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独断大明-第8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化淳适时出现,道:“皇上,该走了。”

    朱栩点点头,抱着小慈烨就起身。

    德川秀明还想再说,但找不到话。青山龟松却根本没有说话,只是一脸阴鹜的看着朱栩,看着走出去,手一直放在腰间。

    但是不远处,有七八个禁卫盯着他,他本能的感觉到危险,没有乱动。

    朱栩出了这个驿站,暗自摇头,道:“倭国虽然地窄人稀,但野心不小,你也看到了,至始至终一点头都不肯低,将来必然是我大明心腹大患!”

    曹化淳默不作声,他看的分明,但不适合他开口。

    陈北靖跟着,应声道:“是。军情处总结了很多情报,给帅府会议上呈。认为倭国野心勃勃,不止丰臣秀吉想要踏入中原,倭国人骨子里就有这种想法,即便现在他们实力有所不及,迟早还会再来,当尽早剪除,以绝后患!”

    帅府,也就是大元帅府。

    朱栩抱着小慈烨,边走边思忖,道:“倭国的事情,按既定计划走,不要因为任何事情被打断。倭国的事情,必须跟着我们的节奏走,有任何变故都要报朕知晓。倭国的情势复杂,倭国人狡诈多变,要谨慎小心,咱们大好形势,可不能阴沟里翻船。”

    陈北靖神色肃容,道:“是,臣明白。”

    “父皇,饿。”小慈烨从朱栩肩膀抬起头,道。

    朱栩拍了拍他的小脑袋,对着陈北靖道:“回去之后,总结一下规划,拿给朕看,倭国这几个人,先不要放走,他们还有用。”

    “遵旨。”陈北靖抬手,悄悄退走。

    朱栩抱着小慈烨,在长安街上走着。

    大雪已经停了,两边的茶楼酒肆更加热闹,欢声笑语不绝。

    朱栩看了眼,笑着对小慈烨道:“走,父皇带你吃好吃的。”

    小家伙顿时睁大双眼,来了精神,抱着朱栩的脖子,转头向前看去。

    朱栩走了一阵,在一个状元楼的酒楼停下,看了看,迈步上了二楼。

    曹化淳亲自去安排点菜,然后给朱栩父子安排了靠窗的包厢。

    “你们听说没有,听说蒙古那个大汗的儿子主动归降了,马上就要到京了。”

    “我知道,是平王殿下亲自去归化城受降,蒙古各部落的汗王齐齐进尊供,咱们皇上已经被尊为‘天下共主’,这天下,都是咱皇上,是我们大明的!”

    “我看了内阁刚出版的地图,你们知道我们的国土有多大吗?比天启六年大了一倍不止,远超太祖太宗!”

    “是啊,咱们的皇上,功勋卓著,彪炳史册,古往今来,当为第一帝王!”

    “你说的是武功,这些自不必说,那‘文治’,你们想想,如此大规模的‘景正新政’,若是成功,必然耀动千古,震惊古往今来,说是三千年第一圣主,也不为过!”

    “那是那是,不管怎么说,咱们的生活还是好了不少,若是真向朝报说的那样,将来咱们的日子肯定会更好……”

    “喂喂,你们快出来,平王回京了,快来啊……”

    接着是一阵阵鞭炮,钟鼓声响起,仿佛整个京城都热闹起来。

    “快,快去看,那个蒙古大汗要来了……”

    “什么蒙古大汗,那是顺平王,是咱们大明的二字亲王……”

    “对对对,快,咱们去看看,这是盛事啊,将来可以给儿孙说的……”

    接着,仿佛整个楼的人都疯狂向外面跑去,转眼就人去楼空。

    曹化淳从外面进来,看着朱栩道:“皇上,平王回京了。”

    朱栩已经听到了,想了想,笑着道:“毕阁老已经亲自去迎接,朕就不去了,抢风头的事情,朕干的太多,不差这一回,低调一回。”

    曹化淳知道朱栩有意抬升内阁的地位,便无声的退到一边。

    没多久,小二就端着一个大盘子进来,一脸笑容的道:“这位官人,这些都是我们的招牌菜,红花桂圆鱼,状元狮子头,什锦八宝羹……”

    朱栩看着桌上的菜,对着坐在边上的小慈烨道:“烨儿,你喜欢吃什么?”

    小家伙眨了眨眼,从椅子上站起来,拿着碗,看向朱栩。

    他手腕还没有多少力气,拿不了筷子,以前都是李解语或者朱栩,宫女给他夹好。

    小二一见,立即递过一双小筷子给小慈烨,笑着道:“官人放心,这鱼是辽东那边来的,全京城就我们一家有,没有刺,不用担心小公子。”

    朱栩一怔,这才认真的看着盘子,若有所思的道:“现在海鱼很多吗?”

    小二整理着桌子,笑呵呵的道“不怪官人没见过,这些确实是海鱼,以前打不到,现在都是大船,十几艘出海百里外打回来的,各种各样的鱼,虾,蚌,海边还出产一些海带,海藻等等,虽然是去年出现的,但量不大,也就今年多些,听说啊,进贡到宫里的更好……”

    朱栩笑着点头,道:“我是不怎么出来,家里看的紧,不知这外面还有什么变化?”

    或许是朱栩点的都是招牌菜,又或许是朱栩一身贵气,小二客套中很热情,道“要说变化最大的,就是南来北往的商人了,现在啊,每天不知道多少辆马车赶赴南直隶,运回来的东西也非常多,京城里的一些商号,都发了大财,身价涨了十几倍,听说一些商帮,已经购买了十几艘大船,准备出海……”

    朱栩微微点头,小二说的,都是他这个角度看到的。

    河道被疏浚,拓宽,加深,官道也变成了水泥路,海运重启,大明的基础交通已经好了太多,外加商业环境的变化,商人获得好处,也属正常。

    “寻常百姓过的怎么样?”朱栩问道。

    小二认真的打量了朱栩一眼,旋即有些矜持的笑道:“官人,这小的敢说,您可就当听听啊。”

    朱栩温和一笑,道“就是闲聊。”

    小二这才道:“我们啊,有过的好的,有过的不好,京城这些年纷纷扰扰,就没怎么平静,不知道多少人被牵累。但大部分都过的不错,物价不高,有活做,有银子赚,官家没有以前压的那么狠,相对来说,还是好很多……”

第1122章 大局已定() 
    朱栩听着小二的话,笑着点头。

    虽然‘新政’是纷纷扰扰,但终归已经有些显现,只要进一步的深根细作,会慢慢的呈现大幅度改观。

    若是能尽快度过小冰河,那显现的会更加明显,大明会进入一个腾飞的新时代!

    小二看得出朱栩不凡,谨慎又热情的说完,告罪一声便下了楼。

    小慈烨站在椅子上,拿着小筷子,正往他的碗里夹各种吃的,小表情特别认真,只是手抖的厉害,时不时就掉桌上。

    朱栩笑着接过来,给他夹满一碗,然后看着他吃。

    小家伙是真饿了,坐在桌边,拿着小勺子,将碗里的饭菜扒进嘴里。

    朱栩看着他,神情微笑,脑中却不由自主的想着政务。

    平王这一趟,算是稳住了蒙古各部落,十年八年,长城一带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可以稍稍放心。

    接着是倭国,曹变蛟的联合舰队稍做施压,倭国基本上没有其他选择,只能与大明‘投诚’,无非就是一个时间问题。

    再下面,就是东南半岛,这个地方现在很乱,不管是缅甸,南掌,还是暹罗,内部都在四分五裂的你争我夺,并且天灾影响加重,日子不好过,南方的边境,可见的时间内,无碍。

    外患无忧,那就是内政了。

    大明的内政经过朱栩这些年的梳理,大框架,大趋势已然形成,现在要做的就是深入推动改革,啃动那些硬骨头。这些,已经不需要他冲锋陷阵,或者大动干戈,只要按部就班,披荆斩棘,一往无前即可。

    内政,外患都不用担心,那就剩下一个长远发展。

    说到这里,朱栩忽然看向曹化淳,道“洪武号,现在到哪里了?”

    曹化淳侧过身,神色不动道:“回皇上,洪武号舰队出海已经八个多月,现在已经走远,即便有回报也不会这么快,海军,军情处那边预估,可能已经走过一半,预计明年六月到九月这样能到西夷之地,不排除更久,或许要用两三年才能回返。”

    “也就是一年半到两年左右?”朱栩轻声自语。

    现在的海航,其实大部分靠元气,任何的风吹草动都可能让一支舰队覆没的无声无息。

    如果有个大风,让船队离开航道,去了未知之地,迷失回不来也属正常。

    总之,在海上远行,是一件极度危险的事情!

    让朱栩稍稍宽心的是,洪武号舰队,是由一百多艘舰船组成的庞大舰队,并且有航海经验丰富的欧洲人带路,应该没什么可担忧。

    这么细算下来,朱栩感觉一阵轻松,拿起筷子,与小慈烨一起吃起来。

    小家伙别的事情不怎么上心,唯独对吃的,从来不客气,现在已经有些小胖了。

    外面的东西虽然没有御膳房做的精致,却另有一番口味,朱栩口味大开,不禁多吃了一点。

    没一阵子,曹化淳上前,道:“皇上,赵尚书,沈尚书都已经回来了,要不要见见?”

    曹化淳说的是吏部尚书赵晗,礼部尚书沈珣,这两人也是随平王去归化城的人。

    朱栩摆了摆筷子,道:“不见,让他们写好奏本给朕看。对了,明天吧,让他们都去二楼的议会,朕见见这些议员,有些事,有些话,朕得教教他们。”

    曹化淳应声,道:“是。”

    与此同时,内阁现在确实闹心,毕自严,靖王,汪乔年,孙传庭等人聚集在一起,商量着被议会否决的草案。

    汪乔年皱眉,神情不愉,道:“这议会是怎么回事,连内阁拟定的改革议程都敢随意拒绝,他们根本没有将内阁放在眼里!”

    靖王看向毕自严,凝色道:“督政院近来的几个任命,包括江苏,浙江的地方院正,都被议会否了,他们要求根据朝廷规制,由地方提名,不是内阁任命。”

    孙传庭看着毕自严,没有说话。内阁被否定的草案不是一个两个,二楼的那些议员,对内阁的议案意见很大,理由最多的就是‘舍本逐末,民心渐丧’。他们认为内阁的这些改革方案,会伤害地方民心,不利于当前的形势。

    毕自严面沉如水,压着心里的火气,道“你们不去请他们吃饭了吗?一点作用都没有吗?”

    站在不远处的内阁中书郑友元,上前道:“诸位大人,这些人软硬不吃,倔强的很,怎么说都说不通,其中几个是万历朝的进士,翰林,资历,辈分都极高,下官也不能过分。”

    朝廷其实最怕的就是这样的官吏,打不得骂不得,还得忍受着他们的口水,以往他们没有权力还罢了,现在掌握着权力,要是死犟着走到底,内阁还真没办法。

    靖王脸上也出现一抹恼怒,道:“皇上不是说让内阁规划议会的权限吗?我们就给议会的权限大大压缩,或者提高投票的要求,让他们封不了我们的奏本!”

    孙传庭摇头,道:“这些需要皇上点头,现在我们要尽快通过这些政策,在年前颁布,风声已经放出去,如果拖到年后,会有损内阁权威,动摇‘新政’信心。”

    汪乔年刚要说话,一个侍卫匆匆进来,在郑友元耳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