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3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氖虑椋Ω帽就跚鬃匀プ觯上П就醪荒苄凶摺D阋牒昧嗽偃ィ绻幌肴ィ就蹙幻闱俊!

    “殿下有些小看小人了!”郑森却满乎地道,“我看朝鲜军士个个孱弱,真动起手来我一个能打他们十个!就算寡不敌众,您还记得小人曾说过:万一被敌人杀死,死也要向前倒!”

    深夜时分,他们这艘福船又悄悄潜回仁川附近。江口处虽然也有朝鲜水师的战船警戒,但海岸线实在太长了,哪能照顾得过来?郑森率领几名得力水手放下小舟,向朱由检挥了挥手,便奋力划桨向岸边冲去,很快就消失在视野之中。

    到了现在,朱由检能做的也只有了。郑森与他约好:如果辰时还回不来,那就说明遭到变故,福船也不必了。眼看更漏的水位一点点地下降,意味着时间一秒一秒地流逝,朱由检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

    约莫到了四更时分,突然黢黑的海面上一阵水响,朱由检精神一振,定睛细看,果然是郑森的小船回来了。朱由检大喜,忙将郑森等人接回福船上,急切地问道:“没出事吧?情况怎么样!”

    “殿下放心,我们小心得很,没被旁人发现!”郑森笑着将一人引荐给朱由检道,“殿下,这就是李允浩李大哥!”

    “殿下在上受小人一拜!”那人忙双膝跪倒,大礼参拜。

    朱由检忙将他扶起道:“你叫李允浩?翁主的事你知道了?”

    李允浩的双眼一下子红了,咬牙切齿地道:“启禀殿下,昨天傍晚就知道了!李倧竟然连自己的父亲和妹妹都要出卖,这样的人怎能担任国王?他将翁主扣留后,又企图将翁主的下属全部接管。不过我们海州李氏一向主张和女真人血战到底,因此没几个愿意接受的。听郑兄弟说殿下要救翁主,我等皆愿效死力!小人故此登船,殿下尽管吩咐!”

    “你可知送亲队伍何时启程北上?有多少人?走哪条路线?”朱由检问道。

    “送亲团定于两天之后出发,加上一同上路的女真使者,共有约五百人,以示李倧的重视和诚意。”李允浩细细禀道,“阿敏现在驻军柳京,所走路线是从汉城向西北,途经开城、沙里院,再折向正北直抵柳京。”

    说着他便呈上朝鲜地图,为朱由检一一指点。

    这张地图全以汉字标注,因此朱由检看起来并不费力。他的目光在地图上反复巡视,最终落在沙里院北面约十余里、靠近大同江入海口的一座山峰上。

    “这座山叫正方山,山势险峻,林木茂盛。”李允浩忙解释道。

    朱由检沉思良久,突然用拳头狠狠捣在地图上道:“就在正方山设伏,把翁主救出来!”

    <;!……结束……>;

第五百一十章 冒牌方丈() 
<;!……开始……>;

    随着朝鲜与后金媾和,并且屈辱地答应将妙香翁主李贞妍嫁给阿敏,女真大军在攻破柳京,也就是前世所称的平壤之后,歇马于大同江北。

    与柳京一江之隔的黄海道重镇沙里院,也稍稍出现了些许太平的迹象。豪门望族不再慌着逃难,穷苦百姓也再次开始辛勤劳作。就连前些天门庭冷落的城北正方山古刹成佛寺,也恢复了往日香火旺盛的气象。百姓们既无法指望昏庸孱弱的朝鲜政权保护自己,也就只有把对和平的美好期待,寄托在虚无缥缈的神佛之前了。

    不过细心的百姓也许会发现,这些天的成佛寺似乎有些不同寻常。寺内突然出现了很多陌生的面孔,虽然也都是光头锃亮的和尚,却没有多少出家人的从容淡定,个个眼神犀利,行走如风。百姓们还道是这年月兵荒马乱,这些不知哪里来的人只是在佛寺混口饭吃,因而根本没什么佛学修养,不禁摇头叹息。

    明天,恭送秒香翁主的使团就要抵达沙里院。正方山也忙着洒扫庭除,并且婉拒了普通的香客,说是要为迎接翁主大驾做准备。尤其是大殿后面的清风楼,更是戒备森严,严禁一切闲杂人等入内,说是方丈正在斋戒,为明天的法事做准备。

    清风楼内,一名身披袈裟的僧人斜倚在佛祖的供桌腿上,神情焦虑,全无半分出家人的“四大皆空”之相。而且那袈裟十分肥大,根本就与他的身形不配,披在身上倒似个孙悟空,显得十分滑稽。

    不多时,一名小沙弥匆匆闯入佛堂,用汉语大声禀道:“殿…那个方丈,使团已经抵达沙里院南边不远的载宁,明日上午便可抵达沙里院。如果情报无误,至迟黄昏,就会来正方山了。”

    那年轻的方丈听了一阵紧张激动,便要长身而起,却又颓然跌坐,脸上露出痛楚的神情。半晌才用汉语缓缓地道:“吩咐下去,一切按计划进行。成败在此一举!”

    这个奇怪的方丈,自然就是大明秦王朱由检假扮的。而那个风风火火的小沙弥,则是他的得力干将郑森。他们已经在此等候三天了。

    原来自从朱由检决定在正方山设伏阻击使团,解救秒香翁主李贞妍,李允浩就竭尽所能,从黄海商帮和海州李氏子弟中,筛选出憎恨李倧卖国、绝对忠于李贞妍的百余名好手。他们假扮成香客,分批混入坐落于正方山的成佛寺,然后在夜晚猝然出手,一举将寺内的僧人全部擒拿。

    待成佛寺被完全控制,原来的方正和僧人皆被囚于寺后院的石塔之内,朱由检和郑森等人也亲入寺中,假扮起和尚来。

    朱由检之所以选择正方山做为行动地点,是经过一番深思熟虑的。首先,这里位于后金和朝鲜势力的交界地带,朝鲜军队早已从这里撤出,而后金军则被大同江隔在北岸。一旦展开武力解救行动,暂时没有被大批军队包围的危险。

    第二,使团从汉城出发北行,至此已接近终点柳京。这个时代可不像前世交通那么发达,朝鲜又多是山地,旅途更加辛苦,短短一百多里的路程,使团却足足走了三天。待到达正方山,已是人马困顿,加上终点在望,肯定会有所懈怠,朱由检动起手来也会更容易一些。

    第三,从正方山在向北不远,即是朝鲜境内的一条大河:大同江。大同江河水较深,同样可以通行大船,因此朱由检便让福船悄悄驶入江中,停泊在一处静僻的河湾之中。一旦得手,众人即可迅速转移到福船之上,扬帆出海。女真人虽然就在江北,可他们只擅陆战,海战不但一窍不通,就连一条能远航的船都没有,朱由检等人自可平安脱险。

    第四,也是这个行动方案得以实施的最关键一点,就是正方山是使团的必经之路,官道即从山中穿行而过。朝鲜自唐代起,受中国影响就崇信佛教;而女真人别看凶残成性,居然也是佛教的虔诚信徒。朱由检就赌他们必会来成佛寺随喜;万一他们不来,那就只好利用有利地形强行阻击了。

    好在这几天已经传来消息,使团果然要在离开沙里院后,至成佛寺暂住一晚,第二天清晨再渡江北上。因此朱由检早已备下天罗地网,单等使团上钩。

    但不到最后一刻,朱由检的心总是悬在嗓子眼里,生怕出现一丁点小小的意外,导致功亏一篑。因此他在福船上根本待不住,必须亲自坐镇成佛寺冒充方丈,亲临一线直接指挥,才能稍稍安心。

    但令他有些苦笑不得的是,郑森这些水手要说上阵厮杀,个个不肯落后;可对于剃光头当和尚,却有非常大的抵触情绪。郑森就带头反对道:“殿下,小人虽然没怎么读过书,却也知道《孝经》里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您让我们剃光头,回国以后如何见人?”

    朱由检苦口婆心地给他们讲了半天,包括军人在格斗中头发容易被敌人抓住、不如光头方便;一旦头部受伤,少了头发的障碍,包扎起来也更为方便;头发长短不一有损军容,等等等等。

    这些观念对朱由检这个现代人来说,自然是不言而喻;可对于郑森等人,则根本无法接受。不论朱由检怎么说,甚至是用赏银利诱,他们就是不肯剃头。

    最后朱由检火了,强令二名朝鲜侍女给自己剃了个光头,然后指着自己的秃脑门道:“本王是王爷,现在也剃头了!你们谁若是不肯剃头,那就趁早给我滚蛋,不要参加这次行动,耽误了本王的大事!”

    见朱由检以身作则,郑森等人哪还敢拿捏着,也纷纷“落发为僧”。剃完头互相审视,初时当然怎么看怎么别扭;可几天下来渐渐习惯,倒觉得光头更显彪悍,更能体现男子汉的英雄气概了。

    在静候使团自投罗网的焦急中,还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来:戚美凤已经找到了,她安然无恙!

    <;!……结束……>;

第五百一十一章 汉奸宁完我() 
<;!……开始……>;

    戚美凤是在胶澳现在的青岛附近的海域被渔民救起的。当时她身受重伤,昏迷不醒,而且满船都是倭寇的尸体,桅杆也在风暴中折断了。这艘失去控制的千石船在海上漂了一天一夜,居然漂到了黄海西海岸,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原来戚美凤将生死置之度外,一人独斗十余名倭寇。她本来就武艺高强,当千石船和福船分开以后,她不用再牵挂朱由检,更是英勇无比,灵活地在船上游斗。

    再加上当时海上风浪极大,倭寇们看似悍勇,但也怕葬身大海,不免有些缩手缩脚,居然就是拿不下戚美凤。每斗个一两分钟,戚美凤就能抓住战机刺死一名倭寇,到最后只剩下那名倭寇首领。

    不过此时戚美凤也受了几处刀伤,由于失血过多,动作明显迟缓了下来。而那名倭寇首领见自己这次海战不但没捞到好处,反而损失了手下,也气得暴跳如雷,发疯一般地向戚美凤频施杀手。

    戚美凤激斗多时,早已精疲力竭。如果照这样打下去,很快她就会被倭寇首领杀掉。不过她急中生智,突然转向那面“翻船大神”的旗帜砍去。

    倭寇首领果然上当,慌着去救旗子,却被戚美凤瞅准时机,猛转身长剑脱手飞出,准确地此种了敌人的胸口。那倭寇被扎了个透心凉,兀自不肯倒下,仍在摇摇晃晃地追砍戚美凤,终因失血过多,踉跄着跌倒在甲板上,双目圆睁地死于非命。

    而戚美凤也是用一股必胜的顽强信念在支撑着,所以在奋力斩断“翻船大神”的旗帜后,她很快就陷入昏迷。好在她功力深厚,再加上运气不错,才能被渔民救起,死中得活。

    回到岸上以后,戚美凤马上挣扎着买了一匹马,强打精神返回了登州。此时登州城内已是乱作一团,朱由检和戚美凤等人被郑芝龙劫走,袁可立和戚显宗忙派出水师,可大海茫茫,真不知向何处去找。

    陈圆圆和红娘子等人得到消息之后,更是呼天抢地,定要雇船亲自出海去寻朱由检。正在这个节骨眼上,戚美凤回来了。得知事情原委后,袁可立勃然大怒,立即具本参劾郑芝龙,同时秘密准备水师,打算去朝鲜附近海域搜寻朱由检的踪迹。

    恰在此时,李贞妍派出的黄海商帮的一艘快船也赶到了登州。这艘船在朱由检他们刚刚抵达仁川时,就已经扬帆出海了,专为至登州报信。水手们把朱由检安全抵达朝鲜的消息禀报给袁可立,袁可立自是大喜,便要马上把朱由检接回来。

    不过由于朱由检是秘密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