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4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乌兰巴日一死,其他蒙古人就更坚持不住了。在长枪和鸟铳的轮番攻击之下,壕沟附近的蒙古人被杀了个干干净净,只有些机灵的见势不妙早早地扔下主将往回跑,才算捡了一条命。

    “营长,该轮到我们开炮了吧!”炮兵排排长眼见蒙古人溃退,急不可耐地道,“冲上来的时候不让打,这会总该打了,不然都跑光了,白在这拉着架势准备半天!”

    “不许开炮!”刘全忠不耐烦地道,“团长不是有令么,只有在万分危急、或是他直接下令的情况下,才能用火炮射击。你以为我不想打?要是我说了算,早轰他狗日的了!唉,谁让咱不是团长呢,执行命令吧!”

    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终于结束了。蒙古人以一旗千余骑的兵力发起冲锋,结果被打死三百多,几乎折损了三分之一,主将也当场战死,可以说是大败而归。

    反观秦兵,伤亡却是微乎其微。吸取了前天那场战斗的教训,各营又紧急训练了一遍,尤其是那些最实用的战术动作要领,并且重申了战场纪律。收效也很不错,第一场战斗之后,本来没上过战场、没见过杀人的新兵,也都有了实战的经历。实战经验这玩意就像一层窗户纸,也没什么神秘的,一捅就破,无非就是不要惧怕敌人,把平时训练的水平正常发挥出来,以及坚决服从指挥。

    结果今天这一战,秦兵无一人阵亡,只有几名长枪手被敌人刺伤。当然这个战果也和蒙古人没有放箭有一定的关系,因此各连排长还是不忘叮嘱一遍,下次蒙古人肯定会放箭,还是要做好隐蔽。

    接下来就是清理战场了。因为有不少蒙古人和他们的战马死在了壕沟里,在里面铺了一层,对防御效果产生了影响。秦兵也懒得多费力气,直接把尸体抛出壕沟外,洒上点油扔上个火把,登时燃起熊熊大火。

    至于明军传统的“割首级计战功”,在秦兵这里却不曾出现。因为这种统计方法存在很大的弊端,由于谁上交首级就给谁记功,士兵们都争着抢着割死人的首级,却往往耽误了更为的作战。更可怕的是,还会有些心肠极其歹毒的人玩“杀良冒功”,用平民的首级冒充敌人的首级,统计的人根本无法分辨。所以防患未然,朱由检坚决地摒弃了以首级计功的做法,而用集体记功的方法取代。

    不过这里有个惟一的例外,就是敌军主将乌兰巴日。从几个重伤的俘虏口中,秦兵得知了这个被长枪刺成了刺猬的家伙的身份。

    李定国接到禀报以后,淡淡地一笑道:“枭首,用高杆高高挑起,激蒙古人进攻!”

    <;!……结束……>;

第六百七十三章 破坏战术意() 
<;!……开始……>;

    蒙古人的第一次试探性进攻以惨败而告终,秦兵的士气也因此得到了很大的振奋。趁着敌人败回去、秦兵抓紧时间清理战场这点功夫,李定国和解胜又召集两个团的各级军官,开了个简短的经验总结会。

    这也是朱由检给秦兵定下的规矩之一:打仗不能闷头傻打,开仗之前要开预备会,战斗结束之后要开总结会。有什么经验和教训,就可以马上总结出来,下次战斗的时候就会特别留意,扬长避短,取得战绩。

    经过这一场实战,大家都充分认识到了车阵的防御能力。原来有些人还不大相信在野战中步兵可以与骑兵抗衡,这下眼见为实了。解胜总结道:“骑兵的优势是机动灵活,但缺点是不擅攻城。我们的车阵就是避开敌人的优势,强迫他用不擅长的方式作战,也就是把野战变成了守城战。所以我们接下来的作战,还是要立足于一个‘守’字,要想方设法把敌人吸引过来他们攻我们,我们才能充分发挥车阵和火器的威力。”

    众人纷纷点头认同之际,李定国又补充道:“我听殿下说过,蒙古人的战斗力不如女真人。除了单兵素质以外,女真人攻城也很有经验。他们都是先驱使汉人降卒打头阵,消耗守军的弹药;然后与守军对射,趁机负土填平护城河,架云梯强攻城墙。咱们这个车阵,只是个简易的城池,如果蒙古人也用这些招数来攻击我们,战斗就会很艰苦了。谁来说说,在这种情况下该怎么打?”

    二团的一营长窦名望与李定国有些相似,也是个性格沉静、喜欢动脑筋的小伙子。他思忖片刻便开口道:“殿下还曾经讲过,打仗并不一定非要和敌人当面锣、对面鼓地拼命,只要破坏了敌人的战术意图就行了。说白了就是他想要怎么打,咱们偏不让他那么打。敌人不是想消耗咱们的弹药么?咱们就着用,不到三十步以内尽量不开枪,;他不是想和咱们对射,掩护人来填沟么?咱们就用射程远的鲁密铳和火炮压制他们。”

    “说得好,就这么打!”李定国赞许地道,“还有,各位不要忘了,我们的作战目的是将敌人吸引住,并且尽可能多地消耗他们,这样第三阶段的压力也会小一些。蒙古人可能还会攻上几轮,但伤亡过大以后就可能会畏缩,那时候咱们还要主动出击,不能一直躲在车阵里面。”

    正说话间,蒙古人果然又发动了第二次进攻。于是各级军官马上回到了自己的阵地上,指挥手下战士严阵以待。

    再说蒙古人。第一波进攻失败,原在“青山汗”帖木尔的意料之中,他让鄂托克旗去进攻,本来就有投石问路的意味。但是他也没想到对面这股明军战斗力如此强悍,鸟铳的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一下子折损了三百多骑兵。而在过去,蒙古人与明军交战,往往是明军伤亡几千人,蒙古人才死几十个。

    遭受了如此大的伤亡,连鄂托克旗的旗主都战死了,还被明军枭首示众,不禁让蒙古人,尤其是鄂托克旗的战士对帖木尔颇有怨言。帖木尔也感到十分窝火,更下定了决心,一定要把这股明军一个不剩地全部杀光,方能解心头之恨,同时弥补自己的重大损失。

    经过刚才的一战,帖木尔也看出来了,明军一是火器厉害,二是车阵边上有一道壕沟难以逾越。不过似乎他们的鸟铳不能射得太远,所以直到自己的骑兵冲到壕沟边上,他们才开始射击。帖木尔当即下令道:“各旗各出三百骑兵,冲到距汉人八十步即停下放箭,把他们统统射死!”

    一声令下,近两千蒙古骑兵再次向车阵发起了冲锋。开始时与第一次一样顺利,但蒙古人知道了明军鸟铳的厉害,刚到离车阵八十步时就赶紧勒马,纷纷张弓搭箭,冲着车阵一通猛射。

    当年成吉思汗的铁骑之所以能驰骋亚欧大陆,见谁灭谁,主要就是倚仗着蒙古人出色的骑射战术。虽然几百年过去了,蒙古各部落又成了一盘散沙,不复当年的辉煌,但蒙古人的射术可没退步。他们用的都是短弓,但射程都可以达到八十步以上,体格强健的甚至可以达到百步左右。这个距离确实是鸟铳射程的极限,如果用鸟铳和蒙古人对射,肯定沾不到太大的便宜。

    因此秦兵的连、排、班长都反复告诫鸟铳手们不得还击,并且利用战车和盾牌掩护自己。一时间箭如飞蝗,密集的利箭如同雨点般敲打着战车的侧壁,壕沟中也插满了箭杆。还有一部分箭支以抛物线飞越过战车,落入秦兵阵中。

    好在秦兵已经做了充分的准备,离战车近的就靠在战车上,其余的则用盾牌和长枪搭成临时掩体躲避。因此别看蒙古人打得热闹,给秦兵造成的伤亡却是极其有限。倒是有一部分被囚禁在蒙古包中的蒙古人,被利箭射穿帐顶后射中,发出了凄厉的惨叫声。

    见明军似乎被射得抬不起头了,帖木尔终于长出了一口气,心想可以拿下这些可恶的汉人了。尽快结束战斗,他又增派了一千名骑兵,企图用箭雨直接把对手淹死。

    可秦兵等的就是蒙古人阵形密集这一刻。突然间,六门速射炮齐声怒吼,炮弹带着尖利的呼啸声,转瞬之间就砸入蒙古骑兵的队列中。

    蒙军阵形登时一片大乱,这时帖木尔才想起来,明军不光有鸟铳,还有火炮!这下可不能再对射了,因为明军的火炮隐藏在车阵之中,距离可不只有一百步。弓箭射得再远,也射不到火炮发射的地方。看来人家刚才没开炮,根本不是被压制住了,而只是让自己的骑兵再密集一些,造成更大的杀伤!

    而与此同时,沉寂已久的枪声也响起来了。但这次不是鸟铳,而是昨夜就已经初显身手的燧发鲁密铳。几名狙击手专拣那些体格魁梧、射箭较远的骑兵下手,几乎是弹无虚发,不一会儿就打翻了十余名蒙古大汉。

    帖木尔对这种射程极远的“鸟铳”既恨之入骨,又无可奈何!眼见自己的战士一个个倒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到达了极限,终于气急败坏地喊道:“撤!快撤!”

    蒙军登时兵败如山倒,如潮水一般向回退去。秦兵立刻停止射击,却故意气人似的吹响了独具陕西特色的唢呐。那高亢欢快的乐曲声,竟完全盖过了蒙古人的隆隆马蹄声!

    <;!……结束……>;

第六百七十四章 你咋这么阴() 
<;!……开始……>;

    鄂尔多斯部连折两阵,败归大营,人人垂头丧气。其实第一阵死了三百多人,第二阵只伤亡了不到五十人,和一万五千大军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帖木尔也并非承受不起这样的伤亡水平,蒙古人各部落之间的厮杀,伤亡动辄还在千人以上呢。

    关键是这仗打得窝囊,狡猾的汉人缩在车阵里不露头,仗着鸟铳和火炮的优势百打蒙军,蒙古人空有满身力气,却连一点发泄的地方都没有!气得帖木尔青筋暴起,把他平时最一只玉杯摔了个粉碎!

    其实他也不想想,蒙古人过去仗着骑射之术,不也是让对方只能干挨射而无法还手么?现在秦兵这就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只不过武器和战术更为先进罢了。

    由于连败两场,蒙古人士气低落,帖木尔知道今天即使再去进攻,也只是白白送死而已。但就这么弃围遁走,他是无论如何也不甘心的,毕竟汉人只有两三千人,还不足自己兵力的五分之一。况且包克图一直是他的地盘,他的全家老小和金银物资都陷于敌军之手,这么一走,他就成了草原上的丧家之犬,不会再有一个蒙古人瞧得起他,早晚也会被别的部落消灭掉。

    正当帖木尔一筹莫展之际,鄂尔多斯部第二大旗准格尔旗的酋长额尔德木图眨着蒙古人标志性的小眼睛,谄媚地笑道:“大汗,这股汉人军队火器好生了得,我看硬攻是不成的,不如智取!”

    这个额尔德木图为人机警狡诈,和帖木尔的私交又好,一直是帖木尔的智囊。帖木尔知道他肯定有好主意,赶紧催道:“如何智取,快说!”

    额尔德木图捻着短须分析道:“大汗请想,我们确实一时难以攻下汉人的车阵,但是他们想突围也没那么容易吧!汉人有句古话叫‘困兽犹斗’,意思是野兽即将被捕获的时候,也是它最凶猛的时候。敌人现在就是困兽,我们如果猛攻,他们当然要拼死抵抗。

    “可是如果我们给他们一点生的希望呢?汉人没有一个不怕死的,但凡有一点活路,他们也要去走,所以必然上当。大汗,我愿去阵前与汉人交涉,假意告诉他们,我们不打了,放他们回榆林去。汉人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