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庶子-第3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言为定。”

    索菲亚颔首道:“好,一言为定。”

    方正叹口气,对着众人拱手道:“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多余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我祝你们一路顺风。”

    众人对着方正也抱拳行礼,索菲亚也一样抱拳行礼,道:“多谢都督。”

    大家都上船后,岸上那些船上的亲人们一个个对着越来越远的船只挥手,算是对水手和苦力们送别。

    过了良久,海船完全没有了踪影后,方正转身对着百姓们说道:“大家放心,他们这次出海是代表了武国,不会有事。而且他们也是为了你们的生活能过的好一点。所以你们在他们在努力的时候,也要好好的努力把生活过的更好。”

    杨松这时候站出来:“我叫杨松,这里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我,二十几天前,大家都应该都已经知道了制冰的方法,这是方都督传出来的。目的就是为了给山东的百姓谋一条新的出路。”

    一个百姓站出来问:“出路?制冰有什么出路?难道拿出去卖吗?”

    杨松笑道:“这位小兄弟说的不错,冰是可以拿出来卖的,只不过这是其他的一种方式,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其他改善大家生活的办法。”

    那个百姓再次问道:“什么办法?”

    “捕鱼。”

    “捕鱼?”这次所有的百姓都愣住了。

    杨松颔首道:“没错,是捕鱼,出海捕鱼。以往大家捕鱼,很多人都不敢离家岸边太远,因为太远的话鱼会死掉,时间一长就会发臭,这样根本就没有办法卖出好的价格,甚至都不能食用,这样不但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不划算。

    可是有了冰块,事情就简单多了,大家可能不知道,那些死鱼只要在冰冷的环境中可以一直保持着新鲜,这样一来,海鱼就可以卖出一个好的价格。”

    有一个叫张鹏的百姓道:“杨太公,我知道您是滨州的一大善人,您可为您的话做担保?”

    杨松微笑着点头道:“当然可以,我可以用杨家的声誉做这个担保,只要海鱼在非常冰冷的情况下,可以一直保持鱼肉的新鲜,到达岸上也不会变坏,依旧非常美味。”

    方正这时候站出来道:“没错,杨太公说的一点也没有错,本都督也愿意用本都督的名声做担保。

    为了能改善大家的生活,本都督已经号召了几个商户在山东境内建造了不少还要酒楼,而且本都督更是以私人名义购买了两艘大渔船,已经组织人手明日就出海捕鱼,一个月后就能看到鲜美可口的海鱼出现在这港口,到时候就能验证本都督说的是真是假了。”

    张鹏抱拳说道:“都督,请给草民一次机会,就让草民带着几个人跟着那两艘船一起出海捕鱼。”

    方正沉思了一会儿,道:“好,我准许了,明日你去杨家造船厂,说明你的来意,自然会有人愿意带你们一起上船的。这也算是让你监督我们有没有作弊。”

    “谢大人。”

    百姓们都是对方正和杨松的话将信将疑,全都想着他们的刚刚坐船远离他们的亲人。

    多余的话,方正也没有多说,一切等渔船回来后给大家来一个眼见为实,然后带着众人离开了。

    回到县衙后,方正就带着滨州县令孔泉涌,赵元年和杨松一起来到了后堂。

    方正道:“杨太公,明日渔船出海之事就交给你了,记住一定要带好足够的硝石,让他们尽量多打捞一些海鲜,不管什么都要,告诉你们,海中几乎没有不能食用的东西。”

    杨松说道:“是,都督。”

    方正又道:“孔县令,明日代表朝廷和杨松一起去,如果这件事办好了,那么山东的流民将会减少很多很多,最少滨州很难再发现一个流民。”

    孔泉涌立马激动的谢道:“多谢都督栽培。”

    可这是实打实的功绩,他怎么能不感谢,让他的心里怎么能不激动,将来升官都只能靠这次了。

    赵元年道:“正儿,这一个月后,渔船回来了,这鱼我们怎么定价?”

    方正想了想道:“这得根据鱼的数量,和百姓们的购买力决定。目前来说,普通的海鱼的价格一文钱一条差不多了,珍惜的海鱼五到十文钱,当然越珍贵越贵了,有可能一条上万两也说不定,不过这都是后话,一切都等海鱼到达后再说。

    杨太公,你杨家经商,这件事交给你了,你去打听一下市场的价格,然后派一个能干的掌柜一起出海,他应该懂得看着海鱼给一个合理的价格。不过我们要做到惠利于民,价格可以稍微低一点,比如两文钱一条鱼,买三条只要五文钱等等。”

    杨松一听,随即眼睛一亮,对方正更加的心愿臣服,说道:“草民知道怎么做,请都督尽管放心。”

    方正颔首道:“事不宜迟,你现在就去安排吧。”

    “是,草民现在就去。”杨松离开了衙门去安排了一些事情。

    方正再次说道:“孔县令,衙门的官差数量太少,你再去招募两百个帮闲,维护滨州的秩序,尤其是港口,一旦稳定下来,一定会有其他势力插手,本都督绝不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孔泉涌站起来,拱手道:“都督请放心,下官一定不会让这种事情发生的。”

    “街上的治安也要做好,相信不久将来,全国有一些商人一定会过来这边投资发展的。”方正非常自信的说道。

    “多谢都督栽培。下官没齿难忘。”

    “你坐下吧,只要你好好的干,就是对我最好的报答。”方正说道。

    “谢都督。”

    方正又对赵元年道:“赵伯伯,山东我呆不了多久,所以这里道一切还得要你多辛苦一些。”

    赵元年一脸懵逼的问道:“你又要离开了吗?”

    方正毫不隐瞒的道:“没错,我要去岭南。那里还有重要的事情要做。”

    “能告诉我什么重要的事情吗?”

    “发展岭南,在岭南建造一个商业之城,其实滨州不是发展海上贸易的最佳地方,岭南才是。所以我才会着力发展滨州的捕鱼业。

    而我会以岭南和滨州两个地方做样本,将来会在河北的天津,浙江的宁波等等,只要沿海城市都会建造港口,只是会分为渔业港口和商业港口两种。”方正说道。

    赵元年和孔泉涌都吃惊的看着方正,没有想到方正的野心那么大,眼中不单单只有山东,而是整个武国的沿海城市以及其海上其他国家。

    赵元年虽然很吃惊,但同时跟担心,提醒道:“你身为山东都督,擅自离开山东,不怕朝廷怪罪吗?”

第五百零九章 路遇灾民() 
第五百零九章  路遇灾民

    赵元年虽然很吃惊,但同时跟担心,提醒道:“你身为山东都督,擅自离开山东,不怕朝廷怪罪吗?”

    孔泉涌闻言,也吃惊的看着方正,这事可非同小可,严重的可是会以叛国罪论处的,是灭九族的大罪。

    于是他开口提醒道:“都督,还是小心为上,不可贸然离开山东。”

    方正见到两人都担心自己,心中微微一暖,说道:“放心吧,现在陛下将海关税和海军训练之事都交给了我,也就等于说只要靠近大海的城镇我都可以前往。”

    赵元年和龙泉涌听方正这么说,提着的心才放下来。

    方正再次安排了一些事就离开了县衙,前往岭南。

    官道上,有一个青年骑着高头大马正飞快的奔跑着,突然看到远方一群百姓慢慢的往前行走着,好像在逃难。

    青年就是方正,如今他一个人前往岭南,身边没有一个护卫,朝廷和武林中人无人知晓他目前的行踪。

    方正下马询问一个老汉,问道:“大叔,发生什么事情了?你们好像在逃难。”

    老汉叹口气,道:“小兄弟说对了,我们就是在逃难。”

    “发生了什么事情?”方正问道。

    老汉回答道:“小兄弟有所不知,我们地界连年大旱,颗粒无收,而官府又要我们缴税,实在没有办法,只能将地卖给了,将钱给了官府,然后大家都跟我一起出来了找生活。”

    方正闻言,怒火冲天,厉声说道:“可恶,做官的不帮助百姓就算了,还乘火打劫,实在是太可恶了。大叔,你告诉我,你们是哪里人,我去帮你们讨回公道。”

    老汉顿时惊慌失措的说道:“小兄弟,你不要去,咱们老百姓是斗不过官府的,所以我不会告诉你,我们是哪里人的。”

    方正见老汉对自己这么关心,心中一暖,说道:

    方正道:“大叔,你不用担心,我不会那么蠢,亲自去你们的县衙找县令理论的。

    我会找比你们县令更高级的官员告状,让他们狠狠的处置这个县令。”

    老汉摇摇头道:“没用的,没用的,我们找过知府大人,可是没有见到知府大人不说,反而先挨了三十大棍。真是官官相护啊,小兄弟,你还是不要去了。”

    “孩子,孩子,你怎么了?你怎么了”

    方正看到前方有一个妇人抱着一个小姑娘拼命的叫喊着,神情慌张害怕,眼泪直流。

    方正扔下老汉,快速的跑去看那妇人和小孩。

    老汉无奈的摇摇头,然后默默的往前走,这样的情况他见多了。

    妇人见到方正过来看自己的女儿,仿佛看到救命稻草一样,拉住方正的手不肯放,拼命的说道:“求求你,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方正连忙安慰:“大嫂,没事的,没事的。你冷静一下,冷静一下。”

    妇人稍微冷静下来,可是依旧拉着方正的手不放,口里说的“请救救我女儿,救救我女儿。”

    方正看见小女孩犹如饿的皮包骨一样,又摸了摸额头,说道:“没有生病啊,是不是饿晕了?”

    妇人直点头,说道:“是的,是的,我女儿已经三天没有吃东西了。求求你给我女儿一点吃的吧。”

    方正道:“等我一下。”

    紧接着他挣脱妇人道手,快速的跑到自己的白马身边,将自己的包裹取下来,拿出两个馒头道:“大嫂给,你将馒头放在嘴里嚼烂了喂给你女儿吃。”

    “谢谢恩人,谢谢恩人。”妇人手里拿着两个馒头,怀里抱着女儿,对着方正点头,算是磕头感谢。

    方正笑了笑,说道:“不用谢。”

    “给我一口吃的吧。求求你给我一口吃的吧,”

    “求求你给我一口吃的吧。”

    “给我一口吃的吧。”

    “”

    一瞬间周围跪满了逃难的百姓。

    方正看着他们,心里难受,说道:“诸位,我身上没有那么多吃的,这里的馒头先分给那些孩子吃。你们这群大人就生火将我这匹马宰了吃马肉。”

    接着方正就将包裹里的馒头交给了跪在方正最前面的一个中年人道:“你去将馒头分给那些最需要馒头的孩子。”

    “是,恩公。”中年人小心翼翼的接过了馒头,看着馒头舔了舔嘴唇,咽了咽口水,最后还是跑到一个个有小孩的家长面前,将馒头给了小孩子吃。

    那些小孩子接过馒头,看了看父母一眼后,有的忍不住将馒头吃了,有的分给父母一半,有的全都给自己的父母。

    方正没有理会这些,继续下命令道:“你去找一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