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神箭手-第2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寰姬告诉他,长大了也要想着常来这里看看,看看堤坝是否稳固,看看百姓的日子过的是否富足。

    寰姬还带着小皇帝去了贫困的山区,她告诉小皇帝,在有能力的时候要打通这里通往外界的路,这样他们才能富足起来;他们还去了山海关、大峡谷,寰姬给他讲当年打仗的故事,告诉他只有军队强大别的国家才不敢招惹大唐,如果因为大唐的强盛重文轻武,那么大唐的富庶在别人眼里无非就是一块肥猪肉。

    小皇帝听得哈哈大笑,从来就没有大臣敢把大唐比作肥猪肉,随后他看到寰姬严肃的目光,不再笑了,郑重的点点头。“孙儿谨记姑祖母教诲。”

    寰姬摸着皇上的头,道:“姑祖母是不是太严厉了,你还这么小,就要管理这么多事,以后要是可以,就多放权,一个好的上位者只要思路正确,能任用贤人就行了。”

    皇上仔细的听着,虽然不是很明白,但是他知道姑祖母说的话都是很重要的。

    最后寰姬还带着小皇帝去参加了老百姓的婚礼,他们是偷偷去的,那是离京师不远的一个小村庄。

    村庄虽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这些年这里人过的非常满足,百姓是打心眼里的感恩皇上,感恩朝廷。

    小皇帝装作普通人听着他们发自内心对朝廷的感恩,对他的感恩,心里美滋滋的。

    皇上回去就和贤太后说道:“母后,你知不知道外面的百姓都很喜欢我,他们成婚除了拜天拜地还拜了大唐。”

    每次皇上出游回来,都会和贤太后说他们的见闻,一开始贤太后还有些担心皇上的安全,在他们这个位置上,谁都怕啊。等第一次皇上高兴的回来,跟她讲述着一路的经过时,贤太后的心才放了下来。

    时间越长贤太后越发觉先皇的明智,如果换做其他人估计早就自立为帝了。

    朝中总是有做不完的事,处理不完的奏报,寰姬把大权慢慢的交还给了皇上。

    等到事情都安顿妥当了,寰姬和皇上来了一次促膝长谈。

    寰姬说:“姑祖母年纪大了,想回家了。”

    皇上道:“您是先太祖的公主,这里不就是你的家吗?”

    寰姬笑笑拉着皇上的手道:“你今年多大了?”

    皇上道:孙儿今年十三岁,登基已经十年了。”

    寰姬感叹道:“一转眼竟然都十年了,你年纪小可能不知道,姑祖母不是你太祖爷爷亲生的公主,当年我们相遇的时候,姑祖母不知道他们的身份,结果糊里糊涂的做了公主。”

    皇上惊得张大了嘴巴,好像听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

    寰姬笑道:“很难理解吗?觉得你父皇怎么会把大唐江山和你交给一个外姓人?”

    皇上不好意思的点点头。

    寰姬道:“这没什么,很多人都是这样认为的呢。这事你母后知道,有时间你去问她好了。你登基的时候年纪小,姑祖母给你守着江山,如今你大了,再有两年就要成年了,姑祖母提前送你一份成人礼。”说着她从桌子上拿了一个盒子给皇上,“打开看看。”

    皇上打开一看惊道:“是玉玺和兵符。”

    寰姬点头道:“今日我把完好无损的大唐交还给你,希望你能善待百姓,做个好皇帝。”

    皇上被震得外焦里嫩的,他和他母后早就商量过这个问题了,他们一早就准备让寰姬太长公主掌权到她八十岁。(。)

第四百三十七章 不辞而别(第二更)() 
    想当年武皇杀了多少李姓子弟和文武官员,才发动政变六十七岁登上了皇位。

    想想自己可比武皇的那些儿子们强多了,姑祖母虽然平日严厉却不曾苛责与他,还手把手的教他如何做一个好皇帝。他们这些年外出游历,正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权力的诱惑相对于他也不那么热衷了。

    更何况他从小就有心里准备,母后从小就告诉他,姑祖母让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她总是为大唐江山着想的。等你姑祖母百年之后,你在当这个皇帝,那时候你也不过才三十几岁。

    所以他也是一直都有心里准备的,谁能想到,提前了二十年,他竟然在大婚之前就要亲政了。

    寰姬知道他心中所想,或许朝中上下有几人是不这么想的呢。

    寰姬笑道:“看着如今的大唐,我也算对得起你父皇和你祖爷爷了。记住,只要是你认为对的,三思过后你都可以去做,就算是出了什么问题,只要姑祖母活着,姑祖母都会给你顶着。”

    皇上被感动的泪流满面的,寰姬拍了他一下说道:“比你父皇还没出息,当年他可没少让姑祖母给他收拾烂摊子呢。”

    就这样寰姬把管了十年的玉玺和兵符送还给了皇上。

    皇上捧着玉玺出了御书房的时候还恍如在梦中。

    他没有回寝宫,直接去了太后那里。

    贤太后看着儿子魂不附体的样子,赶忙接过他手里的盒子放在小桌子上,“皇上,这是怎么了?在前朝不顺利吗?”

    皇上摇摇头。

    贤太后着急道:“快和母后说说,母后给你评评理,看看是谁的错。”

    皇上这才反应过来,露出两排牙齿道:“母后看看这个。”

    说着把桌子上的盒子推了推。

    贤太后莫名其妙的打开了盒子,然后赶忙扣上了,“这,这是。”

    最后的“玉玺”两字还是没有说出口。

    贤太后拿着盒子说道:“这东西怎么到你手里的,赶紧给你姑祖母放回去,本来咱们相处的好好的,要是因为这个闹了嫌隙就不好了。”

    皇上赶忙起身按下太后道:“母后,儿子什么时候做过那样的事,这是姑祖母给儿子的,……”皇上把刚刚的事说了一边。

    贤太后听的抹着眼泪,“以后你可得好好孝顺你姑祖母。”

    皇上问道:“母后,姑祖母说她是养女,父皇为何会把朕和大唐江山交给她呢?”

    贤太后说道:“这还得从先皇驾崩开始说起……”

    这回轮到皇上听的一愣一愣的了,赶上自己压根就不是太子,是姑祖母一手扶起的。

    等皇上回到御书房的时候,小陆子说道:“陛下,这是太长公主给你的信,她说她回家了。”

    皇上问道:“回家?回公主府吗?”

    小陆子跪地道:“奴才不知道,这是太长公主的原话。奴才想着信里应该有写吧。”

    皇上赶忙拆开了信,信中写道:“我回李青地界了,那里是我出生的地方,有事你就让人送信去青州。你大婚的时候,我就不过来凑热闹了,你也知道京师的人都怕我怕的很呢。至于他们给你选的皇后,你喜欢就娶,如果不喜欢,直接说我没看上她就行了。你是个好孩子,大唐的日后交给你我放心。小陆子先留给你用,用的好就留下,用的不好就让他出府去伺候胡德海。毕竟是要常年陪伴在你身边的人,选个可心的,你们相处下来也舒心。至于胡德海,我放他去养老了。他跟着你父皇一辈子,没消停过几天,后来又守着你,我念他忠心,送了他个青州身份,至于他是要留在京师还是回去青州就随他自己高兴吧。”

    寰姬就这样的离开了。

    朝廷的官员还和往常一样,没有人知道寰姬公主归还朝政于陛下了。皇上也没说,就当寰姬太长公主是又出游民访了。

    寰姬和王玉阳先是去了青州城,去看了李出清,寰姬对于自己的儿子有些小愧疚,别人的儿子在自己身边长大,自己的儿子却是在别人身边长大的。

    李出清又提了被否了多少次的那件事,他一直都想去皇陵叩拜李青,可是王玉阳非常反对。李出清很是不理解,要说是嫉妒,那么他怎么会过继给李家,如果说不是嫉妒,那么为什么不让他去祭拜,反而娘亲很是随意,说她是无所谓。

    李出清想着自己每次都被老爹的“不准”打了回去,这次他悄悄的和寰姬说了。

    寰姬说道:“我就不明白,你怎么这么多年还想着去拜祭他呢?”

    李出清撇撇嘴说道:“我也不明白,为什么这么多年我爹就不让我去呢?”

    如果旁边有别人,就会发现李出清这个表情和寰姬简直如出一辙。

    寰姬叹气道:“看你执着,你就给我磕三个头吧。”

    李出清笑道:“娘亲是答应啦,别说三个,就是十三个都没问题。”然后李出清就站到寰姬面前,咣咣咣的磕了三个头。

    正巧王玉阳从外面进来看到了一幕。

    王玉阳看着自家媳妇,想着儿子又被她媳妇给涮了。

    王玉阳问道:“你又干什么了?”

    李出清跳起来道:“这回你可不能阻止我了,我娘都同意我去叩拜李爹爹了。”

    王玉阳闭上眼,想着如果儿子去茂陵叩拜完后,回来得知真身就在面前,他大老去叩拜的不过是个衣冠冢,到时候应该会直接炸毛吧。

    王玉阳:“你不怕他回来炸毛?”

    寰姬笑道:“他自愿的啊。”

    李出清听不懂爹娘说什么,睁大着眼睛好奇的不行不行的。

    最后寰姬说道:“好吧好吧,我知道了。”

    寰姬看着儿子说道:“我们这次是要回趟李青地界的,你送我们回去,到时候你要是还想去茂陵,你愿意什么时间去随你可好?”

    李出清有些犹豫了,这么多年,他知道爹虽然严厉,但是从来不会拿他们兄弟开涮,只有娘亲,要是无聊了,就会拿他们寻乐子,哪怕是在千里之外。

    李出清点头道:“我去安排,可是你们要有心理准备,李青地界的人未必欢迎你们,尤其是娘,娘可是改嫁出去,和李青地界一点关系都没有的。”(。)

第四百三十八章 落叶归根(第三更)() 
    寰姬想着如今在世的父母年纪都大了,她也该回去尽尽孝道了,想当年她师父生前生后她都没有尽孝,想想就心中遗憾。

    而且当时竟然还没人告诉她,等她知道的时候,朱彪的棺椁都要到皇陵了。

    朱彪,先太祖生前最宠信的武将,他的陵墓是离先太祖陵墓最近的一个陪葬陵。因为寰姬的陵墓是后修建的,就修建在了远一点的地方。

    当时朱彪有提过他们换一下地方,结果被先太祖拒绝了。

    先太祖说:“还是让她离你近点吧,我可不想挨着她,回头再把我从坟里气的跑出来。”说完这话他竟是自己哈哈的笑了起来,朱彪见状也就没有再提,自家徒弟挨着自己,那是最好不过了。

    寰姬得知朱彪过世,快马加鞭的赶去了茂陵。

    朱彪的葬礼是按照军队的形式下葬的,棺椁上盖得是唐军的军旗,扶棺入陵的是朱彪的副手,跟着朱彪在唐军里十几年。

    寰姬赶去的时候一身风尘仆仆,穿上孝子的衣服就要扶灵。

    多少人跪地相劝,寰姬都不为所动。最后还是扶灵的副将说道:“大将军有遗言的,可是不好在这里说。”

    寰姬看着那人说道:“我和驸马扶棺入陵,你们在这里等我出来。”

    就这样寰姬公主还是扶棺入陵。

    朱彪是第三个让寰姬扶棺下葬的,第一个是先太祖,第二个是杨太后,第三个是朱彪。

    年轻一代的官员听后都不知所措,寰姬公主这又是闹哪样。

    但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