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家神箭手-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福进来便叩见道:“草民薛福拜见御史大人,请御史大人给我家老爷做主啊。”薛福牵着小男孩进来,跪下就砰砰磕头。

    很明显这个叫薛福的人以为王玉阳才是御史。

    而跪地的薛福心中在考量,这个御史出门巡查竟然还带了夫人,不知道他们会不会同流合污。

    寰姬给王玉阳使了一下眼色,王玉阳说道:“起来吧。”

    寰姬问道:“你家老爷有何冤屈,请一一道来,你放心,我们大人是青州有名的清官定会给你们老爷伸冤。”

    薛福犹豫了一下,想着进城的时候看到了青州的旗帜,轻声的问道:“大人可是青州府衙的官员?”

    王玉阳:“恩。”

    寰姬赶忙说道:“我们大人可是寰姬公主的心腹,你不用畏惧权势,我们公主到如今还没有怕过谁。”

    这话一出,薛福又砰砰的磕了几个响头,从怀里拿出了一本名册和两本账册,一同递交到寰姬手上。(。)

    。。。

第三百八十章 各种安排(第二更)() 
薛福说道:“我们大人名叫薛董麟,是胜光十四年考取的功名。因为族里有薛宰相在朝京为官,所以我家大人自愿外放到了江南,八年前才调到丐州的。我家大人为人低调,性子要强从来不会求助于族里,兢兢业业的在丐州为官。往年黄河也会发生水患,以前的大人还会过问一下。三年前新上任的知府大人上任后从来就没有理会过,出了事也都是能压就压的,好在这两年也没有出过什么大事。”

    “可是今年从入夏开始雨水就多了,丐州黄河与汉水的交汇处,有几处河堤有些松动。一早修建河堤的张大人就有提过今年要重修加高堤坝,可是今年是知府大人到了要挪动的年头,他不想因为修筑河堤的事再向朝廷要钱。”

    寰姬打开账册随意的翻了一遍。

    寰姬问道:“看账册上的内容,朝廷可没有少拨修河堤的钱款。”

    薛福心下一惊,心道:“青州官员的夫人都这样厉害,随意翻看了一下账册,就能看出出入银钱的多少,难怪御史老爷要带着夫人出门。”

    薛福继续说道:“大人明鉴,知府大人为了上下打点,其实是挪用了修河堤的银子的。我家大人虽为长史,但是并不得知府大人的喜欢,所以平日也只是做自己应分的事。我离开的时候,黄河那处河堤已经有了缺口,听说下游已经开始淹水了,好在下游的百姓都习以为常,一早的就逃了出来。我们大人怕丐州与汉**汇处决堤,如今正在日夜的加固呢。我家大人不想让河堤决口的真相被隐藏,这才让小的带着账册、名单上京告状的。”

    寰姬赶忙问道:“也就是说,如今河口只是小地方出现决堤,还不是非常严重对吗?那丐州知府人呢?“

    薛福一脸的鄙视的说道:“河堤出现缺口时,知府大人连夜带着妻儿就逃了。他族叔是江南道布政司,岳父是江南道督查史,估计这会他们正在想怎样的封锁消息呢。”

    寰姬气的说道:“真是胆大妄为,竟然敢欺上瞒下置百姓死活于不顾。”

    薛福抬头看了一眼这个气势十足的女人,又看了一眼一脸平静的大人说道:“请大人和夫人看在我家老爷一心为百姓的份上照看我家少爷,我家老爷这些年为了百姓,一直和夫人分隔两地,年过四十才有这一根独苗苗,如果大人能把他送去京师的薛宰相家,薛家上下都会对您感激不尽。”

    这可是天大的好处,论你御史身份再高也不会高过宰相吧。

    寰姬问道:“你家老爷和薛董伟是什么关系?”

    薛福说道:“我家老爷是董伟少爷的堂兄,是薛家董子辈年龄最长的。”

    寰姬:“放心把孩子放在这,稍后我会让人把他送走,只是你放心我们?”

    薛福说道:“小人已经打探过了,大人是青州府衙的官员,听闻青州府衙无贪官,小人相信大人和夫人。小人要回去找老爷夫人,如果不是为了这些证据和小少爷,薛福宁可死在丐州。”

    寰姬说道:“如今你还是留在这里吧,丐州到底最后如何谁也说不好,等这边的百姓安顿好了,青州的救灾物资过来了,我们一同去丐州。”

    其实这些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寰姬调来了五十艘船的泥沙、五百只小船和五万唐军水兵。

    那些船已经从青州、福州、广州等地出发了,加以时日就能到达荆州。

    而陛下的赈灾物资也应该很快就能到。

    青州运来的粮草走脽水到襄州,在由襄州改走汉水到荆州。

    荆州下游的黄河发水,汉水上游还是可以行船的。

    寰姬让人安排了薛福二人的住处,李庚悄悄的让人仔细的调查了薛福二人的来历。看他说的是否属实,毕竟这二人的来历太好查了,写一封信去京师问问薛董伟就都清楚了。

    房间内,寰姬脱下了长裙,换了一身农民穿的短打。虽然没有男装好穿,但是也比长裙强。

    王玉阳:“坝上我带人去,你在城内主持大局。”

    寰姬心中感动,“你是不放心我对吗?”

    王玉阳:“恩。”

    寰姬笑道:“谢谢,那你自己小心。”寰姬没有拒绝,城中需要有人主持大局,她两头跑不现实。而其他人除了王玉阳以外,没有一人懂防洪的。

    寰姬:“注意休息,我们只要尽力、问心无愧就好。”

    王玉阳抱了抱寰姬,把头窝在她颈中点了点头。

    在一行官员的震惊中,王驸马破天荒的参与了这次的防洪准备,他亲自带人去了堤坝监工。

    王驸马对于他们来说那就是神人,第一个就是有胆量娶寰姬公主;第二个就是他除了寰姬公主外,其他事情一概不理;第三就是他谪仙的气质,博学多才,熟悉他的人都为他可惜。

    顾沅带着医疗小队在城内外建了十几个难民营,生病的全都隔离开,由难民组成的医护人员看护。

    李庚带了一多半的人跟着王玉阳去了坝上,王玉阳不善言语,寰姬不放心,所以让他跟着。

    寰姬带来的三十名官员各司其职,清点粮草的清点粮草;调查丐州知府的就四处查访丐州百姓;就连荆州知府都带人亲自去维持城内的秩序。

    王玉阳等官兵离开荆州城去堤坝后,寰姬找来了知府和剩下的十几名朝廷官员开了个小会议。

    寰姬:“难民会越来越多,我们不能白白的养着他们。”

    荆州知府说道:“大人啊,如果不发粮食,要是灾民暴动了,那可就是大事啊。”

    顾沅坐在寰姬一旁纹丝不动。

    一名官员说道:“坐一边听着,不懂不要乱说。”

    荆州知府马上闭上了嘴,这上头坐的可是寰姬公主啊,她身边的女官可是寰姬公主面前的第一红人,身边跟随的全都是皇上钦点的达官贵人,说不定哪个就有身家背景,他可是一个都不敢得罪。(。)

    。。。

第三百八十一章 防洪建设(第三更)() 
寰姬摆了摆手,“不要紧,知府大人也是心急百姓。”

    知府见公主给他解释,赶忙说道:“是,是下官太着急了,大人请慢慢道来。”

    寰姬笑道:“我想把难民全都分开,现在他们一家家的聚在一起,很容易因为吃不饱而出事。我想把年满十八岁以上的壮年全都组织起来带到堤坝上建堤坝;我们再征用了城内的饭馆,让难民中的妇人去给所有人做饭,气力好的就去送饭;至于年纪大的人,就给那些伤病之人端个水米,洒扫个院子,打扫个卫生;那些年纪稍大一点的孩子让他们去照顾年幼的孩子和行动不便的老人。”

    一众官员都赞叹道:“妙,妙啊,这样一来即有人去坝上干活,又减轻了府衙的压力。”

    知府心中腹诽,心机可真重啊,不是传言寰姬公主一心只为百姓,不畏任何强权么。

    虽然这样做也是为了百姓,但怎么就让人感觉那么不对劲呢,你把劳动力都叫到堤坝上干活,他们的家人全都在城里,坝上的人只能老实的干活。城里的妇人知道自家丈夫在坝上,也只能专心的在城里做饭干活,而那些孩子老人全都聚到一起变成了变相人质。

    寰姬美名其曰保护孩子,城里有医疗队可以给他们更好的照顾。

    剩下的十几位官员在顾沅的帮助下全都按照寰姬公主的吩咐去做事了。

    第一天,第一难民营内。

    “我不去坝上,一个弄不好掉到水里,是要死人的。”一个浑身破破烂烂的男人说道。

    他旁边的一个妇人哭着说道:“我的儿啊,你可不能去啊。”

    其他百姓也不愿意,摊到生死有关的大事,谁愿意啊。

    魏忠,年三十六,从知县做起,当了三年的知县,十年的知府,前两年才进了京师,由于是贫民出身,没有家世背景,一直隐匿在朝中。

    魏忠说道:“你家要是不愿意,就离开好了,朝廷的救灾物资还没有到,如今你们吃的全都是城里富户捐献的。人家捐献了粮食、钱财救济,无非是想多保一天丐州是一天,你们呢?如果你们不愿意出力,那就没有救济粮食了,先有的粮食要给坝上努力的人吃。”

    难民营内议论纷纷,有人说道:“这位大人说的对,我们有手有脚的,没理由在这里坐吃人家的,只是我要是去了坝上,那我家人怎么办?”

    魏忠说道:“这个你不用担心,你家中年纪轻、身体好的就去给你们做饭,家中年纪小或者年纪老的可以给你们编草鞋或是编草席。总之我们大人都会一一照顾,你也看到了我们大人带了一队医者,他们会分批两批,一批跟着你们上坝上,一批留下来照顾老人孩子。”

    经过魏忠的解释,很多人都愿意了。

    只要多数人愿意,大伙就喜欢跟风,其他人也就都愿意了。

    魏忠又带着人去了第二难民营。

    当然还有几个装病的,魏忠没有办法了,只好让人去请示公主。这些人一个个都精神疲惫,身体却少营养,要是装病不干活,还真是没法子。

    寰姬听后,只说了一句话,“去找顾沅,这样的小事直接找她就可以了。”

    顾沅带人去看了两名装病的,顾沅检查了两边,冷哼道:“他们二人是营养过剩了,饿上三天就可以去坝上干活了。”

    其中一人瞪着眼睛直接跳了起来,说道:“你这个庸医,到底会不会看病。”

    其他人都看着跳起来的人,他婆娘反应过后,拉了拉他衣角。

    顾沅笑道:“这么快就好了?”

    那人赶忙又哀嚎上了。

    顾沅说道:“这个不要紧,我给他扎几针就可以了。”

    顾沅掏出一个小布包,里面并排插着三十几根银针。

    顾沅拿出一根最粗的,那根都差不多有纳鞋底的锥子粗了。

    那人吓的腿肚子哆嗦,赶忙说:“我病好了,病好了,可以上工了。”

    顾沅又问另外一人,“那我给你医治一下好了。“

    身后的魏忠心中腹诽,这明明就是逼供用的刑具,这要是几针下去,这人就是不死也要去掉半条命了。

    那人心想:“扎一下应该没什么,总好比在坝上做苦工的强。”他是个街头混混,哪里干得了那些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