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5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年溥仪倒给您不少好东西啊。”梅先生笑道。

    “不如你们家的多,听说宫内有几尊佛像都被梅先生搬回家供起来了?”王世襄先生问道。

    “小时候有印象,后来不知道哪去了,那时候家里总是搬家,很多东西都不见了。”梅先生说道。

    “后年兰芳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你有什么准备?”启功先生问道。

    “倒时候得看小耀的了。”梅先生笑道。

    王耀想了想“我会着手准备的。”

    “他的意思你没懂?”王世襄先生看着王耀。

    “懂了啊。”王耀点头道。

    “那你可是很有信心啊,你那个什么现代戏曲潮流计划,八字没一撇,就敢打包票?”王世襄先生笑道。

    “这点自信要是没有,还重建什么圆明园啊。”王耀笑着说道。

    “王爷爷,你上次答应送我的小鸽子呢?”这是莫可突然冒出来。

    “小鸽子是孵出来的,又不是捏出来的,得看缘分啊。”王世襄先生笑道“别急,一定送你一只满意的。”

    莫可甜甜一笑“那我什么时候能去养殖基地看看啊。”

    王耀顺势溜了,到书房偷会儿懒,伺候几位先生的活儿可不太好干。

    坐在藤椅上,王耀看着墙上发了会儿呆,思索着之前几位先生讨论的事情。

    当年建国初期,在京城的规划上,梁思成和苏联的专家代表团出现的冲突,梁思成认为京城作为华夏的首都,就要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建筑特色,不应该按照苏联专家的意见将这座百年老城改建成一个工业中心。

    当时老京城最大的问题就是城墙阻碍了交通,以及没有现代化的排污通道,而苏联代表团则规划了很多与古城不符合的工业建筑。

    梁思成不忍古城被毁,熬尽心血赶制出一个堪称完美的建筑规划,不但完美的把城墙大部分保留下来,而且最大化的完成了交通以及排污规划。

    梁思成曾这样描绘老城墙的改造:“城墙上面,平均宽度约10米以上,可以砌花池,栽植丁香、蔷薇一类的灌木,或铺些草地,种植草花,再安放些园椅。

    夏季黄昏,可供数十万人的纳凉游息。秋高气爽的时节,登高远眺,俯视全城,西北苍苍的西山,东南无际的平原,居住于城市的人民可以这样接近大自然,胸襟壮阔。还有城楼角楼等可以辟为文化馆或小型图书馆、博物馆、茶点铺;护城河可引进永定河水,夏天放舟,冬天溜冰。这样的环城立体公园,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这样的规划,才是一种保护性的规划。

    不过因为考虑到城市利用率和预算问题,梁思成是想保护旧城,将旧城保持原状成为一个华夏古代建筑群博物馆,然后再建一座现代化的新城,由长安街连同新,旧两城。

    像是一个扁担挑起两座城池,这种理想且美好的规划,是跨时代的完美提案,将理性与感性完美的并存,人道而进步,同时彰显了华夏的包容精神。

    梁思成还提出保护旧城,不要发展工业,把京城建设成美帝华盛顿式的风景优美、宁静和谐的政治文化中心。

    公主坟到月坛之间建立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内外城墙和护城河改造为环城立体公园,保护文物遗址,突出古都风貌。他参照日本对北京的规划,描述了皇宫、城墙、牌楼在夕阳下优美的景色。

    梁思成描绘了一副无比完美的画卷,但是越是完美的事情,越是不容易实现,在错过后才会更加让人遗憾。

    但是国内的经济状况,无法支撑再建一座新城,同时为了号召‘向前进’的口号,旧城本身代表的封建传统,是应该全面改变的,所以最终,还是采取了苏联代表团的规划。

    “如果这一片古城可以存留至今,那将是世界上惟一得以完整保留,规模最宏伟、气势最磅礴的历史文化名城,就连今日之巴黎、罗马也难以企及。”当时许多学者对京城的改造报以最大的遗憾。

    梁思成因为悲伤难抑,在老城墙上痛哭多日。

    总理亲自去给他做思想工作,梁思成与总理恳谈了几乎两个小时,并极富诗意地描述了帝王庙牌楼在夕阳斜照、渐落西山时的美丽景象。

    听闻总理当时沉默良久后,用极为复杂的口吻叹息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第五百章 红包() 
第五百章红包

    老城墙的拆除,并不是一个结束,然后为了扩建天安广场,中华门被拆除,后来京城的一座座老牌楼,门箭楼,瓮城,永定门全部被拆除。

    转而建立起一栋栋富有现代西方美感的高楼大厦。

    1953年,林徽因肺病已经几乎说不出话,但为了保住永定门城楼不被拆,她曾指着当局领导鼻子说:“你们拆去的是有着八百年历史的真古董。。。将来,你们迟早会后悔,那时你们再盖的就是假古董!“

    因为大量心爱的古建筑被拆除,还有大量华夏文化流失消亡眼中,林徽因和梁思成夫妇经常以泪洗面,终于林徽因因为劳心伤神两年后含屈而去。

    1957年永定门城楼和箭楼还是因为“妨碍交通和有安全隐患”而被拆除。但她的一语成谶,2004年,“假古董”永定门城楼重修竣工。

    对于学建筑的人来说,这些富有历史文化的古代建筑,都是他们的心头肉。

    “拆掉一座城楼像挖去我一块肉;剥去了外城的城砖像剥去我一层皮。”梁思成在东直门被拆时与好友痛哭道。

    其实他们想要保存的并非只是一座座古董,还有属于华夏文明的一种美丽,时代的审美是建筑于流行文化,但是一个首都的美感应该来源于民族的传统文化。

    王耀很清楚看到现在京城,对于几位老先生那种从真正华夏文化走过来的老人们,是一种多么物是人非的感觉,一个文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每一寸细节都印证着文明的延续。

    华夏的建筑特色中,每一种建筑所代表的文化和实用意义是并存的,战争时城墙是守护百姓的堡垒,和平时就是百姓戏耍的公园,但是在戏耍的同时,会有人给下一代讲述属于这座城墙以及这个民族的故事。

    他们可以在这种有着华夏审美的建筑中,寻找掩藏其中的文化痕迹。

    至少可以与诗歌相互印证。

    “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在这首《阿房宫赋》中可以让子孙后代知道,这宫墙是什么强,楼是什么楼,阁是什么阁,廊是什么廊,房檐是何种檐。

    还能够解释‘勾心斗角’的真正用途是表示华夏建筑中边角对峙而立,大气壮观的景象,并非只有比喻明争暗斗。

    只是现在,很难描述清楚了。

    建筑是与生活息息相关最为重要的东西,同时也是代表文化审美的特殊性,看惯了华夏建筑的老先生,如今面对这钢筋水泥重塑的京城,是何等的别扭也是不言而喻的。

    不是老先生们封建保守,而是在这现代的京城建筑中,一砖一瓦,一楼一厅都似乎跟华夏文化没有任何关系了。

    可能再过些年,美帝人来京城,会发现京城跟纽约差不多嘛。

    从某种角度上,关于华夏文化延续,在建筑审美上似乎已经到了一个寒冰期了,是永远封存,还是解冻重生,是一个未知数。

    王耀可以建一座传承壁垒,但是他不能建满华夏。

    轻叹一声,王耀回过神,发现自己手拿着笔,不知不觉竟然在恍惚中描了一副烟雨朦胧中的皇城图,很是潦草,但是却已经十足。

    王耀左看看,右看看,意外的满意,换了只细毫,王耀想了想在左上角提了一首诗。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想了想又添了两个字

    ‘忘本’。

    写完后王耀还不等再自我陶醉一番,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宿主书法等级突破,进入大师之境,奖励书法类技能消耗减少百分之二十,效率增加百分之十,书法类文物扫描率增加20%,洗墨池可建筑,碑林可建筑。’

    王耀愣了下,书法系统的熟练度早就高级满很长时间了,但是一直没有晋升的迹象,没想到今天写了两个字就突破了,而且突破后在复兴空间中,墨玉石台旁边出了一个小型的建筑。

    这还是复兴空间里第一次出现自然生成的建筑,不过似乎没有什么具体的功效。

    王耀还不等继续去研究升级后其他奖励,贺赛飞的声音就传来了“晚会开始了。”

    “啊,来了。”王耀用镇纸把画压好,到客厅去看节目。

    对于普通人来说,开场歌舞是尿点,但是在王耀这儿,一屋子全是搞文艺的,开场歌舞成了主要的探讨对象,从形式到寓意,都给解剖评价了一番。

    随后是宋祖英的独唱,唱功自然没得挑。

    后面的相声真的好笑,冯巩和郭冬临表演的从传统乐器道流行乐器用数来宝吐槽国足等等真的是无比亲切,尤其是郭冬临那一口津门话,说起津门快板十分搞笑。

    “竹板那个一打呀,别的咱不夸。”今年的流行语非他莫属了。

    热热闹闹的一直看到年夜饭前夕,赵骊蓉带着莫可和郑西西回来了,依旧是赵老根的压轴小品,这次是王耀上次写的《卖拐》续集《买车》。

    这种系列小品风险很大,不过效果依旧火爆,不得不成承认老根大叔的表演水平。

    迎着新年点亮京城夜空的烟花爆竹声,年夜饭开始了,所有人给先生们拜年,先生们给了压岁钱。

    王耀打开一个个红包,里面自然不会是钱,是先生们的祝福。

    ‘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大先生

    ‘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王世襄先生

    ‘一室寥寥书满床,世人此夕苦纷忙。’—启功先生

    ‘云我无心,云心无我。’—吴祖光先生

    ‘分我一枝珊瑚宝,安她半世凤凰巢。’—梅先生

    ‘已识乾坤大,犹怜草木深。’—金闻声先生

    每一句祝福都让王耀倍感荣光,对着几位先生长稽及地。

    “吃饭,吃饭。”启功先生笑着摆摆手。

    “还有这几个。”这时莫可也塞给了王耀一把红包。

    王耀打开后满脸疑惑的看着她们,因为里面的字条全都不是手写,都是打印出来的,一点诚意都没有。

    “手写你就知道是谁了,猜去吧。”金泰然吧唧嘴道。

    王耀笑着摇摇头,一个个看去。

    ‘写歌的人假正经,听歌的人最无情。’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倘若樱花常开,我们生命常在。’

    ‘海底月是天上月。’

    ‘一霎时碧纱窗外,芦花风起夜潮来。’

    ‘朱弦声杳恨溶溶,长叹空随几阵风。’

    ‘远书归梦两悠悠。’

    王耀看完后不禁大为感叹,她们几个的文化水平真是提高很大啊。

    PS:感谢冰书阁的500,一斤桔子,A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