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才愿意!”左良玉已经让朱由崧煽动得忿忿不平起来,“吏部和兵部这班小人,末将让他们管着,永远也没个好!可又有什么办法呢?”

    朱由崧见火候已到,便微微一笑道:“办法不是没有,只看将军是否敢做。”

    左良玉目光一跳,紧张地问道:“什么办法?”

    二人各怀鬼胎,在城头鬼鬼祟祟地密议,却不知道身后的朱由检正支着耳朵,一字不落地偷听!

第四百四十章 养寇自重() 
洛阳城外,流贼的营寨黑压压地望不到边,不知道有多少人将贪婪的目光射向城头,幻想着能翻越高大的城墙,将城中的财帛女子抢掠一空。

    而在城头之上,福王世子朱由崧却浑意地拍打着厚厚的城砖,不胜感慨地道:“城墙是个好东西,它可以抵御外敌。但有时候它又是个坏东西,它能将一个人死死地困在里面。现在流贼想进来,其实本王又何尝不想出去!”

    “末将会尽快打退流贼,殿下便可出城了。”左良玉赶紧答道。

    朱由崧却摇了摇头,眸子中寒光闪烁道:“困住本王的并非是这城墙,也不是流贼,而是…”

    良久,他才自失地一笑道:“让左将军见笑了。将军觉得对这些流贼,该当如何?”

    左良玉不解其意,只得老老实实地答道:“回殿下,当然是斩尽杀绝!”

    “不不不,”朱由崧冷冷地道,“将军岂不知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道理?昔汉高祖刘邦为平定天下重用韩信,韩信为其北攻燕代,东伐赵齐,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功劳不可谓不大。可最后怎么样?不还是丧于吕后之手,落得个身首异处?

    “此间并无外人,本王也不妨对将军明说。将军麾下军纪极差,平时又张扬任性,得罪的各路官员实在是太多了。现在不知道有多少人已经写了奏折要参劾你,只因流贼围城,奏折送不出去,你这个守备才当得这么安稳。

    “你想想,若你把流贼彻底剿灭,中原恢复承平,朝廷还要你何用?依本王看,将你送到辽东打仗还是好的,说不定东厂缇骑还会将你直接锁拿进京呢!”

    饶是左良玉凶悍无比,被朱由崧这一通危言耸听之下,也不禁冷汗涔涔,忙颤声乞求道:“殿…殿下一定要救救末将啊!末将守卫洛阳不无微功…”

    “你怎么还不明白,朝廷用人即是如此,千条功劳也抵不过一条过失。立的战功越多,就越招人嫉妒,也越容易引起君王的猜忌!”朱由崧一字一顿地道,“本王救不了将军,将军只能自己救自己!”

    “却不知怎么救法?”左良玉此时方寸已乱,他本是想敲诈福王钱财,此时却早被朱由崧牵着鼻子走了。

    朱由崧见时机成熟,便压低声音道:“你可知诸葛亮巧施空城计、弹琴退仲达的故事?”

    “末将知道,不过…”左良玉的思维显然跟不上朱由崧,“这和末将现在的处境有何关系?”

    “大有关系。”朱由崧冷笑道,“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今人多以为‘空城计’为《三国演义》的杜撰,理由是司马懿兵临城下,不可能被诸葛亮城门大开、弹几下琴就吓得逃跑。有个最简单的办法,一箭把诸葛亮射下来行不行?”

    这时他的声音已经相当低,好在朱由检在穿越前就有个爱听贼话的爱好,因此还能勉强听清。听到这里,朱由检也有同感,心想这种说法,易中天在《品三国》里早提到过了。

    可朱由崧接下来的话,却让朱由检听得心悸不止:“实则不然,这正是司马懿高明之处。如若不与蜀汉交兵,司马懿如何能长期掌握兵权?如果诸葛亮死了,蜀汉必亡,那司马懿对魏主来说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所以司马懿才故意放诸葛亮一条生路,这就叫养寇自重!没有他的高瞻远瞩,获许魏国早平定天下,也就没有两晋了!”

    左良玉也听得心惊肉跳,半晌才嗫嚅着道:“殿下的意思,是要末将…不与流贼作战?”

    “非也。”朱由崧侃侃而言道,“战不是目的,不战也不是目的,将军无论战或是不战,目的应该始终是一个,那就是壮大自己!比如现在流贼围城,若不战就全完了,那当然要死战到底。但以后流贼退走,朝廷必要将军追剿。那时将军却要斟酌再三,谋定而后动。”

    “可…可朝廷要是怪罪下来呢?”左良玉疑惑地道。

    朱由崧阴冷地一笑道:“将军手握重兵,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谁又能奈何得了你?况且还有本王在,本王自会全力维持将军永镇河南。只要有本王在,将军你要粮有粮,要饷有饷,要兵还可以自己募兵!怎么样,将军想清楚没有?”

    左良玉愣了半晌,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朱由崧面前,激动地道:“多谢殿下指点迷津!今后末将定要誓死追随殿下,殿下指到哪里,末将就打到哪里!别说是河南,就是…”

    “禁声!”朱由崧突然微微一笑道,“依祖制,藩王结交武将,两者可都是死罪。将军就不怕隔墙有耳,被东厂的人…”

    “我怕他个毬!”左良玉咧嘴笑道,“殿下放心,城上士卒都是我的人,他们吃我的喝我的,自然只听命于我!再说现在朝廷被建虏弄得焦头烂额,恐怕也没功夫理会这里,不然援兵早该来了。”

    二人谈得兴高采烈,朱由检却是浑身发冷。他真的不敢相信,朱由崧身为大明亲王,居然会给左良玉出这种主意!他的目的何在?

    再一联想历史,答案就昭然若揭了:朱由崧有不臣之心!难怪在京师陷落之后,他能顺利登上皇帝宝座,原来他早就在处心积虑地网罗自己的党羽!而左良玉手握重兵,当然是他要极力拉拢的对象,怪不得他那么舍得下血本,一出手就是二十万两银子。

    想到这里,朱由检胸中登时火起。如今大明已是风雨飘摇,中华江山已是岌岌可危,可这些人还在忙活着鼓捣这些阴谋!这朱由崧看似运筹帷幄,智虑深远,可也不过是鼠目寸光之辈,他根本不懂“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的道理!枉他费尽心机当上了皇帝,最后不还是落得个千刀万剐的下场?如果真让他得逞了,历史的悲剧就将重演!不行,得想法子阻止他们的阴谋!

    正思索间,忽听城外杀声大起。朱由崧吓了一跳,忙缩在垛口下问道:“左将军,流贼又攻城了?”

    左良玉却是满乎,又有些卖弄地笑道:“殿下勿忧,且看末将如何退敌!”

第四百四十一章 巨魁张献忠() 
盛夏的黄昏残阳如血,暑气依然蒸腾着大地,城头的每个士卒都热得汗湿重衣。但他们没心思去擦汗,更不敢摘掉盔甲,因为对面的流贼再次如同一片汪洋大海般压了过来。

    朱由检也曾跟戚美凤学过目测敌军数量的方法。只扫过战场一眼,他已经知道流贼的数量至少在三万以上,这还只是洛阳的东城门方向。而此刻早已是杀声四起,流贼分别从四个方向同时鼓噪前进,声势骇人至极!

    渐渐地,流贼队伍迫近城墙。远处看时,还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待越走越近,就能逐渐望见前排士卒的五官轮廓,甚至连脸上的表情都看得清清楚楚。而那林立的刀枪,也在夕阳的照射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如同浩瀚的银河,晃得人睁不开眼!

    而在数排流贼身后,则是一排清一色的玄色高头大马,马背上的骑手高擎各色旗帜。一阵带着烧灼感的夏风袭来,这些旗帜忽然迎风招展,猎猎作响,几乎将后面那数不清的流贼全都遮掩住了。

    而其中最大最高的一面旗帜,展开足有一丈见方,由四名旗手同时扶持着。那血红色的旗面上,用金色的丝线绣着一行稍小一点的字:“通天讨贼大将军”,正中则是一个斗大的“张”字。

    大纛旗之下,一人昂然端坐于乌骓马上,右手单擎长枪,左手捋着长髯。待再走近些,就能看清他魁梧,面色金黄,相貌威猛无匹。此时却是一脸满乎的表情,嘴角上似乎还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

    朱由检的心猛地一沉,不觉喃喃自语道:“果然是张献忠!”

    左良玉却并未把张献忠放在眼里,看看流贼大军迫近,大吼一声道:“弓箭手准备!”

    随着他一声令下,包括朱由检这一队人在内,弓箭手都张弓搭箭,瞄准了百步之外的敌人。只等他们再走近些,弓箭的射程,便展开一轮箭雨的洗礼。

    这时朱由检不禁心中暗恨:这偌大的洛阳城,居然连一门能用的火炮都没有!本来在这个距离上,正是佛朗机炮发挥威力的时候;流贼的队形又十分密集,只消几炮下去,就能打得对方伤亡惨重,阵脚大乱。可是现在,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流贼压过来了!

    流贼大军又向前行进了十余步,忽见张献忠将长枪向天空一举,队伍立即原地停下。紧接着门旗一分,数百名步卒举着大铁盾缓缓出列。这些大铁盾足有一人多高,一寸多厚,将正面封得严严实实。

    张献忠与他的亲兵们,便在这铁盾阵的簇拥下,缓辔直奔城前的土山而来,不多时便打马上山。

    这座土山离城墙只有二十步左右,可谓是近在咫尺。左良玉也知道流贼上山之后,必然会故伎重施,居高临下地放箭攻城,因此便抢先喝道:“放箭!”

    一声令下,成百上千支利箭便破空而去,如同一张大网,将土山的山头罩在其中。

    左良玉刚满意地点点头,突然发现朱由检这些人居然停在原地纹丝没动,一箭未发,不由得勃然大怒道:“尤俭,刚才的事,本将军不和你计较也就罢了。怎么敌军兵临城下,本将军要你放箭,你却不遵令?难道真的想造反不成!”

    朱由检却苦笑一声道:“将军大人,不是我们不肯奋力作战,您”

    说着他便用手一指土山。左良玉循着指的方向看过去,却见那铁盾组成的大阵严丝合缝,将正面和侧面皆护得如同铁桶一般。一轮箭雨过去,尽数射在铁盾之上,一时间“叮叮咚咚”之声不绝于耳,却全被铁盾弹开,伤不得阵内的人一根毫毛!

    “这样放箭是不会有效果的,只能浪费力气和箭支!”朱由检长叹一声道。

    左良玉也不是傻子,眼见攻击无效,只得悻悻地发令:“停止放箭!”

    顷刻之间,刚才还充满了喧嚣的战场,突然一下子沉寂了下来。对面的铁盾阵仍保持着刚才的形状,也不见有下一步动作;可越是如此,城头的守军就越紧张、越害怕,他们知道,这只是大战前的最后平静,惨烈的攻城战就要开始了!

    良久,土山顶上才传来一阵放肆的大笑声:“哈哈哈哈哈!你们洛阳官军也太不懂礼数,难道就这样欢迎朝廷命官和援军么?”

    守军听了皆是一愣,心道对面明明是流贼,却胡说什么“朝廷命官和援军”,是不是吃错药了?

    那声音紧接着又喊道:“先不要放箭,你们看看这些人是谁!”

    左良玉情知有异,忙将手一举道:“暂勿放箭!”

    山头的铁盾阵缓缓地打开了一个丈许宽的口子,隐约可见那张献忠已经下了马,大大咧咧地坐在一张虎皮大椅上。左良玉心头一喜,刚想趁机给张献忠来上一箭,可突然发现最前面绑了整整一排的人,不是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