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1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⒗罴谩⒍鞅觥⒘核加馈⒘核汲伞⒘只找颉⒔鹪懒亍⑽饨鸲Φ鹊取

    还有一个被反复提及的名字,陈寅恪。

    这个名字每次被搬出来,启功先生和胡从无先生的争执就被搁下了,好像一种绝对的权威一般。

    就连大先生都对这个人,抱有一丝客观尊敬。

    三位老人熬到半夜,终于有些累了,但是学术带来的精神刺激让他们无心睡眠,坐在沙发上吃着夜宵,指挥着王耀做最后的整理。

    王耀一边抄写三人的手稿,一边好奇的问道“这位到底什么来头,好像挺有震慑力的。”

    “陈先生,对于吾辈来说,确实代表着绝对的权威。”胡从无笑道。

    “陈寅恪先生跟我的老师陈垣先生,是龙国近代历史上史学中最有权威性的两位大师,一般他们涉猎的范围,基本都可以当做证据。”启功先生笑眯眯的说道。

    “陈垣不提,陈寅恪这个人比较烦的是,他是什么都涉猎。”大先生锤了锤腿。

    启功先生看了眼大先生,犹豫了一下“大先生,您跟陈寅恪先生熟识?”

    胡从无神情一紧,大先生的身份太过惊世骇俗,他怕启功先生接受不了,王耀也笔一颤。

    “我的身份你就不用猜测了,我比你虚长一轮。”大先生笑了笑“我确实跟陈寅恪认识,论起来可以算世交。”

    启功先生眉头一颤。

    “说说怎么厉害?”王耀岔开话题。

    “他是个天才。”大先生想了半天,最后说道。

    “额,您们不都是天才吗?”王耀眨了眨眼。

    “不,天才也是分级别的,爱因斯坦知道吗,陈寅恪可能是那个级别的天才。”大先生说道。

    王耀心中一颤,爱因斯坦的名气大到足以称之为改变世界,而且从学术到哲学和人道上,都属于一个完美的人,而这位陈寅恪大师,竟然能与之相提并论?

    “不提成就,从学习能力和速度上来定义天才,两人应该相差无几。”大先生笑了笑,看向启功先生“陈寅恪会多少种语言,后来有人统计过吗?”

    “陈寅恪先生会的语言,没有统计过,如果算上古代语言和华夏的方言,我觉得应该会多达50种以上,但是以语言方面统计,以精通,不但能写,能看,能说,还可以翻译理解,陈先生会二十多种。”

    王耀瞳孔一缩,倒吸了一口冷气,他有着系统,现在能面前说精通的语言,就只有汉语,古象雄,英语和德语四种,方言现在只是吴语系的方言会七八种,还是因为唱戏。

    很难想象,一个人竟然能精通这么多种语言。

    “他一年能精通一种语言。”大先生看着王耀的表情,满意的笑了笑“张伯驹以前经常用他来打击我们,我语言天赋还不错,梵语藏语还有波斯语什么的都还可以,经常去他哪里炫耀,他都会用陈寅恪来打击我。”

第一百一十一章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第一百一十一章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先生十岁通读国语,四书五经不在话下,当时已经再度《资治通鉴》了,当时陈先生的父亲被香帅张之洞大师提议,送陈寅恪先生去东瀛,学习东瀛语,12岁去东瀛,15岁辍学回国,当时陈寅恪先生和鲁迅先生是同一批送去东瀛学习的。”启功先生解释道。

    “听说鲁迅先生说‘学医救不了龙国人’就是受到陈寅恪先生的启发。”胡从无抿了抿唇说道。

    王耀吞了吞口水“三年就辍学了?为什么?”

    “因为他把巢鸭弘文学院所有的学业都完成了,学不到东西了。”大先生笑道“狂不狂?三年学尽东瀛知识。”

    王耀吞着口水点点头。

    “回来之后就赶上民国动荡,他父亲参与了革命,后来二十岁他家筹钱送他去了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法国巴黎高等学府,三个世界名校学习,学了四年一战爆发,他回来了,顺便翻译了一本《资本论》回来。”大先生笑了笑“那本书我看过,跟后来的版本完全不一样。”

    王耀恨不能五体投地,四年就学会三国语言,而且还能翻译一本外国专著,这太可怕了。

    “语言只是陈寅恪大师的兴趣而已。”胡从无笑了笑“赵元任大师曾经说过,他把陈寅恪的兴趣当成专业来学,或许能拼个两败俱伤吧。”

    王耀倒吸一口冷气,赵元任是龙国历史上最著名的语言天才,精通全国三十多种方言,能够用方言修书。

    “陈寅恪的另外一个兴趣,就是历史,还有宗教。”大先生笑了笑“不知道他后面写没写书,反正我听说当时国内不少组织都找他写历史。”

    “陈寅恪先生在史学和宗教学上的成就,后无来者。”启功先生恭敬的说道“魏晋南北朝那个最混乱的年代,他整理的资料,一直无人出其左右,隋唐历史和佛教历史,在全世界历史学和宗教学上都是有名的,说是权威,不足为过。”

    王耀吞了吞口水,看了看房间着3000册书,光一个近代民国的历史就这么多,那魏晋南北朝和隋唐千年历史,他得看多少书,他的脑子,真的是人脑?

    “说他最天才的地方,还是在思想上。”大先生眯起眼“若是说这世界上可能有一个接近思想自由独立,那只有陈寅恪,不会有其他人了。”

    “士之读书治学,盖将以脱心志于俗谛之桎梏,真理因得以发扬。

    思想不自由,毋宁死耳。

    斯古今仁圣所同殉之精义,夫岂庸鄙之敢望。

    先生以一死见其独立自由之意志,非所论于一人之恩怨、一姓之兴亡。呜呼!树兹石于讲舍,系哀思而不忘。

    表哲人之奇节,诉真宰之茫茫。

    来世不可知者也,先生之著述,或有时而不章。

    先生之学说,或有时而可商。

    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

    启功先生低声朗诵起一段国文,声音庄重悲痛。

    胡从无挺直身板,神色肃穆。

    大先生转着手里的笔杆,沉默不语。

    王耀心中重复了两遍,眸子猛然一亮“这是为谁写的悼文?”

    “王国维先生在颐和园投湖自尽后,陈寅恪先生为他写的碑文,你懂了?”胡从无看着王耀问道。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足以与天地同寿,日月同辉,这才是大家追求的永生。”王耀沉声说道。

    独立,自由两个重若千斤,世间谁人能参透?

    “一切都完美,这是先生们一生的追求,和对你们这些后代的祝愿,愿你们,一切都完美。”启功先生慈爱的说道。

    “大仁大义。”大先生轻叹一声“王国维在颐和园昆明湖里纵身一跃,带着他的君子大义,不愧天地,不愧圣贤,以身殉国,以身殉道,为大清的覆灭敲响了一钟。”

    王耀心神一颤。

    “五十之年,只欠一死。经此世变,义无再辱。王国维倒是能做到以身殉道,求了大义。”大先生看着王耀笑道“陈寅恪得了仁,这个仁,我也希望你能慢慢参透,老头子我求了一个逍遥,这东西不适合你,你心是热的,我心,是冷的。”

    王耀看着大先生那张鹤发童颜的脸,轻轻点头。

    “我得给你讲讲,这个自由和独立到底属于什么。”启功先生看着王耀说道“陈寅恪先生的恪(ke)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王耀点点头在草纸上写下两个字,“恪和愙,敬也。从心,客声,自律,尊重。”

    启功先生满意的点点头“这个字去年改成了ke,以前读作que,陈寅恪先生自己是读ke的,但是以前的人都读成que,他也不纠正,这是尊重他人,但是他从心底认为这个字是ke,而且他是对的,这就对得起他这个名字了,懂吗。”

    王耀点点头“我知道。”

    “陈先生的自由和精神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尊重他人,保持自身,他一直笑成自己一生都在与人负气,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这是他对自己一生的解释。”胡从无笑道。

    “全文是什么?”大先生好奇的问道。

    “渺渺钟声出远方,依依林影万鸦藏。

    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

    破碎山河迎胜利,残馀岁月送凄凉。

    松门松菊何年梦,且认他乡作故乡。”启功先生朗诵道。

    “这是后来抗倭战争时候他写的吧。”大先生皱起眉。

    “是战争结束后,陈寅恪先生写的《忆故居》。”胡从无说道。

    “懂了,有节气。”大先生舒展眉头笑道。

    “抗倭战争时期,牛津大学聘请陈寅恪先生去为汉学教授,他没去,他在东瀛学术界名声很大,几名东瀛教授联袂到当时他避难的香江去接他,请他去教书,并且以家人性命相要挟,但是先生宁死不从,后来在宋庆龄小姐的帮助下,回到了内地,他一直留在祖国寸步不退。”启功先生沉声说道“当时全世界很多个大学都要保他出国,但是他都拒绝了,留在内地还坚持教书,等到战争胜利的时候,他的视力已经不行了。”

    启功先生说到这里的时候神色有些悲伤。

    “陈寅恪先生是清华大学四位导师之一,学问大到被称为‘国粹’,尤其是被刘文典主任奉为人生导师,当年倭寇空袭,大家四散逃难,落下了陈先生,刘文典主任顾不得炮弹让学生回去救陈先生,当时学术界有一句话很好用,史学界谁都可以不保,但是不能不保陈寅恪,只要他在,华夏史学就不死。”胡从无满脸敬仰。

    “刘文典主任跟我老师是好友,当年笑谈给清华大学的老师估工资,陈先生值400大洋,他值40大洋,朱自清值4块大洋,沈从文值4毛。”启功先生抿着嘴,似乎想笑,但是又觉得对几位大师不尊敬“虽然同为教书的,但是陈先生一直是我努力的方向。”

    “他那个人,可能也就只能搞搞学术,教教学生了。”大先生轻笑道。

    “陈先生是个好人。”启功先生突然眼睛红了。

    “后来因为学问太大,而且不愿接受主席的思想,被批评了。”胡从无抿着唇,轻声叹息“当时已经视力不行的陈先生,直接就被那些小将们弄瞎了。”

    王耀倒吸一口冷气,双目赤红怒不可遏。

    “就算瞎了,陈先生在最后的年月,还在教书的岗位上。”启功先生满脸敬仰“实乃吾辈教书匠之楷模。”

    王耀缓了口气“陈先生的著作?”

    “有部分保留了,但是晚年那些更加重要的,不知所踪。”胡从无叹息道“陈先生太过倔强,晚年身边除了妻女,没有什么朋友能帮忙。”

    “这就是独立和自由的代价。”大先生笑了笑“古来士为知己者死死,士为民族死,为国家死,还没有愿意为专治政权死的。”

    “但是独立和自由的种子,埋下了。”王耀眯起眼,沉声说道。

    “华夏千年精魂出了一个陈寅恪。”启功先生赞叹道“是民族之幸。”

    “除了学问和道德,其他一切都是浮云,心无旁骛求学问,这就是陈先生的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夕阳。”胡从无看向王耀“任重道远,前路艰险。”

    “有诸师护道,前途坦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