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多人觉得字画不能沾水,其实不是的,字画墨干之后短时间泡在特调的浆糊水都没问题,完全不用担心墨晕开。

    裱的过程就是将原画,也就是画芯用浆糊水打湿,让它有粘合性,然后用一张质地跟原来纸张相似的命纸贴复在上面,然后刷浆糊水,最后等自然晾干就可以了。

    过程虽然简单,但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细心和耐心。

    因为纸张沾水之后会变得格外脆弱,所以在移动和拉扯的时候要格外小心,还有刷浆糊水的时候,画芯和命纸要完全贴合,没有一丝缝隙。

    因为纸张的成分不同,风干后的缩水度也不同,如果没有完全贴合,等风干的时候会损坏画芯。

    装裱后的画会墨淡一些,所有还有有一些适当的补笔。

    所以装裱这项工作,很难由机器来代替,因为需要的不只是技术,更多的是细心和经验。

    《梅花卷》是夹宣,也可以说是自带一层命纸,但是因为装裱过,很难预测经过这么长时间,三层纸之间的程度,很可能一不小心,三层全部毁了。

    这也是启功先生迟迟不敢下手的原因。

    但是放着这么一幅国之重宝,就好比一个好色之徒碰见一个已经脱光的美女,但是却无从下手时的焦迫和尴尬。

    但是王耀来了就不一样了,这幅画是王耀看出来并且送过来的,而且附上了很多他都没想到的细节,让启功先生觉得王耀一定是有些想法,两个人合作,说不定成功率会高一些。

    但是他没想到,王耀竟然手这么生疏,连刷浆糊水的时候都险些犯错。

    “我这都是理论知识,我还没裱过画。”王耀把刷子还给启功先生,无辜的说道。

    启功先生白了王耀一眼,亲自动手开始刷浆糊水。

    “那你的理论知识有没有什么能用的?”徐峰在一旁干着急。

    “我可以选选命纸,我这个比较熟。”王耀摸了摸鼻子,走到另外一张桌子,在上面的宣纸堆里找能用的宣纸“先生家都是汪同和特供的纸吧。”

    “也有一些是我自己造的。”启功先生小心翼翼的刷着浆糊水“这纸应该是明末或者清初时候的宣纸,那时多是罗纹和龟纹的,你得注意一下。”

    “放心,门儿清。”王耀轻笑。

    “跟谁学的京城话,听着这么古怪?”启功先生笑道。

    “刚才跟梅先生学的,觉得挺好听的。”王耀嘿嘿一笑“梅先生家的宝贝不少。”

    “嗯,有两幅张大千的画,还有几幅古人的字。”启功先生笑了笑。

    王耀微微挑眉“先生跟张大千大师应该很熟吧。”

    “嗯,当年一起挨批的情谊。”启功先生轻笑。

    王耀心中一跳,沉声问道“先生也受过苦?”

    “没吃过多少苦,我帽子摘得早。”启功先生笑了笑,语气听不出是异样。

    “只要是跟文化沾边的,都受过罪。”徐峰叹息道。

    “那不能叫受罪,只能说是考验。”启功先生笑道“若是那点考验都经受不住,怎配圣贤书?”

    “先生听说过张伯驹吗?”王耀问道。

    启功先生手一抖“当然,他当年捐赠的几幅画,都是我亲自鉴赏的,可惜。”

    启功先生这声可惜有些耐人寻味。

    “怎么突然提到张先生了?”启功先生问道。

    “我遇见了一位张先生的故人。”王耀抿了抿嘴角“他是张先生的徒弟。”

    “当真?”启功先生惊愕的抬起头,脸上的眼镜滑落道鼻翼上。

    “应该是真的,他留有很多张先生的遗留。”王耀挑了两张纸,仔细对比之后选了一张,铺在玻璃桌上,开始用刷子刷浆糊水。

    “这太让人惊讶了。”启功先生扶了扶眼镜,继续刷画“现在他在哪?”

    “被我接到杭城了,我想把张先生的那些遗留整理出来。”王耀看了眼启功先生。

    “我手头还有些事情要交代,如果你不急着回去,跟我一起。”启功先生沉声说道。

    王耀一喜,老早之前大先生就跟王耀提过,如果有启功先生帮忙,这些资料整理起来会更加容易一些,因为作为另外的皇族遗孤,启功先生对于张伯驹更加了解,而且在史学造诣上,启功先生可担得起大师二字。

    “那正好,小耀留在您这里还有些事情做。”徐峰笑了笑。

    “嗯?小耀不是在跟你学戏吗?”启功先生疑惑的问道。

    “他受了点伤,我准备让他休息一段时间。”徐峰笑道。

    “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啊,你们这群年轻人。”启功先生无奈的摇摇头。

    刷画是一件技术活,太湿,太干都不行,而且因为《梅花卷》年头太久了,要慢慢的将里面的夹宣和命纸刷开,手法和力道都需要经验。

    王耀观察着启功先生刷画时的神情,虽然嘴上在跟他们先聊着,但是先生的眼睛始终没有离开过画,生怕错过一丝一毫影响了,而且眼神里除了专注之外,更多的是欣喜。

    一种看着珍爱之物的欣喜。

    “感觉差不多了。”启功先生停下动作,蹲下身子平时着画轴。

    王耀也蹲下,认真的看着被浆糊水浸湿的画轴,能看到一些细微的蹊跷,那里就是上一位装裱师留的‘活路’。

    在活路上揭画,是最安全的。

    因为如果上一位装裱师傅是从右往左裱,而你从左往右揭开的话,很容易出现撕坏的现象,这是物理对抗关系。

    “在这儿。”王耀在左下角找到了‘活路’。

    “还是年轻人眼神好。”启功先生笑着称赞了一句“你来?”

    “别了,还是您来吧。”王耀赶紧推脱。

    启功先生笑了笑,搓了搓手,神情无比专注,慢慢用刷子在‘活路’上拍打,肉眼可见的第一层画纸开始慢慢脱皮。

    启功先生用镊子把起翘的纸脚捏起,然后用手指夹住,捏了捏,慢慢揭开。

    王耀压着下面那一层纸,看着这副已经受损的眼中的《梅花卷》渐渐露出真面目。

    原来第一层上因为保养不当,上面的墨迹残缺不全,还有一些虫洞,整个画面只有轮廓,但是揭开之后,露出下面那一层画芯,让王耀十分兴奋。

    因为下面的画,几乎完好无损,除了那些虫洞。

    被浆糊水浸过的画,让墨变得更加浓重,上面那一枝枝梅花,或含苞待放,或迎风傲立,或垂垂老矣,或生机勃勃。

    像是一段段人生,跃然纸上。

    最上面的那层画揭开之后,启功先生将它放在了旁边,仔细的观看着这副完整有些瑕疵的《梅花卷》

    “真是好画。”启功先生脸上的笑容像是孩子一样。

    “可惜字都没了。”王耀点点头,然后惋惜道。

    “是啊。”启功先生叹息道“来,找最后一道。”

    王耀蹲下身子找活路,这次是在右上角不同的位置。

    启功先生再揭的时候说道“上个装裱师可能没注意这是夹宣,装裱的有些仓促了。”

    “有可能是金农自己裱的,扬州八怪都穷啊,去哪找好的装裱师傅。”王耀笑了笑“连郑板桥的画都不好卖,更别说金农的画了。”

    “文人以卖字画为耻啊,若不是迫不得已,不会轻易卖画易食的。”启功先生笑了笑。

第九十章 《梅花诗》() 
第九十章《梅花诗》

    文人有风骨,就是因为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所以才叫风骨。

    如果将书法绘画当成谋生技巧,那不能叫做侵淫此道,只能说是一种职业。

    王耀眨了眨眼“对了,齐白石大师当年卖画是为了什么?”

    启功先生小心的揭着画“兰亭大师那不是卖画,那叫润笔费,因为求画的人太多了,墨很贵啊。”

    王耀点点头“以后我也要收点润笔费。”

    “你小子少污雅趣。”徐峰拍了拍王耀的头。

    “字画要是占了功利,就进入崎岖了。”启功先生认真的说道。

    “我知道,而且物以稀为贵。”王耀笑了笑。

    “命纸成了?”启功先生揭开画芯问道。

    “成了,不过上面的虫洞太多,先贴补一些。”王耀见画揭开了,赶紧跳到另外一边,把裁剪成一小条一小条的宣纸捏起来,然后在启功先生提着的画芯上找虫洞,贴上。

    这种贴法相当于补洞,因为漏洞这种不能直接贴到命纸上补笔,会行程色差,只能先用细条宣纸贴上,然后在贴在命纸上。

    王耀贴好所有的虫洞,跟启功先生一起,小心翼翼的把画芯贴在命纸上。

    这一步骤忙乎了好一会儿,王耀都紧张的出汗了。

    这东西可以算上一级文物了,万一弄坏了他可担待不起。

    贴好命纸,还要继续刷浆糊水,直到命纸和画芯完全贴合,弄好了之后贴在墙上,等自然风干。

    画上墙之后,王耀松了口气,看着墙上的画露出笑容“可算成了。”

    启功先生还在仔细检查着画的每一寸,生怕出现一个气泡。

    王耀看着剩下的命纸,想了想把第一张已经残破的画芯也贴了上去,刷好浆糊水上了墙。

    两幅画一对比,立马就出效果了。

    “你要补全?”启功先生看出了王耀的用意。

    “嗯,如果能补全,给沈老先生留个念想。”王耀笑了笑。

    “仁义。”启功先生眯起眼笑道“困吗?”

    王耀看了看时间,都已经凌晨一点多了“您该睡觉了吧。”

    “不行,隔一个小时要洒水,这画念头太久了。”启功先生摇摇头“你要是不困,我教你写字。”

    王耀精神一振,咧嘴笑道“好啊。”

    徐峰捋了捋胡子“刚好我也学学。”

    “我最开始学王羲之的行书,脱胎于楷书,我上次见你写楷书,很有神韵,一看就是天赋。”启功先生润着笔说道。

    “我最开始描的唐楷,欧阳询的,也是王羲之为基的,不过始终是描,后来偶然跟我师父写字,才写出第一个字。”王耀有些不好意思的说道“现在才刚能写一个字。”

    书法,不是写出来就能叫书法,临摹先人的字,只能叫做描,只有跳出临摹这个圈,融入进自己的理解才能叫做写。

    王耀目前,只能写出一个‘命’字。

    说着王耀写下一个命字。

    启功先生眼睛一亮“笔芯圆正,气力纵横,瘦而不枯,肥而不浊,这字,写的好。”

    “您看看有没有什么缺点?”王耀笑道。

    启功先生看了一会儿,在王耀的字下面写下一个小一号的命字,除了大小几乎分毫不差。

    王耀看了看,又写下一个更小的,然后启功先生写。

    两人一交一替,一共写下了十二个命字,最后一个,只有拇指甲大小。

    “大字显气魄,小字显真诀。”启功先生笑道“你的大字比小字写的好,以后就写大字吧。”

    王耀摸了摸下巴,换了个写法写了一个大字‘命’。

    “这是什么笔法?”启功先生微微挑眉“是篆碑法?你在研究这个?”

    “我想学刻印来着,就先从拓碑学起了。”王耀笑道。

    启功先生放下笔,叹了口气“天才真是羡慕不来,我写字八十年才有些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