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孟婆有约-第1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长夜平静道。

    他说的是事实,但听在十三皇子的耳中,便是自己期待的另外一种意思。

    十三皇子了然,转移话题道:“听闻大师为一名女子走遍整个锦州,去寻最好的牡丹,不知传言是真是假?”

    这般逸闻自是传的飞快,不出几日,长安宫内便已是沸沸扬扬。

    十三皇子知道长夜从不撒谎,也没有高僧的架子,便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是真。”

    长夜淡淡道。

    “哦?这可是奇了。”十三皇子错愕不已,收起散漫的架势,又问:“锦州牡丹少说也有数万株,这一株一株看下去,三日也未必能看尽,不知大师是如何。。。。。。”

    “用心。”

    长夜淡淡道。

    十三皇子讨了个没趣儿,便不再拐弯抹角,直接问出自己最终的疑惑:“听说大师最后送了一袋花种给那女子,不知是否属实?”

    “正是。”

    “这其中可有什么玄机?”

    “嗯?”

    长夜疑惑。

    十三皇子尴尬的咳一声,轻笑道:“本王驽钝,不知这其中可有什么说法?那女子不是要锦州最好的牡丹,大师你送她一袋花种,这,作何解释?”

    “自己动手。”

    长夜仍是一如既往的惜字如金。

    十三皇子愣了片刻,转瞬明白过来,击节赞叹道:“不错,妙极妙极。不愧为大师!自己亲手种出的牡丹,可不就是最好的牡丹么?管他魏紫鹅黄,山野牡丹,谁也比不上自己付出心血才得到的东西。”

    再寒暄一阵后,十三皇子起身离开。走之前,留下一批善款修缮国寺偏殿。

    但那些却和长夜没什么关系了,寺里自有人去接洽。

    他回到了自己的草庐。

    草庐一如既往的空荡。

    推开冥室的门,一眼望尽。

    孤零零的蒲团,堆在墙角叠好的被褥。

    没有那个人。

    长夜默然的看了一会儿,回到藏经房,准备校对经书。

    一下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

    长夜放下了,站起身,留下书案上淋漓的墨迹自干。

    天边云霞灿然。

    草庐被日光映照的美轮美奂。

    长安有两座以金碧辉煌驰名天下的宫殿。

    一为帝王的金殿,集齐了人间最为精美的技艺,端的是奢华辉煌。一为菩提山上的清安居,草为庐,日为影,如佛光显现。

    长夜当初建草庐的时候,不是没遇到过阻挠。国寺的住持方丈住在几间草屋内,在众位德高望重的长老看来实在是不成体统。但建成之后,一袭白色僧袍的少年方丈站在草庐前如沐佛光踏步而来,反对的意见终是销声匿迹。

    一路行下,守卫山巅的武僧纷纷无声合掌行礼。

    那群人虽说退让,但为着他的安全考虑,还是送来了诸多人护卫。长夜执意坚持,方才让这些人没靠近草庐,只在山巅唯一的出口守着。

    长夜在国寺行走,遇到走路的僧人,不论年纪大小,都会恭敬的朝他行礼。

    这礼这敬,不仅是因为长夜是国寺之主是天下佛修的最神往的天才,更是从心底油然而生的对他个人佛学造诣和为人的敬佩。

    哪怕是一些心高气傲的老骨头,也不得不承认枯寂这老东西的眼光是在是毒。

    枯寂是长夜的师父,是上一任的国寺之主。

    当初,枯寂力排众议将国寺交到这个弟子手中,他们几个老家伙颇不服气。但锦州之事以后,他们不得不佩服枯寂的识人之术。

    作为佛教最高的那几位,消息渠道自是四通八达。方丈去了哪里,做了什么,他们都看在眼里。

    锦州长夜的破解之法,实在是妙绝。

    一般人可能不明白,但浸|淫佛典多年领悟颇深的他们,却是瞬间明了。虽说是明了,但这般法子,他们却是怎么也想象不到。

第二百零七章 隔世约(11)() 
如果说,无遮大会让他们这群老骨头看到了这个年轻人的实力,对他有些欣赏之情,那么后来草庐事件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年轻人误打误撞而已,最终让他们真正折服的,则是年轻方丈这一路的所作所为。Ω ┡趣.b.

    锦州牡丹僧,则是其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

    信服之后,则是切身的为之考虑。

    后辈能比前辈更有前途,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对国寺、对佛教来说,少年方丈已经越了国寺历史上诸多的先辈。他们在信服之后,便将所有的期待和希望都放在了这个人年方二十四岁的年轻人身上。

    枯灭行礼之后,便邀年轻的方丈去静室一谈。

    两个蒲团,相对而坐。

    年长的僧人终是开了口:“住持方丈,此去,一路可还顺畅?”

    长夜颔:“托师叔挂念。”

    僧人止住了长夜的礼:“老衲本不该多言。但你不仅是师兄最为看重的后辈,也是我们国寺所有的希望。有些话,老衲终是忍不住说上一说。”

    “师叔请讲。”

    “住持方丈天资卓绝,悟性非常人所及。于我佛一道,也是造诣颇深。对此,老衲很是宽慰。我国寺终是后继有人。然,住持纵天赋惊人,也未曾入红尘历练。老衲担心,锦州的牡丹种子在住持的心中已然埋下。”

    长夜默然不语。

    见长夜沉默,枯灭叹息一声,换了语气道:“别人看不出,但老衲却是看着你长大的。若不是动了心,以你的个性,怎会任那女子一路随行?这一次,若不是老衲信,住持方丈还准备在朝北城外的破庙逗留多久??”

    枯灭面上皱纹层叠,眼里精光却是不减。他说完,目光灼灼的盯着长夜,似是不放过长夜任何一丝细微的表情。

    枯灭是枯寂的师兄弟,也是枯寂最为信任的人,在长夜接任国寺之主时,枯灭就坚定的站在了这个年轻方丈的身边,成为任住持方丈最忠实的拥趸。

    枯灭的话像是一记警钟敲在了长夜耳边,略有些振聋聩。

    长夜却是不赞同:“她资质颇好,可度。”

    “于是,住持方丈便一路随行,欲度化她?“

    枯灭步步紧逼。

    长夜答不出来,他也说不清为什么,就随行去了朝北,然后一起在破庙度过了那么些日子。

    “若是老衲没有记错。住持方丈当初离山而去,便怀抱着宣扬佛法追寻经藏外大道的宏愿。于是三年内风餐露宿,一路向西,从不停歇。为何自锦州之后便变换路线折向了北,不仅如此,还在朝北这个小城逗留了数月之久?”

    枯灭摆出了事实。

    长夜无法回答。

    枯灭却不给他犹豫喘息的机会,继续逼问:“若是因为此人有慧根可度,点化两句便可。住持方丈便一路随行,难道仅仅是因为此人救过住持方丈的性命?”

    “长夜知错。”

    “知错只是认识到错误,和悔过仍由一段距离。老衲望住持方丈悔过。”

    枯灭道。

    “长夜自去戒堂领罚。”

    “老衲希望住持方丈疼在身上,记在心中。十丈红尘,三千烦丝。既已出世,便莫要走回头路。”

    枯灭不再紧逼,语重心长的劝说道。

    “长夜谨遵师叔教诲。”

    “我自小和师兄亲厚,你也是我自小看到大的,虽然我们身在佛门,但能够真正脱之人,却是少之又少。国寺的希望,佛教的希望,师兄将其放在了你的身上,我亦对你寄予厚望。你须得谨言慎行,切勿要让师兄与我失望。”

    “是。”

    长夜去领了二十戒鞭,却是眉头也不曾皱上一皱。

    参禅悟道本就是他心之所愿,更何况还有师父师叔国寺众人的期待在其中。

    他不该心乱,不该动心,也不该在那一个中午跟在女子身后说想要度她。

    最后,他不仅没能度她,自己反倒一头栽了进去,沾了情障。

    长夜闭门冥思数日,又抄了数日的经书,方才按压下心间涌动的陌生情愫。

    那狐妖又来了两次,但长夜都没再见她。

    那副名为故乡的画长夜放在门**与了她。

    隔着门,他和她告别。

    “风施主,你我萍水相逢,该是道别的时候了。”

    长夜执意和她撇清干系,便连风姑娘这一熟稔的称呼也弃绝了。

    一声风施主,表明了他的态度,隔阂又不失礼数。

    “为何?”

    “风施主,贫僧度不了你。”

    我看向紧闭的大门,静默了一会儿,终是捡起放在地上的盒子,转身离去。

    朝北的破庙落了灰。

    门前的杂草又生了蓊郁的一路。

    我在破庙前坐了一阵,开始拔那庙前庙后的草。

    砍了竹子做了篱笆,又翻土,撒下了花种。

    无数的夜晚,我辗转反侧,想不明白为何长夜的态度忽然生出了那么大的变化。

    白天我侍弄那光秃的土地,饿了就去镇上买两个包子,有时荤有时素,但无论换哪一家包子铺的包子,都觉得吃起来索然无味。

    最终,我扔下包子,下了山。

    朝北距离长夜很近,不过两日路程便可到达。

    一路隐身,来到了熟悉的草庐前。

    长夜不在。

    冥室内的被褥仍旧好好的放置在那里,和我走时的那个清晨一样。

    我展开被子,准备躺一躺,怀里却掉下一根红色的木签来。

    那一日,我随口道来求签,为了圆谎,便在天亮不久装作上山求签的客人来摇了三次。

    三次都是一样的签文。

    寂寂西窗青灯影,玉管朱弦无人听。

    解签的僧人说,若是求姻缘便是一场伤心,只能得一个相伴青灯古佛的结局。

    我失魂落魄的离开,看到了高台上端坐的长夜。

    他正目光淡漠的讲经。

    我与他之间,隔着茫茫的人海,还有一个难以企及的高台。

    他俯瞰众生,我却在众生之中。

    那熟悉的目光,一视同仁,不再为我一人停驻。

    我攥紧手心的红木签,终是在人群散时,浑噩的随着人流前行。

    漫无目的的走了一阵,到了无人之地静坐半夜,又再次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暗夜里只有一豆灯光,还有一个欣长的剪影。

    他仍没睡。

    我犹豫许久,终是忍不住上前敲门。

    没开。

    第二夜,也没开。

    门外却多了一个木盒子。

第二百零八章 隔世约(12)() 
隔着门,长夜的声音传了出来。趣.b.

    “风施主,你我萍水相逢,该是道别的时候了。”

    一句话将我犹豫缠绵的心事,打入了寂静的冰川。

    “为何?”

    我听见我的声音在微微颤抖。

    “风施主,贫僧度不了你。”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的回答。

    我曾想过,长夜为何会和我一路同行。最为可信的答案,便是他最初给我的回答,他觉得我有慧根,想要度我。纵使我明确的告诉他,我不愿回头。

    但他并没有听。

    几月同行,除了偶尔的闲话,我们谈论的最多的,便是一些佛经禅理。

    我早该看清,一直以来,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想法。虽然他也会退一步,给我买肉包子。这贴心的细节,被我看作破冰的征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