充愣,要么就开始哭穷。至于什么“嘉赏”,他们压根就乎,心想什么奖励也不如把钱粮攥在自己手里。当然他们也不愿意把卢象升得罪狠了,有几个人还假惺惺地提出要拿出几十石粮食来,不过还得再过几天他们从各处产业里凑一凑。

    卢象升听了既心急如焚,又感到十分气愤。急的是这么点粮食根本解决不了问题,而且他可能很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