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2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简王看上去就和刚刚病死的官家差不多,豆芽菜一根,真要立了他没准过几年又得国丧,又得为立谁当官家的事儿发愁了。

    可问题是刚刚驾崩的官家赵煦说端王轻佻啊!而且端王一贯以来的表现也的确有点轻佻。如果不是装的,做皇帝是有点不合适。

    章惇沉默着不言语。

    因为他知道自己一开口,就有可能为自己招来大祸。

    而且曾布、蔡卞、许将这些人显然已经附和太后,自己只怕孤掌难鸣了。

    “宣端王觐见吧。”向太后看到章惇不开口反对,稍微有些失望,但也没办法,只好宣布招端王觐见。

    也不知道能不能宣来?章惇此刻心中还存着个希望,就是纪忆把端王骗出了王府,让向太后派去的大臣找不到。只要找不到端王,那么端王轻佻就做实了。

    一个人都找不到的亲王还想做皇帝?做梦吧!

    “宣端王殿下觐见!”

    老宦官庞宽的大名口音响起后,已经换好了朝服的端王赵佶就快步走进了福寿堂,也不看堂中的众臣,只是朝向太后行了一礼:“儿臣拜见母后。”

    怎么回事?

    章惇这下完全愣住了,赵佶那么快就进了福寿堂,肯定是早就进宫了!也就是说,他根本没被纪忆诳出去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是纪忆这小子把我给卖了?

    向太后满心欢喜地看着赵佶,说道:“老身想立端王为君,诸卿以为如何?”

    “不可!”章惇这时不知怎么想到了刚刚病逝的赵煦,于是再也忍不住了,“端王轻佻,不可以君临天下!”

    他现在已经没有办法完成赵煦的遗命了!甚至为了保护朱太妃和简王,他都不能说出赵煦曾经有这个遗命可是他还是忍不住要说出赵煦对赵佶的评价!

    这话一出口,诺大的福寿堂内人人都是一惊。向太后看着章惇,心中好一阵狂喜。章惇的话是在自掘坟墓,这下要去儋州养老了!

    赵佶则是火大了,自己那么杰出,做什么都出类拔萃,怎么可能轻佻呢?怎么就不能君临天下呢?这章惇果然是个奸臣,是巨奸,将来一定要把他贬去儋州!

    在场的大臣目瞪口呆,章惇疯了?他怎么敢说这样的话?

    曾布第一个反应过来,心中顿时就是狂喜啊!

    章惇完了,自己要当宰相了!不行,自己必须抓住机会。

    “大胆章惇!”曾布马上大吼道,“且听皇太后处分!”

    “且听皇太后安排!”

    “听太后安排”

    殿中诸臣也都连忙附和曾布,一边倒的表示拥护向太后的英明决定。章惇这下也没办法了。他这个奸臣原来既没有兵权,也没有奸党,不是老虎,而是狐假虎威的狐狸!现在老虎死了,他这只忠诚的封建主义老狐狸的权威已经荡然无存了。

    知道大势已去的章惇只得上奏道:“臣请皇太后同权处分。”

    所谓“同权处分”就是垂帘听政。虽然章惇和向太后之间的关系恶劣,但事到如今也没别的办法。且不说赵佶轻佻的问题,就是他不轻佻,他也不会做皇帝啊。赵佶并不是作为储君养大的,他是作为一个安乐王爷成长起来的。所以赵佶的轻佻在以往并不是毛病,一个文武双全(赵佶的武艺也不错),才气古今少有的王爷要是不轻佻一点,就让官家赵煦太难做了实际上,赵佶的轻佻是被鼓励的。

    可是现在,这样一个轻佻的亲王突然成了皇帝!即便他的轻佻是装的,他也不会做皇帝啊。

    所以还是让向太后这个没多少见识的老太太垂帘听政比较妥当御医们都说老太太身体很好,至少活八十岁,若是能垂帘十载,端王也许会成熟一些吧?

    向老太太依旧是一副好脾气的模样,扭头看着赵佶。赵佶也连忙行礼道:“儿臣请母后同权处分。”

    然后殿中的群臣也都一起行揖拜大礼:“臣等请皇太后同权处分。”

    向太后却摇摇头道:“端王乃是长君,长君临朝,岂有太后垂帘之理?”

    不垂帘?真的假的?

    这话要是宣仁太后高滔滔说,别人肯定不相信的。但是出自向太后之口,大家都有点拿不准了。除了今次高调了一把,之前的向太后一直都比较低调,垂帘听政也许真不是她想要的。

    “呜呜”

    这时殿中忽然有人大哭起来,众人一看,原来是马上要当皇帝的赵佶在哭。哭着哭着还跪了下去,冲着老太后拜了又拜:“儿臣不知如何为君,泣求母后同权处分,母后万毋推辞。”

    这倒好,太后不肯垂帘,皇帝又不肯亲政,而且看着都不像是假的。章惇这时忽然想道:要是向太后再推辞,就用共和商约上的办法吧,这样端王轻佻一点也不要紧了

    当然了,这个想法也就是想想罢了,说出来是万万不敢的。

    向太后看着哭哭啼啼的赵佶,也是一阵心疼,皇帝多难做啊!他又没学过,怎么做得了?看来还是得勉为其难听个政可是,这个政应该怎么听呢?自己好像也不会啊!要不回去翻一翻国史,看看宣仁太后是怎么听政的?

第382章 三大心腹() 
皇宫,崇政殿。

    这里的主人已经换成了赵佶,他现在已经黄袍加身,受过了众臣的朝拜,是大宋帝国的新一任官家了。

    可是,官家应该怎么做呢?

    赵佶不知道,所以只好去问亲爱的后妈向氏。而向太后的答案则是:做官家的第一件事情是安排搬家……

    这是很重要的!

    呃,当美国总统不也得先搬进白宫吗?

    做大宋官家当然得先搬进皇宫才能做啊,在宫外怎么做啊?所以赵佶做皇帝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搬家,而且还挺麻烦。

    因为赵佶轻佻嘛!兴趣爱好太广泛了,王府里面的好东西也忒多,不仅书画文玩堆积如山,还有许多名马走狗鹰犬之类的玩物,另外还有不少见不得光入不了宫的女人!

    那么多好东西和好人儿,要一一搬入宫中是不可能的。要不然真成了个轻佻的昏君了!知道赵佶秉性的向太后就特意关照了一番,让赵佶妥善处理。

    可是要全部抛弃赵佶也舍不得。须得好生安排,而且也不能随便交给宫里面的宦官去打理,这事儿得让心腹去干啊。

    所以在忙完了宣制(诏)(理论上是遗诏,没有的话就是太后懿旨),发哀(发讣告),并且接受重臣贺即位和正式临朝等一连串的标准礼仪之后。到了元符三年正月十三下午快到傍晚的时候,已经当上了大宋官家的赵佶终于得空,可以崇政殿内召见心腹了。

    令人羡慕到嫉妒的心腹一共有三个,分别是武好古、高俅、潘孝庵。三个看上去哭笑不得的心腹(现在是国丧,应该哭的,可是当了新皇帝的心腹怎么哭得出来),以武好古为首(他官阶最大嘛),穿着各自的武官常服,站在殿中,向官家赵佶行了揖拜大礼。

    赵佶此时也换上了红色的皇帝常服(根据宋朝的礼制,皇帝死后三天才换丧服),一脸悲伤地坐在御座之上,看到三个心腹,就是低声一叹。

    “真没想到我,朕那六哥竟然英年早逝,把一副大宋江山丢给了朕。如今朕不再是个安乐王爷了,不能再一如往常恁般了,只是王府中的东西不少都来之不易,须得好生处置。朕如今心乱如麻,也管不了恁许多了,夫人(指王皇后,宋朝亲王正妻的正式称号是夫人)年少,又有身孕,不能操劳。因此就着大郎、高俅二人酌情办理。”

    这是要帮皇帝搬家和安置小三啊!

    这活儿虽然不是什么正经的差遣,但是能做的绝对是心腹中的心腹心腹什么的,对一身正气的士大夫来说或许有几分不屑,但是武好古和高俅都是武官。武官能当上皇帝的心腹,那毫无疑问就是将来的三衙管军了。

    “臣领旨。”

    “臣领旨。”

    武好古和高俅连忙领了旨意。

    赵佶接着又对潘孝庵道:“潘十一,你也不是朕的外人,这一次又多亏了你护驾和守御内东门,功不可没啊!朕已经和太后说了,由你接任亲王诸宫司使和大郎、高俅一起办事。”

    亲王诸宫司使是管几个亲王府、郡王府财务出纳的官儿,赵佶安排潘孝庵做这个官儿的目的还是为了端王府这个小家这小家里面不仅有不少好东西和好人儿,还存着赵佶的私房钱。

    顺便提一下,赵佶现在有很多私房钱!大部分都是武好古的佳士得行帮他弄来的。署名赵小乙的字画可是非常受人欢迎的……

    另外,赵佶的王府还会搞一些经营,比如出租多余的房屋和购买土地出租等等。

    现在这些私房钱和产业都要有人管起来,可不能交给太府寺管,要不然以后想要轻佻的时候就不方便了。

    赵佶知道武好古再过不久就要去界河商市了,所以就让潘孝庵这个“银行家”也参加到端王府产业和私房钱的管理中来。

    不过赵佶现在做了官家,在宫中,特别是崇政殿中的一言一行都会被记录在案,没有过去恁般自由了。所以只能靠武好古、高俅、潘孝庵三个心腹去揣摩圣意了。

    ……

    领了赵佶的手诏的三大心腹,在一片羡慕的眼神和阿谀之词中从皇宫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元符三年正月十三晚上了。此时讣告还没有公布,开封府城内依旧一片繁华,到处张灯结彩,正在筹备后天的上元佳节。

    武好古、高俅和潘孝庵三人虽然都折腾了一天,可是这个时候却都显得精神百倍。他们现在是大宋官家的心腹走狗啦!荣华富贵可就要享用不尽了……

    “大郎,”出了东华门之后,策马而行的潘孝庵就对身旁也骑着马的武好古道,“我们三人中数你官大,接下去怎么安排就听你的了。”

    武好古连忙推辞道:“十一哥,你年纪最长,还是你来安排吧。说实在的,我现在都不知所措了。”

    潘孝庵也没托辞,思索了一番道:“不如这样吧,我们三人分个工,王府中的私房和产业,都由我和大郎来管……高大哥,你看可以吗?”

    “行啊,行啊。”高俅笑道,“管钱财产业我可比不了你们。”

    “这的确不容易管,”武好古点点头道,“官家是个性情中人,以后的花用是不会少的,我们得多费些心思。”

    皇帝家也不能随便花钱啊!太府寺的钱有文官朝臣们看着,不能随便用的。而且向太后也是个简朴的性子,怎么可能任由赵佶花用?

    而且武好古也不希望赵佶和历史上一样,把国库里面的钱花个精光,真要打燕云了居然没什么钱了?

    在武好古看来,赵佶其实也没花用多少……一个小目标也不知道有没有?之所以弄得那么难看,完全是替皇帝理财的官员都没脑子。

    不就是钱嘛!应该不是问题的。

    高俅这时开口道:“王府中所藏的书画、文玩颇多,其实也有些是赝品,这个我也不大懂,就得劳烦大郎了。”

    “我回头去请米襄阳来。”武好古笑道,“让他鉴定一番,然后一一登记在册,再送去宫中收藏。”

    这个差遣其实是很不错的。赵佶收藏的珍品武好古是不敢动的,可是赵佶自己的东西后世也随便卖几个亿的!就是当下也值钱啊!

    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