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艰难又简单的选择。

    只能看王耀的觉悟了。

    一顿饭,不知不觉金闻声将王耀带来的半两散白全喝光了,许久没有喝过这么多酒的金闻声不禁有些头晕犯困。

    “我扶您去歇歇吧,您看起来有些不舒服。”王耀有些担忧的看着金闻声。

    “没事,年纪大了,喝点酒就上头,睡一觉就好了。”金闻声晃晃悠悠的站起身,也拉起了王耀向着里屋走去。

    进了金闻声的住处,王耀就闻到一股浓重的墨香,然后就看见老人的卧室,整间房间是连在一起的。

    除了一张床和两个柜子之外,几乎被各种书籍纸张堆满了。

    王耀目测了一下,至少有几百本,窗台边的书桌上还摆着很多,而且还有未干的砚台。

    “我躺一会儿,你随便看看,这里都是评书的一些相关的东西,你也了解了解。”金闻声笑了笑然后躺在床上发出一声长叹。

    王耀帮老爷子把鞋脱掉,然后在房间里四处打量着。

    这些书都是用毛笔手写上的一些评书段子,以及一些分析之类的东西,王耀还发现,光《三国演义》这个分类,就堆了几十本。

    王耀抽出一本坐在凳子上静心看了起来。

    看书已经成为了王耀的习惯,但是相比于枯燥的资料,这些手写上去的评书段子似乎更有吸引力,虽然里面很多知识点跟资料上的不太一样,但是却提供了另外一个视角和观念去分析同一件事。

    有意思。

    这是王耀的第一直觉,然后就深陷进去,王耀看书一直很快尤其是这些用毛笔写上去的,字数相对少一些,因为需要的篇幅多。

    王耀又看了桌子上摆着那几本书。

    《表演SD快书的经验》、《SD快书艺术浅论》,看名字就知道,是学术类的书籍。

    王耀翻开艺术浅论,脑海中响起了系统的声音。

    “触发复兴任务,评书。”

    王耀一怔,潜入复兴系统中,现在地上找了一圈,最后在角落里发现一块刚刚冒头的黑色砖石。

    ‘复兴任务:评书(进展度0)。’

    (任务提示:复兴任务从个人成就(自身专业素质),传承度(历代发展资料),弘扬度(社会影响力)三个方面评估,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奖励)

    王耀问道“这个任务跟普通任务不一样?”

    “复兴任务是阶段性的,除非将这门技艺完全复兴,才会发放终极奖励,不过会有阶段性奖励。”系统答道。

    “不执行会有惩罚吗?”王耀问道。

    “良心会受到谴责吧。”系统突然不轻不淡的答道。

    王耀嘴角抽搐了一下,觉得系统真是越来越调皮了。

    退出复兴空间,王耀继续看起书来。

    时间一点一点流失在安静的房间内,只有轻弱的翻书声和老人有些沉闷的呼吸声。

    一直到天彻底黑了下来,金闻声才缓缓醒来,睁眼就看到窗台下月光照射进来,在台灯下安静读书的那道瘦弱背影。

    金闻声眨了眨眼,心中有些莫名的感慨。

    能静下心来读书的少年人,这个年代似乎已经不太多了,尤其是阅读一个民间传统艺术的文献,这些文献初看时会觉得很有趣,但是看过几个故事段子之后,就会觉得枯燥了,因为里面的包袱和标注相似性太高了。

    这也是艺术难以与时俱进的关键难点。

    不过看着王耀安静读书的模样,金闻声突然像是看到了希望一样。

    颤颤巍巍的坐起身,床榻发出的声音惊到了王耀,王耀放下书走到床边递上一杯水。

    金闻声一怔,接过水杯一口喝光,浇灭喉咙的燥热,心中有些感动,已经很多年没有这种被关心的感觉了,触动了老人感性的心弦。

    “看了一下午?”金闻声的声音还有些沙哑。

    “挺有意思的,就忘记时间了。”王耀有些不好意思的抓了抓头。

    “那看出什么门道了吗?”金闻声笑着问道。

    “押韵上口,而且寓教于乐。”王耀笑道。

第二十六章 体制问题() 
第二十六章体制问题

    “你很有悟性。”金闻声露出满意的笑容““评书”是一个简称,应该讲叫“说评书”,“说书”的范畴比较大,大鼓书、竹板书等等都称之为“说书”。有人说没有其它道具和伴奏乐器的形式叫“评书”显然不太确切,评书关键在于“评”。”

    王耀听着老先生介绍,坐直了身子虚心听讲。

    “据我所知从前说评书的老先生分为两派,一派是坐谈今古,一派是现身说法。现身说法就是以我师叔陈士和先生为代表的,过去行内有一种说法叫“南王北陈”,“南王”指王少堂先生的评话,“北陈”指陈老的评书。书说出去必须要有一定的评论,从技法上分为“说、谈、批、评、论、讲”,评什么?评人情、评道理、评是非,但是要注意恰如其分,不能喧宾夺主。”金闻声又润了下嗓子。

    王耀点点头,继续聆听。

    “现在说书的不少,所说的各种书目也很多,但真正评书从门户来讲并不多,所剩就是BJ的袁阔成、连丽如等几位,惟独说聊斋志异的尤其是“陈派聊斋志异”更是几乎没有了,陈派评书讲究人物刻画,角色分为生、旦、净、末、丑,评书讲究“几口”:“气口、贯口、喷口、盖口、炸口、驳口”,要把这些基本功夯实,把这些技巧都运用自如,才能成为一名好的评书演员。”金闻声抿了抿唇继续说道“你知道为什么评书比不上人家国粹京剧吗?”

    王耀一怔,摇摇头。

    “同样的一个故事,戏剧可以从扮相,配乐以及武戏来讲述一个栩栩如生的故事。”金闻声笑了笑“但是评书只有一张嘴。”

    “还有竹板。”王耀笑道。

    “对。”金闻声也笑了笑“但是俗话说的好,台上台下一场梦,这场梦做完了,就是做完了,但是评书不一样,评书评的东西,甚至可以影响很多代人,甚至可以将某种落后阴暗的现象改变。”

    王耀皱起眉,若有所思。

    “你看的这些都是高元钧先生传给我的一些手记还有作品,我这几年一直在整理,这不,如果你再晚来几个月,我就回去了。”金闻声看着桌子上那些王耀翻过的书说道。

    “我刚才看了下,老先生整理的段子和故事,一个同样的故事好像都有很多种版本。”王耀问道。

    “当然说书不是唱戏,一板一眼,面对什么样的观众,就要改什么样的活儿,一句话百家说,这是大智慧。”金闻声笑得有些得意“这叫审时度势。”

    王耀点点头“我以前在学校也看过一些评书的资料,感觉跟您这里的东西,好像不太一样。”

    “这个。”金闻声皱起眉,沉吟了片刻“这是体制的问题。”

    王耀一怔。

    “我从小学曲艺,学说书,就是为了一口营生,后来也真是爱上了这行,年轻的时候在津门电视台说书,后来留在了津门曲艺团,再后来,****的时候我从北方辗转到SH在小茶馆说书,当时很多东西不让说,我就就只能自己改,而且南方人的笑点跟北方不一样,当时生意也不太好,后来我吃不上在一家教堂里遇见了一个牧师,我给牧师说书,他收留我,后来那个牧师给了我几本书,是西方的名著,《茶花女》《三剑客》什么的,推荐我去大学里给学生说书,我就用这种西方故事去大学里说书,没想到效果还不错,我勉强吃饱了饭。”

    金闻声说着露出缅怀的神色“那个时候认识不少同行,其中就有高元钧先生,85年的时候我又回到津门,回去后发现,不能说的东西更多了,那个时候只能将稿子,我觉得没意思,就又自己到茶社子说书了,后来病重的高元钧先生请我来南方,帮他整理手记,我就一直留在这里了。”

    王耀钦佩的看着金闻声,老先生虽然说的时候轻描淡写,但是这些故事里的艰苦和困难是可以想象到的,吃了上顿儿没下顿儿的日子,是最磨练人意志的。

    “小子,不用这么看着我。”金闻声看着王耀笑道“爷们这过的叫日子,有滋有味,虽然看着清贫,不过比那些在体制下的机器人快活多了,你说人生在世,是不是快活最重要?我今年七十岁,但是外人一点也看不出来。”

    “老爷子的身子骨真的硬朗。”王耀诚心说道。

    “人或者,精气神尤为重要。”金闻声笑了笑,然后清咳了两声“不过年纪终究是大了。”

    听着老爷子这个语气,王耀心里也有些不舒服。

    “以前总有人问我,守着这些玩意儿干嘛,到最后连个退休金都弄不到。”金闻声摸着那些还未书籍,露出发自心底的笑容“那是因为他们没活明白,这些都是老祖宗留下来的活命本事,别看现在的人都读书考功名,但是当官的又有几个?到最后还不是要一门吃饭的手艺,我有时候在想,这东西要是真的在我手里失传了,那万一后面人是不是就丢了一门吃饭的活路?”

    老爷子嘀嘀咕咕的说着,像是在自言自语,目光却看着王耀。

    王耀发现老爷子的目光有些眼熟,才想起来,徐峰当时在办公室看着他的时候,也是这种目光,带着一丝盼望和惊喜的目光。

    王耀突然有些不敢与其对视了。

    金闻声看着王耀闪烁的目光,笑了笑“看来你小子是真没什么太大的兴趣。”

    “那真不是。”王耀赶紧接话“实话跟您说吧,我真的觉得这手艺挺有意思的,只不过,我也怕吃不上饭。”

    王耀说的是实话,王耀虽然不在社会上走动,但是他也知道,说书这东西,在市面上几乎已经看不见了,可以说绝迹不足为过。

    但是上学不一样,在学校而且拜了徐峰为师之后,别的不说,至少在杭城艺术团,他应该能弄个闲工,至少有口饭吃。

    金闻声听后叹了口气“你这孩子倒是活的明白。”

    王耀听完十分羞愧,脸火辣辣的热。

第二十七章 犯愁() 
第二十七章犯愁

    看着王耀有些窘迫的表情,金闻声笑了笑。

    “单田方,听说过吗?”金闻声看着王耀问道。

    王耀一怔,点点头,如果说现在评书这门手艺唯一能听到的大师,就是这位在广播里的单田方大师了,自然如雷贯耳。

    “西河门辈分,分梅清胡赵四门,后面胡赵是两个小门,梅门取字瑞,春,德,庆,田,祥,清门取字士/福,起,连,增,我师傅张起荣是是清门第二代,我是第三代,连字辈,清字门比梅字门长了一辈,所以我比单田方长了一辈。”金闻声说道。

    “不过单家三代西河大鼓传人,也是行内泰斗,但是自那场大革命后,西河门就有了分歧,一派认为应该跟着体制走,统一规划,另外一派认为西河大鼓本来就是民间的活命手艺,没必要跟着体制,我师傅就是主张民间这一派,包括我也是。”

    “但是感觉,好像人家那一派,走对了?”王耀小心翼翼的问道。

    “就因为他们出名?”金闻声闻言笑道。

    王耀抓了抓脸,不知道说些什么。

    “任何手艺发展到一定程度,都会又分歧这很正常,只是坚持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