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由检此言大出孙承宗等人意料之外,孙承宗当即抗声叫道:“陛下,和议万万不可,臣宁肯一人独对建虏铁骑,也绝不肯放弃辽东半寸土地!”

    主和派却是得意洋洋,施凤来还假惺惺地劝孙承宗:“孙大人,陛下在日讲时不是说过了么,辽东为羁縻之地,不论和议成功与否,名义上都是我大明疆土,又何来放弃之说。和议一成,兵灾消弭,难道不是社稷幸事?”

    孙承宗还欲披肝沥胆地向皇帝痛陈厉害,朱由检却袍袖一拂道:“朕累了,退朝吧,有事明日再议!”

    孙承宗退朝之后不禁连连埋怨袁可立和王在晋,嫌他们没有和自己一起力谏。二人也深感意外,均觉得以朱由检的性格和经历,按理说不会同意与建虏和议才对。但圣旨已下,木已成舟,二人也只得劝孙承宗,说和议未必能议成,现在只有集合朝中大臣的力量,待建虏遣使进京时再据理力争。

    孙承宗还是不肯罢休,决定明日上朝时再劝皇帝收回成命。反对议和的数十名东林党官员也都加入孙承宗的阵营,纷纷回府写奏章,准备第二天早朝时递上。

    孰料第二天清晨,众臣刚来到东华门外,即被把守宫门的警卫团员客气地告知:昨夜万岁偶染风寒,今天无法早朝,如有奏章秘书处代呈御览也就是了。

    刚刚成立的秘书处暂由梅剑出任女官,此时她便在东华门口收集大臣们的奏章。有些大臣乖乖地上交了奏章,但有些大臣却对这个新成立的机构不以为然。尤其是皇帝竟然任命女官,在他们眼里,女官还不如太监,历史上但凡后宫干政,必会扰乱朝纲,皇帝此举纯属取乱之道。

    当梅剑收到黄道周处时,这位固执的东林党人便把脸一沉道:“奏章至重,岂可由女子代呈!快去奏明陛下,臣定要将奏章亲呈陛下。如陛下龙体欠安,不便御览,臣在榻前为陛下诵读亦可!”

    梅剑之前在秦王府只是蕊儿的侍女,也没什么和外人打交道的经验。如今初任女官,不免有些羞涩和胆怯,见黄道周理直气壮,而且还很瞧不起自己,不禁心中惊慌,呆立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正在此时,一个温婉平和的声音传来:“梅剑,大人们的奏章收齐了没有?一份也不要落下,万岁还等着看呢!”

    众臣循声一看,却是皇后蕊儿亲临,唬得赶紧跪倒一片。蕊儿对众人笑着虚扶一下道:“诸位大人快快请起。今天是秘书处第一次当值,女官没有经验,胆量又小,没见过大场面,如有不当之处,还望诸位大人海涵。”

    话虽说得客气,大臣们的心里却跟明镜似的:这必是皇帝怕女官镇不住场面,特意派皇后亲自出马。当然皇后他们是得罪不起的,只得乖乖地将奏章交给梅剑。

    黄道周却还不肯罢休,直直地跪着,梗着脖子对蕊儿道:“皇后娘娘,和议有损国体,万不可行娘娘劝陛下三思!”

    蕊儿却微微一笑道:“这位大人误会了,万岁设立秘书处,只是协助他整理奏章,却绝非要女官干政。即是本宫,也绝不敢违背祖制妄议朝政,只是帮万岁打理好后宫罢了。万岁看了大人的奏章,自会有圣断,还请大人稍安勿躁。”说罢径自去了。

    黄道周虽然碰了个软钉子,心情却舒畅起来。待皇后走远,他便向袁可立道:“恩师,虽然圣上废二十四监,改为七处,并且任用女官,学生并不赞同;但现在看来,似乎后宫确无干政之意。刚才学生也稍嫌鲁莽了些,皇后娘娘不会怪罪吧?”

    袁可立却莫测高深地笑了笑道:“圣上常有出人意料之举,你我且拭目以待吧!”

    <;!……结束……>;

第七百八十八章 改用硬笔() 
<;!……开始……>;

    反对议和的大臣们将奏章递入宫中,也只好回家消息。不料皇帝既不改变主意,也不驳斥众人,而是将奏章全部“留中”了。这不禁让孙承宗等人担心起来,一是确实担心皇帝的龙体是不是出了大问题,二也是这些奏章是不是根本没递到皇帝手中。

    接下来一连数天,崇祯又未临朝,也不参加日讲,更让大臣们心中惊疑不定。还有些人如鲁迅老先生说的那样,“向来不惮以最大的恶意来揣测中国人”,甚至开始怀疑皇帝是不是以新设机构、大封女官为名,实际是躲在宫中昼夜宣银,不理朝政了。

    但是皇帝又很快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的猜测全是错的。除了涉及到和议的奏章被留中外,其他奏章全部得到了皇帝的批复。而且与以往的“批红”不同的是,现在批复除了用“皇帝之宝”外,还有崇祯皇帝的亲笔签名“朱由检”三个字,与批复的字迹相同,是圣旨完全出于圣意的明证。

    不过这些批复却让这些满腹经纶的官员们大摇其头,一是皇帝这两笔字实在太寒碜了,简直跟狗爬的差不多;二是批复简单到了不能再简单,最多的就是“可”与“不可”,偶尔还有批“废话”的,完全不讲究辞藻。而且大臣们最为关心的和议问题,还是全部被留中了。

    在他们摇头叹息的同时,面色苍白的朱由检却在乾清宫的御案前盯着梅剑刚捧进来的一大摞奏章发呆,半晌才道:“大爷的,这是要累死我老人家啊!”

    原来朱由检批阅奏章,已经三天三夜没合眼了!

    其实说来不难理解,过去内阁负责票拟,司礼监负责批红,很多已有成例的、涉及到具体事务的奏章,尤其是地方官员的奏章,根本不用经过皇帝,这两个部门就直接完成决策了。而皇帝上朝处理的,多是涉及到人事的,尤其是参劾官员的奏章,以及一些内阁认为自己担不起责任、必须圣断的大事。所以朱由检前一段时间还算轻松。

    现在却不一样了,朱由检取消司礼监,把批红权收归己手,那么相应地,奏章也都必须事必躬亲。大明帝国这么大,每天的奏章都有数百份之多,朱由检的工作量可想而知!

    更为气人的是,这些奏章里面至少有四分之一都是请安、颂圣,没有实质,偏偏写得还特别长。朱由检耐着性子从头看到尾,居然一句有用的话都没有,不禁气得七窍生烟。

    结果他不得不先完善秘书处,从紫禁城的九千多名宫女中挑出二十名才学俱佳的,将其分为四组,进行奏章的筛选工作。具体而言,就是第一组的五名组员先将奏章粗审一遍,进行分门别类,比如分为请安类、报灾类、人事类、参劾类、涉及军事类等等。

    然后第二组的组员再对每类奏章按照性进行排列,最的排在最前面,不太的则往后排。第三组、第四组纯是审核,如果第一组、第二组出现分类错或是排错的情况,则予以纠正。梅剑并不参与审奏章,是负责来回巡视。

    朱由检之所以如此安排,就是要秘书处真正发挥“秘书”的作用,而绝不能出现偷懒甚至是作假糊弄自己的情况。虽然这些宫女未必敢这么做,但以后秘书处迟早要引入男性,而且人员要定期更换,所以一开始就定好规矩也是十分必要的。

    经过整理分类的奏章到了朱由检这里,对于请安的奏章他就直接跳过正文,在末尾批上“废话”二字。其余奏章,的他会通篇细读,一般的则是一目十行,批示也言简意赅,就是“可”或“不可”,然后签名,再由梅剑统一用印。

    虽然这样已经了的时间和精力,朱由检还是累得不轻。不说别的,光是写字就够他一呛。到了第四天下午,朱由检终于忍无可忍,突然召集“日讲”。

    东林派的大臣们几天未能和皇帝照面,今天终于逮到了他,自是十分兴奋,想借这个机会再力劝他不要与建虏议和。

    孰料朱由检根本不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而是取出传教士马尔蒂尼赠给他的鹅毛笔,向大臣们演示如何用硬笔写字。

    这下大臣们又炸了营,因为他们从启蒙开始,就是用毛笔写字。其实硬笔并非舶来品,中国古已有之,包括这个时代的工匠干活,有时偶尔会用到笔,用的也全是鹅毛笔、粉笔之类的硬笔。但对读书人而言,毛笔却是一种身份和学问的象征,因为没念过书、下过苦功夫的人,毛笔是玩不转的。

    因此他们见皇帝竟要改用硬笔写字,马上纷纷出言反对。尤其是黄道周,更是直截了当地对朱由检提出了批评,认为他毛笔书法不行就该勤学苦练,而不应改用什么硬笔。

    朱由检倒没生气,也不与黄道周争辩,而是微微一笑道:“你说朕书法不行,那你的书法一定是不错的了?”

    其实在这个时代,凡是能通过科举考试入朝为官的,无书法上下过一番苦功夫。黄道周同样如此,他写得一手好蝇头小楷,自己也常引以为傲,当即得意地道:“臣在君前何敢卖弄,无非字迹工整而已。”

    “那好,今日咱们君臣来个比赛如何?”朱由检狡黠地笑道,“让袁尚书随便选一篇文章,你用毛笔朕用硬笔,咱们同时开写。如果你能先写完,朕从今往后再不用硬笔;如果朕先写完,那就对不起了,你以后就要改用硬笔写奏章。敢比么?”

    黄道周一想到朱由检那歪歪扭扭的御笔,就觉得皇帝不过是有些小聪明,真要动笔杆子,是无论如何比不过自己的,当即答道:“臣自当奉诏!”

    很快,一场别开生面的书法比赛在文昭阁开始了。袁可立出的题目是刘禹锡的《陋室铭》,话音刚落,朱由检即用鹅毛笔蘸上些墨水,在纸上刷刷点点写了起来。

    而黄道周也赶紧研墨、润笔,等他准备好下笔,朱由检已经写了一半了。

    黄道周不禁额头冒汗,刚写下头一句“山高有仙则名”,朱由检大笑一声道:“朕赢了!”

    <;!……结束……>;

第七百八十九章 秋后算账() 
<;!……开始……>;

    朱由检与黄道周的写字比赛,当然是以朱由检的胜出而告终。速度上就不用说了,毛笔和硬笔的书写速度根本就没有可比性。这还是鹅毛笔,写几笔就得蘸一下墨水;如果是铅笔或是钢笔,那速度就差得更多了。

    而从书法的角度上来看,大臣们也惊异地发现,其实皇帝的字还不坏,算得上是流畅的行书,可比圣旨上那狗爬的字强多了。其实这也没什么可奇怪的,朱由检在前世毕竟是上过大学的人,写字不可能太烂,只是毛笔确实不行而已。

    黄道周却还不服气地道:“陛下,书法不能只求速度,从字上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

    朱由检却语重心长地打断他,眨着通红的双眼苦笑道:“黄大人,朕写字是处理朝政,而不是一笔一画地写书法作品。不瞒你说,朕已经几夜没有休息好,其中很多时间都用在和毛笔较劲上了。每天几百篇奏章,要像你这样写法,朕就是不眠不休也批不完啊!所以还望你能理解。还有,刚才既然你比赛输了,那就得愿赌服输,以后写奏章改用硬笔。”

    黄道周这次却不再争辩了,鼻子一酸跪倒重重叩头道:“臣愚钝,不能理解陛下勤政的良苦用心!请陛下放心,自今日始,臣即改用硬笔写奏章!”

    见这个最顽固的守旧派都改变了立场,朱由检也顺势宣布:今后批阅奏章一律用硬笔。官员们的奏章也鼓励改用硬笔,一时不能适应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