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瀚等的就是这句话,孙家叔侄考察一样的在这里混了半天,总不能以为他们都闲的没事做了?李大用几个是看看和裕升铁场的规模和发展,考虑日后自己的经营方式,东山会肯定也有这方面的考量,但重要的必定是孙敬亭现在说的这事。

    东山会人太多了,股本分散,拢着的人太多,利润又薄,只要有合适的铁场当然肯定是要合作,此前和裕升能不能站稳脚根,能不能赚钱都是未知数,他们对张瀚又不了解,定然是选择与本地的东主一起合作,挑动张瀚和韩家的争执,最好是斗的两败俱伤,这样本地铁场发展起来,这对东山会也是一件大好事。

    策划失败,孙家当然要改变策略,与和裕升的合作也就成必然之事。

    “我这里最少还要三千人以上,东山会的人有多少我收多少。”张瀚看着孙敬亭,慢吞吞的道:“只有一宗,到我这里就守我的规矩,不能端着我的碗,服的却是东山会的管束。”

    孙敬亭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我们还要商量,等商量妥了之后我再来说话。”

    张瀚笑眯眯的点点头,他不急。

    孙敬亭看看张瀚,突然又道:“以我本人的意思,实在是很愿意和张东主合作。”

    两人相视一笑,互相拱了下手,孙敬亭打马前行,在黑暗中追上了孙安乐等人,各人已经打起了火把,马嘶鸣着,马蹄声嗒嗒响着,火把如一条火龙,在蜿蜒向下的山道中一路向前行着。

    ……

    “一炉近五千斤铁水,还很少杂质,铁水十分红亮?”

    就在傍晚时分,张瀚的客人们还没有告辞的时候,韩府的书房里头,韩老六正和韩通说着今日开炉的事。

    韩通翘脚坐着,手里一碗燕窝汤快冷了他也忘了喝,刚愎自用的脸上满是惊诧之色。

    “确实是啊。”

    说话的是韩老六,他唾沫横飞的道:“家主,我是亲眼看到的,铁水一直不停的出来,亮的刺眼,凝固之后也看了,那铁,啧啧,我在矿山也十几二十年了,就没见过比那更好的生铁了。”

    “用的焦炭?”

    “是啊,还少了三成呢。”

    韩通冷笑道:“他倒是能省不少啊!”

    “说是炭火用足了,火力温度够了,可以出钢。”

    “什么?”

    韩通这一下真的站不住了,腾的一下站了起来。

    钢的利润不必多少,十倍生铁以上,如果真的每炉都能出钢,韩家的利润一年可以增加好多倍上去,他这个家主的日子自然过的能够更好,甚至韩家的格局可以不必缩在灵丘,很可以往太原和大同发展,有足够的资本就能经营足够的人脉,有了人脉和资本,当然就可以获得更大更多的利润。

    韩通本人也不想一直缩在灵丘这穷乡僻壤,如果能够带着韩家往外发展,何乐而不为?

    生铁的利润实在太低,韩家虽然有多个高炉,但正如李慎明此前和张瀚说过的那样,一年百万斤铁不过获利数万,时不时的还有高炉倒塌或铁水伤人的事发生,加上给各处官员的打点也不能少,每年获利其实十分有限,加上田亩收入家产也不过在十万两左右,在山西这里只能算是大家族,和真正的顶级家族还差的远呢。

    “真的能出钢……”韩老六呐呐的道:“那个东主说了,一千二百度出铁水,一千六百度出钢水,先炼铁水,再炼钢水,慢慢来,一步步试。”

    “老六,你要什么好处?”

    韩通的两只三角眼紧紧盯着韩老六,如同一只盯着青蛙的毒蛇。

    “家主,实话说我对族里也有怨气,向来无人过问我的死活,还遭族里人动手打过,也没见家主你向着我……我要银子,我怕人报复,灵丘不敢呆了,我往平阳府去安家。”

    韩通格格一笑,问道:“要多少?”

    “最少五百两!”

    “好家伙,你胃口不小,不怕撑死?”

    “家主要愿意,我就干,不愿意,只当我今日没来过……”

    韩老六一脸光棍样,起身拍拍屁股就要走。

    “别急。”韩通伸手止住他,问道:“你真有把握?”

    “家主,我知道你必定还有人手在铁场里,不过说实话光凭看能看出个屁来?怎么垒炉子,怎么通风,光是那风扇就有不小学问,是张瀚叫木工做的齿轮带动,用的力小,扇的风大,那个蓄热室和炉子的管道怎么搭,通风口怎么砌,这些东西我这个老手都看不大明白,指望派别人能看着就会,那不是笑话?依我的法子就是看看能不能买通几个起炉子的,带出一个到咱们铁场里,自然就什么都懂了。”

    韩通确实已经安排人手去了和裕升铁场,那边每天都招人,混进去很容易,但回信过来都是说接近不了高炉和做不了真正核心的事,要么去采石,要么就是洗石,还有被安排在骡队里每天到灵丘采买物品的,指望这些人能偷出技术来不知道要等多久,他一想张瀚每日都日进斗金,心里就热辣辣的十分难受。

    “好,老六,我信着你这回。”韩通阴沉沉的道:“你也知道我的手段,若是欺哄我,怎么个下场自己想好了。”

    韩老六在这一瞬间也有些畏怯,身上打了个寒战,韩通手下人虽多,其实都不吓人,比人多东山会人也不少,韩通是家族几十年养下来的那几十个打手最为凶狠,就象边军将领的家丁,又忠诚又能打,韩家凭着这些打手才在灵丘城横着走,韩老六知道以前好些个和韩家顶着干的都失踪了,没准就是叫韩府家丁给杀了,尸体往野地一埋,隔一阵烂了连人也分不清,谁去查这种没头没尾的人命案子?就有苦主告到知县那里,县大老爷和典史会认真去查?其实全国各地的大士绅都差不多,杀人在平民来说是天大的事,在这些大老爷手里,打死个把人太小儿科了。

    最终韩老六还是道:“家主放心,我没那个胆子。”

    韩通又看了韩老六半响,终于道:“就照你说的办,银子先给你家送一半去,事成付给另一半,我不会食言。”

    ……

    东山会的铁场就在和裕升铁场的东侧,从和裕升铁场的山道往下走五六里,再折向东行,不到十里左近就可抵达。

    到了铁场附近,孙安乐和孙敬亭等人都下了马,各人在泥泞里走着路。

    雨已经停了两天,这里的路还没有干透,人和车不停的走着把土泥弄的翻腾的厉害,特别是山道近头这里,更是泥泞的厉害。

    走了几步,孙安乐坐在一处山石上,旁人都停了脚,站在一边等着。

    孙安乐的鞋开了口子,泥水浸了进去,孙安乐盘着腿,把脚翘起来,脱了鞋袜,将脚擦干,又从包裹里取了双干净的靴子穿上。

    “咱们从和裕升铁场走出来时,地没那么泥泞吧?”

    各人没想到孙安乐的开场白居然是这个话,一时都楞住了,孙敬亭反应最快,想了想就笑道:“二叔,我想起来了,人家从门口到里头都用炭渣子和木屑铺路,吸了水又防着车辙压伤路,所以一点儿也不泥泞。”

    “瞧瞧人家这心性和细致。”孙安乐穿好靴子,又走在没到脚脖子的泥泞中,感慨着道:“这样的人怎能不发财。”

第九十三章 玉娘() 
“会首,”一个矮胖的中年汉子开口道:“我看他们的车也好,比咱们自己用的大车强一百倍,将来精铁往外倒腾,运力上也是比咱们便宜的多。”

    孙敬亭笑道:“张胖子你怎么不看人家是怎么发的家!”

    张胖子叫张彦,也是东山会的核心人物,是个精细人,当下就是自失一笑,说道:“我却是说糊涂话,人家原本就是靠骡马行发的财。”

    时间久了,张瀚不再是众人心里符号一样的人物,从一个不熟悉的强龙渐渐深入人心,关于和裕升的一切也是在众人心里渐渐清晰起来,张瀚的所作所为,包括怎么发家的经历,也是渐渐为人所熟知。

    孙安乐带着头走,各人都在他身后跟着,进了铁场内部,照旧还是泥泞,极目看去,东西南北各处都有些亮光,东山会这里矿工就有五千来人,加上家属,老弱妇孺也在铁场内外安家住着,还有一些村落什么的,铁场这里是最高的地方,远眺看去,灯光自上而下盘旋而下,犹如点点星光。

    往常看了还没有什么,在和裕升铁场那里看过了,就感觉到这里的混乱和芜杂。

    炉子就在铁场正中,一堆堆铁矿石随意堆着,各种工具也摆放了一地,凝固的铁块摆放在炼房前头,炼成的精铁块也放在一边,感觉有人过来时,骡马厩里的牲口打着喷鼻,发出各种声响和刺鼻的味道出来。

    夜色星空之下,一座座高炉如同远古的巨人,静静的矗立着。

    一座高炉似乎有些倾斜,这也是近来孙安乐的心事,这炉子随时可能开裂倒塌,一旦倒了,就是几千两银子的亏空出来,近两年东山会的人员越来越多,利润却是越来越低,出铁少,精铁杂质太多卖不到价,地方上的苛捐杂费也是不少,东山会只是一个庞大无当的工会般的组织,并不是那种打行的黑社会,若是后者反而要好很多,可惜孙家叔侄和别的大股东都不是能操、弄这样事的人,他们的武力也只是自保,不叫人欺负到头上来而已。

    推开木门进房,也是一股木头腐烂的味道,孙安乐这个股东兼会首也不大讲享受,屋子不大,只放着一些简单的家俱和一张床铺,另外便是几个上了锁的柜子,这里日夜有人值守,现银和帐本都放在里头。

    各人进了门,又是带进来一地的烂泥,孙安乐也不介意,手伸了一下,让各人都坐着。

    “今日大家都去看过了,”孙安乐道:“明日开始各人和大伙说清楚,和裕升那边委实是好,愿意的可以自去。人家那边最少还得要三四千人,若是多半挑的我们东山会的人,那我就谢天谢地了。”

    张彦面露不甘之色,说道:“咱们这里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孙安乐看他一眼,道:“这岂不是废话,若能撑的下这场面,我们今日一起跑去做什么,真的闲的慌跑去和人喝酒?”

    张彦摇头一叹,坐在椅上不再出声。

    东山会这里就是人太多,负担太重,另外几个股东其实都是急公好义的性格,这样拢起一堆人一起做事,但都不是生财有道的人,这么多年下来,孙安乐等人在内都没有积攒起什么财富来,这些矿工跟着他们日子也过的辛苦。

    孙敬亭想到这些,插话道:“今日我在人家那边转过,才知道我们这里的人都过的什么日子。咱们这里一天三顿就是些萝卜干和小米混着煮,小孩子都吃不饱,大人也不能让吃食给娃子,手脚没劲还做什么活,妇人小孩每天都在泥地里走来走去,吃着猪食,看看人家铁场里的情形,宁当愧死。我二叔和诸位立会是想叫矿工们有好日子过,可这些年来谁过上好日子了?”

    孙安乐听着侄子的话,似乎隐隐指责他们诸事不成,原想斥责几句,可一想孙敬亭的话毕竟在理,只得低着头不出声。

    有人道:“这几年年年灾荒,粮价涨的厉害……唉,不过还得承认那张东主确实是个能人,我们是不及他。”

    孙安乐点头道:“这个家当我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