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5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想攻大凌河,最多一天即可围城。

    “而我军不擅野战,只能据城固守待援。而且我军以步军为主,不论是从山海关还是从宁远派出援军,均需跋涉数日,建虏可以逸待劳痛击我师。因此大凌河实在不是一个好战场,更何况城池还未筑成!”

    “那依高大人之见,应在何处守城呢?”朱由检追问道。

    高第犹豫再三,才叹了口气道:“以臣愚见,其实驻守山海关是最好的。只是袁巡抚已经费了那么大精力筑好了宁远、锦州二城,放弃实在可惜。边军将士田产子女都在此地,也绝不肯轻弃。”

    “那你刚才为什么不说?”

    “关宁锦防线是孙阁老的得意之作,臣岂敢造次!”高第嗫嚅着道,“再说陛下也曾说过,祖宗之地寸土不弃,臣又怎敢…”

    朱由检也沉默了,望着镇东门外向东北方向延伸、逐渐消失在夜色中的狭长走廊,良久才突然道:“如果建虏绕过锦州和宁远,突然来袭山海关,当然,朕只是说如果。你有把握能守住么?”

    高第心中一阵激动,立即答道:“陛下,臣也曾想过这个问题。臣不敢欺君,实在没有把握!听说建虏已经有了火炮,即便没有火炮,陛下请看,这城外即是角山,山顶高于城墙,若建虏居高临下用强弓放箭,城头的士卒岂不要吃大亏?若在山顶再建一道城墙,甚至建到角山之北,将山岭整个包进来,方为万全之策!不过在宁远等地筑城已经耗银千万,朝廷也实在拿不出这么多银子筑城了…”

    “银子的事你不要管,如果朕给你足够的粮饷,还有满桂一部,如果不够还可增兵三万,你能不能守住山海关?”朱由检不依不饶地道。

    高第浑身一颤,忙跪倒以头触地道:“若真如此,臣敢保山海关万无一失!”

    “好,朕要的就是万无一失!”朱由检一字一顿地道,“李来亨,宣旨!”

    李来亨当即跨前一步,展开早已写就的圣旨高声宣道:“辽东经略与辽东巡抚职权相近,且易生掣肘推延之事,实无必要。自即日起,裁撤辽东经略!”

    高第听了顿如五雷轰顶,心道这不是把自己给免职了么?

    孰料接下来的,却更让他目瞪口呆:“着免去袁崇焕辽东巡抚之职,由高第接任。以赵率教为蓟州总兵官,率军一万移防蓟镇;满桂为山海关总兵官,仍驻山海关!”

    见几人均愣在当场,朱由检焦急地道:“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赶紧问,朕还急着去皮岛呢!”

第八百零二章 辽东攻略() 
第二天清晨,当孙承宗被大军开拔的声音惊醒时,赵率教的人马已经出城了一大半。孙承宗急寻皇帝不见,就连高第和满桂也找不到,不禁大惊失色,如同疯了一般到处打听。一个中军看他可怜,忍不住道出实情:“巡抚大人和总兵大人是去了关城西南的海港,送陛下上船了。”

    孙承宗脑袋嗡地一声,也不及细问高第为什么从经略变成了巡抚,急忙打马飞驰出城。还没到港口,却见高第和满桂正率领着皇帝的轻骑兵往回走,孙承宗劈头就问:“圣上呢?”

    高第摇头苦笑道:“圣上与李来亨将军已经乘船赶赴皮岛。”

    “嗨!”孙承宗顿足大恼道,“你为什么不拦着圣驾!还不快随老夫去追!”

    “追不上了,圣上的座舰已经出发一个多时辰了。”高第无奈地道,“下官当然尽力阻拦,可圣上执意要出海,下官哪能拦得住啊。另外尚书大人,圣上还有密谕给你。”

    孙承宗忙敛容接过高第递过来的圣旨,展开看时,却见上面写道:“山海关城关残破,若建虏大至,恐有危险,朕已决意在此修筑重城,详情由新任辽东巡抚高第转告。筑城所费皆从内帑拨付,尚书大人勿忧。朕也是万般无奈才赶赴皮岛救急,尚书大人可暂在山海关主持大局,全力配合高第筑城。钦此!”

    孙承宗看罢又是连连摇头道:“当年王在晋就主张在山海关修筑重城,为此老夫还与他争得不可开交。如今宁远、锦州已经筑成,大凌河也竣工在即,建虏未必敢越过数城硬攻山海关,怎么圣上又捡起王在晋那一套?赵率教部又为何调走?还有,圣上为什么非要去皮岛?有多少兵马随行?”

    “圣上并未对下官详细解释,”高第赔笑道,“下官也只是奉旨行事,其余不敢多问。前两日正好有从登州来山海关运粮的四艘海船,圣上就是乘运粮船出海的,随行的近卫约有五百。”

    孙承宗向东方的海面遥望,只见海天一色,渺渺茫茫,哪有船只的影子?他虽然心中划满了问,也对朱由检甩下他擅自出行大为不满,却是无可奈何,只得与高第等人返回山海关。

    与此同时,朱由检也立在一艘仅有三百料的运粮船甲板上,扶着船舷向东极目远眺,心中暗骂:袁崇焕这个冒失鬼,把全盘计划都给搅乱了!

    因为别人当然不知道,朱由检做为穿越之人却清楚得很:袁崇焕与毛文龙在历史上只见过一次面,然而就是这一次,袁崇焕就要了毛文龙的命。此时袁崇焕去皮岛会毛文龙,不用问,这必是去杀毛文龙了。

    毛文龙虽然军纪败坏,不服从朝廷调度,又频频索饷,拥兵自重,但毕竟是埋在建虏后方的一颗钉子。而且不管怎么说,他也立下了斩杀老奴的大功,本身又是一品总兵,就算有罪也不能直接杀了啊!退一万步说,毛文龙死不足惜,他手下的那群海匪又如何约束?一旦袁崇焕真的杀了毛文龙,辽东局势就会陡然生变,朱由检筹划已久的辽东攻略搞不好就要彻底泡汤了。

    而朱由检之所以背着群臣偷偷离开京师,之所以将孙承宗甩在半路上,全是这个计划能顺利实施!

    其实早在宁远之战结束后,朱由检就一直在思索一个问题:如何才能彻底打败建虏?

    历史证明,孙承宗和袁崇焕苦心经营的关宁锦防线根本没用,建虏数次入寇,都是向西绕过辽西走廊,直接从蓟州方向突破。这个东方马奇诺防线不但没有起到应有的防御作用,还因为将大明最精锐的部队拴死在辽东,徒然耗费粮饷不计其数,从而彻底掏空了大明的最后一点家底。直到最后京师被李自成攻破,辽东边军仍不救援,反倒开关献城倒打一耙满清铁骑兵不血刃地踏入中原。所以这条路根本走不通,必须另辟蹊径。

    守不行,那么以攻为守,主动与后金开战怎样?朱由检初时确实是这么想的,他一手秦兵,从成军之日起,就一直把八旗铁骑做为假想敌。

    但朱由检亲身经历过与后金作战,深知以秦兵现在的实力,还不足以与八旗抗衡。最简单的一点,秦兵的战斗力主要体现在火器上,而火器作战对后勤依赖极深,枪支、弹药、粮饷缺一不可。可是辽东战场与京师远隔千里,运输补给极为不便;后金又全是骑兵,来去如风,机动能力极强。秦兵进得慢,则敌人可以从容撤退,己方徒增消耗;若进得太快太急,又会导致给养跟不上,容易被敌人拖垮,甚至围歼。而若用秦兵防守,则又面临同样的问题:防线实在太长,根本守不过来!

    守不可,攻亦不可,难道大明就真的不是满清的对手?难道历史真的无法改变,中华民族还是要遭受三百年的劫难?辽东,后金,八旗铁骑!朱由检对这个最为关键的问题反复苦苦思索,却一直没有想出好办法来。

    直到有一天,当时朱由检还和李贞妍困在钓于岛上,夜间正无聊地坐在山顶数星星时,他突然想到:老人家当年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时的局面可比自己现在困难多了,后来不是一样解放全中国!那老人家是怎么做到的呢?

    于是他情不自禁地回忆起了老人家的种种战略思想:运动战;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不打无准备之仗;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而不要拘泥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突然他心头一亮:对啊,辽东既然是一块战不能战、守不能守的烂肉,为什么不割掉它,换句话说就是暂时放弃?弃掉辽东,那么边军的补给距离就会大大缩短,恰如一个拳头缩回来,再次打出去的时候才会更为有力!

    那一夜朱由检彻夜未眠,辽东攻略在他的反复谋算下,已经基本定型!

第八百零三章 辽东攻略 下() 
朱由检的辽东攻略其实也很简单,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弃辽东、拒山海关、死守京师。

    先说弃辽东,这是辽东攻略的第一步。说起来似乎简单,无非就是放弃宁远、锦州、大凌河等一切关外城池,将边军和人口撤入山海关内。这样做的好处朱由检早就想过了,既缩短了补给线,了的粮饷;又可将分散的兵力集中在关内,使后金军丧失打运动战、歼灭战、围点打援战的机会。

    但这看似简单的第一步,其实也是最难的一步,因为这里面有两大极难逾越的障碍。首先是舆论,丧失国土这个骂名可太难听了,任谁也承担不起。这个时空的明朝官员基本上都是一根筋,只知拒敌于国门之外,根本不懂战略战术。况且朱由检刚说过“祖宗之地寸土不让”,现在若公然主动放弃辽东大片国土,大臣们该如何看他,会不会产生激烈的抵触情绪?

    而对于老百姓来说,朝廷连年加派“三饷”,基本上都用在了辽东。如今关宁防线好不容易建起来了,皇帝说放弃就放弃,岂不让百姓寒心?

    第二大障碍则是边军。朱由检深知像祖大寿、吴襄这样的将领,其实已经成了割据一方的军阀,他们完全是把辽东当做自己的地盘,把边军当成了自己的私军。他们麾下的士卒也多在辽东拥有土地和家庭,现在朱由检要他们退入关内,等于是剥夺了他们苦心经营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全部家当,一定会遭到强大的阻力。稍有不慎,还可能激起哗变甚至投敌,后果不堪设想。

    但是障碍再大,朱由检还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暂时放弃辽东。正所谓长痛不如短痛,虽然此举在短期内必然会带来很大的损失,可总比这么一直耗着,到最后全军覆没强。

    这也是朱由检一定要亲自来辽东的最大原因,因为只有他这个皇帝,才有足够的权威震慑边军他们乖乖地撤退。至于舆论问题,朱由检打算制造一场“失败”辽东看起来不是主动放弃,而是战败丢失的,这样只需对负责将领稍事惩罚即可。反正明军在辽东是屡战屡败,再败一次也没什么稀奇。

    辽东攻略的第二步是拒山海关,这和第一步也是紧密相连的。因为边军撤出来必然要先退到山海关,这座“天下第一关”却不能再放弃了。因为山海关不但离京师已经不远,更的是它濒临渤海,地势险要,是个极好的防御战场。

    在这里朱由检决定采纳王在晋的方案,在现有关城外再筑一道重城。这样既可避免后金居高临下攻城的情况出现,也可以充分发挥火器的优势。

    另外选择山海关做为防御的底线,朱由检还充分考虑到渤海的影响。后金军虽然骑兵冠绝天下,但完全没有海军;大明虽然水师力量也很孱弱,但好歹比后金强。如果皇太极真的兵临城下,明军完全可以将战舰行驶到关外的近海,从海上炮击敌人。这就是移动的炮台,还完全不用担心遭到后金军的攻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