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3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本来是要回武汉生的,什么都没准备,我赶到的时候儿子连个衣服都没有,她一见到我,就哭了,觉得对不起儿子。”

    “第二儿子倒是在老家出生,但是出生后正赶上风雨飘摇那五年,她不容易回来,五年后回来的时候,小儿子站在她面前她都不认识,一下子就哭懵了。”

    彭金章说这些的时候,王耀发现樊锦诗女士偷偷转过头擦了擦眼角的泪花。

    对于任何一个母亲来说,儿在面前母不识都是最大的痛楚。

    樊锦诗从小养尊处优,身子并不算太硬朗,敦煌的风沙又太过伤人,所以刚到敦煌的时候她经常生病,随后后来适应了,但是随着年纪越来越大总归是需要有人照顾。

    丈夫彭金章心疼妻子,希望她能回到明珠或者武汉工作,顺便能兼顾孩子,但是已经把灵魂交给敦煌的樊锦诗却坚持着,留在敦煌。

    终于一次樊锦诗感染了流感,一个小感冒引发了肺炎,抢救回来的彭金章问她走不走。

    樊锦诗一如既往的淡然切坚定“不走。”

    被妻子的顽固打败了,彭金章在校领导的帮助下和敦煌官方的协助下,从武汉调到了敦煌研究所,成为了樊锦诗的‘助理’。

    有夫如此,妇复何求?

    樊锦诗夫妻两人在敦煌呆了二十多个春秋,孩子们都长大成人,有了自己的家庭,但是对于家庭,樊锦诗始终抱有愧疚。

    但是每次看到敦煌石窟,她还是义无反顾的放下心中的‘小家’。

    “跟我老师常书鸿相比,我应该只能算不辱没敦煌精神。”已经花甲高龄的樊锦诗脸上的笑容带着神性的光辉。

    常书鸿,第一任敦煌文化研究院院长,驻守敦煌几十年,墓碑上刻着‘敦煌守护神’的考古大师。

    段文杰,第二任敦煌文化研究院院长,跟随常书鸿先生一痛驻守敦煌,晚于退休年龄二十年,以八十一岁高龄将驻守敦煌的第三棒交给了樊锦诗。

    两位先生都将人生于敦煌文化融合在一起了,这就是华夏文化传承者的精神,薪火相传,无穷尽也。

    而已经花甲之年的樊锦诗,也将继承先辈意志,继续守护着这片华夏瑰丽。

    樊锦诗女士对王耀说道“你知道伟大的人是什么样的吗?”

    王耀摇摇头。

    “就是知道自己要什么的人。”樊锦诗女士笑道“我来这的时候,第一次见到常老师和段老师,常先生当时已经在国际艺术界获得最高荣誉,但是他放下俗世功名,来到这里守护我们最后的文化瑰宝,为后人还原华夏的历史和经历,这种人,就叫伟大。”

    王耀点头,肃然起敬。

    “我只是一个大学生,不如常先生博学,更不如段先生绘画造诣高超,唯一能继承的,就是他们的品质了,这个国家这么大,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有我们这样的守护者,守护着属于华夏文明流散的文化,等待破茧成蝶的那一天。”樊锦诗女士那双墨黑的眸子里闪烁着一种神韵,让王耀感到震撼。

    “我挺高兴你能来访的,尤其是看到你之后,我像是看到了未来。”樊锦诗女士看着王耀笑道“你身上的衣服,你对于传统和历史的态度,让人我欣慰,这样也能证明,这条文脉,还没断。”

    “但是越往前走,我越是迷茫。”王耀问出了这段时间一直困惑的问题。

    “我当年要留在敦煌,父亲不同意,所以他给常先生写了封信,希望我能回去,但是这封信被我拦下了。”樊锦诗女士轻声道“当时父亲问问,这是我的选择吗。”

    “我犹豫了,但是最后,我还是喜欢敦煌,我觉得我不去做,可能没人愿意去做,因为我同行实习的同学最后放弃了。”樊锦诗女士说道“所以我回答他说,这是我的决定。”

    “一贯喜欢替我安排的老爷子,第一次松了手。”樊锦诗女士眼眸里蕴着晶莹的泪花“他说,既然选择了,就好好干。”

    “这句话,在我无数个想要放弃的夜晚,仰望石窟中那些佛像壁画时,成为了让我坚定下来的信仰,孩子你知道敦煌有多大吗?”樊锦诗女士看着王耀问道。

    王耀愣住了,下意识的摇摇头,他知道樊锦诗问的是什么。

    “敦煌,是我们一辈子无法揭开的宏伟,但是只要揭开一角,就足以让我们无愧此生了,做事情不是非要一个结果,只要是无愧良心,就是人生。”樊锦诗女士柔声说道“迷茫,无措,还有无能为力是正常的,因为这个世界,本就是如此,你现在迷茫,只是你没有放下。”

    “放下?”王耀皱起眉。

    “放下你自己,你以为你背负了这么多,但是实际上,你还没有开始往前走,你不往前走,怎么能知道要去哪呢?”樊锦诗女士笑道“佛者,秦言知者。”

    王耀眉头一挑。

    “我见了你的画,让我想起了段先生。”樊锦诗女士笑道“但是见到你的本人,真的是让我惊讶,我有个不情之请。”

    “您说。”王耀正色道。

    “我想求一幅画,我一直画不出来,就是藏经洞。”樊锦诗女士叹道“我无从下笔。”

    “我,可以试试。”王耀愣了一会儿,点头说道。

第二百七十七章 17窟() 
第二百七十七章17窟

    敦煌的石窟,每一窟都有着让王耀感到头皮发麻的美丽。

    虽然这些雕塑和壁画都有残缺,但是反而更加塑造了它们的美丽,因为你站在它们面前,看着那些仁慈庄重的佛像,壁画上栩栩如生的人物和动物,你仿佛穿越了时空,与千百年前的故事,对接上了。

    人生不过百年,弹指一挥间。

    但是站在这些伟大的艺术面前,人生的长度,似乎无限制的延长了。

    17窟,就是藏经洞,王耀看着已经翻新加固的古屋,青石砖上似乎还能看到车辙印,依稀能看到当年那些侵略者运输的路径。

    从外面看,这只是一间年头久远的建筑,甚至建筑本身没有任何特色,很难想象,这里藏有堆置着五万多卷震惊中外的经书,遗卷,画轴,里面藏着华夏几千年的历史。

    走进石室,被重新修制的墙壁上让王耀有些懵,因为墙壁上的壁画,似乎讲的不是一个故事。

    “王道士当年不喜欢这些佛教故事,所以找了不少工匠把原来的壁画涂鸦了,画上了道教的东西。”樊锦诗女士解释道,语气中满是遗憾“可惜。”

    王耀嘴唇动了一下,跟着进了石室,石室虽然打扫过,但是随处可见的佛像残骸和被利器摧毁过的壁画,还是让王耀心惊肉跳,这些惨况,真的让他无法平静。

    石室内的经书几乎都被搬空了,所以显得空旷,加上残破的环境,感受到的不是文明的宏伟,而是野蛮的卑劣,站在石室中央,王耀闭上眼。

    脑海中像是过电影一样,穿越时空重复幻想着这间石室内曾经可能出现的故事。

    “只要把原本的风貌画下来就行了,可以吗?”樊锦诗女士问道。

    王耀睁开眼,看着对面一半身子不知所踪的佛像,点点头。

    “太好了。”樊锦诗女士露出笑容“辛苦你了。”

    樊锦诗女士想让王耀把藏经洞现在的面貌完整的画下了,因为她知道王耀对于敦煌文化没有什么太多的理解,王耀在拜帖上画了一幅佛像,跟敦煌的佛不是一个佛,但是画工精湛。

    樊锦诗女士对于敦煌文化早就融入骨血灵魂之中,如果她自己来画,肯定会有别的东西加进去,请别的画家来画,画工差的会影响,画工好的艺术家肯定又有自己的见解,就像画敦煌最出名的张大千,他笔下的敦煌,就跟原本的敦煌不一样。

    王耀的画很干净,正式樊锦诗需要的。

    藏经洞马上就要重修了,因为前年,官方为了宣扬敦煌文化,决定将敦煌石窟作为旅游项目,向外界宣传。

    莫高窟的艺术魅力和名气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到时候一定会吸引大量海内外的游客争相观摩,这对于宣传文化和带动敦煌发展都是好事,但是,每一位游客的参观都会影响这些千年遗迹的保存条件,温度,湿度,空气变化等等,还有很难控制一些游客的不文明行为,比如‘到此一游’什么的。

    这些都会加速壁画褪色老化。

    沙漠中的艺术瑰宝怎样才能经得住时光和游客的雕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樊锦诗。

    但是久经犹豫之后和取舍,樊锦诗觉得还是得开放,因为如果不开放,敦煌将永远只是埋藏在大漠中的一粒瑰宝。

    这对于它,不公平。

    但是现在工业文明日新月异的技术让樊锦诗想到了别的办法,她利用当年‘数字化敦煌’的计划,将莫高窟石窟的影像重新制作然后展出,选几个比较有名的石窟作为展示厅,向游客展示。

    藏经洞就是其中之一。

    但是对于藏经洞,每个敦煌文化学者都有着一块心病,它不是敦煌文化最突出的那部分,但是却意义非凡,所以她一直想要把藏经洞给画出来。

    摄像跟照片,与绘画是有差距的。

    尤其是对于樊锦诗这样的老人来说,绘画是有特别的,属于继承华夏文明最重要的方式。

    本来以为找不到合适的画师就算了,拍摄下来也好,没想到王耀突然拜访,这点对于她来说,也是意外之喜。

    而对于王耀来说,画藏经洞,确实一种挑战,不知道能不能保持住那份平常心。

    为了能达到樊锦诗的要求,王耀在藏经洞内呆了一夜,把石室内每一个细节都印在了脑子里,回到酒店时碰巧张导他们出工。

    “哟?原来你在这呢,还以为你跑了呢。”张导笑道。

    “出工啊?”王耀微微挑眉。

    “你不是又要请假吧。”张导愣了下。

    “嘿嘿,反正也没什么重要的事情,再放我两天吧。”王耀笑道。

    张导皱起眉打量着王耀“给你放假也行,刚好帮我接待一个朋友。”

    “什么朋友?”王耀愣了下。

    “他下午能来,到时候给你打电话,你去接一下。”张导笑道。

    回到房间后王耀洗了个澡,把画纸拿出来,开始试着构图。

    一晃神的功夫就到了下午,王耀被电话吵醒,踩着铺了一地的稿纸到床上接电话“人到了?”

    “到门口了,你去接一下。”张导匆匆说完就挂了电话。

    王耀整理了下衣服下楼去接人,酒店被包下来了,白天基本都没人,此刻店里的服务员正在跟着一个光头男子聊着什么。

    “您好,我是张导派来接待您的,我叫王耀。”王耀笑着走过去跟他握手。

    光头男子看到王耀后楞了一下,随后把目光放到了他的衣服上“是苏绣?”

    王耀也愣了下,还是第一次见跟人打招呼跑题的,笑道“是的,您眼力真好。”

    “乖乖,这可不得了。”光头男子伸手抓住王耀的衣袖,满脸惊叹。

    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您的行李呢?我帮您拿上去吧。”

    “不用,我就这个。”光头男子爱不释手的摸着衣袖“我叫谭盾,你好。”

    “您好,谭先生。”王耀笑道。

    “你这衣服,是哪来的?”谭盾拉着王耀坐下。

    “我朋友帮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