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武侠红楼-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宝钗心中万千疑问,此时的确有点忍不住:“颦儿,当年你我年幼,刚到贾府不长时间,确实不解如何明明好好的一个人,突然死了,原来这其中这些隐情。难怪贾府连遭不幸,果然是被牵连。”

    她欲说还休:“后来知道妹妹为这些人一家所做的牺牲,我们世家以阖府全宗之命运救这两人,实在也未必值当。”

    黛玉摇头:“当年我何尝不是这样想,姐姐与我确实之音,只是如今王谢堂前无燕子,才明白当年所有人拼死拼活的那点可怜与可敬。只是因为这秦可卿和明王朝偏安金陵的时候弘光帝大有牵连,”

    她没有说贾兰实际上就是秦可卿的孩子,这些事实在李来亨殉国以后她们都不再提起,想起从满人入关到如今二十年了,李来亨殉国以后几乎明朝的天下已经彻底完了,自己这里仅余的这面旗帜哪里有前景。但看如今宝钗已经知道贾兰的事情,她在内心为贾兰担着心。“后来满人进来,贾府因为先人的福泽,原来还受些恩惠的,大家以为只要做个顺民,也就罢了。却不知何人密告,贾家才逢大难,阖家受害。”

    “我听湘云妹子说好像是那个叫孙绍祖的,因为讹诈银子不到,想得个赏金,就把这桩事给告了。”

    黛玉听宝钗提到湘云,微微一笑:“她还是老样子,什么事只看表面。”宝钗试探道:“如何妹妹听到湘云的名字,似乎并不惊讶她还活着。”

    黛玉道:“战乱频繁,活着就好。所以不想打听,姐姐略休息,待身体好些我们再细细叙旧”

    宝钗知道黛玉不喜欢她这样打听,感念:“妹妹这些年可做了不少好事。”

    “谈什么好事,当年学这武功,原来也只以为可以保护家人,一派少女天真,后来假做了王妃,带了女兵,又为这身功夫所累,不得不为一些自认为正义之事,确是十分辛苦。如今悉心保全,屡屡遇险。所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以前哪有体会。反而日日愁重,如今可该说天凉好个秋了。”宝钗道:刚才听得一些男弟子叫你先生,可是你的弟子,想来也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了。”黛玉道:

    “我教这些个孩子,只求他们平安度日,一概国家大事与他们何干。只是书读多了,抱负也大了,又有家国之恨,许多事不是我能劝导,姐姐博学多才,最善谆谆教诲,他们该得宜了。”

    宝钗黯然:“人固有一死,或者他们愿意如先辈一般轰轰烈烈也未可知。”

    黛玉轻叹:“所谓轰轰烈烈也不过是时事使然,真真走在这条路上,是无比艰险,姐姐如今也和我们一起了,少不得就真的要将生死置之度外了。”

    宝钗微笑,“枉活了快三十年了,只有今日遇到妹妹我才觉得我活出自己来了,才真真看到原来我自己也可以为自己的心爽快活着的。妹妹有什么事,只要吩咐我就是”宝琴笑道:我今日听你们说话,倒似乎以前的宝姐姐和林姐姐换了个个,当年我姐姐是这样一个谨慎的人,最是明哲保身的,如今到心急火燎的,莫非贾雨村给的药里面有什么窍门。”

    黛玉微笑

    “姐姐也不必心急,如何敢吩咐,先调理好身体再商量。稍歇几****带姐姐见见其他故人,你们姊妹且聊着,我先出去了。

    黛玉退出门去,让人掩上帘子,自己悄悄落下泪来。她不明白自己如何时日越久,到越发想念自己的母亲和乳母了,出门但觉头重脚轻,几乎跌倒,几位亲兵慌忙扶她歇息。只见一尼子送过参汤,她摇头让给宝钗送过去。

    “她这会子还不能吃这药呢,姑娘莫非糊涂了。”那尼子顶撞道。

    “紫鹃,你这心眼里,可还真没有别人。”黛玉看着那女子秀丽的脸,抿着嘴调侃。

    你们都下去。紫鹃待黛玉回到自己房里,打发开众人,回头和黛玉说话。

    “姑娘你可别乐,不定你救了一条毒蛇,我心里就怪姑娘实诚,没地这么拼命救她做什么。当年之事莫非全忘了。”

    “那也算是天意,当年如果真是宝姐姐嫁入王府,只怕这会大家都丢了性命”

    “那到底你和宝二爷伤心一世总是拜她所赐”黛玉默然。良久说到:“宝姐姐这次如此为族人尽力,十分让人钦敬,以前的事就不要和她提起了。”

    紫鹃无奈,“我和她这辈子无话可说,姑娘早点睡吧,本来病也没好,今日这么伤身。”悉心服侍黛玉睡下。黛玉拉着她的手,央求到:“好姐姐,你几时换掉这身衣服罢”

    紫鹃格格笑:“又淘,难不成我一天换来换去,这衣服出门方便。你是怕这身衣服让你想起出家人。要不我换身男装,做你的官人。”黛玉打她一下,“几十岁了,还拿我打趣。”紫鹃笑:“我明日一定换,只是今儿个洗了那件褂子,还没有干呢。在这不见天日的地方坚持了这么多年,什么都缺。这次那道士拿了贾雨村的银子,配了些药材来,我才给你留了二两人参,你可仔细,再给别人用了,我不依的。”黛玉笑:“哎呀我的个老娘,真是越发上了年纪细碎了”紫鹃笑:“我倒是想给娘娘做老娘,可没见过太上皇的”

    黛玉乐了,“难怪戏里面有陈妙常思春的,看来姑子总是没个好的”

    “拿戏文笑话我,看我饶了你。”紫鹃伸手要挠挠黛玉,黛玉打小就怕,看她作势先就服软了:睡了睡了,不闹了,我还真乏了。

第132章郁榕初试小锋芒() 
且不说宝琴和宝钗彻夜长谈引出当年旧事,这边贾雨村从蒋玉菡那里知道之前安排的几个修书的人只找到了陈家和高家的两位公子,其余都连夜跑掉了,家人说是怕受牵连。这样的结局早在他意料之中。他心里明白如果就此把这个烫手的山芋交出去确实是件好事,但他还想通过这件事了解的巨大的财富会在哪里却也因此失去了消息。

    他心情郁闷,想找本书看,才发现他辛苦收来的手抄本都没有了

    这可让他没少生气,一本抄本可花费他不少银子,何况他收了几乎二十余本

    这份心痛让他有点按捺不住了,一定要找到这个偷书的人

    这个人会不会就是她呢,他想着那晚交手的一点一滴,他既怕那个人是他想的那个人,又怕那个人不是他想的那个人。无论如何,他希望她活着。

    他让蒋玉菡带来了余下的两位人选。

    这两位从前也还是金陵的皇亲国戚,少年时意气风发,如今沦落为民,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自然无比困顿,原本躲在苏州的乡间,闻得可以著述还可以温饱自然是十分地开心。不想这贾雨村将这两个人带过来见过,颇为心烦,盖其中一个眼睛近视到几乎看不清人,另一个说一口土话,贾雨村听不明白,不明白为何地方上推荐的世家才子如何是这样子。他让蒋玉菡给了一点银子客客气气将两个人送了出去。

    贾雨村吩咐两个家人悄悄跟着那两个人。

    蒋玉菡送他们出去,回来贾雨村身边:“如今这事可如何是好呢。”

    “我让人跟着这两个人,就可以找到你家奶奶和其它的人了。”

    “我家奶奶果然没死。柳湘莲说起来我还不相信。只是跟着他们能有用吗”

    “你家奶奶过目不忘,这名单她早已看过,一定会告诉那个劫走她的人”

    “这么说劫走奶奶的不是坏人”蒋玉菡大喜。

    贾雨村也被他的单纯逗笑了:“不止不是坏人,还是一个你们人人都喜欢的人,是一个我总也绕不开的人”

    蒋玉菡看着贾雨村。贾雨村却转移了话题:

    “这柳湘莲和史湘云是如何跟你家有关系的可以告诉我吗”

    “说来也没有什么稀奇的,我和柳湘莲以前在金陵关系就很好,他有一次打了薛霸王就到我那里去晃了几天。那时大家都小,没几天他说要去从军,谁知路上遇到了土匪,一时兴起,就上山做了几天土匪”

    “只怕不是几天罢。”

    “是有两年没有见到他。可巧他那日回来,恰恰又救了薛呆子,还帮他追回了被抢的财物,不想被尤三姐的事误了,醉生梦死了一段就跟了那跛脚道士出家了,因为他这庙和我们家相隔不远,所以就一直和我们混在一堆,常来我这里。”

    “史湘云呢”

    “她的事我不好说,她总是这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和宝**奶说得多一点,袭人和她话也不多的。只是听说原本嫁个夫君很好的,叫什么若兰公子的,本来两个人好得很了,不想她的夫君据说有癔症,被说成什么巫人,却被关起来了,她也被赶出来了。她一心想找到她夫君被关在哪里,找得很是凄惨,好像已经找了块十年也没有消息。这几日倒是在我家里,每日陪着内人。”

    贾雨村点头,“你知道她夫君家原来在京城的哪里,我如今先进京,我要你找的平儿你能找到吗”

    “我已经让人去金陵查去了。”

    贾雨村却想起了什么:“我想起来一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你家宝二爷在这书里所说的京城实际就是金陵,因为这金陵也就是石头城,也是他那个时候的京城。”

    “我要立刻去找一本手抄石头记来,居然把我收到的书全拿走了,一本也不留给我。我这每晚还要靠这本书过日子呢”贾雨村心痛万分。

    蒋玉菡安慰道:“先生,奶奶那里有一本,还在她房里呢”

    “快去拿来给我,我得带着它上京。上金陵。”

    再说那两个书生文人迂腐,一起出来互相报了姓名,居然还在一个老师那里授业,竟然一见如故。两个人拿着那点银子不思虑回家,找了一家酒楼喝酒去了。

    这陈家的名陈远,高家的叫高干,两个人三杯下肚,互相询问家学渊源,一开心声音越来越大,原来这陈远自吹其伯父是陈永华,又说了几个江湖切口,吓得那店老板跑来阻住二人兴头,说这年月莫要说东说西的,我这里只是个喝酒的地方,时事免谈。原来陈永华是一个秘密帮会的头领,此时这个帮会还没有多少名气,但也多少在民间有些影响了。陈远谢了店家,回头却颇自得,那高干也不示弱,说自己是汤若望的教中弟子,因为他发音不清,把汤若望念得稀里糊涂,引得一旁几个女尼窃窃的笑起来。

    陈远往旁边看去,眼神虽不清楚,却见两个青年尼姑带了三四个小尼姑在他们邻座坐着,那高干看到尼姑,似乎气不打一处来,大谈除了信耶稣其余都是邪教,那尼姑听得火起,将手中的筷子朝高干掷了过去,那高干一下没有避开,被打在脸上,疼得捂住腮帮,跌倒在地。

    只听一个年轻人的声音:“你这姑子,不容他人说话,出手就伤人,太没有佛家子弟的慈悲心了吧。”只见一个俊朗少年挡在高干身边,接住了那尼姑丢掷过来的又一副筷子。

    店家慌忙来解劝:“周公子罢了罢了,大家都是读书人,不要见气。”

    周公子笑了起来:“我在帮读书人的忙。”

    那尼姑俏脸如霜,看几个弟子眼睛在这公子脸上转,更加生气,挥起拂尘打将上去,那拂尘如针,只朝人脸上扑去。

    周公子笑笑:“打人不打脸,您这位奶奶实在太厉害了。”只见他抓起桌上的筷子,隔开了拂尘,转而点夹敲击,一双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