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女儿传-第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五弟那五千‘风雷军’倒是精悍,不输任何诸侯国的精锐铁骑。”高穆歙答道。

    “难道大安真的如当年老主人所言,衰落已是不可抵挡之势!”蔡伯叹道。

    高穆歙与坚叔闻言,不觉都望了蔡伯一眼。蔡伯所说之事,他二人当然知晓。

    高穆歙三人所说之事,喜鸣虽听得云里雾里,却也听得很是认真。

    过了一阵,坚叔有些艰难的问道:“殿下,那太子之位……?”

    喜鸣从未见过坚叔如此模样,不由大感好奇,听得更起劲了。

    坚叔的话说到一半就住了口,高穆歙却明白坚叔之意,眉头不觉皱得更紧。

    半响,高穆歙突然说道:“从孩提到舞勺之年,母后总在喜极之时,或伤心绝望之时,对我言及当年她嫁予父王时,外祖父曾要她答应之事……”话到此处,高穆歙却不再往下说了。

    “老主人要王后答应,殿下不得登太子之位。”坚叔接着高穆歙的话说道。

    高穆歙闻言艰难的点了点头,半响后继续说道:“及弱冠之年,眼看羽夫人与五弟越发得父王欢心,母后曾问过我,是否想要太子之位。彼时前朝后宫尚无人议论太子之事,父王也从不在我与母后面前提说政事,我以为不急,就随口敷衍了母后几句。此后,母后直到临终,也再未提过太子之位的事。”

    这些皆是天家秘事,喜鸣不由听得瞪大了眼,心想:原以为高穆歙未能登太子之位,只是因五王子与羽夫人压着,不想其中竟还有如此多的曲折。

    蔡伯对此事却是知之甚祥,因常年伴在高穆歙外祖父身边,好些事比高穆歙和坚叔知道的还细。

第七十四章 暗战(四)() 
高穆歙的外祖父,也就是坚叔蔡伯口中的老主人,当年为何要王后答应高穆歙不得登大安太子之位这件事,还得从当今天子与王后,也就是归家小姐归姒相识之事说起。

    大安七百一十二年,‘大安五霸’的人口、财货、赋税、兵士都已超过凤歧千里王畿之地,然大安七百年余威尚在,‘大安五霸’虽四处攻城略地,倒也无人敢进行灭国之战。

    这一年冬天,继位尚不足一年的当朝天子,在雍国商邑偶遇归家小姐归姒,当即惊为天人,马上就找人上归家提亲。

    归姒老父,也就是高穆歙的外祖父,却无意将独女嫁入天家,于是婉言谢绝了天子好意。

    归家小姐知晓老父之言后,虽哭得如泪人儿一般,却再不见天子,只托人带话,说是今生有缘无分,只等来世有缘再见。

    天子听了归小姐之言,不仅未放手,反倒更是不舍,当即誓言不娶不归。如此一来,不觉竟在商邑蹉跎至第二年春天。

    这期间,郑国竟趁着冬日大雪出兵徐国,不出三日即将徐国收入囊中。

    徐国被灭之后,徐国公子逃到商邑,请求天子出兵救徐国。只是此时的天子,一心都在归小姐身上,当即以天寒雪大、不利出兵为由,婉拒了徐国公子。

    此事之后,大小诸侯纷纷醒悟过来,诸侯之战也从最初的攻城略地走到了今日的灭国之战。

    最后,归家老主人虽同意了归姒嫁入天家,却也断言大安朝必定会更快衰落下去。如此一来,归家老主人也就不想自己的亲外孙去做大安太子,及至那终将被人唾弃的大安天子,所以才有了与王后约定之事。

    归姒嫁入天家不久,有一次归家老主人在与坚叔蔡伯闲聊之时,又说道:“归家三代经商,在朝中向无根基,姒儿性格又太过温婉善良,缺了坚韧不拔之志,如今嫁入天家,实不知是福是祸。若此去生得女儿,以姒儿之聪慧,再有天子宠爱,母女一生平安应是无虞。怕的是所出为子,不说能否保住嫡子应得的太子之位,就是能否幸免于难、善始善终也是难说之事。”

    一年后,高穆歙出世,天子与王后自是高兴的无以言表,归家老主人却真的开始为外孙高穆歙布置后路,包括坚叔离开归家、渔福镇的吉祥盐场等。

    按下归家老主人为外孙铺的退路不说,话说宫中虽有众多夫人美人,好在天子一直对王后有情谊,高穆歙也就在宫中无忧无虑的长到了十六岁。

    高穆歙年满十六,再不能住在王宫,只好出去开府自立门户。此时,归家老主人又将蔡伯派到了外孙身边。

    蔡伯临去凤歧之前,老主人又说:“你此去非是要助歙儿登太子之位,要紧之事是保他一世平安,为归家延续下仅有的血脉。”

    这些当然都是喜鸣后来找坚叔蔡伯打听出来的。喜鸣听后,心中只觉五味杂陈:不曾想,如今天下局面,公父竟是始作俑者,也不知天子会如何看自己这个郑国嫡公主。不过喜鸣此后在凤歧出入时,却更加小心谨慎了,她自己安危事小,若是拖累了高穆歙,可如何是好。

    坚叔听了高穆歙的话,想了一阵,说道:“殿下,如今却是不宜再拖,殿下要早些下定决心才好。”

    高穆歙却答非所问,只说道:“母后去世之时,我本已下定决心,此生就如三弟般,做一逍遥王爷也甚好,不想羽夫人与五弟却步步紧逼,如今若想这府上几百口人都得善终,只怕我是争也得争,不争也得争。”高穆歙说到此处,不觉看了看喜鸣。

    “只是殿下若真做了大安太子,有遭一日就会是大安天子,以大安如今境况……”蔡伯听了高穆歙与坚叔的对话,不觉犹豫说道。他心中还是希望高穆歙可如归家老主人所言般,不去做那大安太子。

    “既然已决定要与五弟争一争,也就不能任由王师如此衰败下去,所以我今日去玉门,就是想要看如何才能重振王师。”高穆歙应道。

    书房里安静下来,众人心中皆有沉甸甸之感。

    过了一阵,高穆歙看了看一脸沉重的坚叔等人,突然轻笑一声,说道:“你们可知五弟为何一边把持着兵事,一边争夺太子之位,却又任由王师溃烂下去?”高穆歙如此,只是不想大家为争太子之位的事太过沉重。

    喜鸣已好久未说话,此时突然答道:“只怕五王子是心中无底,生怕重振了王师,最后太子之位却到了穆歙哥哥手中。如此一来,岂不是为穆歙哥哥做了嫁衣。”

    喜鸣怕高穆歙念叨,当着高穆歙的面,总是乖乖叫着‘穆歙哥哥’,心里其实很不好意思,所以与坚叔等人聊天时,依旧一口一个‘殿下、殿下’。起初,祥云还笑过她,后来大家习惯了,也就由着她了。

    高穆歙闻言,不由赞赏的看了喜鸣一眼,喜鸣得意的冲着他飞了个媚眼。只是别的姑娘那媚眼总让人酥软心醉,喜鸣这媚眼却更像是挤眉弄眼,看得高穆歙险些笑出声来。

    蔡伯却无法如高穆歙与喜鸣般轻松,忧心说道:“如今朝中大臣与军中将领大多都是羽夫人与五王子的人,剩下如太宰大人、大司空大人等人,则一心忠于王上,殿下与王后却从未去拉拢过朝中大臣,如今要如何去与五王子争这太子之位。”

    “还有,殿下若是想要重振王师,就先要将兵事把持在手中才行。只是大司马陈魏是五王子的人,军中其他将领也多是五王子的人,殿下要如何指使这些人?若指使不了,还谈何重振王师?再说,五王子又怎会答应殿下染指军中之事?”坚叔接着说道。

    “殿下今日去玉门之事,五王子定然已知晓,不知又要生出什么事端。”蔡伯继续说道。

    坚叔与蔡伯所言极是,喜鸣也不觉忧心的望着高穆歙。

    高穆歙沉吟片刻,说道:“坚叔、蔡伯,其实你们所说的问题我都已想过,所以我从不以为此事可以一蹶而就。不过父王正直壮年,我想应该还有时日挽回局面;再有,父王当年曾经历过争夺太子之位的惨烈,我一直在想,只怕这也是父王不让我们兄弟参与政事的缘由所在,既如此,那五弟与羽夫人眼下在朝中的优势,有朝一日会成为他们的束缚也不一定。”

第七十五章 暗战(五)() 
今日一大早,高穆泽又到高穆歙府上蹭饭,并带来太宰大人的口信,说是韩渊郑季已答应从今年开始,五年内每年纳贡二十万斤精铁。只是郑国国内如今搜完也只凑得齐十五万斤,如今是八月初,韩郑二人的意思是先在八月底把这十五万斤送到凤歧,余下五万斤在今年年底之前送到。

    高穆歙听完,不觉皱了皱眉头。当初他与太宰大人谋划时,想的是分封前一定要韩渊郑季拿出越多越好。两人都担心韩渊郑季一旦获封,次年就会翻脸,承诺的朝贡只怕再不会送到凤歧。

    送走高穆泽后,高穆歙与坚叔蔡伯,还有喜鸣,齐聚到书房商议此事。

    高穆歙说完太宰大人的口信后,蔡伯说道:“既然王上已答应,只怕这两日分封的诏书就会下来。”

    “只是十五万斤还是少了些。”高穆歙叹道。

    “王上也有顾虑,若将韩渊郑季逼得急了,两人干脆豁出去,宁愿与出兵郑国者打上一仗,也不再要分封,那结局实在不好说。不过朝贡、徐国、精铁这些,凤歧只怕再难得手。”坚叔应道。

    “老师也是如此想,所以答应父王以此条件分封二人。”高穆歙说道。

    “分封之后,徐国一划归王畿,韩渊郑季再将郑国一分为二,两人势力马上大受影响,也不知会不会有诸侯国趁势出兵?”蔡伯叹道。

    高穆歙闻言不由转头看了看喜鸣,只见喜鸣在边上低着头,神情恹恹的,眼眶也红红的,正咬着嘴唇不让眼泪掉下来,高穆歙不由伸手轻轻擦去她眼角的两颗泪珠。

    喜鸣抬起头看着高穆歙,挤出一丝笑容,说道:“吕国那两千骑兵会不会就是到幽南山待命,然后海上还埋伏着吕国的大军,只要分封诏书一出,郑国成了两个诸侯国,两方马上对郑国出兵?”

    高穆歙想了想,答道:“应该不会。”

    喜鸣一脸期盼的望着高穆歙,高穆歙见状,继续说道:“韩渊郑季不蠢,不会马上将兵力分散,给其他诸侯国以可乘之机。两人应该会有协议,甚可能在一两年内都会合同对外作战。”

    坚叔闻言不由点了点头,接着说道:“也是,以吕国国君之精明,定然不会想不到此点;再则,韩渊郑季虽献出了徐国及大量朝贡,不过这些在今年内都不会影响到郑国国力,真正的影响起码要等到明年,所以吕国不会傻到现在去出兵郑国。”

    “再说,吕国现在出兵郑国,其他四国却在边上虎视眈眈,最后谁得利实在不好说。所以说,不只是吕国,只怕任一国都不会在此时出兵。”高穆歙接着说道。

    坚叔与高穆歙所言皆有道理,喜鸣不觉收住了眼泪,人也精神了些,只是心里却知道:留给自己收复郑国的时日并不多。

    不到午时,宫中内侍到二王府传召,宣高穆歙等几位成年王子,明日进宫早朝。

    高穆歙接到诏书后,王府众人马上明白,明日的大朝会定然是为分封韩郑二人。

    高穆歙略一沉吟,说道:“坚叔、喜鸣,你们马上去见镡公子,看澹兮的事情打听的如何了?我担心韩渊郑季很快就会动手。”

    坚叔闻言点点头,应道:“也是,若不是老大人,韩渊郑季早已获封诸侯,何需献出徐国与精铁,更不会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