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2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阴阳失调就会孤阴不长,独阳不生。

    对于‘君为臣纲的’真正解释,是子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尚书》云:居上克明,为下克忠。

    这里面提到了一个礼,一个忠,这两个是前提,君使臣以礼就是说君王只有做到了臣子要求的规范,对国家尽职尽责以礼相待,所以臣子才会以忠侍君王。

    如若君不礼,臣自然无需‘事君以忠’。

    两者不是奴役关系,而是一种互相督促的关系,而大多人可能只知道臣事君以忠这句话,而不知道前面还有一句,两者加起来,才是对于三纲中的‘君为臣纲’的真正解释。

    只看一半就妄加评论,不是无知就是出于某种‘后真相’的不可告人目的,其心可诛。

    三纲中的‘父为子纲’

    《尚书》云:子弗祗服厥父事,大伤厥考心;于父不能字(爱)厥子。

    这里面的解释是子女对待父母要恭敬,但是如果不能爱护养育自己的子女,也是有罪过的,所有‘父不父,子不子’。

    另外传统关于孝道的解释也不是一种灭绝人性的不平等奴役理论。

    孟子曰: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

    意思是说:一味顺从,见父母有过错而不劝说,使他们陷入不义之中,这是第一种不孝;家境贫穷,父母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这是第二种不孝;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这是第三种不孝。

    三纲中的‘夫为妻纲’

    《礼记》云:天子听男教,后听女顺;天子理阳道,后治阴德;天子听外治,后听内职。教顺成俗,外内和顺,国家理治,此之谓盛德。

    是故男教不修,阳事不得,适见于天,日为之食。妇顺不修,阴事不得,适见于天,月为之食。

    是故日食则天子素服而修六官之职,荡天下之阳事,月食则后素服而修六宫之职,荡天下之阴事。

    意思是,天子对王后都是明媒正娶,天子掌握天下男子教义为阳,王后掌控天下女顺,阳道阴德,内外兼修治理国家才能昌盛。

    连天子和王后都是分工执掌,民间的百姓夫妇自然也是阴阳结合,缺一不可,才能齐家安乐。

    《诗经》里以《关雎》为首大量描写男女之情的诗篇也都说明了,华夏传统里从来就没有真正贬低压迫女性的意思,男尊女卑只是因为一些其他原因衍生的不良影响,不能归罪于传统文化。

    《诗经国风》中有齐国篇,将迎亲之说,男子必须亲自去娘家迎接妻子,就算是皇帝也不例外,也足以见在婚姻关系中男女是平等的,而不是一味的男子为尊,女性无条件服从。

    所以真正的三纲,不是一种主导强权关系,而是各司其职,互帮互助的共同体,不是单方面的无脑的责任与义务。

    中庸之道是华夏民族的精髓之一,所以任何出现强权,奴役这种主义的言论,一定不是传统文化的本意,都是后人出于某些目的的曲解,来实现自己的某种目的。

    这也是政治与文化之间,最尴尬的关系。

    但是传统文化本身,是不会出现一些人提出的封建糟粕那种不人道的观念的,只是后人的曲解而已。

    而当初曲解提出这些的人,他们用意有的是迫不得已,有的是必要为之,所以不论对错,只能说这是现实带来的一种无奈,或者说是一种选择。

    当初有人用《易经》中‘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很多人看到的第一眼印象翻译过来就是,天空高贵,大帝卑微,但是其实这里的尊卑不是理解的尊贵和卑微的意思。

    尊的本意是一种酒器,其实是形容词,从甲骨文翻译过来是一个人举着酒杯敬酒的样子,被延伸之后慢慢成了敬重,尊重的意思,后背用形容伟大的人或者物,就被尊贵形成了主观意识。

    其实尊的本意就是一种尊敬对方的意思。

    卑,这个字也是一种酒器,跟尊一样,形容接过酒杯时弯腰表示谦逊的意思,后来因为卑鄙,卑劣这种常用词被先入为主成为了卑微卑贱的形容词。

    尤其是尊卑放在一起的时候,让现在受到‘不完整’汉字教育的华夏子孙无解了这两个字的意思,华夏的汉字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文字之一,它正确的看法是,先看单字的本意,然后将词组结合体悟意境,翻译。

    如果用词组解释单字,是一种错误的阅读理解方式。

    所以这句话的意思是,面对天空的时候,我们要心怀敬重,面对大地的时候,我们应该也心怀卑恭,天地的浩大是我们应该敬畏的。

第二百五十五章 真正的糟粕(求订阅~)() 
第二百五十五章真正的糟粕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

    天地乾坤组成了这个世界,职责分明,所以人也应该跟大自然和天地一样,有自己的位置。

    这句话应该是让人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而不是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尊贵卑贱。

    这句的全文是

    “天尊地卑,乾坤定矣。卑高以陈,贵贱位矣。动静有常,刚柔断矣。

    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

    乾知太始,坤作成物。乾以易知,坤以简能。易则易知,简则易从。

    易知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可久则贤人之德,可大则贤人之业。

    易简而天下之理得矣,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这一整段都是在告诉人们,人类像是自然一样,出生后都是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和自责的,如果有些人没有尽到职责就会出现雷霆这种灾难,如果所有人都尽职尽责,就会正常运行。

    天地运转的一切都是由人类和大自然共同铸就的,缺一不可。

    这句话就是教导人们要敬畏天地,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有社会责任感,来维持整个社会的正常运行的,跟身份贵贱没有一毛钱关系,因为里面形容了任何一个环节出错都会有连锁反应。

    《易经》这本书相传是周文王所著作,是通过观察天地自然运用来推断人类的活动轨迹,甚至推演未来的一种占卜类书籍,同时教导人们懂得尊重大自然,懂得如何融入这个世界,成为这个世界的一份子。

    对于大自然或者说天地,华夏人自古都是敬畏的,这种敬畏来源于感恩,跟后来的迷信没有任何关系,古代的祭祀之礼都是为了让皇帝知道,你是天地之子,不是最大的,有一个约束的作用,而不是后来慢慢为了某些集团利益发展出来的‘迷信活动’。

    当然,民间的迷信活动如果不过分,适当的进行也有一种自我安慰的心理作用,毕竟有一份期待和美好,是人生中很美妙的事情。

    但是什么事情都过犹不及,华夏传统文化的中庸理念就是遏制这种过度和极端的行为,如果人人都抱有一个中庸的心态,那么那些极端和过度的行为自然会烟消云散。

    真正错误的不是这些文化,而是那些用文化奴役他人来完成自身目的一类人。

    华夏文化源远流长,除了儒家,还有诸子百家,他们或许主张不一样,但是有共同点,都是希望华夏越来越红,华夏人越来越完善,最好的就是放眼皆君子的社会。

    三纲,五常,六纪,全是华夏传统文化的瑰宝,组成了完整正常运行的华夏人文社会中的重要部分,只是被曲解的面目全非,而如今,在这个价值观病态,西方的文化入侵带来的社会伦理崩塌,真正让人无奈。

    如果让未来的人去学习真正的传统文化,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

    造谣动动嘴,澄清跑断腿。

    尽管工业化时代来临,但是人性不硬刚跟着工业化一起变得工业机械起来,传统文化的观念不敢说如何,但是五千年的文化传承不崩也证明了它的地位。

    而现在西方仅有百年历史文化的新生国家,来挑战华夏巨龙,可悲的是对方还成功了。

    真正让大清灭国的是华夏的文化,不是因为糟粕落后,而是因为华夏的文化太过耀眼和强大,稳固的让全世界其他文明都害怕。

    所以他们利用工业时代的产物妄想摧毁华夏的文化。

    什么叫落后?假设没有入侵,大清国继续,然后在跟世界慢慢交融的过程中,大清国真的会故步自封?

    如果没有万恶的侵略者,为什么会让华夏传统文化带上一个莫须有的‘封建糟粕帽子’?

    封建了几千年,在文化,经济,思想上都不弱于当时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化。

    只是因为工业和科技不如对方,被钻了空子,结果把罪名归罪到‘封建传统文化’上。

    难道侵略者是正确的?难道发动战争的人是正义的?

    如果没有侵略,没有战争,那么华夏的传统文化还是糟粕吗?

    至少,我泱泱华夏内战五千年,文脉未断,反而熠熠生辉。

    工业时代铸就的时代转折车轮都没有捻碎华夏文脉的脊梁,希望不要断送在华夏的子孙手中。

    科学工业本身是好的,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而服务,但是如果是为了用于侵略和发动战争的工业和科学,说真的,西方的工业文明,才是真正的糟粕。

    宁可要一个没有网络,又没电器的时代,也不要一个让人类真走走向灭亡的糟粕文明。

    华夏文明中先贤们预料了这种工业文明可能带来的恶果,所以几千年间没有重视这项‘不祥之物’。

    而更加注重人性和人伦的钻研和推广,让人类能够从自身成为更好的人,而工业产物终究是服务于人类的外物,只有让自己变得更好,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

    因为人类还没有变得更好,所以就算是现在这个看似‘现代先进’的二十一世纪,还是有人迷信,还是有人犯罪,还是有人强权,还是有人作恶,工业文明,除了让人类变得看似‘舒适’之外,还有其他的贡献吗?

    但是这种‘舒适’的代价呢?现在的人们又牺牲了什么呢?未来的人们又会牺牲什么呢?

    世界上只有一个真理,那就是你得到一样东西,就会付出应有的代价,人类从猿类进化来,几百万年不断的进化和付出,这是不会变革的。

    现代医学或许能救得了人命,但是永远救不了人心。

    如果人心不想善,那么。

    生而为人,我很惭愧。

    这部电影勾起了王耀的很多想法,就算这个剧本和立意有他的参与,甚至还有拍摄,但是当观看这部电影时候,王耀还是有意外之喜。

    剧本和电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这可能就是文字和画面带来的不同震撼。

    荧幕上还在放着一部外国影片,电影院突然的亮灯把王耀从沉思中惊醒,站起身看着门口一个穿着制服的女孩。

    “额,你们的时间到了。”女孩看到王耀后楞了一下,吞了吞口水。

    “哦,谢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