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5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接下来朱由检又命令高第:山海关城内外数万人,有一个算一个,立刻沐浴更衣,而且必须是淋浴,每天一次,连洗七天!

    这下高第可犯了难,嗫嚅着禀道:“圣上,若是炎夏,汲上井水即可沐浴,或是直接到河中洗澡亦可。可现在正是春寒料峭,沐浴必须烧热水。如今关内外军民不下十余万,若是这么多人都要沐浴,而且连洗七日,得烧多少热水?不惟麻烦,恐怕储备木柴都不够…”

    “那朕不管,你自己去想办法,否则要你这辽东巡抚干什么?”朱由检阴沉着脸道,“没有木柴,就派人去山上砍,实在不行扒些房子,把门窗房梁都劈了烧水!”

    见皇帝如此疾言厉色,高第哪敢怠慢,马上亲自出去安排。巡抚府首先在院中架起大锅,点燃劈柴,不多时便把一锅水烧得滚开。

    高第自然是要先请朱由检入浴,并且为他准备了大木澡盆。因为朱由检此行并未带宫女随侍,高第还自作聪明地请来赫尔哲服侍朱由检洗澡。

    赫尔哲倒是欣然同意,连声催促朱由检赶快脱衣服泡澡。朱由检却哭笑不得地道:“朕不是说了要淋浴么?淋浴不仅省水,更的是卫生。而且朕也不要人服侍,难道朕连洗澡都不会么?疫情紧急,咱们抓紧时间在屋子外面排队,一个洗完一个马上接着洗!”

    在朱由检的带头下,巡抚府里里外外,上至老头子孙承宗、高第,下至做饭的厨子和杂役,都依次排队淋浴。但有些人却不喜欢洗澡,推三阻四不愿来排队。朱由检听了大怒道:“这些人当洗澡是自己的私事、小事么?传朕的旨意,如有无故一再拒绝洗澡者,军法从事!”

第八百三十七章 灭鼠运动() 
“万岁有旨:自即日起,全城军民暂停一切活动,专心灭鼠。捕鼠十只,赏银一两;捕鼠百只,赐田一厘;如有利欲熏心、养鼠领赏者,立斩不赦!”

    第二天清晨,朱由检这道灭鼠的圣旨就迅速传遍全城。老鼠这东西看似不起眼,胆子既小,又专门偷啃粮食,一直为老百姓所厌恶,“老鼠过街,人人喊打”,就是极其生动的写照。

    但是老鼠的生命力顽强,且数量极多、繁殖极快,尽管百姓平日里也会采取一些灭鼠措施,比如养猫、洒老鼠药等等,却是收效甚微。而且老鼠除了偷吃些粮食以外,似乎对人也没什么威胁;不论军民,白天忙了一天累得要死,晚上回房只想休息,也懒得再耗精力和这些难缠的家伙较劲。

    可是这次不同,山海关的十余万军民从巡抚府贴出的告示上得知:已经致死百余人的可怕瘟疫,竟是因鼠而起!一时间,不论男女老少,皆是谈鼠色变,同时更增加了老鼠的憎恶之情。

    而皇帝的这道圣旨,更是瞬间点燃了十余万军民的灭鼠热情。白花花的银子、可以祖辈相传的田地,谁不想要?再说捕鼠又不是上阵杀敌,只要做好防护措施,不被老鼠传染,男女老少谁都能做。于是十余万人立即行动起来,在山海关城内及野外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灭鼠运动。

    灭鼠的方法,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最简单的方法是捕鼠夹和捕鼠笼,这东西平常老百姓家中都会有,但一般也就是一两个。这次在丰厚的物质刺激下,仅仅一个白天,全城就赶制出了数万个捕鼠夹、几千个捕鼠笼,投放到老鼠经常出没之处。时间不长,“啪啪”的声音就连续不断地响起来,那些敢于招摇过市的老鼠,有不少惨死在铁夹之下。

    但老鼠是很聪明的动物,绝大多数胆子又比较小,上当踩捕鼠夹的只是少数。这时人们又开始对老鼠洞下手,过去发现老鼠洞,一般是用石块堵死;但现在可没人堵了,因为一个老鼠洞,往往就意味着几两银子!

    对付老鼠洞的方法也是多种多样,有灌水、灌石灰的,有用烟熏的,有还有直接用铁锨挖的。一旦老鼠被赶出来,在外面等候多时的人们就会抡起铁锨一通猛拍。

    在一些老鼠肆虐的重灾区,朱由检还组织官军统一投放剧毒鼠药。其实在前世,因为剧毒鼠药往往会误伤其他动物,甚至是被人误食,因而被严厉禁止;但现在两害相权择其轻,他也顾不了那么多了。

    而在野外,对田鼠的捕杀同样进行得热火朝天。现在天气逐渐变暖,本来也到了春耕的时候。人们便借着松土的机会,在田中深挖鼠洞,穷追猛打。田鼠可不像家鼠那么聪明,过去只有菜蛇、猫头鹰等天敌,农户可没怎么对他们下过手。这次突然集体行动,收获可比山海关城内要大多了。

    每日到了正午,则要进行上交死鼠、兑换银两的工作。朱由检每次都命人在城外的原野上挖一个大坑,交上来的死鼠全部扔进坑中,一把大火烧个干干净净。当然这个过程必须确保安全,襙都裹得里三层外三层,穿得与前世的防化服相仿。

    除了灭鼠以外,朱由检对卫生工作也毫不放松。每人每天必须洗澡,衣物也都用开水烫过一遍。另外他还借鉴秦王庄的成功经验,对粪便进行统一,严厉禁绝随地大小便、随地吐痰。

    孙承宗等人见皇帝整日忙于灭鼠和搞卫生,不禁心急如焚。在他们看来,辽东国土一战尽失,如何布置防务才是当前的头等大事。另外皇帝偷着出京这么长时间,现在朝廷已经乱成了一锅粥,也实在不宜在山海关耽搁太久了。

    其实这些朱由检都知道,也确实都是的急务。但是他还是坚持要等到灭鼠和卫生运动初见成效,再离开山海关返回京师。因为他心里很清楚,鼠疫在历史上给人类造成的灾难太严重了,若不及时制止其扩散,山海关的军民就将遭受灭顶之灾,不用后金来打,自己都有可能死绝,甚至还可能波及全国!

    当然朱由检也知道,自己不可能在山海关待太久。因此他这几天一直在给高第、满桂、祖大寿等人上课,告诉他们如何应对鼠疫。

    高第等人这才知道,鼠疫是由老鼠和跳蚤联手传播的烈性传染病。跳蚤叮了老鼠以后再叮人,就会把瘟疫传播到人身上。初时会有发热、寒战、被叮咬的部位瘙痒出血等症状,然后病情迅速发展,三四天内就会破坏全身血液,造成死亡。

    而这还只是鼠疫的一种传播方法,更为可怕的是,已经感染鼠疫的人,还会以咳嗽、喷嚏的方式,用唾液飞沫将瘟疫传染给其他人,这就是肺鼠疫。染上肺鼠疫后,病猛更为凶猛,甚至可朝发夕死,且病死率高达九成以上。朱由检强令每人必须带口罩,且发病者坚决隔离,原因就在于此。

    其实朱由检还没敢告诉他们,在历史上鼠疫曾经有过三次大流行,其中最严重的一次始于十四世纪,单是在欧洲就造成了两千五百万人死亡,整个欧亚大陆更是有近亿人死亡。

    明末这个时代,正赶上这次大流行的尾期。据估计,单是华北地区,死于鼠疫的人口就达千万以上。当李自成率领大顺军兵临京师城下时,京师之内尚有两三万守军,但仅用两天就攻陷了这座世界上最坚固的城池,据说也是因为正值城内鼠疫流行,士卒皆无力防守所致,故有“明亡于鼠疫”之说。虽然有些偏激,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明末鼠疫肆虐的实情。

    在朱由检的雷霆手段之下,山海关这场本该大规模爆发的鼠疫,被迅速压制了下去。除了二百多人已经发病,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而死亡外,其余军民都安然无恙。

    朱由检这才心中稍安,立即启程返回京师。其实不用孙承宗等人催,他早就归心似箭了!

第八百三十八章 返回京师() 
朱由检率领三千轻骑昼夜兼程,仅用了一天半时间,就从山海关返回京师。也不容他不抓紧时间,因为自从偷着离开京师至今,已经过去了将近一个月。

    原本他没想离京这么长时间,可节外生枝的皮岛之行就耽误了十天,从大凌河、锦州突围后,不敢走辽西走廊,翻山越岭慢了四五天,再加上在山海关应对鼠疫又花费了几天,将朱由检原来的计划都打乱了。

    还在山海关时,朱由检就已经从飞鸽传书中得知,自己偷来山海关的秘密已经泄露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皇帝一连这么多天不露面,如果朝中没有大事,还勉强说得过去;可是后金军突然大军进攻,辽东、蓟州、天津等地当然要向朝廷告急。出了如此大事,若是再以皇帝有恙为由对群臣避而不见,那就实在不像话了。

    事实上,已经就些性急的大臣在东华门外以死相迫,一定要皇帝上朝商议抗虏之事。皇后蕊儿眼见要闹出人命,万般无奈之下,只得亲口承认:皇帝早已亲赴辽东主持大局了。

    这个消息不啻是一颗重磅炸弹,一下子点爆了群臣对皇帝的不满之情。以东林党为首的言官们对朱由检不打招呼就擅自出京的行为极度不满,甚至拿朱由检与贪图嬉戏、擅自出京玩乐的武宗朱厚照相提并论。他们天天堵着宫门指责秘书处故意隐瞒消息,耽误国家大事。梅剑等人成了他们的出气筒,整日被指着鼻子斥骂。这些柔弱女子哪见过这种场面,无不吓得花容失色,甚至当场被骂得泪水涟涟。

    这还只是不掌管具体朝政事务的言官,六部官员更是怨声载道。过去有太监,批红权握于太监之手,皇帝懒政,朝廷还能正常运转;可现在朱由检废除太监,将批红权收归自己手中,秘书处只是负责整理奏章,可没有决策的权力。二十多天下来,各地奏章全都滞留宫中,如今已是堆积如山。

    内阁那几位老兄倒是不着急,他们心里清楚得很,反正自己也要下课了,皇帝在时,还不得不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现在皇帝都没影了,他们更是当起了甩手掌柜。

    六部尚书却承受了巨大压力。尤其是吏部尚书孙承宗、户部尚书王在晋和兵部尚书袁可立,由于他们平时对朱由检颇为维护,此时也成了众矢之的。孙承宗跟着皇帝走了,眼不见心不烦倒还好些,那二位就有些狼狈了,就连袁可立的学生黄道周,也指责恩师平日对皇帝过于纵容,才导致皇帝如此率性妄为,袁可立是有口难言。

    从飞鸽传书转来的急奏中,朱由检也大略了解到,大明的局势并没有因为新君登基而马上大有改观,各地的情况仍然是一片糜烂。流贼依然在河南、湖北一带肆虐,官军不但不剿,反而常常因为欠饷闹事;天灾亦是频发,全国各地奏报雪灾、旱灾、震灾、瘟疫的不下几十处。尤其让他忧心忡忡的是,包括顺天府、宣化、大同等好几处地方官员都奏报有“时疫”流行,朱由检一看便知,和山海关一样,都是鼠疫。

    惟一一件让朱由检高兴的消息,就是令妃戚美凤已经抵达京师。和她一起奉旨来京的,还有原秦王府的全体成员,大批工匠、工人,以及黄海商帮的伙计。当朱由检率军到达京师北面的安定门时,除了文武大臣以外,皇后蕊儿、德妃包玉怜和早已望眼欲穿的令妃戚美凤都在城门外迎接。朱由检见到亲人,这才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圣驾回京,接驾的全体大臣自然都得跪接。蕊儿、包玉怜和戚美凤也要下跪,朱由检忙跳下马来,亲手搀住戚美凤道:“你有身孕,现在天气还是很冷,又何必这么辛苦来接呢。还有皇后和德妃,朕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