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1617-第3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和裕升的对手,除非是太原镇延绥镇加宣府镇,四镇之力联起手来,差不多可以与和裕升来一场正面的对决,胜负难料。

    但这只是在目前的局面之下,天启二年,战兵的扩充有限,而骑兵,炮兵,军官预备,都是重中之重,到天启三年,财政和人力上都缓过手来,那时候就又是大为扩军的时候,扩到什么地步,什么规模,现在除了张瀚之外恐怕谁也没谱儿,不过底下的人私下议论,都是估计会扩到六个到八个营左右,也就是两万四千到两万六千人之间!

    到时候,整营的炮兵,整营甚至两个营的骑兵,配合大量的步兵,想想这军容威武,实力又将是怎样的庞大!

    当然,要真的到那种地步,什么商团,民练总团,护卫,镖局镖师,恐怕都瞒不过去了,地方官稍有智识和警惕心理的都会感觉到不对,可众人也是有信心,只要张瀚巧妙周旋,这事情不闹到北京朝堂上去,终究还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事。

    况且,退一万步来,真的有几万战兵,配合五六万辎兵,不要四镇不是对手,就算是越过紫荆关,一路攻到京师,又岂是绝无可能之事么?

    这种想法,在两三年前叫妄想,现在却是已经是“共识”,在很多人的想法里,张瀚有本事在塞外拓地千里,当然也有本事在大明内部折腾个天翻地覆,什么巡抚,巡按,要是真的闹翻了脸,皇帝又如何?

    用马武之流私下的话来就是:“咱大人就是想着祖上受过大明的恩,现在皇帝也未怎么失德,皇上还只是弱冠之年,孩子,咱们大人要真的怎么样了,不成了欺负人啦?别人不来惹咱们,咱们就这样,自己干自己个的,要是有人敢三道四,整那些猫儿狗儿的乱七八糟的烂事,好人不学,跟那死人韩畦学,恐怕韩畦的下场比他还好些!”

    这些话,当然也是难得的酒后胡言,只是胡言之中见真性,最少在张瀚一意栽培出来的这些二十左右的军官团之中,马武的话其实已经是一种主流的见解了。

    青年人原本就是桀骜不驯,很难驯服,何况这些青年又是尚武的军人。而大明的政治气氛总体来又很宽松,这些军官关起门来在军营里话,避忌之处就更少了,连李贵这种性格较为中庸平和的军官,也是经常听到这些话,灌了满满一耳朵。

    “总之,”张世雄道:“咱们大人的这一份基业,不论私产还是眼前这一块,绝不能落到外人手里头,首先就要保大人的安全,然后就是杜绝旁人的野心,这一份责任,旁人担不起来,咱们这些受恩深重的可不能往后缩!”

    “何消得?”马武道:“一切唯世雄大哥马首是瞻。”

    旁人纷纷头,张世雄道:“我哪有这个资格?我就是个倡议的,各人一起商量事情,大家都是平等的。”

    李贵微微头,张世雄刚刚给他的观感不是很好,感觉野心勃勃,有乱中生事的感觉。现在看来,倒真的是一腔热血,满腹忠心。

    既然如此想,李贵便插话道:“大伙儿心都是好的,不过现在万万不能有异动,一旦内部生乱,那就给了北虏可乘之机……”

    这话当然不是很合众人的心思,但连张世雄在内,所有人都了头。

    ……

    消息传到兴和堡时,李慎明和梁兴,杨泗孙还有朵儿等人正好召开军议,所以人聚的很齐,各人接到消息后,朵儿第一个道:“何时能出兵?”

    李慎明和梁兴对视一眼,两人的眼神中当然都是满是焦急之色,梁兴轻轻摇头,道:“敌情不明,光知道集宁堡被围,北虏多少兵马,甲兵,牧民,多少,后勤能力如何,主力在何处,何人统兵,这一些情况还不知道,贸然决定出兵,只会有不好的结果,所以我的意思,暂时不出兵,等进一步的消息,另外就是和黑河大黑河那边沟通,看看孙先生是怎么。”

    杨泗孙沉思了一会,道:“大人在被困之前在集宁堡发过军令出来,由孙先生和李先生二人勾当草原上一切军政大事,凡有决断,都由二位先生来商量决定,今日出兵于否,还是看孙、李二位先生的决定。”

    李慎明微微头,兴和堡这里多半是成熟的将领,也多是梁兴一系的人,自己制衡起来还算容易,梁兴成熟稳重,不会冲动,倒是孙敬亭那边,将领和军官多有夜不收出身,就怕有边军积习,孙敬亭一旦镇不住场面,那局面可能会因此而大坏。

    这种担忧,李慎明并没有,只是附合了梁兴一句,令他立刻多派侦骑塘马,前往集宁堡一带打探消息,同时派出塘马与孙敬亭那边联络。

    至于李庄那边,李慎明和孙敬亭一样保持了相当的默契……这种时候就没必要知会李庄和新平堡那边,徒生混乱罢了。

    “近来商道维持的还好……”既然暂不出兵,各人虽是心烦意乱,还是要继续议程。

    朵儿负责的是商道的事,他皱眉道:“北虏主力都在西边,往东去内喀尔喀诸部与我们交好,科尔沁各部与东虏结盟,自然会出力,东路并无问题,天气和暖已经立夏,各处的粮荒已经缓解很多,东虏也不是很缺粮,现在他们的购买量减少,所买的粮食已经不是主要货物,主要的反而是布匹,杂货,蔬菜一类,咱们的车队已经削减了很多,好在布匹利大,仍然有不少的利润。近来,叫人觉得怪异的反而是宣府镇的动向。”

    李慎明动容道:“宣府镇外有北虏异常活动吗?”——

    昨天喝高了,早晨发两章补上,大家给票支持,宿醉头疼爬起来的啊。

第四百七十一章 好说() 
在和裕升北上之初,蒙古各部为了给和裕升增加压力,从延绥到宣府都有异动,不少牧民被鼓励往边境活动,有各种抢掠犯边的行为,后来明军将领打了几次还击,又有周耀带着骑兵游击,北虏的反应十分迟缓和无能,各部出了一些甲兵,奈何根本追不上周耀,后来周耀的兵越打越多,从几百骑打到近千骑,从灵丘山里又出来一部份,草原的马贼又补收容了一部份,北虏根本无可奈何,后来还是黑河各堡的军事压力加大,周耀被迫将主力集结,然后集中到黑河与大黑河各堡……各处的蒙古部落可真是齐齐松了口气!

    这么一来,延绥与宣府各处都没有什么压力,草原上已经风起云涌,沿边的明军却是毫无压力,朝廷当然也就听不到什么议论。

    如果是在万历早期,哪怕是文武官员都装瞎子扮聋子,这么大的事还是瞒不过朝廷,官员们也未必敢瞒,可自从万历亲政之后诸般懒政,锦衣卫落在骆思恭手中二十年,在壬辰倭乱时锦衣卫还有用处,搜集了不少关于日本的情报,后来就是王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到天启年间,锦衣卫和东厂一样都成了摆设,除了在京师收集一些百官行述和市面上的情形外,一无用处,在辽东和全国各处的情报已经废弃,甚至就是京师也被东虏的细作渗透,可想而知锦衣卫有多废物。

    千里地界的北虏各部动员,爆发诸多大战,不要嘉靖年间,就是万历早年,文武官员不报,锦衣卫也是肯定早就报到内廷去了,相比较前人而言,现在的天启皇帝和瞎子聋子也差不多。

    朵儿摇头道:“北虏并无异常,东路这边不是他们主要的目标,偶有游骑,也是胸甲骑兵稍作驱赶就赶紧跑了。现在有异动的是宣府镇,杨总兵已经檄令多位参将,游击往上西路等处移驻兵马,正兵营听也在动员,似乎杨总兵有深入虏境做战的打算。”

    “杨国柱?”李慎明大为皱眉,道:“他来凑什么热闹?”

    梁兴道:“看这样子是要把事闹大,他出兵针对的也是内喀尔喀,而且,∨。co↓m不论打哪一部都是捅马蜂窝,北虏现在拿我们的军堡没办法,宣府一出兵,后果难料啊。”

    李慎明有些急了,手在桌上一拍,怒道:“赶紧派人去查,不是派了张续宗去宣府打通关系,叫他什么也不做,银子送到就行,这出了什么差错?这也能出差错?”

    朵儿道:“张续宗必定出了差子,近来各处调配了不少人手北上,宣府那里原本主持事情的人好象也北上了,没有人管着,这子什么事不敢做?”

    李慎明心烦道:“续文,续宗这两兄弟,真是天差地远。”

    他道:“派别人去怕是不管用,这几天张春正好在张家口一带,叫张春跑一趟吧。”

    众人都是无话,续宗再没出息也是张家的人,张春也是张家的自己人,又执掌军法司,行事滴水不漏,也勇于担责,这个当口只能叫张春跑一趟。

    李慎明站到望厅窗前,堡外的碧绿如洗的草原上隐约有骑兵飞驰而过,在这里的北虏多半是哈喇慎部的骑兵,少量的漠北部落,人数并不多,梁兴等人都是有信心战胜他们,然而如果有更多虏骑前来,所有将领的把握又并不大。

    现在所有人都好象在战争迷雾之中,李慎明感觉到,没有了张瀚,所有人都缺乏了主心骨一样,在这种时候,他自己也是感觉有些迷茫。

    ……

    张续宗踉踉跄跄的从一幢楼里跑出来,身上全是呕吐过的污渍,那种吐出来的酒和饭菜又捂了一夜的味道简直令人无法忍受,在他经过的地方,所有路过的人无法直视,更是只能掩鼻而行。

    清晨的风格外凉爽,地面上还有残余的露珠,几个尼姑敲着木鱼经过,有一些信佛的人家开门出来,送上一些麦子或是米一类的粮食,也有人给一些散碎铜钱。

    这里是宣府镇城,在后世并不是什么紧要地方,在大明此时这里也是一座军事重镇,远不及张家口这样的地方商贸发达,人口稠密。不过好歹是镇城,青楼妓馆商行旅舍也是一样不缺,张续宗就是打一个旅馆里出来……他已经记不得自己为什么住这样的地方,又为什么烂醉如泥,连身上的荷包也丢失了,完全不知道去向。他身上的衣袍是上等的丝绸料子,料子贵,作工也好,正好衬托出他翩翩佳公子的模样,加上折扇在手,腰上有饰玉,荷包,走到哪里都是叫人瞩目羡慕,现在的他,却是象被人从阴沟里拖出来一样。

    张续宗走到一处精致的院门口,一个中年妇人看到他,脸上闪过一丝厌恶,不过很快就转成热情。

    “我的好老爷,你这又是闹哪一出?”中年妇人一边埋怨,一边搀扶着张续宗进门,再叫来一个厮把张续宗的衣袍脱下,拿来药膏和牙涮叫他涮牙洗脸,一番折腾之后,张续宗身上的恶臭好歹消失了,人也象个人模样,只是他两眼发青,双目无神,站都站不稳,看起来还象是从地底下爬上来的鬼。

    “姑娘在等着呢。”中年妇人一脸意,把张续宗送到侧厢房门前。

    里头帘子一打,一张俏脸满带寒霜,一个十七八岁的女子两眼如冰看着张续宗。

    女子一见张续宗的样子就知道他事情没办成,不过还是冷然问道:“事情没办成?”

    “没有……”张续宗颓然道:“分行的掌柜对我已经起疑心了,他不仅不拿银子给我,还多次问我有没有去总兵府,旁敲侧击的一直盘问,店里的人也是一样,一个个冷眼看我,后来我一气,找了一家‘烧锅’店喝闷酒,一下子便是喝多了……”

    女子听的气道:“好一个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