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4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只要卢安克在,教育方面,王耀可以放下心,算是解了他的燃眉之急,这也让他感觉到,自己走的这条路上,似乎没有想象中那么坎坷和孤单。

    在教育学方面,启功先生是当代龙国当之无愧的大师,教书育人六十多年,桃李满天下,而且对于国内很多真正的教育问题了如指掌。

    王耀之前之所以没有让启功先生接手这方面,是因为先生的年纪已经太大了,不过让启功先生传授给卢安克一些方法和经验,还是很重要的事情。

    对于这个现代白求恩,启功先生也表达了高度的赞赏。

    虽然他正准备跟王世襄先生等人好好的把华夏的家具整理归纳一下,不过跟卢安克见面后聊了聊立刻放下手中的事情,开始与他单独交流探讨。

第四百三十三章 质变量() 
第四百三十三章质变量

    王耀也知道自己得在京城多留几天,鼻烟壶在西方卖的意外好,王耀把鼻烟这种东西带去了好莱坞之后,在一次派对上给了几位好莱坞巨星,还被误会王耀是什么不法分子。

    不过经过解释和尝试之后,鼻烟一下子成为了以莱昂纳多为首的一些好莱坞大腕的新欢,甚至有些上瘾的趋势。

    鼻烟中虽然没有香烟和雪茄那么多的尼古丁,但是特殊的味道,以及每次吸都会打喷嚏的快感,比香烟的刺激更大。

    毕竟打喷嚏之后浑身舒畅的感觉,无比美妙。

    演员明星是压力最大的一个行业,虽然名利双收,但是随之而来的压力也是普通人无法想象的,一个人面对成千上万人的评论,没有一颗强大的心脏,是无法坚持下来的。

    毕竟,人言可畏这四个字真的是有重量的。

    所以很多明星都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怪癖’,这种怪癖来释放自己的压力,有些酗酒,有些沉迷游戏,还有些沉迷女色等等,更有有甚者,还会沾染上一些非法物品。

    王耀调配的鼻烟中,有一种从古方找到的安神配方,这个配方由多种药草调配而成,功效就是有些安神养心,镇定作用,而且味道极淡,没有刺激性。

    这种安神鼻烟,对于焦躁症和精神压力大的人群极为适合,之前王耀还未张国荣调制过一种特效的安神鼻烟,帮助他抵抗生理性抑郁。

    张国荣吸鼻烟已经闹的新闻到现在还持续不断,各种娱乐报纸都在八卦他吸食某种违禁品,但是张国荣每次都公开吸,参加活动也不例外,这种大胆的行为让谣言不攻自破。

    张国荣是一个一向不愿与对媒体解释过多私生活的人,他认为自己是个演员是个歌手,但是不是出卖自己私生活获取关注度的明星,自从单飞脱离公司控制之后,他多次公开表示过反对炒作这种方式。

    所以这件事他也一直没有澄清,因为这种谣言会不攻自破。

    不过张国荣吸鼻烟的事情在朋友圈中是大事情,张国荣不但自己吸,还让身边的朋友都改吸鼻烟,以为鼻烟可以取代香烟,对身体有益啊。

    张国荣作为一个几十年的老烟枪,都能因为这个新鲜玩意儿把香烟戒掉,朋友们自然都十分好奇,于是香江娱乐圈自然的掀起了一阵‘鼻烟热’。

    张国荣上次找王耀要了大量的鼻烟壶和鼻烟后,王耀直接在香江开了一个鼻烟店,找了聘了两位在广粤地区的老鼻烟师父,帮着调配各种口味的鼻烟。

    因为明星效应的关系,生意还算不错。

    鼻烟这种东西,王耀最开始没有想着推广,因为确实没有什么市场了,尤其是在国内,但是他没想到,明星效应竟然这么大,如果鼻烟这种消耗品重新兴起,那么王耀仿佛看到了一个真实巨大的商机。

    烟酒产业的利润毫无疑问,如果鼻烟能从香烟市场上抢下百分之五的市场,那么至少养活安邦教育的孩子们伙食就可以每餐多加一个鸡腿两个鸡蛋没有问题了。

    自古有两种行业是暴利,一个是‘饮品’如酒,茶还有现在的可乐等。

    另外就是‘瘾品’,抛开不合法的,香烟和鼻烟绝对算是一种。

    鼻烟的兴起也直接带动鼻烟壶的产业,王耀给老师傅张为民投资了,建了一个‘蓼(lu)萧阁’的鼻烟以及鼻烟壶品牌,其中鼻烟壶的品牌专利是张为民师父的。

    蓼萧阁这个名字是出自《诗经》,是描写当时诸侯周朝天子的祝颂诗,意思是祝福他人长寿幸福安康的,当然放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中也有点阿谀奉承天子的意思。

    ‘蓼彼萧斯,零露瀼瀼。

    既见君子,为龙为光。

    其德不爽,寿考不忘。’

    王耀比较喜欢这一句,所以提名为店的门幅。

    目前只有香江一家店开业了,鼻烟壶已经卖脱销很久了,鼻烟的因为有现代机器的加工,所以产量还等的上,不过鼻烟壶这种已经达到‘收藏品’等级的物件,有一些有钱人自然会专门买不一样的。

    张为民把之前的徒弟们也都找了回来,但是依旧供不应求。

    鼻烟壶量产这件事情本来还受到过业内人士的指责,不过王耀最后花钱把那些人的嘴都闭上了,毕竟他们还是不能跟钱过不去。

    鼻烟壶原本是皇家贵族的专供,所以有一些老传承的家族虽然没落了,但是依旧觉得高人一等,而王耀觉得要想救活这个市场,不量产是不行的。

    收藏级别的鼻烟壶肯定要有,因为那是艺术品,尤其是内画鼻烟壶,基本上可以到了申遗的等级。

    但是普通的鼻烟壶应该也存在,因为只有推广了,才会有市场。

    而且鼻烟壶和内画领域一些专业人士这次也站在了王耀这边,第一确实对这项文化推广有帮助,第二就是王耀承诺他们会在国外开一场鼻烟壶文化的专场,这对于这些专家来说,还是挺重要的事情。

    埋头苦干继承这项技艺,就是为了发扬光大的啊。

    鼻烟的发展潜力算是王耀的一个意外之喜,一旦这个行业有了市场,那么就会有新鲜血液注入,尤其是一些以前对于鼻烟壶本身就热爱的年轻人。

    有很多人对鼻烟壶这项技艺很感兴趣,只是因为赚不到钱养不活自己,最后理想只能屈服于现实,而现在不一样了,鼻烟壶市场的活跃,让他们看到了希望。

    而这批人,一定都是真正喜爱鼻烟壶的人,只有真正喜爱,才会让这项传承越来越好,而再往后的一批,王耀就不敢保证了,因为里面会有打量奔着赚钱来加入这个行业的。

    一旦目的是跟利益挂钩,占据大部分,那么就会变得不那么纯粹,毕竟任何行业,林子大了就什么鸟都有。

    不可能遏制,不过王耀只要保证自己的产业干净就可以了,就算他是救世主,也救不了一些人的良知。

    王耀留在京城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关于评书的,金闻声老爷子现在的评书事业算是红红火火了,门下弟子近百,听说还赶走了一些去别的城市立足。

    最开始接到的复兴评书任务,进程也间接的答道了百分之七十左右,复兴任务给予的复兴值对于王耀来说还是很重要的,虽然声望值现在有些入不敷出,但是王耀知道只要《十二生肖转》的报道从国内解禁,那么他的声望值就会富裕一段时间。

    而他现在真正需要的是科技值和复兴值,复兴值抽奖能抽到的东西,都是能够让王耀惊喜的东西,而用科技值辅助得到的东西,能够让他在短时间能获取大量的金钱渠道。

    现在摆在王耀面前的就是一些科技手段的辅助,文明的进步除了文化和艺术之外,科技也是必不可少的,文化和艺术能够让文明达到一个高度,但是科技的辅助才能让其推广扩大影响力和普及力。

    艺术和文化都是小众圈子的产物,因为造价昂贵,成本极其高,所以只能造福部分上层阶级和中层阶级,而科技会把一些文化艺术的产物通过‘质变量’的过程中,向底层推广福利。

第四百三十四章 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第四百三十四章历史的另一个角度

    让文化和艺术的成本变得不那么昂贵,能够让更多人享受的到,才是王耀想要的。

    因为如果不这样,人类的素质水平永远不会大幅度的提升。

    这个世界目前还是金字塔形的分布,从资源上很难动摇中高层的利益集团,所以王耀希望能够在精神层面,让这种金字塔慢慢变得扁平,尽量达到一个‘公平’的层次。

    物质上,争取让穷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赚高层或者中层阶级的钱,而不是穷人继续吃穷人的恶性循环。

    王耀的所有计算都在统计学的范畴和数据中,他得出的数据不会造成太大的社会动荡,在影响最低的情况下,通过文化将生产力拉上去,当然,这意味着,他可能会失去成为世界首富的机会。

    因为王耀所有的一切,都压在了未来,和过去。

    安邦是为了,光复是过去。

    两者都是王耀一生所求。

    。。。。。。。。。。。。。。。。。。

    “不是我说你,外面这么一个大雪覆城的美景,你小子就窝在屋子里?”一阵裹着雪花的寒风连同大先生戏虐的声音同时传来。

    王耀弯腰在书桌前仔细写着东西,敷衍道“这雪不还下着呢嘛,等下完再说。”

    大先生摘掉头上的水貂毛,拍了拍沾了风雪的外袍挂在衣架上,从袖袍里掏出一个小茶壶,用手捏了捏壶口,打开塞子抿了一口“写什么呢?”

    “公式。”王耀头也不抬。

    大先生凑近,看着那张巨大的宣纸上用瘦金体工工整整的写着一对阿拉伯数字和英文字母组成的像是图案一样的东西皱起眉“你这是从文科转理科啊,叛徒。”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王耀笑了笑。

    “贪多嚼不烂。”大先生撇了撇嘴。

    “您今儿刚回来?”王耀微微挑眉,润了润笔。

    “你小子也不关心我啊,我要是走丢了怎么办?”大先生轻笑。

    “这京城可是您家后院,您能走丢?”王耀轻笑。

    大先生嘬了口茶壶“不一样了,走哪里都不一样了。”

    王耀放下笔,看着还是老样子的大先生,真的很难想象他是一个快要一百一十多岁的人瑞“说实话,我看过溥仪的著作,写了当当年回故宫时的事情。”

    大先生微微挑眉,戏虐道“他还有脸回故宫?”

    “你们之前应该很熟吧。”王耀烧着水。

    “还行,他脑子不错,就是年纪小了点。”大先生笑了笑。

    大先生比溥仪大了十几岁,他说的年纪小,应该不是对比这个。

    “他书上说,买票回故宫的心情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还有两位同行的人却说,他对此事有些郁闷。”王耀笑着问道“先生您觉得,谁说的是真的?”

    “跟他接触不多,他第二次被赶下来到过津门一段时间,就见过几次,接触不多。”大先生眯起眼“不过他的心情应该是很微妙的。”

    “毕竟大清亡了。”王耀抿了抿唇。

    “他倒是挺能活,那么大个封建标本,竟然活到了七十年代。”大先生笑道。

    “他想死也挺难的。”王耀笑了笑“我就是最近看了一部外国人拍摄的《末代皇帝》才对溥仪好奇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