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己也早让魏忠贤给害死了。甚至在王恭厂大爆炸之时,天启以帝王之尊,还用身体保护自己,那时候他肯定没想到皇帝的身份,而只想保护自己的弟弟!

    想到此处,朱由检不禁悲从中来,伏地大恸,众人含泪再三劝阻方止。之后则是在京文武百官哭灵,这些人中不乏与朱由检一样真心哀痛的,甚至杨涟与左光斗也不顾残躯让人抬来,在灵前放声痛哭,脑门都磕出血来。

    不过大多数官员则是应付差事,虽然嚎哭的嗓门一个比一个大,却是“哭泣无涕,中心不戚”,说白了就是干打雷不下雨。这倒也很正常,这些官员们对天启本来就没什么好感,顶多是对皇权有些敬畏,即所谓“伴君如伴虎”罢了。正如陶潜诗中所言“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官员们当然不敢当众放肆,但私下里不遵守朝廷的服丧规定,饮酒、听戏甚至密会清楼女子的事可多了去了。

    哭灵之后,则是“起灵”。七十二名身强力壮的杠夫抬起以金丝楠木而成、重大万斤的梓宫,喊着整齐的子,将棺椁缓缓抬离乾清宫,转至神武门出紫禁城。前面是六十四人的“引幡”,后面则是一千多人的卤簿仪仗,路两旁也尽是披麻戴孝的官员、百姓跪哭,整个送葬队伍居然长达十余里。

    从安定门出城后,送葬队伍折向西北,直奔熹宗陵寝德陵而去。这“德陵”也是“十三陵”中的一座,距京师尚有百里。这么远的距离,抬着这么沉的梓宫当然走不快,路上还要搭建“芦殿”,以供熹宗的亡灵休息。

    而德陵则是在天启刚刚登基之时就选址兴建,由于天启驾崩十分突然,工程进度比预想的还差得很远,只得草草完工。不过即使如此,那祭祀用的明楼仍是气势恢宏。朱由检不禁暗暗心痛,心想人都死了,弄这些虚景还有什么用,又不知要花去多少民脂民膏!

    将梓宫送入地宫后,地宫永久封闭,朱由检又率文武百官重新致祭,黄昏时才洒泪离开。

    这时天气放晴,一轮血色残阳正挂在德陵明楼的房檐上,显得无比凄凉。朱由检心中默念:先帝、哥哥,你这一辈子看似风光无比,其实也够不幸;如今没有人再来打扰你了,我会四时为你献上你纸糊家具,你就在下面自由自在地做你喜欢做的事情吧。大明江山社稷这副重担,今后我替你挑!

第七百七十五章 册封皇后() 
熹宗出殡大礼举行完毕以后,长达二十七天的服丧期结束,朝廷也恢复了正常运转。虽然依照惯例,这一年仍被称作“天启六年”,但崇祯皇帝朱由检已经迈上了历史舞台,大明帝国开始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第二天清晨,紫禁城内举行了庄重而又简朴的皇后和贵妃册封仪式。本来按照规矩,应该盛排威仪,先到太庙祭告先帝,然后召集在京大小官员数千人出席典礼。但朱由检可不愿意再花冤枉钱整虚景,熹宗葬礼他是没办法,而蕊儿和包玉怜都是他最亲密的人,也最能理解他的想法,自是不会在乎典礼的规格。

    于是仪式就变成了在早朝前一并举行,由英国公张惟贤主持,太后张嫣将皇后金册亲手送至蕊儿手中,蕊儿跪接叩拜,又向朱由检行礼,群臣山呼“吾皇万岁、皇后娘娘千岁”。包玉怜也被封为德贵妃,这就算礼成了。令妃戚美凤还正在赶往京师的途中,由于她已有身孕,朱由检特意让车驾缓缓而行,因此她的册封仪式只能延后。

    本来依着蕊儿的建议,也应给芳魂杳杳的李崇瑶和李贞妍一并册封她们有一个的名分,得享身后哀荣。朱由检初时也同意了,甚至连谥都想好了,李崇瑶封为“崇烈皇贵妃”,李贞妍封为“贞敏皇贵妃”。

    可是事到临头,朱由检又改变了主意,流着泪默默地将金册放到一个小匣子中收好,叹了口气道:“我还是不愿意相信她们已经死了。等我死的那一天,再按照这个谥册封吧…”

    册封仪式结束后,早朝立即开始。这一天也是朱由检早就定好的、在天桥公审阉党逆贼的日子,之前三法司负责会审的新任刑部尚书苏茂相、都察院左都御史曹思诚和大理寺左少卿潘士良三人忙呈上卷宗让朱由检过目。

    朱由检略略一看,见整个审讯过程避重就轻,也未见用刑,倒似是主审官与案犯串通好了,整出一份口供企图蒙混过关。当下冷冷一笑,也不多言,只说午后至天桥亲审,有什么话到那时再说。

    此时因黄立极去职,包括另外三名内阁成员在内的大多数官员都知道朝中即将发生重大的人事变动,这时候都没心思做事了,因而也没什么奏报。朱由检虽然对这帮只知争权夺势的官员恨之入骨,但也只得暂时忍耐。刚要宣布散朝,张惟贤却出班奏道:“陛下,犬子张之极才能平庸,之前忝居北城兵马司指挥使,不堪大任,险致宫禁蒙尘。臣奏请陛下免去其职!”

    朱由检先是一愣,心想这英国公父子是护驾讨逆的大功臣,还没来得及封赏,怎么要主动辞职?

    可转念一想就心中恍然。因为自从秦兵入京,兵力最多的三大营已经被解胜、李定国、郝永忠分别控制;而京师内的五城兵马司,名义上是国丈周奎掌管,实际控制权却在李来亨手上;皇城之内,更是燕凌亲掌宫中四卫。如此一来,朱由检已经牢牢控制住了局面,从他这个角度来说,已经不需要张惟贤这样的勋臣掌兵辅佐了。相反,如果张惟贤握有兵权,对朱由检还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而英国公累世公爵,可以说从张辅起,这个家族就拥有足够的政治智慧,否则也不会延续到现在。此时张惟贤主动让朱由检解除张之极的职务,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表示自己绝无异心,只求安享荣华。

    其实朱由检也是这么想的。虽然英国公为此次讨逆立下大功,但四国公仅凭一块铁牌就可调动天下兵马,张之极又负责极为的北城兵马司,不能不说是一个隐患。虽然张惟贤忠心耿耿,又焉知他的后人不会产生妄想?做为皇帝,要做到万无一失,为此只能放弃个人感情。这大概就是所谓“帝王心思”吧!

    现在既然张惟贤主动提出,朱由检也就坡下驴,先是勉励了这老爷子一番,又重赏张惟贤和张之极白银各五万两,还降诏立张之极为英国公世子。当然最的一条还是准张惟贤所奏,将张之极的兵权全部划归李来亨掌管。

    散朝之后,朱由检先回后宫一趟,看看太后、蕊儿与包玉怜她们换了新的住处,是否有不适应的地方。另外对红娘子和赫尔哲也要做出安排,因为梅兰竹菊四姐妹在自己做信王时就是宫女,现在住在宫中自是顺理成章;这二位却都是来自民间,留在自己身边自然要有个说法,否则也无法向大臣们和天下百姓交待。

    现在朱由检对她们两个极为重视,因为在此次勤王讨逆中,飞鸽传书起到了非常重大、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作用。确保她们两个的安全,并让她们安心“科研”,提高飞鸽传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朱由检让她们就居住在坤宁宫后面、御花园西侧的漱芳斋,并且可以随意出入宫门,整座御花园也拨给她们养鸽子用。

    至于二人的名分,朱由检本想给她们封个官做。但在这个时代,除了戚美凤这样的极少数特例,女子是绝对没有资格成为官员的。朱由检当然想把这个规矩改了,但他也知道兹事体大,等于是向封建礼教发起全面挑战。现在自己刚做皇帝,对全局掌握还不够稳,得力之人还不够多,只能先处理特急之务,像这样的重大改革只能暂时搁置。

    因此他也只能采取个临时措施红娘子和赫尔哲名义上做皇后蕊儿的宫女,这样她们就可以名正言顺住在宫内了。朱由检到了漱芳斋,见二女正忙着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又在院中布置鸽笼,忙得不亦乐乎,不禁笑道:“怎么样,朕给你们安排的住处不错吧!”

    赫尔哲却撅起嘴道:“皇宫当然是很气派的,不过赫尔哲还是更喜欢家乡。那里有长满密林的山岭,挤满鱼儿的大河,还有湛蓝湛蓝、望也望不到边的大海!离开了这么久,也不知道我的阿爸、阿妈现在怎么样了,建州的军队是不是又去烧房子抢东西…”

    说道这里,一向倔强的赫尔哲,眸子中也蒙上了一层稀薄的泪水。

    她这两句话,把朱由检的思绪骤然拉到了辽东。是啊,登基为帝,扳倒魏忠贤,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真正凶残的敌人还在关外虎视眈眈!

第七百七十六章 公审阉党() 
京师外城,天桥,午时二刻。

    其实春寒料峭,天也阴沉沉的,即使朱由检考虑到气温问题,刻意定在正午公审,温度仍在零度左右徘徊。

    不过此时天桥附近已是人头攒动,上万百姓早将周围的大街小巷挤得水泄不通。他们不停地搓着冻僵的手,在地上跺跺冻麻的脚,精神却是极度亢奋,都翘首向正阳门张望。公审五虎五彪,本来就大快人心;此番又是皇帝亲审,这可是亘古未有之事,谁不想瞧瞧这场热闹?

    而通往正阳门的大道,则有李来亨亲率上千秦兵沿途警戒。本来老百姓最怕官军,平时一见五城兵马司的人都得绕着走;可他们对这些襙着陕西口音、平时不苟言笑的秦兵们,却是满眼崇敬之情,不停地交口称赞:“啧啧,你看人家站得多直,枪拿得多稳!这么大冷天,一动也不动一下!”

    “来了,来了!”

    突然人群一阵骚动,只见正阳门中门大开,数十骑快马踏着青石大道向天桥缓辔而来。为首一人身穿明黄色长袍,腰悬一口宝剑,身后则有数十名全身重甲的精锐武士紧紧相随。

    待一行渐渐走近,百姓们也看得越来越清楚。只见此人年纪不过十六七岁,面白唇红,目若朗星。虽然看起来和这个时代的文生公子有几分相似,但他端坐马上腰杆挺拔,提缰绳的胳臂一看便知十分有力,又有些像是行伍之人。举手投足之间,带着一种平和、从容却又傲视天下的气度人一见便不由自主地心声敬服。

    “这就是当今天子啊!”不知是谁,在人群中由衷地高声赞叹了一声。

    众百姓这才反应过来,黑压压跪倒一片,乱纷纷地高呼“吾皇万岁”、“万岁爷吉祥”。场面一时有些混乱,秦兵们忙上前一步横起长枪,将人挡在警戒线之外。

    那马上的年轻人,正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他见状微微一笑,朗声说道:“各位父老,天气寒冷,地上太凉。赶快请起,勿要冻坏了身子。”

    有道是“小民畏官如虎”,这些老百姓平时可没少受兵马司官军和顺天府衙役的欺负,原以为做为帝国最高领导人的皇帝陛下,更得是天威难测,瞪眼就杀人的。如今这位年轻的皇帝竟向大家嘘寒问暖,这待遇可是人都万万意想不到的。

    百姓们登时感激得热泪纵横,反而更加连连叩拜不止。朱由检也只得苦笑一声,稍微加度赶至天桥。

    这座横驾于龙须沟之上的汉白玉单孔拱桥位于正阳门与天坛之间,原是为皇帝举行祭天大礼而专设,故此得名。桥两边围有栅栏,禁止百姓通行;老百姓要是想过河,只能绕行远处的木桥。

    此时桥拱最高处已设下御座,朱由检下马升座,向在一旁恭候的刑部尚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