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3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为他可以随心所欲的拍摄自己想拍的东西,不用考虑票房,而且还不乏投资者。

    他的作品中批判讽刺性太强,所以风格诡异到让大众观众很难接受,但又是文艺青年们眼中的大神,也算是个矛盾的怪老头吧。

    哈维投资他,估计是另有打算,反正不是看在钱的面子上。

    “艾伦还说有时间会会你,希望然你给他画一张画像,他很好奇,自己的脸用东方的画风画出来是什么感觉。”哈维说道。

    王耀笑了笑指着另外一个名字《逍遥法外》说道“这部可以,不过斯皮尔伯格导演的这部你也要投资?”

    “这部是他邀请做监制的电影,稳赚不赔应该。”哈维说道。

    “有点占便宜的嫌疑,而且我这算带资进组吗?”王耀哑然失笑。

    “除非你想抢了她导演的话筒。”哈维大笑,“另外还有这个。”

    “《杀死比尔》?听起来有点像是暴力片啊。”王耀嘀咕道看了眼导演就懂了“哦,昆汀·塔伦蒂诺的啊。”

    “这几部都很稳吧。”哈维笑道。

    “嗯,你看着办就好了。”王耀笑了笑“对了,我也有一个本子,是一个朋友给我寄过来的。”

    “华夏的本子?”哈维一怔。

    “不是,是一个美帝电影大学的学生,想要拍摄毕业设计。”王耀把剧本递了过去。

    “关系户?”哈维打开袋子,从里面拿出那个《81194》的剧本“看名字,不会是解密类吧。”

    王耀笑而不语。

    这个叫汉克斯的学生疯狂的往王耀注册的出版社投稿,连着投递了快一个月了,足足有五十多封邮件,一天两份,表达了自己对这本的好感和希望改变的意向,然后还把写出来的剧本投递了过来,希望出版社能够转递给‘王辜’。

    王耀最开始也没在意,偶然打开出版社邮箱才发现被塞满了他的邮件,认真的看完之后,王耀觉得这个汉克斯十分有才华,虽然改变的价值观还是有些奇怪,不过确实是一个西方人的状态。

    王耀想了想,这部小说目前自己是肯定没有能力拍摄了,因为拍出来不好交代,这个事件一旦捅出去,他无法收场。

    让这个汉克斯改变成一个西方版本拍摄出来也可以。

    “剧本写得很不错,单一主线能写得这么有趣,这个孩子很有天赋。”哈维看完后赞叹道“我找他聊聊再说。”

    王耀点点头“你说的算,我就负责帮忙。”

    “对了,第二部明年能完成吧?《哈利波特》和《指环王》的第二部已经都开始拍摄了,明年还有一部环球的漫威试水电影《绿巨人》,好莱坞电影开始进入技术时代了。”哈维笑道。

    “挺好的,传统电影和特效电影穿插着,这样才不会审美疲劳。”王耀起身伸了个懒腰。

    “又去看戏?”哈维问道。

    “是啊,百老汇真的是个好地方。”王耀笑着摆摆手“”“我准备弄一出舞台剧《十二生肖转》。”

    “可以啊,跟舞台剧版《狮子王》一战?”哈维亢奋起来。

    “有点难,毕竟是汉语版本。”王耀笑了笑,出了办公室。

    迪蒙的车在楼下等着,这两天他们每天晚上都会去百老汇看剧,百老汇的剧让王耀感受到了舞台剧和歌剧的魅力,同时也对改进戏曲的舞台风格有了一些想法。

    “你准备什么时候开一场?”迪蒙问道“我跟朋友都吹好久了。”

    “人手不够啊。”王耀笑道。

    “你一个人演独角戏啊,主要见识一下新鲜东西。”迪蒙笑道。

    “要不我请国内大师来表演一场吧。”王耀笑道。

    “说实话,你的戏是有变化的,不能说是迎合我们,但是至少我们可以又一些的共鸣感,但是你们的那些大师的演出,我除了感受到美和精致之外,觉得缺了点什么。”迪蒙皱眉道。

    “或许是灵动。”王耀小声说道“戏曲被捆着太久了,有些放不开。”

    “我听你们那的老先生,戏曲就是要一板一眼。”迪蒙说道。

    “要是不压板,那不就是跑调了?”王耀轻笑“我的意思是,表演本身可能出现了一点问题,缺了东西,似乎有些不完整了。”

    “什么?”迪蒙一怔。

    “我还在找。”王耀轻叹道。

    百老汇的剧,对舞台和光效声乐的利用几乎到了丧心病狂无缝插针的地步,王耀真的觉得台上演员有时候真的是被这些背景衬托出来的,这点不能说不好,只能说确实聪慧。

    戏曲总体来说还是缺乏这种现代技术的运用,音乐伴奏保持着原滋原味王耀倒是觉得没问题,但是光效一定得改进,又是欣赏了一晚上的歌舞升平,王耀和迪蒙满意的走在纽约大道,看着同看完剧聊着天回去的纽约民众。

    王耀突然笑了,他在想,龙国会不会有这么一年,工作一天的人们晚上吃完饭,走到剧场看一场戏曲,然后心心满意足的回家,第二天重复这种生活。

    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生活是枯燥重复的,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要工作,戏曲和电视剧这种娱乐性质的动机,最大的用途就是能够让观众体会不同的人生状态,进而得到精神上的愉悦。

    毕竟身体和心灵,总得有一个在路上。

    身体既然挣脱不了生活的枷锁,那么在艺术中解放心灵也是一个很好的出路。

    戏台上的悲欢离合也好,喜怒哀乐也罢,也都是人生百态的一种体验,这种体验还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王耀不太希望未来的娱乐活动全是幼稚浅显而且三观不正的娱乐节目,靠着取悦观众没有本身立意的作品,就是一种浪费生命的表现。

    不过可能,习惯了被浪费生命的观众也渐渐变得逆来顺受了,因为所有的电视节目都是这样的,别无选择,这是大环境带来的被动选择。

    娱乐观众不等于糊弄和忽悠观众。

    等到那个时候,国家应该也是昌盛了,但是希望不要出现这种忽悠文化的现象,因为国家昌盛了,道德似乎退步了。

    这样不太好。

第三百五十五章 蝴蝶效应() 
第三百五十五章蝴蝶效应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往闻。

    之前王耀虽然认识了不少国内顶尖的艺人或者文化人,但是依旧属于在小圈子里出名,没有什么太大的名气,就连跟那些明星相比,王耀根本就相当于没有任何名气。

    但是现在不一样了,不敢说是站在整个华人圈的顶端,至少也是最顶端的那一批人之一,在好莱坞能够站稳并且一举成名,用票房和口碑证明了自己的价值,这个成就,就连在好莱坞摸爬滚打多年的大导演李桉在商业成就上,都不如王耀。

    在这个商业为王的时代,商业价值的含金量在大众眼中毋庸置疑,在西方观众口中的王耀是一个带来东方神秘文化的大导演,中产阶级眼中王耀是一个一鸣惊人的成功商人,并且潜力无限,在顶层资本眼中,王耀是一个潜在的敌人。

    而在盖亚星的另外一面,华夏只有高层知晓这个名字,因为电影产业在华夏还是一个冷门的高风险产业,中产商人都在关注着实业,艺术圈则根本不会关注好莱坞的新闻。

    大多数民众如果报纸不报道,根本不会有人能听说又一个华人在好莱坞获得这么大成绩。

    而剩下的高层人们,则全部在关注着这个名字,因为王耀带来的信息太多了。

    龙国的导演能够创作出抗衡好莱坞电影工业帝国的影片,象征着一条可能。

    华夏的文化在西方的市场远远超越他们最开始的预想。

    王耀打开了一条让龙国跟国际接轨的路,同时这条路,祸福难料。

    从文化上宣扬,旅游外交部已经能预料到接下来的一年里,龙国的外来游客数量将会呈现一个直线上升的趋势,连带动的消费力会为国家增值不少。

    第二就是来自西方的资本商人会来到龙国进行考察,在商业投资方面将会有改革开放以来新的突破。

    同时这些好处之外带来的危机也很多,比如对舆论的控制,外国人对国内的评论以及看法,还有投资方们来带的资本效益是否在国家的承受范围能力内。

    龙国毕竟还只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目前没有能力提前接受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交流。

    用比较直白的解释,就是国情不同。

    但是这些考虑自然会有人控制,大多数人更在意的是,如何跟王耀成为合作伙伴。

    龙国的上层阶级,从来不缺钱。

    自从开放以来,国外的流行审美影响着国内富豪们的生活,西方的奢侈品,从衣食住行龙国的富豪们的消费力在全世界的国家排行中都是名列前茅的。

    龙国的贫富差距,巨大的让人无法想象,龙国的有钱人很多,而且还都是真金白银,跟西方的富豪的评估资产不一样,龙国特殊的民族文化造成了一种‘攒钱’的文化习俗。

    有些大世家,攒了十几代的钱,现在才慢慢学会花钱。

    龙国人有钱,但是不会花钱,所以只买贵的,不买好的。

    但是龙国人的学习能力也很强,在慢慢学着花钱的时候,他们也慢慢学习着怎么赚钱,学习西方资本阶级那套用钱生钱的方法。

    那就是投资和金融。

    金融是什么,金融是一种交易活动,金融交易本身并未创造价值,那为什么在金融交易中就有赚钱的呢?金融交易是一种将未来收入变现的方式,也就是明天的钱今天来花。

    换个说法就是,透支未来换取利润,比如能预测未来某一个行业肯定是稳赚不赔的行业,那么金融投资人就会用资本将这个行业提前包装推广出来。

    而发展中的国家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完全效仿发达国家在发展中时走过的路,按照他们走过的路,再走一遍,这样能将风险控制在很低的程度。

    电影产业在美帝就是支柱性产业,不但能够产生效益,还能产生工作岗位,提供完整的职业生态,为国家减轻负担。

    提供工作岗位,这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所以电影产业,就是现在很多人眼中未来稳赚不赔的支柱产业。

    但是他们知道,现在龙国的消费能力肯定无法跟发达国家相比,但是他们会计算,美帝三亿人口,供养了一个巨大的好莱坞,龙国现在能有大少能达到消费水平的人口,或许能供养一个小一些的好莱坞。

    之前不算,是因为没有一个最核心的东西支撑。

    张艺眸也好,冯小钢也罢,陈恺歌也好,在国内都是响当当的大导演,在国际文艺电影也享有盛誉,但是没有一个,是纯粹的商业化电影产业。

    权衡一部电影的商业性,不是它取了多大的成绩,而是它有发展性,《十二生肖转》毫无疑问,这是一个可以出系列续集的电影,至少能保证十二部,一年一部,也足够支撑一个电影公司十二年,当然,前提是不赔钱倒闭。

    但是《十二生肖转》目前的票房收益,已经把接下来三四年的本钱都赚了出来,而且一个‘爆款’的概念和话题,至少在舆论的炒作下活很久。

    甚至还能产生一个情怀文化的粉丝经济。

    《十二生肖转》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