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神级复兴系统-第1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给老太太找了事情做。

    巩翰林和章金来也都各自有事情,平常闲下来就会陪老人,今天是章金来,将新改的《武训传》交给猴哥,王耀坐着马先生的奔驰去往一个杭城的博物馆。

    王耀发现刘老根和马先生穿起唐装来很有气度,穿着就有一股华夏老人的沉稳和慈祥,而且让人觉得亲近。

    电视上最近穿唐装的也多了起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觉得不如他们穿的好看,难道是因为本身气质的问题。

    “当然不是。”听到了王耀的疑惑,马先生笑道“只是因为我们的衣服,都是定制的。”

    王耀一怔。

    “我们又不是那种长的特别好看的,如果唯一能谈得上气质的,那就是我们俩都面善,面善就是一种气质。”马先生笑道“现在领导人都推行唐装,所以穿的多了,导致国内服装厂用缎子印上老花型就敢叫做唐装,满大街让人看着尴尬。”

    王耀想了想“您说这唐装算不算古代服装?”

    “我们这种都是改良过的,只是用了唐装的名字而已。”马先生指了指身上衣服的肩膀“看到这些细致的裁剪了吗?在服装中叫做立体裁剪,是咱们华夏没有的,都是西方的东西,现在懂了?”

    王耀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唐装,跟西装还是挺接近的,跟中山装也挺接近的“所以,这衣服是用了唐装的名字,新时代华夏的产物?”

    “也不算是华夏的新产物。”马先生犹豫了一下“这么说吧,知道西装是正式场合穿的正装吧。”

    王耀点点头。

    “西装是咱们对西方服饰的笼统称呼,以西服为主,因为西服是正式场合穿的东西,这种西服发源有两种,一个是西欧渔民穿的,被英国贵族借鉴,另外是法国贵族从车夫哪里借鉴来的,总之,这衣服进入贵族领域,就是一种正装。”马先生抿了抿嘴角“后来西方强盛,正式场合,各个国家为了表示对人家的文化尊重,就都穿起了西装,这一穿,就是一百多年。”

    马先生用清淡的声音,很简洁的说了原因,但是却让王耀听得心中一沉,马先生的话里有很多情绪。

    文化尊重,这四个字尤为重要。

    “我这身唐装也是以西方立裁技术制作的,只不过是件衣服,顺便绣上团花响应下领导人的号召。”马先生不以为然的笑了笑“要是真的穿着咱们民族真正的唐装走在大街上,可能会被人家报警拍照之类的。”

    王耀抿了抿嘴角“其实我有个疑问,我看古装剧里的古装,跟您说咱们民族的唐装,是一种东西吗?”

    “算是,又不是。”马先生给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古装是指在古代穿的服装,符合当时的朝代社会背景,而咱们民族的服装,应该叫做汉服,唐装是因为唐朝很鼎盛,叫宋装也无可厚非,但是这个核心的东西不能变,那就是文化。”

    马先生看了眼王耀,声音加重“你知道什么叫华夏文化吗?”

    王耀皱起眉,思索了很久,没有答出他最开始在课堂上给杨教授那段答案,文化是从发源地发展出来的,但是不会是发源地,而是另外一些东西。

    王耀踌躇很久答道“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马先生微笑点头“没错,外华,内更华。这就是华夏,外表的华丽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这是美丽,内心的华丽是为了告诉所有人,这是礼仪。华夏自古就是美丽和礼仪,历史就是如此,而且本该如此。”

    而且本该如此,这句话让王耀有些出神,看着窗外那些匆匆的行人,王耀看不清他们的面容,但是能感受到他们的狼狈和匆忙。

    “如果汉服只是一件衣服,那么它叫什么,什么形式,都不重要,因为只是一件衣服,在金贵,也是一件衣服而已。”马先生轻笑道“但是如果你要问汉服,那就很多能说的了,从史前千年说道今天,大约五千年,这件衣服里,有着历史的苍凉,也有着风霜的雍容,它历尽磨难到今天,不是面目全非,而是越发的完美,这就是汉服。”

    “可是现在,它在哪里?”王耀皱着眉问道。

    “在哪?在每一个国人的血液里,总有一天,会破茧而出,照耀世界。”马先生温和的笑了笑。

    只是一件衣服,或者说不只是一件衣服,让王耀一路上都心情沉闷,祖陵,佛堂和石殿的交相辉映,被那一道石门隔断的画面一直在王耀脑海中挥散不去。

    是不是断了?

    王耀在问自己。

    直到他跟马先生进入那座还未开展的新建博物馆之后,王耀的目光被那些陈列在玻璃柜里的精美物件吸引了。

    文物这个东西,王耀自己在吐蕃见过不少,各种各样的,复兴空间里还有石器时代时候的文物,但是眼前在柔光之下,陈列在玻璃后面的那些精美瓷器,陶器,玉器,金器,银器,青铜器等等依旧美的让王耀惊叹。

    每一个展柜边都有着详尽的介绍。

    ‘元青花牡丹瓶’

    ‘清乾隆粉菜葫芦瓶’

    ‘初汉青铜雕花盘’

    ‘秦青铜三足饕餮鼎’

    ‘宋,无名残卷’

    一个个展台看过去,王耀看到那些文物,根本无法想象,这些东西最早都出自两百年前的古人之手,那些瓷器和雕刻花纹让王耀觉得比现代的技术还要精美万分。

    王耀的惊讶在博物馆陪同人员眼中是满足的,能够让华夏后代见识到先人祖宗精湛其神的各项技艺通过文物的方式,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马先生跟博物馆的院长交流着专业的知识,王耀在四处参观着,隔着玻璃看着这些文物,让王耀感受到时代和历史的流动感。

    跟祖陵的那些文物,腐朽沧桑远古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这些文物,让王耀好像还能感受到它们的生命,而自己,跟它们一起站在时间的转盘上,还在转动着,未曾停歇。

    这些,都是活着的历史见证者。(未完待续。)

第三十五章 文物和古玩(求订阅!)() 
第三十五章文物和古玩

    文物和古董,是两个概念,但是很多人把文物和古董混淆。

    古董是指古代人珍视的工艺品或者字画等,古董又称为古玩,突出一个‘玩’字,有少部分的人文价值的工艺品类的古代遗物。

    古董的‘董’其实是‘懂’,指的的一些对这些古代人文价值的玩物有研究,懂行的人,后来古玩和古董通用了。

    而文物不是,虽然都是古代历史遗留,但是文物的价值在于‘史’,这些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代表着一个种族一个国家在发展中衍生的重重信息,来告诉后人,他们的祖先当时的生存,社会,文化等背景。

    但是以前全人类有一个共知,就是文物是属于每个民族的,只不过现在这个共知被渐渐模糊,有不少人提出,文物应该属于人类。

    博物馆陈列出来的都是文物,这些文物来自于史前史后各个时期,横跨几千年,从各种文物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国家,以及民族的生态,人文,经济等种种状况和意识形态。

    在华夏历史上,从汉代作为分解线,文物一词起源于《左传》,只不过当时的文物,指的是礼乐的典章制度,后来礼乐崩塌,文物到了唐代,就跟现在的意思差不多了。

    骆宾王说:“文物俄迁谢,英灵有盛衰”

    杜牧诗说:“六朝文物草连天,天淡云闲今古同”。

    都是以文物来作为前车之鉴来警醒世人,莫要赴了前朝之路。

    到了现在,这些保留下来的文物还有还未出土的文物都成了现代人研究古人智慧的重要取证。

    古人流传下来的经卷,如比较有名的儒家经典《尚书》《论语》《春秋》这些‘经,传,记’等等,经历了几千年的翻译和考证,虽然看似完善,但是不免会因为不可抗力添加或者删除其他东西。

    如果出土一本当年的原稿,这将是对整个文学和历史学科系统的大轰动,比如1973年在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里面写张仪在秦国当宰相的时候,苏秦还没有踏入政坛。

    以前战国策将两人记载成同一时代,根本就是误传,也并非苏秦跟张仪在纵横家双分天下大势,跟张仪真正的同期比肩的纵横家是公孙衍。

    这个文物的出土直接重塑了苏秦,虽然不敢说还历史人物一个真相,但是至少从考据上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王耀从每一个展台前仔细欣赏之后,虽然只是知道这么文物的名字和用途,但是并不能知道更多,因为王耀对这方面的知识储备并不多,历史,算是他的一个盲点,他对于很多历史人物的认知都是从戏曲和评书的后期艺术加工上得知的。

    “这东西漂亮吧?”马先生在身后笑着说道。

    王耀直起上身,转头笑了笑“您忙完了?”

    “嗯,胡侃完了。”马先生笑了笑凑近王耀看的那个展台“这东西是秦汉年间的。”

    “您见过?”王耀笑着问道。

    “看出来的,青铜器秦汉之前的比较多,商周出土的都是大器物,因为都是礼器所以分量看着比较大,比如现在咱们的国宝,后母戊鼎,马踏飞燕等等,这小东西这么精细,看着就是供人把玩的。”

    马先生指着那尊青铜方杯说道“你看上面的花纹是不是平纹和不规则纹比较多。”

    王耀仔细看了看,还真是。

    “所以这东西,十有八九是秦汉的,都不用看介绍,知道为什么吗?”马先生笑眯眯的瞥了眼王耀。

    王耀笑了笑“因为您懂。”

    “呵呵。”马先生笑了一声“是啊,给你说这个辨别方式,战国之前到商周都是没有摆脱奴隶制的,所以他们的青铜器上的花纹,多是一些图腾纹,华夏的图腾文化你知道吧。”

    王耀点点头,认真的观看。

    “从秦汉以后,进入封建统治,思想稍微自由了一些,所以这些花纹就开始变得多样化了,那时候的人喜欢平整,横平竖直看着威严,这种平稳简洁的花样就多,而且慢慢发展的越来越简洁,这跟国力强弱也有些关系,所以别看只是个青铜器酒杯,里面藏着两千年前的历史背景。”马先生眯缝着笑眼“文物有意思吧。”

    “有意思。”王耀再看那个青铜酒杯,就觉得玄妙起来了。

    “这些都是我们祖先的故事,留到现在都是命中主动,你没把玩过这些东西,你想着一个两千多年的东西,这么精致,握在你手里,你是个什么想法?是不是觉得很神奇?”马先生满脸笑容的对着玻璃柜里的青铜酒杯挥挥手,像是在打招呼。

    王耀抿了抿嘴角,抚上自己脖颈上的天珠。

    马先生瞥了眼王耀,愣了下“对了,你好像还真把玩过,你脖子上这东西,是家传之物?”

    王耀眨了眨眼,这枚天珠是苏海的贤若普天珠,也能算是家传“是的。”

    “这是个好东西,虽然我不认识,不过这东西有灵气。”马先生说道。

    “您看看?”王耀笑着把天珠摘下来递给马先生。

    马先生双手捧着仔细观看。

    这些从祖陵带出来的东西,徐守成交代过王耀尽量少让外人知道,王耀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