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崇祯:重征天下-第1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口,忙一些倒也正常。”

    可蕊儿却细心地道:“那也不对啊!若只是繁忙,北渡和南渡的人都应该很多才对。可这些渡船却为何只载人北渡,一个南渡的也不拉呢?”

    朱由检也觉得奇怪,趁一条船刚刚靠岸,凑上前去对船家道:“我们三个想渡河,能不能载我们一程?”

    那船家却摆手道:“不拉,不拉!”

    朱由检还以为船家是想要高价,便笑道:“船钱好商量,只要你肯载我们,要多少给你多少还不行么?”

    可那条船上却呼啦啦下来一堆乘客,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的彪形大汉对朱由检一瞪眼,用一口陕西方言恶声恶语地道:“渡口的船今天都被我们包了,不拉散客!识相的趁早滚开,否则别怪爷爷对你不客气!”

    蕊儿和孙传庭见此人竟敢斥骂朱由检,均是勃然大怒,刚要发作,朱由检却将二人拉到一边,悄悄地道:“这些人有些不对劲!”

    二人忙仔细观看,果然见这些人虽然穿得破破烂烂,腰中却都挎着刀剑等兵器,有的还手持长枪,甚至还有人从船上牵下马来。这些人下船之后,聚在一起嘀咕一阵,便匆匆向东北而去。

    又等了几条船,均是如此。此时太阳已经快要落山,再无渡船前来,三人均觉得纳罕,孙传庭更是道:“这些人鬼鬼祟祟,又各自携带刀剑,恐怕非奸即盗。”

    “跟上去看看!”朱由检兴致勃勃地道。

    “王爷,咱们人单势孤,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为好!”蕊儿忧虑地劝道。

    朱由检却不以为然地道:“你没看已经没有渡船了么?咱们不往回走,难道要在河边过夜?而且咱们都有快马,我的王妃娘娘又是个武林高手,更不用怕这些蟊贼了。”

    二人拗不过朱由检,也只得听他的吩咐,悄悄地缀在那群渡河向北潜行的人身后,不远不近地监视着。

    此时天色已渐渐暗了下来,再往前走,就进入起伏不定的山区了。蕊儿突然发现那些人在前方聚集在一起,忙压低声音道:“小心!王爷和孙先生在这里等着,我摸过去听听他们说些什么!”

    朱由检和孙传庭忙下了马,在道边找了个隐蔽的地方藏起身形。蕊儿却蹑足潜踪,悄悄绕到那些人附近的山上偷听。

    不多时,那伙人啸聚而去,蕊儿却匆匆返回来,面如寒霜地道:“那些人都是流贼!听他们的口气,像是要去攻打前面的芮城县!”

    “糟了!”孙传庭面色大变道,“早就听说陕西近年来因大旱频仍,民不聊生,有些歹人便趁机煽动民变,少则数百人,多则成千上万,在各地之间流窜,所过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弄得十室九空。而且他们极其狡猾,官军一来,他们便远远遁走;官军一走,却又卷土重来,如滚雪球般势力越来越大,最近竟连官军也惹不起他们了!只是他们过去仅在陕西活动,如今竟然胆大包天,渡河闯到了山西来!”

    朱由检心中也是猛地一沉,心想自从穿越之后,自己已经先后碰到了魏忠贤、蒙古人和女真人这三个强劲的敌人。可在历史上,真正要自己命的却是眼前这帮人:流贼!

    他们虽大多出身农民,只是些乌合之众,战斗力比起女真人来,实在是差了十万八千里;但胜在人数众多,且流贼过处,往往会裹挟更多的穷苦农民加入,恰如星火燎原之势!

    尤其是李自成、张献忠这两大股势力,从崇祯登基开始就一直在闹腾,时打时降,降而复叛,十几年间几乎就没有消停过。

    而明廷却被整得内外交困,焦头烂额,再加上天灾不断,经济崩溃,终于被李自成直捣京师,自己也落得个上吊煤山的悲惨结局。所以后世曾有人总结:明实亡于流贼。

    可朱由检依稀记得,流贼大起应该是在崇祯年间,也就是几年以后的事。而在天启年间,虽然各地也有小股民变,但还成不了太大气候。

    难道由于自己的穿越,这个时空的历史进程又起了微妙的变化,竟将流贼作乱的时间生生提前了么?

    “王爷,咱们现在怎么办?”蕊儿惶急的发问,打断了朱由检的沉思。

    朱由检却先问孙传庭:“先生,您觉得该当如何?”

    其实他心中已经有了大概的计较,之所以先问孙传庭,既是出于对他的尊重,也是想看看孙传庭是否真如历史记载的那样,善于与流贼作战。

    孙传庭沉吟了片刻,问蕊儿:“王妃娘娘,前面这股流贼约有多少人?”

    蕊儿答道:“大概一千人左右。但是听他们的口气,大股流贼早已渡河,却是不知藏身何处。”

    “芮城县多年未经兵刀,城防松弛,也没多少驻军,恐怕难以守住。”孙传庭紧张地道,“而且贼人去势甚急,现在去通风报信,只怕也来不及了。为今之计,只有去搬救兵,请附近的官军来追剿流贼。”

    “从哪里搬救兵?”朱由检问道。

    孙传庭胸有成竹地道:“按理说,芮城县属山西解州府管辖,应至解州去搬救兵。但芮城与解州之间隔着一架中条山,翻山越岭殊为不易,恐怕是远水不解近渴。而且据我所知,解州也没有多少兵力,自身尚且难保。我猜解州知府多半不敢出兵来救芮城县,故而去了也是白去。”

    “那该怎么办?先生倒是说啊!”蕊儿急急地追问道。

    孙传庭忙道:“黄河对岸即是潼关,一向驻有重兵,如今即有守备贺人龙的三千兵马驻守。潼关虽属陕西省,按理说贺人龙管不着山西的事;但流贼自他的境内偷渡风陵渡闯到山西,他做为守将也难辞其咎。因此我想赶快找条船渡河,去潼关求救,或许还有希望!”

    朱由检见孙传庭对地方军政乃至地理都颇为熟悉,果然是一个得力人材,不禁喜道:“先生高见!如此就辛苦先生,速往潼关走一趟吧!”

    孙传庭却为难地道:“可是殿下,传庭现在只是普通百姓,人微言轻,贺人龙如何肯信,又如何肯听话呢?”

    朱由检也犯了难,正愁眉苦脸之时,蕊儿从百宝囊中取出一物,举至朱由检眼前道:“王爷,这件东西或许有用!”

第二百零五章 射杀不粘泥() 
借助着皎洁的月光,朱由检和孙传庭定睛观看,发现蕊儿手上多了一块金光闪闪的令牌,正面铸有几个古篆字,反面却是一条穿行于祥云之间的五爪金龙。

    朱由检却不认得篆字,只得求助地望向孙传庭。

    “陛下!”孙传庭却立即大惊失色,立即跪倒,对着这块令牌行三跪九叩之大礼!

    “等等,这啥意思?”朱由检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孙传庭徐徐起身,才惊喜地道:“殿下,这令牌上的篆字是‘如朕亲临’。这是当今圣上钦赐的令牌啊!有了这块令牌,就如同有了圣旨一般,不论做什么事,都可畅通无阻了!”

    朱由检闻言也大喜道:“那敢情好了!蕊儿,你怎么会有这种宝贝?”

    蕊儿却不好意思地道:“王爷拿去用便是。”

    孙传庭是极聪明的人,见蕊儿不愿当着自己的面说,自知还有隐情,当即识相地道:“殿下,传庭若手持令牌去找贺人龙,定可搬来救兵。”

    朱由检忙将令牌递给他,孙传庭小心翼翼地收好,随即拱手告辞,向着黄河边上去了。

    待孙传庭走后,朱由检仍追问令牌的来历。蕊儿却面色一红道:“这块令牌是万岁赐给皇后,皇后又偷偷赐给蕊儿的。临行之时,皇后千叮咛万嘱咐,不到万不得已之时,不要使用这块令牌。蕊儿不知道现在算不算万不得已之时,心中还有些忐忑呢!”

    “算,当然算!”朱由检忙笑道,“流贼攻城,这可是事关几千人身家性命的大事!蕊儿,皇后对你可真好!”

    “其实皇后对王爷才是真的好!”蕊儿幽幽地道,“王爷您是没见,蕊儿辞别皇后之时,她那种伤心欲绝的样子!她还说,若有了王爷的消息,一定要第一时间报与她知晓。蕊儿如今是抗旨不遵了呢!”

    朱由检也不由得心中一荡,想起自己在将出京师的前一晚,正是在奉先殿中与皇后偷偷相会。皇后那赠被寄语之情,又怎能轻易忘怀?

    他赶紧拼命摇了摇头,将某些龌龊的想法从自己的脑子里驱赶出去,定了定神才道:“孙先生去搬救兵了,咱们俩也别闲着!咱们偷偷地跟上去,看看能不能把流贼给收拾两下子!”

    “王爷,万万不可!”蕊儿慌忙阻止道,“流贼人多势众,蕊儿虽然会些武功,也难保王爷的万全。若王爷有个闪失,蕊儿真是罪该万死了!”

    说着说着,蕊儿又想起朱由检这几个月经历的惊涛骇浪,忍不住心疼地掉下泪来。

    朱由检也自感动,忙笑着为她拭去泪水道:“蕊儿放心,咱们只是偷偷地跟着,又不是去和贼人厮杀,有什么危险?若见势不妙,咱们撒腿就跑也就是了。反正流贼也没几匹马,肯定追不上咱们,咱们这叫立于不败之地,嘿嘿嘿嘿。”

    在朱由检的坚持下,蕊儿也只得与他顺着流贼行进的路线,一路向北追去。

    才走了十余里,忽见前方火光冲天,还隐隐传来喊杀之声。

    “糟了!流贼已经开始攻城了!”朱由检面色一寒,加快了速度。

    转过一道山梁,芮城县的城墙出现在了不远的前方。朱由检定睛一看,却不禁气得胸膛欲裂!

    原来流贼已经团团簇拥在南门附近,将城外的十几间民房全都纵火焚毁,那冲天的火光就是从这里发出的。

    更令人发指的是,他们将那些民房里的老百姓全都驱赶出来,男性一律斩首,女子却剥得精光,推至关前,上至五六十岁的老妇,下至六七岁的女孩,一个都不放过!

    而城墙之上,却只看到几个面露惊恐之色的士卒,以及一个身着官服的人,正隔空与城下的匪首答话。

    蕊儿见此情景,也气得脸色发白,恨声道:“这些恶贼真是丧尽天良!”

    二人又偷偷向前行进,直至流贼队伍的几十步外,方藏在一处树林之中,在这里可以清晰地听到阵前的对话。而那伙流贼的警惕性和作战经验,却比女真人差得太远,什么固定哨、流动哨一概皆无,将后背完完全全地暴露给朱由检。

    朱由检侧耳倾听,只听那城头的官员颤声喊道:“下官是芮城县令李逢源!城下是哪里的好汉,因何来我芮城县?”

    城下的一名匪首光着上身,露出虬结的筋肉,放声大笑道:“李县令,在下不粘泥,率领众弟兄去太原游玩,路过贵宝地,口干舌燥,想进城中讨杯茶喝。不想你这里的人甚是不懂待客之道,竟敢关门谢客。弟兄们气愤不过,这才杀了几个人,烧了几间房子。你既是县令,应该懂得礼数。只要你送上粮食三千石、白银一万两,再送五百名少年男女出城,弟兄们立即撤走。否则,一旦城破,鸡犬不留!”

    “好…好汉…”李逢源听得心惊胆战,刚哆嗦着说了一句,不粘泥的一名手下厉声断喝道:“什么好汉赖汉,这是我家大王!”

    “大…大王,现在正值青黄不接之时,城中实在拿不出粮食!”李逢源战战兢兢地道,“银子本县倒可让百姓们凑一些,可仓促之间也凑不齐一万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