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山贼攻略-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快,拓跋野又派出一支轻骑兵迎战上郡县的官兵,这时候,谁也不会想到一直对上郡县官兵主战的拓跋野会突然逃走。拓跋野的部下都是骑兵,无法像山贼精兵那样翻山越岭,可若要这些骑兵放弃自己的战马,比杀了他们还难受,况且没有战马的骑兵也失去了他们应有的价值。

    只是拓跋野急于逃命,也顾不了这许多,骑着战马逃跑一来目标太大,而来逃脱不易。最后拓跋野咬咬牙,令他麾下五十心腹骑兵放弃战马,步行逃脱。这五十人是拓跋野的心腹,对他的命令完全是无条件服从,他们虽然不愿放弃自己的战马,但又不敢违背拓跋野的命令。

    无奈之下只得步行护送拓跋野离开,永济渠早就乱成一锅粥,无论是苏毅也好,还是其他胡人部落也罢,都没人关心这五十多人的逃兵。(。)

第二百八十三章 拿下永济渠() 
孟海带着桃花寨最精锐的骑兵一路冲杀,余下的胡人要么跪地投降,要么冒死突围,一些走投无路的胡人干脆一头扎进南荒林,继而被蜂拥而上的山贼砍成肉末。

    当然,永济渠的胡人众多,其中一些部落的胡人十分凶残,比如通古斯族,他们是标准的关外蛮夷,不仅粗俗,而且手段残暴,面对上郡县的大军,他们无力抵抗,只得想尽办法突围。

    这些胡人虽然凶残,不过他们能不能逃出幽州,活着回到关外,还很难说。如今刘虞被五斗米教牵制,已无法给永济渠的胡人提供帮助,甚至都不能制止苏毅对这些胡人的追杀,幽州的百姓对这些胡人深恶痛绝,恨不能食其肉,饮其血,别说苏毅要派兵追杀他们,就是沿途的百姓都不会放过这些胡人。

    直到此时,永济渠的胡人才知道什么叫做众矢之的。他们开始后悔平日里没有留下退路,以至于现在如此的被动,只可惜一切都已经晚了,苏毅派出一支骑兵追杀他们。同时,幽州各地的村庄势力也开始围剿这些胡人部落的逃兵。

    从战争爆发到结束,永济渠的胡人始终没有等来上饶县的援兵。

    苏毅出兵永济渠的消息早就走漏,宇文泰对此踌蹴不定,失去了先机,白白便宜了他。

    永济渠对苏毅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桃花寨想要冲破纵横山脉的枷锁,必须要在纵横山脉外围占据一定的势力,同时也要有能解决粮食储备的土地。

    此处水土肥沃,地理位置奇特,正好利于苏毅耕种粮食和桑麻,桃花寨收留了不少逃难的百姓。不愁没有劳力耕种粮食,拿下永济渠,既除掉了胡人这个隐患,又解决了粮食无法自产的问题,可谓一举两得。

    同时,苏毅成功的拿下永济渠。也在上郡县树立了威信,对他日后掌控上郡县有着莫大的好处。

    苏毅派孟海追击胡人残兵,自己带着剩下的人手打扫战场,此战收获颇丰。

    永济渠土地肥沃,居住在此的胡人比关外的胡人要安逸舒适的多,牛羊无数,各种肉干、烈酒更是数不胜数,除此之外,苏毅还缴获了大量的箭头。其中有不少还是猎箭头,胡人的猎箭头不同于汉人百姓自制的箭头,杀伤力极大。

    另外制作弓弦的牛筋也缴获了不少,牛骨磨制的角弓也不少。

    真正令苏毅兴奋的是,在永济渠缴获了骏马两千匹,其中圈养的上等马匹有一百匹之多。这些胡人部落少的有五六十匹骏马,多的圈养着两百多匹马,这一战。苏毅最大的收获就是这些战马了。

    张焕仔细的打量起这些骏马来,他曾和胡人打过交道。对相马之术稍微有些了解,看出这些战马中有十几匹马是少有的大宛良驹,只可惜苏毅此来上郡县并没有带上严琦。

    严琦是驯马高手,虽然多次预谋要逃离山寨,但一直都未能成功,好在此人贪生拍死。在张鸿升的威逼利诱下,为山寨驯养马匹倒还算尽心尽责。

    两千匹战马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桃花寨可以多出一支骑兵!陆峰是训练骑兵的高手,加上苏毅秘密炼制马镫和马蹄铁,有了这两千匹战马,桃花寨的实力无疑又提升了一个档次。

    缴获来的两千匹战马苏毅并没有分给上郡县的豪强势力。不过其他的皮甲和胡弓之类的装备,他特地挑出来赏赐给参战的众多豪强。

    另外还有大量的弯刀,这些武器和普通的铁剑比起来,要锋利不少,对于上郡县的众多豪强势力来说,给庄客护卫装备起这些武器,部下的战斗力也能提升不少。

    缴获来的牛羊和烈酒,苏毅分出一半赏赐给众多豪强势力,剩下的全让李狗蛋运回桃花寨去。

    桃花寨虽掠夺了不少粮食,但最近这段时间山脉内的过往商客几乎已经绝迹,山贼们想要开荤只得去山脉深处打猎,这一去很可能遭遇到流寇或者其他山寨贼兵的偷袭,前不久就有一队弓箭手下山打猎,至今未回,刀疤多次派人下山,都未能找到他们的踪迹。

    这队弓箭手是由何远训练出来的,对山寨忠心耿耿,苏毅不相信他们会下山叛逃,至于始终的原因,多半是被山脉内的其他势力给围剿了。

    苏毅留下一队刀盾兵看守永济渠,同时让高黑虎带着一些庄客家丁留下清扫尸体。

    只等永济渠清理干净后,苏毅便会让人过来修建防御工事,同时安排百姓过来耕种粮食。永济渠的地理优势奇特,如果说南荒林是一处通往纵横山脉的军事险地,那么永济渠只要善于利用,就是一块难能可贵的战略要地。

    到时有了南荒林作为屏障,山脉内的其他山贼势力也别想轻易的越过纵横山脉,对永济渠发动袭击,同时南荒林也是永济渠和桃花寨重要的运输通道。

    桃花寨养了不少兵马,日常开销十分巨大,不能解决粮食产出的问题,就算现在苏毅拥有数万兵马,要不了多久也会出现大面积溃逃的现象,甚至因为断粮的缘故,这些桀骜不驯的山贼还会哗变。

    除非苏毅肯花重金向他人购买粮食,只是如今天下大乱,粮食是重要的战略储备,一般人绝不会轻易出售粮食给他,甚至一向同他交好的程文元和王彪也不会出售大批的粮食给他,说不定他们还能捕捉到苏毅缺粮的隐患,借此控制桃花寨。

    乱世中,只要拥有粮食就能拉起一支军队,引得无数流民来投。

    再能打的军队,因为缺粮的缘故,最终也会土崩瓦解。

    隋末宇文化及就是如此,他带着骁果军是当时全天下战斗力最强的部队,可最终还是因为缺粮的关系,不战自愧,当然那场战役,骁果军之所以会输,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宇文化及指挥失当,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军队缺粮。(。)

第二百八十四章 治理县城() 
众多豪强势力在苏毅带领下,带着无数缴获浩浩荡荡返回上郡县,此战苏毅虽然成功的拿下了永济渠,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负责镇守南荒林的军队死伤惨重,其中有五千人的弓箭手甚至被打散了编制,刀盾兵和长枪兵更是在短兵相接的过程中死伤无数。

    相反,苏毅亲自带着的一万五千军队,阵亡的人数并不多,反倒是那些豪强的私兵,由于缺乏纪律性和战场意识,一见胡人大乱就迫不及待的上去掠抢东西,一度被反扑的胡人杀的大败。

    要不是苏毅麾下的士兵精锐,悍不畏死,只怕这些豪强就要被永济渠的胡人逆袭了。

    即便苏毅事先拿下了牛全,可上郡县参战的豪强和乡绅也只有半成,余下的要么对苏毅的命令熟视无睹,要么只派出少量的护卫充充门面,对于这些人,苏毅自然拿个小本本出来,将他们的名字写进去,等时机成熟,再揪他们的小辫子。

    苏毅安排好上郡县的一应公务,同时任命了好几个山寨的头目为捕头,将桃花寨的势力逐步安插进上郡县。此次参展的豪强势力,无论他们是否起到了作用,苏毅都对他们重赏,而那些阴奉阳违的乡绅和豪强,苏毅此次回城,连见都懒得见他们。

    除了那些阴奉阳违的乡绅外,上郡县原先的驻军也并没有听从苏毅的调遣,苏毅急于攻打永济渠,之前并没有同他们计较,如今他大胜而归,就是和他们清算的时候了。

    原先驻兵上郡县的云校尉,仗着有豪强和乡绅的暗中支持,以双方实力悬殊为由,拒绝出兵永济渠,为此。他还在牛全的鼓动下,向刘虞告刁状,装模作样的上书朝廷,反对苏毅贸然出兵永济渠。

    云校尉和牛全列举了数十条出兵永济渠的隐患,让苏毅印象最深刻的两条,其中一条是出兵上郡县会破坏刘虞好不容和胡人建立起来的友谊,另一条则是驳斥苏毅不懂军事,上郡县和永济渠的势力相差悬殊,贸然进攻永济渠,最终的结果只能是惨败收场。

    后来牛全别抓。云校尉也担惊受怕了好一阵子,但见苏毅并没有为难他,便慢慢放下心来,其实苏毅并不是想放过他,而是当时出兵在即,苏毅也没空理会这个云校尉,只是吩咐马彬小心提防他,一旦云校尉有异动,马彬有先斩后奏的权利。

    云校尉手下也有一些兵马。苏毅担心马彬人手不足,特意派人向桃花寨抽调人手,划拨给马彬。

    马彬也十分默契的带着这些人马在上郡县境内“巡逻”,结果负责治安工作。安排了一些人进城,同时令城外的部队监视云校尉等人的一举一动。

    牛全在孟海的拷打下已经招供了自己通敌的罪行,同时还供出了云校尉。

    当然,当苏毅看到牛全全身上下几乎没有一块好的皮肤的时候。也怀疑他这份口供的真实性究竟有多少,只是他如今正愁没有借口除掉云校尉,有了牛全的这份口供。这个云校尉在苏毅眼中,几乎已经是个死人了。

    很快,马彬和高黑虎等人带着大军包围了云校尉的驻地。

    云校尉虽然在上郡县众多豪强势力之间混的风生水起,但由于他的自私,他部下的士兵对他几乎没有什么好感,一来是云校尉对军饷克扣的太多,引起士兵的反感,另一方面云校尉本事平平,也难以服众。

    几乎没遇到什么抵抗,马彬就将云校尉拿下,苏毅将上郡县原先的兵马大乱编制,同乡勇混编起来,全权交由马彬统领。

    马彬虽是上郡县的典吏,但实则他的权利已经远远超过了一个典吏的范畴。

    手下的“白身”多至一千人,朝廷对衙役的数量有限制,但并没有限制白身的人数,只要当官的钱够,可以随意招募白身,反正这些白身的俸禄由官员自行解决,不占用朝廷的财政。

    苏毅和马彬就是钻了这个空子,将桃花寨的一些精悍的山贼扩编进来,给他们按了一个白身的身份。

    至于上郡县原先的兵马和乡勇,依旧按照乡勇的编制配备,暂时交由马彬负责,平时训练由他们各自的头领负责,到了战时统一由马彬指挥。

    马彬之前不过是个武馆的馆主,他虽然本事高强,但社会地位并不高,尤其是在东阳郡这种地方,一个区区武馆的馆主,很多人都没将他放在眼里。

    上郡县虽小,但典吏一职却是实权在握,大大小小也是个官。

    为此,马彬对苏毅感激之余,忠诚度也因此提升了不少,以他的眼光,自然能够看出苏毅是在培养他,马彬加入桃花寨的时间不久,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