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比如正统年间的太监王振,正是在他的怂恿下,明英宗朱祁镇贸然御驾亲征也先。结果王振瞎指挥一气,愣是让明军三大营全军覆没,英宗被俘,这即是著名的“土木堡之变”。

    又如成化年间的太监汪直,提督西厂,又统领京师“十二团营”,开了宦官掌管禁军的先河。由于其权倾朝野,还发生过有人冒充他招摇撞骗十余省,到处视察、审案甚至练兵之事,居然无人敢问,可见其本人权力大到什么程度。

    再如正德年间的太监刘瑾,勾结其他七名太监,称“八虎”,利用皇帝朱厚照贪玩的特点,逐渐将大权揽于手中,有“立地皇帝”之称。后来被皇帝发觉,从其府中抄出金银数百万两,可见其贪污之烈。

    而最近的活生生的例子,就是“九千岁”魏忠贤了。堂堂东林党数百官员被他害得或死或贬,朝政被他玩弄于掌股之上,若不是崇祯皇帝以雷霆手段将其扳倒,还不知道他要为祸到几时!

    故而只要是朝臣,从内心里是极希望彻底把宦官势力打倒的,因为宦官不但与他们争夺权力,还让他们遭受精神上的侮辱,感觉自己十年寒窗、累次科举,还不如这些大字不识、身体残缺的家伙们说话管用!因此朱由检驱逐宦官,很多人都在内心中拍手称快,觉得总算出了胸中一口恶气。

    但让大臣们没有想到的是,朱由检更进一步,不但剥夺了太监们参与政治的权力,竟然连太监这个“职业”本身也给废除掉了!

    这可非同小可,因为宦官的历史已有近两千年,不惟皇室和大臣,就连社会都适应了这一“行业”的存在,甚至还出现了祖传阉割手艺的“刀子匠”。除了入宫的宦官以外,主动将自己阉了以求入宫,但是排不上的也大有人在。一旦废除宦官制度,宫禁如何维持?劳役由谁来干?那些“候补太监”又该怎么办?

    但这些还都是小问题,而有些非常聪明的大臣已经看出,现在这位年轻的皇帝绝对是个离经叛道的主儿,没有人能摸清他心里在想什么,他也不会打算遵守旧规则!废除太监制度只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还会干出什么惊世骇俗的事?没人知道!

    因此一些因循守旧的大臣当即提出异议,认为宦官中虽出了魏忠贤这样的国︶贼,但大多数还是安分守己的。宫中也必须有太监,否则难以维持。再说太祖开国以来就使用太监,现在一朝废除,恐怕于祖制有违。

    朱由检听罢肃容道:“朕相信后宫中人都会自珍自重、洁身自好,没必要使用太监以求安心。宫中杂活,宫女能干的就用宫女,实在干不了的,招募些杂役严加监管也就是了。至于卿等所言祖制,并非一成不变就叫守祖制。太祖时还实行‘人殉’,后来废除了,难道这也是不循祖制?卿等欲让哪位妃子为先帝殉葬?”

    ……结束……>;

第七百八十六章 改革宫中机构() 
<;!……开始……>;

    面对大臣的劝阻,朱由检把“殉葬”搬出来说事,立刻堵上了群臣的嘴巴。

    原来明太祖朱元璋开了一个非常恶劣的先例,就是皇帝死后,后宫要有人殉葬,他本人即有三十多名嫔妃殉葬。殉葬制度本来自汉代就已废止,这不能不说是朱元璋开的一个大大的历史倒车。

    朱元璋之后,除了建文帝生死不明,也没有入葬以外,成祖朱棣、仁宗朱高炽、宣宗朱瞻基都实行殉葬,不知有多少无辜的嫔妃和宫女成为这种残酷制度的牺牲品。直到英宗朱祁镇时,才下遗诏永远废止“人殉”。

    朱由检此时以“殉葬”举例,自然是给矫情的大臣们出了一个难题。因为如果要守祖制,就应该实行殉葬;但废除殉葬实是深得人心之举,英宗之后再无人反对过,那岂不是从英宗开始,皇帝和大臣全都违反了祖制?如果废除殉葬不算违反祖制的话,那么废除同样残酷的宦官制度,为什么就算违反祖制呢?

    礼部尚书来宗道见从“祖制”上压不住崇祯,便想从现实困难上入手。他干笑着奏道:“陛下宅心仁厚,禁止新进宦官,实乃旷世善举。然宫中有二十四监,各司其职,如果骤然停用内官,则不免产生混乱。以臣之见,不如暂行留用现有宦官,再徐徐而改之。”

    朱由检却笑道:“这个不劳尚书大人忧心,朕已有安排了。”说着他就把早已写好的“二十四监”的改革方案发给群臣传阅。

    原来这“二十四监”即是专门为皇室服务的机构,全由太监担任首领,统管宫中宦官与宫女。依其职能不同,又分为十二监、四司、八局,以司礼监为首,涵盖了宫中的大事小情。

    而朱由检的改革方案也堪称大刀阔斧,第一条就是裁撤司礼监,收缴皇帝二十三宝,将至关的批红权重新收归皇帝手中。相应增设“秘书处”,协助皇帝批阅奏章,但没有实际权力。

    第二条是裁撤御马监。因为御马监掌管天下兵马调度,实与五军都督府职能重复,无非是在官员的头上又多加一个婆婆,故而干脆直接撤销。

    第三条是将尚宝监与印绶监合并,成立新机构“档案处”。因为尚宝监负责宝玺、敕符、将军印信,印绶监掌管古今通集库以及铁券、诰敕、贴黄、印信、图书、勘合、符验、信符等,有些职能较为接近,有些则本来该归六部有司管辖,因此予以合并。

    第四条是撤销内官监,新设“供应处”和“财务处”。内官监也是个权力较大、油水极多之处,因为它负责宫廷的一切采办事宜,还掌管内帑银,也就是皇帝的私房钱。内官监既管钱又花钱,相当于既是财务又是出纳,不出问题才怪,因此朱由检将它一分为二,供应处只负责采办,财务处只负责内库。

    第五条是将尚膳监和八局中的酒醋面局合并,改为“炊事处”,基本不变,还是负责紫禁城中的饮食供应。但砍掉了尚膳监直接采购的权力,把采购权统一归到供应处,炊事处只负责做饭。

    第六条则是将神宫监、直殿监、宝钞司、混堂司、浣衣局合并,成立新机构“卫生处”。因为这几个部门或负责洒扫庭除,或草纸、澡堂、洗衣服,职能非常相近。

    第七条是将其余各监、司、局全部合并,成立“内务处”,其他杂项事物。

    这样一来,二十四监就变成了秘书处、档案处、供应处、财务处、炊事处、卫生处、内务处七大处,机构大为减少,职能也得到整合。大臣们本想从中挑挑毛病,结果还真就挑不出来。再说归根结底,这些事都不属于朝政,而是皇帝的私事,大臣们也没什么置喙的余地。

    但是来宗道还不死心,又假作为难地道:“陛下虽然增删得当,但这些机构让何人掌管?”

    朱由检却早有准备,侃侃而言道:“朕已经想好了。虽然没了太监,但宫中还有数千宫女,从中选拔一些女官就是了。在选好女官之前,暂由皇后总揽七处,德妃兼管炊事处、卫生处和内务处。”

    “这…这如何使得?”来宗道大惊失色道,“后妃何等尊贵,只宜居于宫中,岂可管这种微末小事?”

    朱由检却正色道:“俗话说得好:男主外,女主内。紫禁城就是朕的家,皇后和德妃就是这个家的女主人,襙持家务不是很正常么?尚书大人的夫人,难道就不管家事?”

    恰好群臣都知道来宗道是个“妻管严”,家里大事小情全都是他夫人说了算。朱由检说者无心,群臣却是听者有意,皆认为朱由检是故意讥讽来宗道惧内,因此无不讪笑。

    来宗道的一张老脸涨得通红,却还不肯罢休道:“但原来的尚膳监中厨师均为宦官,若全部出宫,陛下与各位娘娘今日的御膳都成问题呀。”

    朱由检哈哈大笑道:“尚书大人放心好了。宫中御膳,朕早就吃腻了;在藩邸之时,皇后与德妃就经常下厨为朕做饭,朕觉得可口得很呐!有二位娘娘指导,还有这么多心灵手巧的宫女,朕难道还能吃了夹生饭?”

    来宗道还想说御膳皆有定制,依制而行方显皇室威严;可又一想,皇帝连太监都不要了,还有什么祖制不能改变。自己今天发言太多,没准已经引起皇帝不满,还是明哲保身,少说为佳。因此也只得说了句“陛下声明,臣再无疑议”,便赶紧归班。

    朱由检见群臣再无反对者,心里总算一块石头落了地,看来自己“温水煮青蛙”的战术果然奏效,废除宦官制度、改革宫廷机构这么大的事,居然也没受到什么阻力。

    处理完这件事,朝臣就该奏报国家大事了。兵部尚书王在晋忙出班奏道:“陛下前日让各地督抚讨论和议之事,现蓟辽总督阎鸣泰、辽东经略高第、辽东巡抚袁崇焕、辽东前锋总兵官祖大寿及东江镇总兵官毛文龙的奏章已经递到。他们几人的看法大相径庭陛下御览!”

    书友群321669195,欢迎加群互动~

    <;!……结束……>;

第七百八十七章 同意和议?() 
<;!……开始……>;

    阎鸣泰、高第、袁崇焕等人的上疏,理所当然地受到朝臣的。因为这几人都是在辽东一线作战的,熟悉边事,自然也就更有发言权。

    不过这几人对皇太极请议和的态度,却是大相径庭。阎鸣泰认为皇太极之言可以相信,想建虏全族也不过区区数十万人,何敢与大明争锋,尝到点甜头见好就收,也是人之常情。而朝廷与其每年耗银千万,还不如款虏以息战。

    高第则认为建虏之言全不可信,绝不可与其通款,否则无异于资敌。不过对后金的军事威胁,他也没什么办法,无非是据城坚守,实在守不住了就退至山海关那老一套。

    袁崇焕的观点则介于二人之间,认为可以与皇太极虚与委蛇,以此赢得时间,彻底完成关宁锦防线。此外他还提出,应在锦州之北的大凌河和小凌河建城,与锦州形成掎角之势,则关宁锦防线会更加固若金汤。

    三位文臣就是三种不同的意见,而辽东的两员将领也各怀心事。因为皇太极的议和条件之一就是把毛文龙交给后金处置,毛文龙当然对和议极力反对。与此同时,毛文龙还激烈批评袁崇焕强令登莱地区的运粮船一律先送至宁远的做法,认为袁崇焕想用军粮卡自己。

    祖大寿也反对议和,同时更坚决反对高第打不赢就跑的策略,表示宁远、锦州绝不可弃,弃则山海关亦不保。毛文龙参袁崇焕,祖大寿则参毛文龙,认为他在皮岛虚报兵力吃空饷,挤占了宁锦边兵的粮草,而且每日只在岛上银乐什么也不干,完全起不到牵制建虏的作用,建议朝廷将其撤换治罪。

    朱由检见朝臣们对几人的奏章议论纷纷、莫衷一是,心中冷笑不止。待乾清宫中稍静下来,他才慢条斯理地开口道:“这些天内阁、六部、各地督抚道员,已经都对建虏请议和之事上了奏章,众卿也都看到了,还是主和用抚的更多一些。朕也愿从众卿之议罢兵行款,不过具体条件还有待商榷。这样吧,传消息给皇太极,可以参照他们提的条件进行谈判。不过,朝廷脸面必须保全,须得他们遣使来京师,行君臣之礼之后方可。”

    朱由检此言大出孙承宗等人意料之外,孙承宗当即抗声叫道:“陛下,和议万万不可,臣宁肯一人独对建虏铁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