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呵呵。”看着王耀的小表情,郑西西忍不住伸手捏了捏他的脸“开个玩笑。”

    王耀眨了眨眼,轻轻叹息一声。

    女人还真是麻烦。

第八十一章 是不是没朋友(求收藏)() 
第八十一章是不是没朋友

    王耀以前独来独往习惯了,最近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让他从衣食住行都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所以他还不是很适应很多人一起吃饭。

    虽然火锅都是各吃各的,但是一大桌子人吃饭时有说有笑的热闹气氛还真是让王耀有些无心吃饭。

    不过不得不说,火锅这个东西真的好吃,炭火铜锅像是蒙古人的帽子,底下烧着火,上面冒着烟,锅里的一圈翻滚着菜和肉,牛羊肉特有的膻味从锅里烧熟后飘出的香味扑鼻。

    火锅本身就是华夏最具代表性的美食,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普及,尤其在北方严寒一代,更是有着特殊地位。

    火锅文化本身就带有浓厚的华夏文明特色,吃火锅时,男女老少、亲朋好友围着热气腾腾的火锅,把臂共话,举箸大啖,温情荡漾,洋溢着热烈融洽的气氛,适合了大团圆这一中国传统文化。

    火锅直接将热闹两个字融化贯通了。

    王耀以前吃饭都是为了吃饱而吃,但是现在虽然也是为了吃饱,但是总觉得多了点什么。

    “男孩子多吃点牛羊肉好,补身子。”贺赛飞笑着把小半盘肉都倒进王耀的锅里。

    王耀赶忙道谢,不知道是因为炭烧造成的热气还是别的,总之心里暖洋洋的。

    “今天听了三场大戏,觉得如何?”茅韦涛坐在王耀另外一边,笑着问道。

    王耀舔了舔嘴唇“觉得,挺好的。”

    “从你理论知识出发。”茅韦涛说道,

    王耀想了想“东瀛那个剧,因为听不懂的关系,所以只能从表演形态上来看,说不上精湛,但是故事性也可以。”

    茅韦涛点点头“其他呢?”

    其他人见茅韦涛聊正事,都十分有眼色的停下了自己的话题,听着他们两个人说。

    听取意见,这也是一个戏曲演员很重要的功课。

    王耀想了想“咱们的剧就不用说了,从题材和舞台表现力上都没有任何问题,唯一可能就是,时间太短了,故事不够精细。”

    贺赛飞笑了笑“你倒真不是白给的啊,还挺会看,我一直觉得,十个剧目,主要人物这么多,故事太杂。”

    “剧本是老先生写的,肯定有她的考虑。”茅韦涛表示不认同“不过确实不够精细,最后那场豫剧呢?”

    “《桃花庵》我第一次看。”王耀笑道“《红楼梦》我本身也正在读所以对故事会了解一些,豫剧的《桃花庵》虽然只有一条主线,但是我觉得更容易让大家看懂,因为讲的是血亲和子嗣的剧情嘛。”

    “专业性呢?你说的这些都是大众观想。”茅韦涛微微挑眉。

    “专业性。”王耀怔了一下“这个不好比较,艺术这个东西很难比较,《桃花庵》的故事虽然不如《红楼梦》名气大,但是故事包含的人性和社会形态并不弱,尤其是里面那个王三思的角色,那个角色创造的时候应该就是作者本人以一个历史旁观者的角度创立的,从名字就能看出来,王三思,望三思,做事之前三思而后行,他如果不卖衣服,也不会引出后面窦氏寻子的事情了,看似一个细小的举动,但是会引起很大的风暴。”

    王耀说完之后,在场只有火锅冒泡的声音了。

    所有人都惊讶的看着他。

    戏曲演员如果不是那种有天赋的,很难会用心去揣摩人物故事中心,因为戏曲这个东西,最重要的是演得好,学得像,戏曲是一门言传身教的艺术,所以大多数演员都会按照师父教的演。

    也就是所谓的徒有其表,但是只要学的像,看戏的人自然会自己理解故事。

    因为戏曲这种写意的东西,就是靠着体会和解读才有味道的。

    在场虽然都是老演员了,也是看戏无数,但是也只停留在故事情节上,基本不去会揣摩作者意图和文章中心,王耀这么以解读,大家瞬间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

    “吃饭。”茅韦涛咂了咂嘴,敲了敲火锅。

    其他人笑着各吃各的。

    “我是说错什么了吗?”王耀一怔,小心翼翼的问身边的贺赛飞。

    “让你说专业性,是从表演上说,谁让你上升到更深层面了。”贺赛飞娇媚的白了王耀一眼,帮他把锅里的食物夹到盘子里“你说的这么深,会显得我们很没文化,学了快二十年的戏,还没你一个小孩子看的明白。”

    王耀顿时大囧,这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社交问题,王耀之前跟人打交道比较少,所以很难注意到这些,这么一想,确实有点尴尬。

    王耀闷声吃饭不在多嘴了。

    “这傻子是不是没什么朋友?”莫可趴在郑晶晶肩头蹙眉问道。

    “嗯。”郑晶晶点点头,擦了擦嘴角的油渍。

    “怪不得,说话跟我爷爷似得,一点也不懂人情世故,说话时头头是道想教育人一样。”莫可撇了撇嘴“牛吹得倒是挺厉害。”

    郑晶晶抿了口茶水,笑而不语。

    她倒是觉得王耀这种‘耀武扬威’的时候,还挺有意思的。

    小插曲并不影响吃饭,大家很快就被王耀的饭量吸引过去了,看着他身后的推车上落着的盘子,瞪大眼睛十分担心,会不会撑坏。

    “你是饿死鬼投胎啊?”贺赛飞看着终于停下筷子的王耀,嗔道。

    “习惯就好了。”茅韦涛笑了笑“王耀的饭量在学校都是出了名的。”

    “多吃多福气。”另外一个师姐笑了笑。

    “时间差不多了,有愿意看的就去剧场,位置在二楼,想回去休息的也可以。”茅韦涛起身说道。

    一群人出了火锅店就分散开来,王耀自然是要去看戏的,不过他不太确定郑晶晶去不去,于是走过去问道“郑同学,看戏吗?”

    “我有点不舒服。”郑晶晶摇摇头“你去吧。”

    “不舒服?”王耀一惊,有些着急的问道“哪里不舒服,要不要去医院?”

    说完王耀拍了拍脑门“要不我给你看看吧。”

    “就是积食而已,我吃多了肉食就这样。”郑晶晶笑了笑“回去吃点消食片就行了,小毛病。”

    “应该是羊肉引起的,那你回去吃十四棵山楂二十四粒杏仁,我记得酒店食堂大厅有免费的。”王耀说道。

    “她已经吃撑了,你还让她吃。”莫可翻了个白眼“嚼两片健胃消食片就好了。”

    “哦,那也行,反正健胃消食片也含有山楂和杏仁。”王耀抓了抓头,松了口气。

    看着王耀紧张的模样,郑晶晶笑了笑“我没事,你去看戏吧。”

    王耀咧嘴笑了笑“那我走了。”

    看着王耀离开,莫可摸了摸下巴“这小子还什么都知道?”

    “看书看得多。”郑晶晶笑道“我姐说什么时候回来了吗?”

    “没有,咱们先回去吧,也不知道那戏有什么好看的。”莫可晃了晃小脑袋,打了个哈欠。

第八十二章 《花为媒》() 
第八十二章《花为媒》

    梨园行有句老话,戏迷票友都是天生的,强求不得,话是没错,但是也从另外一方面反应了当代梨园行的风气,有些不思进取。

    上门的不叫买卖,任何艺术想要持续发展下去,都需要传承和创新,而且需要普及,纵然有一些天生的戏迷票友,但是梨园行始终不入大众视野,终究有一天,会变成博物馆的一尊遗像。

    王耀现在不敢说自己爱上戏曲,但是至少因为了解了之后,懂得了戏曲的魅力,不止是咿咿呀呀的唱腔,戏曲里有的是人生哲学和反思。

    台上演的是一场梦,台下人看的是一段历史。

    晚上看戏的人似乎没有下午多了,但是一层还是座无虚席的,楼上二层倒是有很多空位,王耀还是跟茅韦涛在一层看戏。

    刚坐下,剧场就骚动了起来,最前面坐着的梅少爷等人率先起身和启功先生一起向着门口走去,然后所有人都跟着起身,好奇的看向门口,不知道是谁来了,能劳动两位先生去迎接。

    “是她来了?”茅韦涛挑眉。

    “谁?”王耀疑惑的问道。

    “一位评剧前辈,老艺术家,你应该也见过,赵骊蓉。”茅韦涛神色尊敬的说道。

    王耀一怔“是经常上春晚的那个老太太?”

    “没礼貌。”茅韦涛瞪了王耀一眼“等下跟我去请安。”

    王耀点点头,看着坐在轮椅上被推进来的那个笑容和蔼的老太太。

    华夏肯定有几个家喻户晓的人物,或者是官员,或者是艺人,这位赵骊蓉就是家喻户晓级别的艺术家,朴实和蔼的民众慈母形象,让人们记忆深刻,幽默风趣的表演方式和小品为无数人带来欢笑。

    是一位真正值得尊敬的人民艺术家。

    王耀对她还不算很了解,因为王耀对这些名人都不太知道,更不知道这位慈爱的老太太是一名评剧艺术家。

    这种业内前辈,所有人都会去请安的,不只是因为辈分,更是出于尊重,要是没有这些老艺术家,现在的艺术圈环境也不会这么好,他们扛过了最困难的时代。

    请安也是有顺序的,先请安的都是一些离的比较远的晚辈,大多都是南方的剧团,然后是北方的,最后才是几大剧种的人。

    王耀跟着茅韦涛最后上前请安。

    孔萍正在跟老太太许久,形同母女般亲昵,李卓笑容温雅的站在梅少爷身后。

    “赵师叔,茅茅给您请安了。”茅韦涛柔声躬身。

    赵骊蓉回头看见茅韦涛,笑容越发的慈爱“茅茅啊,许久不见了啊。”

    “是我的错,总说去拜访您。”茅韦涛恭声说道。

    “你们都忙,我知道,忙点好啊。”赵骊蓉笑呵呵的说道。

    赵骊蓉和茅韦涛聊天的时候,王耀乖乖的站在她身后,对着梅少爷和启功先生鞠躬行礼。

    梅少爷眯着眼笑着点点,启功先生则是拍了拍王耀的肩膀。

    “赵师叔,这是徐老新收的徒弟。”茅韦涛介绍着王耀。

    王耀上前行礼“您好,赵师叔,我叫王耀。”

    “玉兰新收的徒弟?”赵骊蓉有些惊讶的看着王耀。

    “是徐峰的。”梅少爷笑着开口。

    “小峰啊?他收什么徒弟,这不是误人子弟?”赵骊蓉楞了一下,不禁笑出声“怪不得让茅茅带着呢,甩手掌柜倒是他。”

    王耀干笑不语,不过在不同人眼中,自己拜师徐峰的看法不一样,王耀自己觉得拜师徐峰校长那就是飞黄腾达的象征,但是在行内人眼里,不管是梅少爷还是赵骊蓉,都说是误人子弟。

    王耀不禁疑惑,难道徐峰校长真的对戏曲没啥研究。

    “孩子过来,让我看看。”赵骊蓉对王耀招招手。

    王耀走进,蹲下身子。

    “嗯,模样不错。”赵骊蓉打量着王耀,慈爱的说道。

    茅韦涛抿了抿唇,忍着笑意,馨香赵骊蓉还真是善良,王耀这张小脸顶多算不丑。

    “茅茅你憋着笑呢我可看到了。”梅少爷笑着拆台。

    王耀最近抽搐了一下,转头幽怨的看了眼自家师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