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1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了学问和道德,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心无旁骛求学问,这就是陈先生的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胡从无看向王耀“任重道远,前路艰险。”

    “有诸师护道,前途坦荡,学生甚幸。”王耀后退半步,卑躬屈膝对着三位先生行了一个大礼,祭拜那些为民族学术复兴的大师们。

    启功先生和胡从无先生以茶代酒似乎‘醉了’,王耀送两位回了房间。

    大先生坐在沙发上似乎在发呆。

    “先生,该睡觉了,天快亮了。”王耀笑道。

    “哦?”大先生睁开喜欢有些惺忪浑浊的眸子看向窗外“还早呢。”

    王耀也看向窗外,明明已经快破晓了。

    “陈寅格能做到三个不,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你能吗?”大先生轻声问道。

    “我能。”王耀沉声说道。

    “识时务者为俊杰,这句话怎么看?”大先生又问道。

    “底线之上,尊严之下。”王耀沉声说道。

    “尊严于你不看重?”大先生微微一怔。

    “重要,但是如果能够成大事,取舍不恋。”王耀笑道。

    “你倒是有点杀身成仁的意思。”大先生笑了笑“你跟陈寅恪不一样,他是带着使命出生的,就是为了留住这个民族这濒临破碎的历史和种子。”

    “现在这颗种子,在我这里了。”王耀笑着摸了摸自己的心口。

    “这颗种子。”大先生声音有些模糊不清了“发不了芽。”

    “未必。”王耀笑了笑。

    “我就看中你这死撑的模样。”大先生轻笑出声“不过我得跟你说,这些学问对于陈寅恪来说,都是爱好,他真正喜欢的,其实是死亡。”

    王耀偷空猛然一缩。

    看着王耀惊愕的表情,大先生笑了笑“他喜欢宗教,尤其佛学,全世界各种佛学他都有涉猎,佛家是什么,就是求死,向死而生,但是他却一直熬到不得已而死,这才是他一生真正的负气。”

    “他放下了自己,背负起了五千年的气运,说句捧杀他的话,这五千年的气运,除了陈寅恪,没人能背得起来,因为新出生的这条龙,龙气太盛。”大先生意味深长的笑了笑,拍了拍王耀的肩膀“早点睡吧。”

    第一缕阳光透过窗户刺痛王耀的眸子,王耀回过神,看着还有些凌乱的茶几,叹了口气,蹲下开始收拾东西。

    收拾到最后,王耀看着最后磨砚里还有一些墨汁,想了想,铺纸提笔。

    写下一副对子。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梦想没有找到,但是可以先有个信仰。

    PS:陈寅恪大师厉害到现在学术界很多人研究他,却不敢太高多提及他,范禁忌。

    送上陈寅恪大师给王国维大师的挽联

    ‘十七年家国久销魂,犹余剩水残山,留与累臣供一死

    五千卷牙签新手触,待检玄文奇字,谬承遗命倍伤神。’

    风义生平师友间,招魂哀愤满人寰。

    感谢after鬼瞳的2000,三十而且的2000,村长丶可哈的500,莫道无花的100,吃新芹菜的100打赏~

    感谢大家的订阅,打赏,推荐票月票支持~

第一百一十二章 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 
第一百一十二章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

    提起文人,大多数人都会提起风骨,文人风骨,似乎已经成为了文人的代表词。

    但是关于文人的概念,不应该以能写会读的人都称为文人。

    文人应该是有操守,有底线,有思想,有道德的人,不管文章如何,有这几条才能称之为文人。

    一个饱读诗书,通古博今却趋炎附势毫无底线,甚至卖主卖国的人似乎不能称之为文人。

    任何一个专有名词,都应该是有门槛的。

    而风骨则是指品性,气概还有坚韧不拔的创作格调等等的形容词。

    以风骨为线,高于生死,甘愿以身殉道坚守风骨者,才是真正的文人君子。

    历史上做到这点的人很多,大多都名垂千古了,以屈原为先驱的一大批华夏文人,用精神和血肉著为后来人留下了的文学和希望的种子。

    他们或许活着的时候受尽磨难,但是却依旧将风骨理想放在第一位,不畏权势,不畏险恶,不畏生死,所以他们值得钦佩。

    设想一个毫无底线,毫无道德,毫无理想的世界,那将是多么无聊切绝望?为了活着而活着,像是机器一样重复着一生。

    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天,假设一个人的寿命是一百岁,那么他能活三万六千五百天,除去睡觉的时间,他清醒着,活了一万八千二百五十天。

    但是,你是真的活了一万多天?还是仅仅活了一天,而重复了一万多次?

    在拥有独立思维的时候,人生不应该完全按照别人的意愿或者,虽然会有一些迫不得已的原因,但是还是要留有理想和梦想,为之努力,就算终其一生没有成功,那也是没有白白来人间走一趟。

    你来人间一趟,要拉着爱人的手,走在街上,看看太阳。

    每个有理想的人都是伟大的,尤其是为了理想拼搏一生的人。

    像是大先生说的,陈寅恪背负使命出生,为华夏留下经史的种子,是他的理想,做学问,是他的梦想,而他一辈子都在努力。

    学术应该是单纯的东西,它不应该依附政治,也不应该依附权贵,它应该是独立的,自由的,正常的发展,不应该催生,也不应该扼杀。

    陈寅恪先生坚守着这一点,所以他到死,都没有向着‘敌人’低头,他的自由,来源于对华夏民族文化的强大。

    在那场十年中,陈寅恪先生不卑不亢,保持着自己的文人风骨,不畏生死的坚守,身坚智残,虽然没有熬过十年,但是却为华夏文学留下了预言和种子。

    陈寅恪先生在王国维先生投湖自尽一个月之后写下一首诗,赠给好友傅斯年先生。

    ‘不伤春去不留文,北海南溟对夕曛。

    正始遗音成绝响,元和新脚未成军。

    今生事业馀田舍,天下英雄独使君。

    解识玉珰缄札意,梅花亭畔吊朝云。’

    当时陈寅恪现在在清华大学做导师,傅斯年在中山大学当文学校长,两人在文学和史学上有很多共鸣,但是由于当时傅斯年在中山大学革新语言和历史学的新概念,想要将吧语言,历史,自然三大学科并成同一类新学科,这种做法方陈寅恪意识到不妥,所以写下这首诗来提醒傅斯年。

    这首诗里面的隐喻很明显,正始遗音成绝响,元和新脚未成军是指王国维代表的传统旧学术刚刚断绝,而新学还未成,这个时候贸然革新,会带来不可挽回的后果。

    ‘今生事业馀田舍,天下英雄独使君。’带有一些暗讽,就像是当年主流论英雄曹操说刘备,但是陈寅恪先生的讽刺更加直率。

    傅斯年先生在柏林留学的时候最佩服的就是陈寅恪先生的考据学,所以对他十分尊重,接到这封信之后着重反思了。

    从那个时候,陈寅恪就意识到,华夏史学和文学将会受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动荡,稍微不慎,就会断送在他们这一代手里,为了避免华夏文魂的消亡,陈寅恪无时无刻不在担忧着,直到临终。

    后来十年风波来历之时,逃往香江的史学大师牟润孙寄给陈寅恪先生一本魏晋时期的史学论著,当时已经被软禁的陈寅恪先生迅速的回信。

    ‘数月前奉到大著。‘乌台’正学兼而有之。甚佩,甚佩!今年失明断腿,不复能听读。敬请以后不必再寄书为感。敬颂教祺。’

    这封信里‘乌台’打了引号,有些突兀,有着明标暗喻的意思,结合陈寅恪先生当时的处境,当时红卫兵已经开始批评他了,将他的陪护护士全部赶走,在病房里贴上大字报,每天训话,让陈先生的心脏病直接恶化。

    可想而知,这个引号,到底在延伸什么。

    ‘乌台’二字,在历史最出名的,有一出‘乌台诗案’,苏轼反对王安石变法被吓御史台问罪。

    乌台诗案就是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文字狱代表性案件,就是典型的以政责文,文字狱就是一种变相的限制言论,让人不敢说真话。

    而乌台后面接上正学,正学虽然没有引号,但是也能根据前言延伸出后语。

    明成祖朱棣年间最大的文字狱案件,就是方孝孺,不但凌迟当时被称为‘读书人种子’之称的方孝孺,而且株连十族,灭了方家满门,残忍至极,只为了堵住天下读书人的嘴,让他们不敢说话。

    这种用权利来扼杀文人风骨的事情,称之为杀身殉道。

    杀的不只是人命,而是后代人的思想。

    都是权贵为了保证自身利益,或者说暂时的国家安定而对文人的残酷迫害,不谈对错,让人心寒。

    陈寅恪先生在六十七岁大寿的时候写下了一首诗。

    ‘红云碧海映重楼,初度盲翁六七秋。

    织素心情还置酒,然脂功状可封侯。

    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

    幸得梅花同一笑,岭南已是八年留。’

    这首诗前两句心怀天下波澜壮阔,后两句悲悲惨惨戚戚,可谓悲壮。

    好男儿当上马纵横,当提笔安邦,当为民除害,当细嗅蔷薇,唯独不应该当卑躬屈膝,以圣贤书,侍权贵。

    这种自由和独立,就是陈寅恪先生想要为华夏后人留下的真正财富和血脉。

    理想之所以称之为理想,就是因为它美好。

    但是美好的东西总是难以实现的,难以实现不代表无法实现,自己做不到不代表不存在,不应该因为自己做不到就轻易放弃,万里长城不是一天铸成的,只要为美好而努力,相信这个世界总有一天会成为更加美好的。

    也许那个时候你无法亲眼目睹,但是你的后人会替你,一日看尽长安花。

    王耀的自从知道了陈寅恪先生的信仰之后,就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一天时间都在杭城图书馆里看着相关的书籍,一直到晚上被贺赛飞抓到。

    “电话也不接,回来也不报道,躲在这里泡妞?”贺赛飞抱着胸,阴阳怪气的看着王耀打发走几个有‘问题’问他的少女。

    王耀笑了笑,满脸无辜“也不知道怎么了,来图书馆看个书也能被搭讪。”

    “我看你倒是挺开心的。”贺赛飞咬着吸管轻哼道。

    “我推荐了咱们的戏啊。”王耀笑道。

    贺赛飞撇撇嘴“就是因为这个不去剧团报道?”

    “我一个闲杂人等。”王耀摸了摸鼻子。

    回杭城的前一天,徐峰就告诉了王耀一个消息,王耀想要在剧团唱戏,就要进行考核正式申请入团,要不然就是非法演出,剧团会吃处分。

    而《武训传》的演出计划已经被提上了日程,这小半个月时间剧团上上下下都在排新剧,等着王耀回来之后卖票开演。

    这是这两年,除了义演和走穴商演之外,百花剧团第一次意义上自己的演出,所以大家都卯足了劲。

    但是作为主角的王耀突然要进行考核才能演出,审批最快也要一个月的时间,再加上李卓一定会从中作梗,如果不换主角的话,那演出可以说是半路流产,剧团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